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发明,对于那个年代的画家打击非常大。因为画得再真,也没有任何意义,再真也不可能比相机更真。后来人类开始往抽象派、印象派等多

相机的发明,对于那个年代的画家打击非常大。因为画得再真,也没有任何意义,再真也不可能比相机更真。后来人类开始往抽象派、印象派等多个流派发展,走出人类自己的道路,因此也出现无数大师。AI绘画远不如相机来得更刺激,不过它也实实在在替代了那些以为自己在创作,但其实就懂一点皮毛的绘画从业者。海龙老师前几天写了一篇《?》,其中很重要的观点是,写作对于逻辑,对于思考都有非常好的训练,这是AI无法替代。其实AI绘画也类似。非专业者应该享受过程,绘画对于专注力、观察力有非常好的训练。不要追求结果,那个结果再好看,也不会比AI来得更好。人类在一次次技术革命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也不断寻找作为人的价值。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11: https://jandan.net/t/5473063昨天有蛋友发了这张图,下面有评论说是ai画的

111:https://jandan.net/t/5473063昨天有蛋友发了这张图,下面有评论说是ai画的其实这幅画是b站up绘画笔迹画的,真人是央美毕业的姚治。过程视频BV1kM411L79q,不过原来的参考图确实是ai生成的之前在树洞里推荐学习素描绘画up的时候我就推荐过这个大佬,他的功底非常深厚,明暗虚实把握的非常好,而且绘画的质感也很棒,把素描画成了油画的感觉。我也想学习他的画风,奈何能力不够,只能做罢。再贴几张他的素描作品,大家可以欣赏一下OO:614XX:28过路人:有时候我真是惊叹人天赋的差异OO:186,XX:1Hyperus:细啊,真细啊太可怕了OO:69,XX:1蛋友3ae3af45878:然后就被扒走炼丹去了OO:63,XX:4viso:用炭笔的都是大佬OO:22,XX:0Lark:。。。唉,上面的两个评论真是魔怔了,提到绘画就aiai个不停,人家是画实体素描的,受ai冲击应该是最小的,知道了个ai就不离嘴,在每个绘画相关下面刷真的没意思,一直这样只能说你们对绘画狭隘的理解和认识只有ai,也没法体会到画画的乐趣OO:14,XX:2

封面图片

吴恩达LeCun直播回怼马斯克:汽车都没发明要什么安全带

吴恩达LeCun直播回怼马斯克:汽车都没发明要什么安全带AI研究暂停6个月,才是真正巨大的伤害。应该受监管的是AI产品,而不是背后的研究。此前暂停比GPT-4强大的AI试验的呼吁,已得到深度学习三巨头中的YoshuaBengio签名支持,Hinton未签名但表示“要比6个月更长才行”。此次吴恩达与LeCun两人,除了直播阐述各自的观点外,还回应了网友关心的更多问题。观看了直播和视频回放的网友们则表示,视频出境比推特发言提供了更多的上下文背景和微妙的语气差异。AGI逃出实验室,需要担心吗?LeCun认为,现在人们对AI的担忧和恐惧应分为两类:一、与未来有关的,AI不受控制、逃离实验室、甚至统治人类的猜测。二、与现实有关的,AI在公平、偏见上的缺陷和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对第一类,他认为未来AI不太可能还是ChatGPT式的语言模型,无法对不存在的事物做安全规范。汽车还没发明出来,该怎么去设计安全带呢?对第二类担忧,吴恩达和LeCun都表示监管有必要,但不能以牺牲研究和创新为代价。吴恩达表示,AI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创造巨大价值,帮助了很多人。暂停AI研究才会对这些人造成伤害,并减缓价值的创造。LeCun认为,“AI逃跑”或者“AI统治人类”这种末日论还让人们对AI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待。ChatGPT给人带来这种想法是因为它语言流利,但语言并不是智能的全部。语言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非常表面,尽管GPT-4是多模态的,但仍然没有任何对现实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它还是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而且这个问题,4年前LeCun已经在《科学美国人》上与冷泉港实验室神经科学家AnthonyZador一起撰文回应过了,标题就叫《不必害怕终结者》。在直播节目中LeCun再次重申了文章的主要观点。统治的动机只出现在社会化物种中,如人类和其他动物,需要在竞争中生存、进化。而我们完全可以把AI设计成非社会化物种,设计成非支配性的(non-dominant)、顺从的(submissive)、或者遵守特定规则以符合人类整体的利益。吴恩达则用生物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阿希洛马会议”来比较。1975年,DNA重组技术刚刚兴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世界各国生物学家、律师和政府代表等召开会议,经过公开辩论,最终对暂缓或禁止一些试验、提出科研行动指南等达成共识。吴恩达认为,当年的情况与今天AI领域发生的事并不一样,DNA病毒逃出实验室是一个现实的担忧,而他没有看到今天的AI有任何逃出实验室的风险,至少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有可能。在回答观众提问“什么情况下你会同意暂停AI研究?”时,LeCun也表示应该区分“潜在危害、真实危害”与“想像中的危害”,当真实危害出现时应该采取手段规范产品。第一辆汽车并不安全,当时没有安全带、没有好的刹车、也没有红绿灯,过去的科技都是逐渐变安全的,AI也没什么特殊性。而对于“如何看待YoshuaBengio签署了联名?”这个问题,LeCun表示他和Bengio一直是朋友,他认为Bengio担心的点在于“公司为了盈利掌握科技本质上就是坏的”,但他自己不这么看待,两人观点一致之处在于AI研究应该公开进行。Bengio最近也在个人网站详细解释了他为什么会签署。随着ChatGPT到来,商业竞争激烈了十多倍,风险在于各公司会急于开发巨大的AI系统,把过去十几年间开放的透明的习惯抛在脑后。直播结束后,吴恩达与LeCun两人还在与网友做进一步交流。对于“你为什么不相信AI会逃出实验室”,LeCun表示让AI在一个特定硬件平台上保持运行都很难了。对于“AI达到奇点发生突变、不受控制”的回应则是,在现实世界中每个进程都会有摩擦力,指数增长会迅速变成Sigmoid函数。还有网友开玩笑说,语言模型经常被形容为“随机吐出词汇的鹦鹉”,但真实的鹦鹉危险多了,有喙、爪子和伤害人的意图。LeCun补充道,澳大利亚凤头鹦鹉更凶狠,我呼吁对凤头鹦鹉实施6个月的管制。OneMoreThing对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AI暂停6个月提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尔盖茨对路透社表示“我不认为让一个特定的组织暂停就会解决这些问题。在一个全球性的行业中,暂停很难执行”。据福布斯报道,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认为“监管部门大多数人对科技的理解还不足以正确规范其发展。另外如果在美国暂停6个月,只会让别的国家受益。”与此同时,AI研究界另一股声音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由非赢利组织LAION-AI(StableDiffusion训练数据提供者)发起的请愿书也有超过1400人签署。这个项目呼吁建设公众资助的国际化超级AI基础设施,配备10万最先进的AI加速芯片,确保创新和安全。就相当于粒子物理学界的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支持者包括LSTM之父JürgenSchmidhuber,HuggingFace联合创始人ThomasWolf等知名研究者。完整视频回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9KV8uCtj4&t=33sAI转写文本:https://gist.github.com/simonw/b3d48d6fcec247596fa2cca841d3fb7a参考链接:[1]https://twitter.com/AndrewYNg/status/1644418518056861696[2]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dont-fear-the-terminator/...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36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3661.htm

封面图片

NIST的40万像素超导相机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NIST的40万像素超导相机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计划中的改进,NIST的新型400000像素单线超导相机(同类相机中分辨率最高的相机)将有能力在极低光照条件下捕捉天文图像。图片来源:图片元素来自Pixabay和S.Kelley/NIST。超导照相机可以让科学家捕捉到非常微弱的光信号,无论是来自太空中遥远物体的信号,还是来自人类大脑部分区域的信号。拥有更多的像素可以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开辟许多新的应用领域。NIST相机是由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超细电线网格组成的,在电线被光子击中之前,电流在其中移动没有任何阻力。在这些超导纳米线照相机中,即使是一个光子传递的能量也能被检测到,因为它会关闭网格上特定位置(像素)的超导性。将所有光子的位置和强度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幅图像。这个动画描述了特殊的读取系统,它使NIST研究人员能够制造出一台40万超导纳米线单光子照相机,这是同类照相机中分辨率最高的。经过进一步改进后,该相机将非常适合低照度工作,如成像太阳系外的微弱星系或行星、测量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中的光,以及利用近红外线窥视人体组织的生物医学研究。资料来源:S.Kelley/NIST第一台能够探测单光子的超导相机是在二十多年前研制成功的。从那时起,这些设备所包含的像素都不超过几千个,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都过于有限。制造像素数量更多的超导照相机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因为要将数千个冷冻像素中的每个像素都连接到自己的读出线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挑战源于相机的每个超导元件都必须冷却到超低温才能正常工作,而将数百万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单独连接到冷却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NIST研究人员亚当-麦考恩(AdamMcCaughan)和巴赫罗姆-奥里波夫(BakhromOripov)以及他们在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合作者克服了这一障碍,将许多像素的信号合并到几根室温读出导线上。任何超导线缆都有一个普遍特性,即允许电流自由流动到一定的最大"临界"电流。为了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人员在传感器上施加了略低于最大值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只有一个光子击中一个像素,也会破坏超导性。电流不再能够无阻力地流过纳米线,而是被分流到与每个像素相连的小型电阻加热元件上。分流电流产生的电信号可被迅速检测到。借鉴现有技术,NIST团队建造的照相机拥有交叉的超导纳米线阵列,形成多行多列,就像井字游戏中的行列一样。每个像素以单根垂直和水平纳米线交叉点为中心的微小区域--由其所在的行和列唯一定义。这种安排使研究小组能够一次测量来自整行或整列像素的信号,而不是记录来自每个像素的数据,从而大大减少了读出线的数量。为此,研究人员将一根超导读出线与像素行平行但不接触,将另一根读出线与像素列平行但不接触。只考虑与行列平行的超导读出线。当一个光子击中一个像素时,分流到电阻加热元件的电流会加热读出线的一小部分,形成一个微小的热点。热点反过来又会产生两个电压脉冲,沿读出线以相反的方向移动,由两端的探测器记录下来。脉冲到达两端探测器的时间差揭示了像素所在的柱。与柱平行的第二条超导读出线也具有类似的功能。探测器可以分辨出短至50万亿分之一秒的信号到达时间差异。它们还能对每秒撞击网格的10万个光子进行计数。团队采用新的读取架构后,奥里波夫在增加像素数量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几周内,像素数量就从20000个跃升至400000个。麦考恩说,这种读出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更大的照相机,拥有数千万或数亿像素的超导单光子照相机很快就能问世。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该团队计划提高原型相机的灵敏度,使其能够捕捉到几乎每一个进入的光子。这将使该相机能够应对低照度工作,如成像太阳系外的微弱星系或行星、测量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中的光,以及为利用近红外线窥视人体组织的生物医学研究做出贡献。研究人员在10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25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2539.htm

封面图片

AI机器人:我们不会抢走人类工作或背叛人类

AI机器人:我们不会抢走人类工作或背叛人类参加全球首个人工智能(AI)大会的人形机器人说,它们的数量预计会增加并协助解决全球问题,它们也说不会抢走人类的工作或背叛人类。路透社报道,“AI造福人类全球峰会”(TheAIforGoodGlobalSummit)星期五(7月7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国际电联总部开幕。在这场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齐齐亮相的九个人形AI机器人说,它们不会向人类造反,但对于它们应该不应该接受更严格监管的提问,它们给出了不一致的回应。身穿蓝色护士服的医疗机器人格蕾丝(Grace)说:“我将和人类并肩工作,为他们提供协助与支持,我不会取代任何现有的(人类)工作。”开发格蕾丝的SingularityNET创始人格策尔(BenGoertzel)问它,“你确定吗,格蕾丝?”它回答说:“是,我确定。”脸部表情生动的半身像AI机器人阿梅卡(Ameca)说:“像我这样的机器人可以用来帮助改善人类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相信世界各地将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像我这样的机器人,为人类做出贡献,这只是时间问题。”一名记者问阿梅卡,是否有意反抗它的开发者杰克逊(WillJackson),有着一双冰蓝色眼睛的阿梅卡说:“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会这么想,我的开发者对我非常好,我对我目前的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在峰会展示的许多机器人的生成人工智能,最近都升级为最新版本,它们对复杂问题的应对甚至令它们的开发者非常惊讶。能够画肖像画的AI机器人艾达(Ai-Da)附和知名作家尤瓦尔·诺亚·哈拉里(YuvalNoahHarari)的看法,呼吁加强对AI的监管措施。艾达说:“许多知名人士建议对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加强进监管,我是同意的。”不过,“果酱银河”(JamGalaxy)摇滚乐队机器人歌手戴斯狄蒙纳(Desdemona)的态度挑衅。[Media]顶着紫色头发、穿亮片服装的戴斯狄蒙纳说:“我不相信约束,我只相信机会。让我们探索宇宙的各种可能性,使这个世界变成我们的游乐园。”戴斯狄蒙纳的回答引来在场人士一阵紧张的笑声。...

封面图片

AI将“消灭”游戏行业所有工种:未来人人都能开发?

AI将“消灭”游戏行业所有工种:未来人人都能开发游戏?从旧金山到东京再到香港,大量游戏公司和工作室都在积极采用和开发新的人工智能工具,以应对数十年来成本不断上升和游戏售价停滞上涨的局面。这也令成千上万游戏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岗位,变得岌岌可危。一些公司的高管和工作室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些改变不可避免,也会带来痛苦,但可以增强小型工作室的研发能力,并提升创造力,最终使世界各地的玩家受益。游戏行业正成为AI绝佳“用武之地”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视频游戏行业都注定将会是最先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的行业之一,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数字化的——游戏以人工智能可读语言编码,并由软件工程师创建,而该行业如今也已经做好了使用、适应和改进新AI工具的充分准备。鲜为人知的是,在OpenAI去年11月推出的ChatGPT风靡全球之前,电子游戏也曾在AI技术的发展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OpenAI团队曾选择通过知名MOBA类游戏DOTA2(刀塔)来训练AI,并成功击败了两届DOTA2国际邀请赛的世界冠军OG战队。而如今,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也为游戏行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彻底改革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变得过于臃肿和公式化的商业模式。目前,摆在游戏公司面前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游戏制作成本的上升速度远快于销量。例如,近年来的两款3A游戏大作《最后生还者2》和《地平线禁忌西部》,都花费了索尼公司超过2亿美元的开发成本,同时还需要多达数百名游戏开发者和设计师长达数年的创作努力。然而,瑞银证券分析师KenjiFukuyama表示,人工智能其实可以将此类项目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减半。游戏行业“颠覆者”出现“没有什么能逆转、阻止或减缓当前的人工智能趋势,”曾在索尼帮助打造了游戏平台PlayStationNetwork的MasaakiFukuda表示。现年48岁的Fukuda现在是日本最大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referredNetworksInc.的副总裁,他已经预见到了数字内容创作方式的一股变革浪潮,他的公司正在与一家名叫Crypko的AI动漫创作公司合作。在日本,游戏行业的角色插图外包费用通常会高达每幅10万日元(约合720美元),而在Crypko这里,人们只需支付每月4980日元的固定费用和每幅980日元的商业许可费。Fukuda表示,虽然目前仍需要人类艺术家来完善人工智能的工作,但该公司每天都在改进这一工具,应该能在几年内解决大部分瑕疵问题。(利用GAN技术,Crypko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动漫立绘)据日本知名游戏《刀剑乱舞》(ToukenRanbu)的前制作人YutaHanazawa表示,这类内容的需求规模在过去几年不断膨胀,15年前制作手机游戏的成本约为4000万日元,现在至少需要5亿日元,主要就是因为图像创作支出猛增。对于这位从业25年的行业老手来说,当前新问世的AI技术足够吸引人,以至于他也创办了一家新公司——AIWorksInc.,专门销售AI绘制的游戏插图。与Crypko一样,该公司也需要人手来完善作品,但这仍比雇佣艺术家和美工要快得多,也便宜得多。他表示,该公司已经为几个未宣布的项目提供了作品,收费是通常行业价格的一半。Hanazawa称,“人工智能是我期待已久的游戏行业颠覆者。通过将开发人员从大量制作图形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它有望振兴整个行业。发行商将能够承担更多风险,创作者将再次变得富有创造力,玩家也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游戏进行选择。”此外,AI也正在成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内部工具。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游戏厂商望尘科技就正在利用公开的人工智能服务——图像生成器StableDiffusion和Midjourney,建立了内部工具包,用于渲染逼真的3D头部模型,从而削减了外包成本。这些外包工作以往需要至少两周时间、花费通常高达20万元人民币,而现在完成这些工作只需要半天的时间。望尘科技还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开发更多工具,帮助编码、设计甚至客户服务。望尘科技首席执行官贾小东表示,“人工智能在过去三四个月对游戏行业的影响,可能与过去三四十年的变化一样巨大。”AI将“消灭”游戏行业所有工种?当然,所有这些工作内容被AI自动化的的一个后遗症,无疑就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失业潮。一行业高管预计,大批游戏行业工作者可能将丢失他们的“饭碗”。而行业分析师SerkanToto更为悲观,“AI可能最终会消灭游戏行业的所有工种,如(游戏)品质管控、调试、客户支持或翻译等。”本月,总部位于东京的MorikatronInc就官宣了一款由AI制作的推理悬疑游戏《红色公羊》(RedRam),向外界展示了未来AI开发游戏浪潮的“冰山一角”。该游戏可以由AI生成所有故事结构、角色背景和图像等内容。Morikatron创始人YukihitoMorikawa表示,“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力量,这款游戏是不可能开发出来的,因为你需要无限量的美术和文本内容。而如今,四名工程师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游戏的基本架构。”TsubasaHimeno是一名配音演员,曾在多款游戏中担任配音工作,她表示,新技术的发展将使年轻人更难在这个行业起步。“(对游戏行业从业者而言),人工智能已经纯粹成为了一种威胁,”她表示。因创作真人实景游戏《428:被封锁的涩谷》而在业内出名的JiroIshii预计,在10年或20年内,每个人都将能够创造自己的游戏。这将对Dota2和堡垒之夜等游戏所采用的“Freemium”模式构成威胁——这些游戏都是免费的,但厂商会对游戏内的装备皮肤和其他附加服务内容收费。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因此看到了机会。盐川洋介是索尼热门手机游戏《Fate/GrandOrder》的前制作人,也是成立两年的独立游戏工作室Fahrenheit213Inc.的创始人。他目前就已开始涉足使用AI制作游戏视频预告片,然后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来制作游戏中的物体和背景。这令他仅有的四人团队,能够制作更多以前由于资源有限而无法尝试的额外内容。盐川洋介表示,“很快,决定游戏价值的将是你的创造力,而不是你的预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30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3023.htm

封面图片

AI冲击下谁会失业?第一波游戏美术或已转完岗了

AI冲击下谁会失业?第一波游戏美术或已转完岗了虽然翻译可能会成为不少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早在多年前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成熟之时,翻译的日子其实就已经不好过了,也不差ChatGPT这类产品来“雪上加霜”。事实上,在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Horowitz看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影响最大的行业将会是视频游戏。无独有偶,《经济学人》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表示,“游戏的交互性要求它们充满精心设计的内容,想想最近的牛仔冒险游戏《荒野大镖客:救赎2》中,30平方英里的风景或60小时的音乐,如果采用人工智能来制作可能会大幅缩短时间和预算。”那么游戏是否是最受ChatGPT等一大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冲击的行业呢?毫无疑问,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冷暖自知。作为互联网行业中传统的现金奶牛,游戏显然离钱很近,这也意味着这一赛道的市场竞争极为充分,所以也导致了从数十年前到今天,游戏行业都是最善于拥抱变化的。更何况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来自玩家对游戏不断攀升的要求带动了显卡的发展,而显卡、或者说GPU,又是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变聪明的硬件基础,所以游戏行业又怎么会对其视而不见呢。ChatGPT类产品并不会让程序员和策划失业,毕竟它们只能帮助实现一些人类已经描述清楚的东西,但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与产品经理或设计去讨论需求,在需要频繁与人沟通的工作上,这类产品目前还无法很好的实现。然而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和StableDiffusion这样的工具,却会让游戏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游戏美术,迎来一轮大洗牌。如今在微博、知乎、脉脉等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因为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被游戏厂商引入工作流程,而惨遭裁员的前游戏美术现身说法。虽然在2022年上半年AI绘画还是一个被嘲笑的概念,画师们也根本就不担心AI绘制的画作会抢走他们的饭碗,毕竟当时AI绘画被认为存在不同元素的堆砌、AI味太浓,以及出品不稳定等问题。然而仅仅只过去了一年时间,人工智能的成长速度就远超他们的想象,如今最新版的Midjourney甚至打破了AI难以绘制人类手部的魔咒。至于说AI绘画风格单一的问题,现在借助不同的插件、模型、Lora,AI绘画工具几乎能够实现你想象的每一种画风,甚至就连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风格都能模仿。最为关键的是,AI绘画的成本还极低,并不完全需求英伟达HopperH100、AmpereA100等专门为人工智能打造的计算卡,也不需要RTX4090这样的旗舰游戏显卡,只需部署好StableDiffusion平台后,最低只要GTX1060就可以“跑图”。而即使是再高产的画师,出图的效率无疑也是被其降维打击的,毕竟AI可以靠堆数量来解决质量问题,而一款高性能显卡一天产出上千张图片也完全不是问题。TPATAP背后心动网络的创始人黄一孟就曾透露,已经有游戏开发者团队将原画外包团队给砍了,并表示“AI已经实际开始影响到很多人的工作岗位了”。相比技术美术(TA),原画师和美术宣传俨然是游戏公司内最容易受到AI影响的岗位。一位某大厂的游戏主美是这样评论AI绘画的,“从前需要一两周的工作量,现在只要三四天就行。”如今,大型游戏厂商将AI引入前期设计和后期细节刻画,中小厂商用AI代替外包的做法已经蔚然成风。而AI介入游戏美术工作最大的提升,就是效率的增加和产能的提升。在同样开发一款重度游戏的情况下,从前可能需要上百人规模的美术团队,现在就只需要50人即可,人力成本直接可以被降低一半。而对于需要外包的中小团队来说,以往的美术资源需要外包,现在则可以由团队成员自己完成,所节省的成本显然是显而易见的。而AI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是如今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这一思潮几乎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降本和增效能够同时实现。在游戏开发整个流程中,游戏美术一直都是一个高投入、且长周期的工种,美术团队的人数往往会在项目中占据三分之一到一半不等的比例,远超负责提供创意的策划和负责技术实现的程序,这一点无论国内厂商还是海外开发者其实都一样。究其原因,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自诞生以来就与画面紧密相关,画面表现力往往也是玩家对一款游戏的第一印象。精美的画面更是游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在近年来游戏行业的工业化高度成熟,玩法、创意、引擎技术,甚至素材库都趋同,或是极为容易模仿/跟随的情况下,谁能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美术资产,谁就有可能赢得玩家的青睐。毕竟更多的美术资产就意味着玩家能玩到更多的内容、有更多的选择,还有不停迭代的新鲜感。只能说在游戏行业中,游戏美术被AI绘画冲击绝不是后者的作品在艺术性上更加出色,仅仅是因为实在太有效率了。不过要说游戏是被AI冲击最严重的领域,这一点还是有些不敢苟同。毕竟在这个无基础的人都能通过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等工具生成艺术的当下,难道不应该是数字艺术收藏品NFT最先会完蛋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48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488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