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每周饮酒建议量让染色体变短

超过每周饮酒建议量让染色体变短近日,牛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饮酒量超过17单位(略高于英国人的建议上限),就会导致端粒缩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端粒是DNA重复序列中覆盖染色体的区域,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一样。端粒长度随着人们的正常衰老而缩短,但令人担忧的是,端粒较短与许多老年疾病有关,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脏病。端粒随着每一轮细胞分裂而缩短。图片来源:KATERYNAKON/SCIENCEPHOTOLIBRARY为了更好地了解酒精对端粒长度的影响,牛津大学AnyaTopiwala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研究中245354名参与者的基因信息,他们的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研究人员将参与者血液样品测得的端粒长度与其自我报告的每周饮酒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被诊断为酒精使用障碍的参与者有更短端粒的可能性较大。但这种比较并不能表明,单是酒精是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导致端粒缩短,因为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也可能影响端粒长度。为了更好地理解酒精的具体作用,研究人员重复了这项实验,利用早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数据,发现了93个与饮酒增加有关的遗传变异。研究人员基于这些变异设计了一个遗传风险评分,发现饮酒增加的遗传风险评分较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有更短的端粒。在这两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酒增加导致遗传风险得分更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有更短的端粒。但是,从基因上看,每周摄入17到28个单位酒精的人的端粒也可能更短。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建议,男性和女性每周饮酒量不要经常超过14个单位,这相当于6品脱中等强度的啤酒或10小杯低强度的葡萄酒。在美国则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则降至一杯。Topiwala表示,经常饮酒会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是由细胞中有害自由基的积聚引起的,从而会导致端粒缩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CarmenMartin-Ruiz认为,该研究只计算了每人一次的端粒长度,没有测量不同时间点上受试者的端粒长度,这意味着不能确定端粒是否会因为经常饮酒而缩短。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2-01690-9...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43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433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饮用类似口感的无酒精饮料可令过度饮酒的现象减少

饮用类似口感的无酒精饮料可令过度饮酒的现象减少过度饮酒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过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和肝病等健康问题,还会引发交通事故和家庭暴力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无酒精饮料蓬勃发展:啤酒、葡萄酒、烈酒和鸡尾酒口感与真品相似,但不含酒精。但它们对酒精摄入量有影响吗?日本筑波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它们确实有影响。研究人员招募了123名年龄在20岁或20岁以上的参与者,他们被归类为"过度饮酒者";也就是说,他们每周饮酒四天或四天以上,男性每天至少摄入40克酒精,女性每天至少摄入20克酒精。酗酒和/或有肝病史的人不包括在内。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每四周提供一次非酒精饮料,持续12周,并在长达20周的时间里通过饮酒日记记录饮用酒精和非酒精饮料的数量。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在第12周测量的过去四周总酒精消耗量与基线相比的变化。虽然"标准饮品"是代表固定纯酒精量的酒精消耗量,但应该注意的是,国际上对什么是标准饮品并没有达成共识。例如,在澳大利亚,标准饮品的酒精含量为10克;在美国,标准饮品的酒精含量为14克;在英国,标准饮品的酒精含量为8克。干预组的基线酒精消耗量中位数为996.0克,对照组为887.5克,没有明显差异。研究人员发现,在第12周时,干预组的酒精消耗量为-320.8克,而对照组为-76.9克。当时的酒精消耗量平均每天减少11.5克,比一杯标准饮料多一点。有趣的是,在第12周时,对照组的酒精消耗量平均每天减少了2.7克,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他们必须通过记录饮酒日记来说明自己的饮酒量。然而,研究人员观察到,第8周后,酒精和非酒精饮酒量的变化逐渐减弱,到第20周时,他们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干预组的酒精消耗量为-276.9克,对照组为-126.1克。虽然他们找不到明确的原因,但他们假设这是因为参与者饮用了所有可用的非酒精饮料。要澄清这一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研究人员说,在干预结束八周后的第20周,干预组的饮酒量仍然有所下降,这表明"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改变"。他们说,这"被认为是有益于公共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提供非酒精饮料可能是减少过度饮酒者酒精消费量的一种策略。该研究发表在《BMC医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4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441.htm

封面图片

加拿大更新饮酒指南:一星期不应喝超过两杯酒

加拿大更新饮酒指南:一星期不应喝超过两杯酒(早报讯)加拿大专家星期二(1月17日)发布的新饮酒指南建议,无论男女都应减少喝酒;如果喝酒,一星期不应喝超过两杯。新指南指出,喝酒影响健康,有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心脏病和中风等风险。新指南由加拿大卫生部资助,取代了2011年发布的“低风险饮酒指南”。当时的建议为:女性每周饮酒不超过10杯,男性每周饮酒不超过15杯。新指南由科学专家小组根据最新研究更新为:男性和女性每周喝三到六杯酒属中等风险;每周喝七杯或更多属高风险;每周喝一到两杯标准酒为低风险。标准酒是指饮品中含17.05毫升或13.45克纯酒精。新指南说,怀孕或准备怀孕时,没有安全的饮酒量,不喝酒才安全。新指南还建议,应为所有酒精饮料贴上强制性标签,标明健康警告和相关指南信息。发布:2023年1月19日9:55PM

封面图片

巨猿研究揭示 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进化更快

巨猿研究揭示Y染色体比X染色体进化更快猿类性染色体研究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为五个类人猿物种和一个较小类人猿物种的性染色体制作了完整的"端对端"参考基因组。他们的研究揭示了雄性特异性Y染色体的快速进化变化。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性染色体进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影响类人猿和人类的遗传疾病。类人猿中Y和X染色体的重要性"Y染色体对人类的生育能力非常重要,而X染色体则蕴藏着对生殖、认知和免疫至关重要的基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命科学维恩-威拉曼讲座教授、生物学教授兼研究小组组长卡捷琳娜-马科娃(KaterynaMakova)说。"我们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性染色体、它们如何进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疾病打开了大门。我们研究的非人类巨猿物种都濒临灭绝。获得它们完整的性染色体序列将有助于研究它们在野外的性别特异性散布及其对繁殖和生育的重要基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国际合作新生成了六个灵长类物种的性染色体的完整基因组,揭示了类人猿Y染色体的快速进化。这些结果可以为保护这些濒危物种提供信息,并揭示人类和我们近亲中与性有关的遗传疾病。图片来源:设计:鲍勃-哈里斯;摄影:圣地亚哥动物园和塔尔萨动物园从Y染色体变异性看进化的启示这种参考基因组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助于今后对这些物种的研究。研究小组发现,与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在不同猿类物种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含有许多物种特有的序列。然而,它仍然受到纯化自然选择的影响--这种进化力量通过清除有害突变来保护其遗传信息。这项新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基因组测序的技术进步马科瓦说:"2001年,研究人员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但实际上并不完整。当时可用的技术意味着某些空白没有被填补,直到2022-23年由端粒到端粒(Telomere-to-Telomere,简称T2T)联盟领导的一项新的努力。我们利用人类T2T联盟开发的实验和计算方法,确定了我们在世近亲--类人猿--性染色体的完整序列。"类人猿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小组为五种类人猿--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婆罗洲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以及一种较小的类人猿--暹罗猿--制作了完整的性染色体序列。他们为每个物种的一个个体生成了序列。生成的参考基因组可作为基因和其他染色体区域的图谱,帮助研究人员对该物种其他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这些物种以前的性染色体序列不完整,或者婆罗洲猩猩和暹罗猩猩的性染色体序列不存在。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KarolPál说:"Y染色体的测序一直是个挑战,因为它包含许多重复性区域,而且由于传统的短线程测序技术是在短时间内对序列进行解码,因此很难将得到的片段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T2T方法使用长读数测序技术,克服了这一难题。我们与美国国家卫生与遗传研究所(NHGRI)的亚当-菲利皮(AdamPhillippy)研究小组合作,结合计算分析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完全解决以前难以测序和组装的重复区域。通过比较X染色体和Y染色体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包括与之前生成的人类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T2T序列的差异,我们了解到了有关它们进化的许多新情况。"Y染色体的高变异性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基因组学中心主任马科瓦说:"性染色体开始时与其他任何一对染色体一样,但Y染色体由于在其大部分长度上不与其他染色体交换遗传信息,因此在积累许多缺失、其他突变和重复元素方面一直独树一帜。"因此,研究小组发现,在六个猿类物种中,Y染色体在包括大小在内的各种特征上的变化要比X染色体大得多。在所研究的猿类中,X染色体的大小从黑猩猩和人类的1.54亿个ACTG字母(代表组成DNA的核苷酸)到大猩猩的1.78亿个字母不等。相比之下,Y染色体的大小从暹罗猩猩的3000万个DNA字母到苏门答腊猩猩的6800万个字母不等。例如,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约有98%的X染色体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只有约三分之一的Y染色体是一致的。研究人员发现,部分原因是Y染色体更有可能被重新排列或部分遗传物质被复制。此外,在Y染色体上,重复序列所占染色体的百分比变化很大。根据物种的不同,重复元素占X染色体的62%到66%,而占Y染色体的71%到85%。与人类基因组中的其他染色体相比,X和Y染色体上的这些百分比都更高。Y染色体生存策略马科瓦说:"我们发现猿猴的Y染色体正在缩小,积累了许多突变和重复,并丢失了基因。那么,为什么Y染色体没有像以前的一些假说所说的那样消失呢?我们与坦普尔大学的谢尔盖-科萨科夫斯基-庞德等人合作发现,Y染色体上仍有许多基因在净化选择--一种保持基因序列完整的自然选择--下进化。其中许多基因对精子发生非常重要。这意味着Y染色体不可能很快消失。"研究人员发现,Y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似乎采用了两种生存策略。第一种是利用基因冗余--染色体上存在同一基因的多个拷贝--这样基因的完整拷贝就能补偿可能发生突变的拷贝。研究小组首次完成了猿类性染色体上多拷贝基因家族的图谱,从而量化了这种基因冗余。第二种生存策略是利用回文,即DNA字母表中的字母序列后跟有相同但倒置的序列,例如ACTG-GTCA。当基因位于回文染色体内时,就能从回文染色体纠正突变的能力中获益。帕尔说:"我们发现,Y染色体可以在两个回文染色体臂的重复序列之间与自身交换遗传信息。当同一基因的两个拷贝位于回文染色体内,其中一个拷贝发生突变时,可以通过与另一个拷贝进行基因交换来挽救突变。这可以弥补Y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遗传信息交换的不足。"研究小组还首次获得了猿类性染色体上回文染色体的完整序列,因为以前很难对它们进行测序和研究。他们发现,猿猴Y染色体上的回文染色体特别多而且特别长,但它们通常只在近亲物种之间共享。猿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研究人员还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迈克尔-沙茨及其团队合作,对129只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性染色体进行了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每个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并寻找自然选择和其他进化力量作用于它们的证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论文作者之一ZacharySzpiech说:"通过将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性染色体测序读数与我们的新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我们从之前研究过的大猩猩和黑猩猩个体中获得了大量新信息。虽然未来增加样本量将非常有助于提高我们检测不同进化力量特征的能力,但在与濒危物种合作时,这在伦理和后勤方面都可能具有挑战性,因此我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研究人员探索了能够解释大猩猩内部和黑猩猩内部Y染色体变异的各种因素,这一分析揭示了Y染色体上净化选择的额外特征。对未来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安-胡贝尔(ChristianHuber)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他说:"我们将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进化分析有力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的近亲类人猿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此外,我们制作的参考基因组将有助于未来对灵长类进化和人类疾病的研究。"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51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5167.htm

封面图片

灵长类动物Y 染色体演化速快于 X 染色体 系因为保护重要基因免受复制错误影响

灵长类动物Y染色体演化速快于X染色体系因为保护重要基因免受复制错误影响近日科学家比较了黑猩猩、倭黑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红猩猩,以及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的西亚芒长臂猿的性染色体,发现在所有研究物种中Y染色体的进化速度快于X染色体。研究还发现,即使同一属的物种,其Y染色体长度也差异显著。例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Y染色体的长度存在巨大差异;苏门答腊猩猩Y染色体的长度是长臂猿Y染色体的两倍。相较之下,包括人类在内的这些灵长类动物的X染色体则高度保守。研究人员表示,雄性灵长类动物性染色体具备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Y染色体能如此快速进化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包含高度重复的遗传物质,如回文重复序列(该序列正向和反向读取均相同),因此可以保护重要基因免受复制错误的影响。关注频道@ZaiHuaPd频道爆料@ZaiHuabot

封面图片

随访数据显示每周做饭超过5次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0%

随访数据显示每周做饭超过5次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0%在排除了经济、健康意识、食材选择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做饭仍可降低41%的全因死亡概率。研究对1937名参与者进行10年随访,最终有695名参与者死亡,43%的参与者从不做饭,17%的参与者每周做饭1-2次,9%的参与者每周做饭3-5次。其中有31%的参与者每周做饭超过5次,这些最经常做饭的人居多是年轻未婚女性,生活比较健康。比如不饮酒、不吸烟、少吃肉多吃蔬菜、有配偶作为晚餐伴侣、认知正常以及每周步行或购物两次以上等。研究进一步发现,选择自己下厨的人,往往能拥有更佳的营养密度,经常做饭的人脂肪,油以及蔬菜的摄入量较高,但肉类摄入量较低。此外,烹饪次数最多的人营养素密度越高,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钙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从买菜到加工,对于饮食的安全,营养和健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做饭不仅是增加自信的好时机,对保持身体健康有益处,家人围桌吃饭时能也增进交流,心情更舒畅,你准备掌勺了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60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6043.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挑战有关Y染色体多样性丧失的旧理论

新研究挑战有关Y染色体多样性丧失的旧理论在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MNHN)和巴黎城市大学(UniversitéParisCité)的科学家团队提出,这些父系组织对Y染色体的影响要大于冲突期间的死亡率。这一结论是在分析了二十年的人类学实地数据--来自当代非战争父系族群,特别是科学家自己在亚洲进行的实地考察--并模拟了各种社会人口情景之后得出的。研究小组比较了战士和非战士的情况,结果表明,有两个过程在遗传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氏族分裂成若干小氏族,二是社会地位的差异导致某些血统的扩大而损害了其他血统。科学家们对当代父系人口进行了研究。这是一张中亚人口的照片。资料来源:HeyerEvelyne,SegurelLaure这项研究对之前提出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该理论认为,暴力冲突(据说是由于不同氏族之间的竞争造成的,许多男子在冲突中丧生)是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丧失的根源。这项研究的结果还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人类社会组织提供了新的假设。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40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40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