我感觉在new bing上用中文搜索,经常会出来知乎帖的总结,质量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好。

我感觉在new bing上用中文搜索,经常会出来知乎帖的总结,质量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好。 包括用ChatGPT上的webpilot搜,如果单纯搜中文,答案都不是那么理想。 不过,想想简体中文互联网上都是些什么信息,想想用百度搜出来的前N条都是些什么广告,似乎也说得通了。 1、 所以,在不知道该领域最专业网站的情况下,我自己一般会让webpilot插件用英文帮我在google上搜。 担心自己看英语没那么快,我就让它用中文帮我总结;担心它胡说八道,我就请它把出处的链接也放上来,然后亲自点进去检查。 如果知道该领域最专业的网站是什么,我就直接让它去那个网站里去搜,比如某些产品肯定是先去官网上搜细节。 2、 以上这套流程,真的帮我解决了很多工作中的阻塞感。 当工作/探索进入到全新的领域、我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搜索。 用中文在百度上搜,不如用中文在google上搜;用中文在google上搜,又不如用英文在google上搜。 但怎么快速地把想搜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又如何快速地从一堆英文网页中找到想要的信息,对于英文没那么好的人来讲,其实也是挑战。 如今通过AI来翻译和总结,我只用一句中文提示词“请在google上用英文帮我搜xxx,然后用英文总结出来,最后把出处的链接也放上来”,就把刚刚的这一系列琐事给解决了。(如图) 3、 当然,之前也遇到过给的出处链接点进去查无此链接的情况,这个时候我在去google上搜对应链接的标题,一般也可以搜到。 此外,进入网页后也会有不完全能读懂的情况。 我一般第一步是用“沉浸式翻译”插件,把网页变成中英文对照,相对就能看懂很多了。因为有对照,翻译得不好的地方,我也可以比较快识别,典型的有把LLM翻译成法律硕士的。(更多翻译插件和软件的内容,强烈推荐@DemoChen 老师的这篇文章 定位到我问题相关的段落后,我会把该段落复制粘贴出来,然后带上网址一块儿,让webpilot插件给我翻译。这一版的翻译,就会信达雅很多了。 如果这一版翻译我还是看不懂,那就请ChatGPT-4用15岁学生能懂的方式给我解释。如果还是看不懂,继续让它以9岁学生能懂的方式解释。#AI工作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ChatGPT 的插件市场页面无法搜索插件,只能一页一页翻去查找自己可能需要的插件。

ChatGPT 的插件市场页面无法搜索插件,只能一页一页翻去查找自己可能需要的插件。 我做了一个简单页面,用中文向大家介绍所有插件。 可以在输入框输入你的需求,帮你从插件库中查找符合需求的插件。 也可以不输入,直接点搜索,会每次随机挑选一些插件给你。 点击任意一个插件,都能够看到跟这个插件类似的其它插件。 每个插件都用GPT把英文介绍翻译为中文了,还利用GPT打上了合适的标签,还用Midjourney生成了合适的配图。 在做这个的过程中,我还总结了一套生成这类站点的工作流,后面准备做成一个在线工具,你上传一个 json 文件,就可以帮你用GPT处理内容,用MJ生成配图,最终帮你生成一个网站,你可以部署到Vercel中去。 转发并评论你的建站需求,评论中点赞量最高的10条,免费赠送一次价值599的建站机会。

封面图片

试了一下谷歌文档AI分析工具NotebookLM,用同一篇论文同一个提示词扔给它和GPT-4进行总结。

试了一下谷歌文档AI分析工具NotebookLM,用同一篇论文同一个提示词扔给它和GPT-4进行总结。 NotebookLM总结的信息要更全面和详细一些,GPT-4说了跟没说一样,对简单提示词的响应比GPT-4好一些。 都是先用英文提示词总结在让他们翻译为中文。 可以来这里试试:

封面图片

「AI直接读网页」这个功能的厉害之处,绝对被很多人低估了。

「AI直接读网页」这个功能的厉害之处,绝对被很多人低估了。 话不多说,今天先举一个「直接用 kimi 翻译和精读万字英文网页」的例子。 1、2.5 万字一口气翻译完 翻译的提示词,是在宝玉老师的提示词基础上改的,所以 LLM 不会被翻译成“法律硕士”,翻译结果既贴近原文也没有过浓的译腔。 但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只要我把英文博客的网页链接放进去,2.5 万字的《Year One of Generative AI: Six Key Trends》可以“一口气”翻译完。 当然,说“一口气”有点夸张。为了保证2.5万字英文译文的稳定输出,我需要发一次直译的提示词,再发一次直译结果自我反思的提示词,最后发一次意译的提示词。直译和意译的过程中,再发一次继续,以免翻译不完。 但这是直接翻译完 2.5 万字的英文博客啊,我全程发 3 段提示词,输 2 个“继续”,翻译好的结果就全部出来了。 2、这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 生成式 AI 爆发的这一年,很多优质信息在英文网页上。 中文自媒体的翻译,我只敢当做初筛工具,非一手的信息还是有点信不过。 但直接看英文网页,哪有看中文速度快?所以我每次都开着沉浸式翻译的插件,中英对照着看。但 LLM 每次都翻译成“法学硕士”,体验确实有点糟糕。 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我一般会先关掉插件,然后整段复制粘贴给 ChatGPT,请它帮我解释和分析。 没有上下文的解释,终究是欠了点意思;偶尔会自己手动写上下文,但也觉得有点浪费时间;遇到「内容的确很好但不懂的又很多」的情况,我就要不断地复制粘贴,就挺累人的。 现在好了,直接把网页丢给 kimi,先让它一口气翻译完。然后,我可以基于原始网页的全文信息,哪里不懂问哪里。 3、其他的话 我也试过用ChatGPT-4 和webpilot的官方 GPTs 去读。 开头能读,但 2.5 万字的量还是有点大,没点击几次“继续”按钮,整个就罢工了。 目前能保证这么长的输出的,暂时只看到 kimi。 最后,再次感谢宝玉老师的翻译提示词,感谢 kimi免费「翻译和精读万字英文网页」的功能。#AI工作流

封面图片

用这个插件我也有过类似的担心,但是现在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毕竟目前英文阅读速度只有中文的几分之一,欣慰地用了起来。

用这个插件我也有过类似的担心,但是现在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毕竟目前英文阅读速度只有中文的几分之一,欣慰地用了起来。 Dayu: 「沉浸式翻译」的这个模糊特效真不错,鼠标放上去才显示中文。 之前还担心用了它,英语阅读能力会越来越差,现在也放心了。

封面图片

2. 结合了关键词搜索和语义,比传统的关键词或只用向量的结果更全面

2. 结合了关键词搜索和语义搜索,比传统的关键词搜索或只用向量搜索的结果更全面 3. 每个结果都展示了月访问量、停留时长、互动率等指标,辅助用户决策 4. 排序时同时考虑了相关性和月访问量数据,兼顾了相关性和应用质量 5. 作为MVP,只有搜索这一个核心功能,页面极为简洁,无广告 目前的限制是:暂时先做的英文搜索,用中文搜的话,效果会差一些。(可以用沉浸式翻译插件,在输入中文后,快速按3下空格,将中文翻译为英文,然后搜索) 顺便说一句,项目核心的搜索功能和前端代码已经开源,在 ,欢迎star。关于开源和技术相关的话题,我后面会再开一帖和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最后再重复一下地址: ,欢迎大家体验、提出反馈建议!

封面图片

我用GPT-4帮忙写了一个Midjourney增强插件,下面是插件的使用方式介绍、我总结的GPT-4使用技巧以及产品实现的具体过

我用GPT-4帮忙写了一个Midjourney增强插件,下面是插件的使用方式介绍、我总结的GPT-4使用技巧以及产品实现的具体过程,还有如何用AI工具帮助宣传产品。 详细的过程可以去这里查看: 插件已经开源在这里下载: 插件介绍: 像我这种英语不好的人使用Midjourney的时候一个很痛的痛点就是提示词的翻译,使用正常的翻译工具要不只能一个词一个词翻译,要不就只能整段翻译。所以就有了这个插件,主要功能是按照提示词作者原有的语义分割自动翻译提示词的部分,同时可以快速复制原有提示词。 总结的GPT-4编码技巧 信息输入: -提前自己梳理需求内容和目标,最好在别的地方先写好在粘贴进去。像平时写PRD那样,不要偷懒,你偷懒他就会教你做人,特别是复杂任务。 -按照正常的软件开发角色的和流程给他设定角色,不同角色需要做的事情开多个聊天窗口做,比如先让它输出整体架构再去另一个聊天里输出具体代码,甚至前端和后端分开,每个模块分开输出。 -详细的描述需求包括需求的背景,你希望实现的方式涉及到了哪些外部软件的联动,各个内容之间交互方式是什么样的。 期望它输出的结果:包含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是明确需要他产出的内容。 -你对内容的要求:明确一些具体的要求包括解释每一个方案选择的具体原因和相关文档、代码结构、每个关键的代码结构都要加上注释等。 优化调整: -如果在沟通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次只实现一个模块或者一个功能渐进式的推进项目,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 -当输出结果频繁出现问题的时候重新审视你自己给出的信息,包括是否存在描述的不够全面或者有歧义; -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一些信息,比如要求GPT给你一些官方文档的地址去查看; -如果遇到了GPT记忆的内容出现问题你需要重新完整的将现在的内容跟他同步一次。 实现过程 开始我只是粗略的跟他说了一下需求。它就输出了具体需要做的步骤和具体代码,包括追问你的需求细节,查看开发文档的建议,以及项目文件结构,每个文件的具体代码。 按照他的指导创建了文件夹、文件和需要的图标,并将代码粘贴了进去。 我按照他给的方式开始在浏览器上运行插件开始调试果不其然开始报错了,开始不断的沟通修复问题。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