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猫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善于倾听

研究:猫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善于倾听如果你的猫不理睬你,而你告诉自己这是因为猫咪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跟她说话,那么这里有坏消息要告诉你:她可能不是那么喜欢你。法国的新研究显示,你的猫咪很可能知道你在和她说话。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305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3055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南极洲的冰架融化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

研究:南极洲的冰架融化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一个新模型显示,南极洲的冰架可能正在加速融化,这可能最终导致更快速的海平面上升。该模型说明了南极洲海岸线上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狭窄洋流。它模拟了从冰架上融化的快速流动的淡水如何将密集的暖洋水困在冰的底部,而这会导致冰架变暖并融化得更快。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302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30277.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发现猫的叫声与以前想象的不同 发声原理与人类相似

新研究发现猫的叫声与以前想象的不同发声原理与人类相似猫是一种会发出多种声响的动物:它们会喵喵叫、尖叫和打呼噜。从发声的角度来看,喵叫和尖叫并不特别。它们的声音是在猫的喉部或"声箱"中产生的,就像人类和许多其他哺乳动物的发声一样。与此相反,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猫的呼噜声很特别。半个世纪前的研究表明,猫咪的呼噜声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机制产生的--通过喉部声带肌肉的周期性收缩和放松,需要大脑持续的神经输入和控制。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嗓音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赫布斯特(ChristianT.Herbst)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猫咪发出咕噜声并不需要这些周期性的肌肉收缩。一项受控实验室实验的数据显示,家猫喉部无需任何周期性神经输入或重复性肌肉收缩,就能发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低音调呼噜声。观察到的发声机制与人类的"嘎吱嘎吱声"或"发声颤抖"惊人地相似。赫布斯特说:"解剖学研究发现,猫的声带内有一个独特的'垫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样一种体重只有几公斤的小动物能经常发出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频率(20-30赫兹,即每秒周期数)的声音--甚至远远低于人类声音产生的最低低音。"这项研究的发现虽然没有彻底推翻以前的理论,但清楚地表明目前对猫咪咕噜声的了解还不全面,需要进一步研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4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445.htm

封面图片

“肥猫研究”揭示肥胖对猫消化系统的影响

“肥猫研究”揭示肥胖对猫消化系统的影响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凯利-斯旺森(KellySwanson)说:"美国约有60%的猫超重,这会导致糖尿病和慢性炎症等健康问题。虽然许多研究都对猫科动物的减肥过程进行了调查,但很少有人关注相反的过程,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想更多地了解猫咪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所导致的新陈代谢和胃肠道变化"。"研究人员招募了11只已绝育的成年雌猫。经过两周的基线测量和食用标准干猫粮后,它们可以在18周内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同时研究人员定期采集血液和粪便样本,并监测它们的体力活动。猫咪的食量立即大幅增加,体重也开始增加。研究开始时,猫咪的平均身体状况评分(BCS)为5.41(9分制)。过度喂食18周后,体重增加到8.27,相当于超重30%。BCS相当于人类的体重指数(BMI)。研究人员分析了20周研究期间猫咪粪便排出量、肠胃转运时间、消化效率(营养消化率)和微生物群细菌组成的变化。斯旺森说:"我们发现,随着猫吃得越多,体重增加,胃肠道转运时间缩短,消化效率也随之降低。当人体摄入的食物较少时,它提取营养物质的效率会更高。但当食物量增加时,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就会加快,在此过程中提取的营养物质就会减少。"在基线和体重增加18周后,瘦猫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具有抗菌、抑制病原体和刺激免疫系统作用的双歧杆菌增加了,而降解纤维并与促炎性疾病有关的柯林斯菌则减少了。这些观察结果与超重的人类相反,研究人员认为猫与体重增加的关系很复杂。"胃肠道转运时间的变化是一个新发现,也是粪便微生物群变化的潜在原因,"斯旺森说。"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测量转运时间,以便更好地解释宠物微生物群的变化。"不出所料,猫吃得越多,拉得越多。不过,它们粪便的pH值较低,表明其酸性增强。斯旺森说:"在人类中,粪便pH值低表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率低。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关,因为粪便pH值降低与脚的摄入量增加和消化率降低相一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体重增加并没有降低猫的运动水平。斯旺森说:"我们预计体重增加可能会导致体力活动减少,但我们没有观察到活动水平有任何持续的变化。不过,这可能因猫的个体、环境以及主人与它们的互动程度而异。"研究人员说,进一步了解宠物体重增加和肥胖所引起的新陈代谢和胃肠道变化可能有助于未来的预防和治疗计划。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对猫咪进行了限食,帮助它们恢复正常体重。该研究发表在《动物科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41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4175.htm

封面图片

对快速射电暴的分析结果显示银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空旷

对快速射电暴的分析结果显示银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空旷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天文学家检验了2022年3月由加利福尼亚的深空望远镜阵列(DSA)首次探测到的一个FRB。它被追踪到大约1.63亿光年外的一个星系,知道了这个距离和它的来源方向,研究小组就能够测量出信号在到达天文台之前已经分散了多少。这反过来又使天文学家们能够计算出无线电信号在其旅程中经过了多少物质。加利福尼亚州深层同步天线阵(DSA)在这样做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能够计算出银河系的银河系周围介质(CGM)中有多少物质--环绕我们整个银河系的灰尘和气体的光环。研究小组描述说,这就像用灯光照亮雾气,以弄清它有多厚。由此,科学家们计算出,银河系CGM的质量不到1000亿个太阳--远比预期的要轻。事实上,当与银河系其他地方的所有常规物质结合在一起时,银河系的总质量低于星系平均质量的60%。那么,所有这些物质在哪里?研究小组说,这个新证据支持了以前的假设,即物质经常被甩出星系,这要归功于一系列过程,如恒星风、超新星和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VikramRavi说:"这些结果强烈支持星系形成模拟所预测的情景,即反馈过程将物质从星系的光环中排出。这是星系形成的基础,物质在循环中被输送到星系中并被吹出。"随着DSA将变得更加强大,新的见解必将到来,目前,在最终的110个盘子中只有63个在运行,而从长远来看,后续的观测站将由2000个碟形天线组成。这将使更多的FRB被探测到,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机会来回答这个谜团,以及其他的发现,如关于我们银河系的新启示。该研究已提交给《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85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8529.htm

封面图片

深海采矿对海洋动物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深海采矿对海洋动物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有权管理特定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底资源,但它尚未最终确定一套深海采矿法规。不过,对于希望在海底开采钴、铜和锰等矿物的公司来说,国际海底管理局必须从7月9日起通过一套开采法规,或者根据现行国际法考虑开采问题。第一作者特拉维斯-沃什伯恩(TravisWashburn)是一位与日本地质调查局密切合作的海底生态学家,他说:"一套法规应该很快就会定稿,所以很多决定都是现在做出的"。2020年,日本进行了从深海山脉开采钴矿的试验,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种做法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采矿产生了沉积物羽流,减少了采矿区及其周围的海洋动物数量。(艺术家的概念)。研究小组分析了日本三次访问拓洋-醍醐海山的数据:采矿试验前一个月、采矿试验后一个月和采矿试验后一年。从港口乘船进行为期七天的航行后,遥控潜水器前往海底,收集受影响区域的视频。采矿试验一年后,研究人员观察到受沉积物污染直接影响区域的鱼虾密度下降了43%。不过,他们也注意到周边地区的鱼虾密度下降了56%。虽然鱼类数量减少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但研究小组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采矿试验污染了鱼类食物来源。研究没有观察到移动性较弱的海洋动物(如珊瑚和海绵)发生重大变化。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这只是经过两小时的测试,珊瑚或海绵仍可能受到长期采矿作业的影响。"我曾以为我们不会看到任何变化,因为采矿试验的规模太小了。"沃什伯恩说:"他们把机器开了两个小时,沉积物羽流只移动了几百米,但这实际上足以改变一些东西。"研究人员指出,他们需要多次重复这项研究,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深海采矿对海底的影响。理想情况下,在进行采矿试验之前,应该收集多年的数据,以考虑到海洋动物群落的任何自然变化。沃什伯恩说:"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更多的数据,但这项研究强调了一个需要更多关注的领域。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内研究这个问题,因为这些结果表明,深海采矿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32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3261.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显示 罹患患败血症的人数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新研究显示罹患患败血症的人数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反复感染败血症,而不是第一次感染就死亡。败血症有时被非正式地称为血液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病症。挪威医院每年约有3000人死于败血症。与它的俗名相反,败血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毒。当免疫系统对来自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的感染做出过度反应时,就会引发败血症。这种过度反应会使免疫系统伤害人体器官,导致器官衰竭。一项对30万例败血症入院患者进行的新研究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比以前想象的要高。不过,存活下来的病人比以前多得多,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反复患上败血症,而不是第一次感染就死亡。挪威科技大学(NTNU)、诺德大学(NordUniversity)和莱万格医院(LevangerHospital)的研究人员莉斯-图塞特-古斯塔德(LiseTusetGustad)说:"每年,挪威10万人中有250人首次患上败血症。我们从年龄调整后的平均发病率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整个研究期间,发病率保持稳定,但高于以往的研究结果。"挪威国立师范大学挪威中央败血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研究了从2008年到2021年(含2021年)整个期间的数据。有关这项工作的文章现已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Open)上。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国登记研究,这意味着数据质量非常高。据研究人员所知,这是第一次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进行全国性的败血症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所有入院患者,而不仅仅是那些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他们发现,从2008年到2021年(含2021年)期间,有317705人因败血症入院治疗。其中不少于222832名患者是首次因败血症入院。在妮娜-维贝切-斯凯(NinaVibecheSkei)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图赛特-古斯塔德是她的主要学术导师。斯凯是莱旺厄尔医院的麻醉顾问。这项研究揭穿了"败血症病例数量增加是由于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提高,因此报告数量增加"这一论调。论文的第一作者Skei说:"从2008年到2021年(包括2021年),每10万居民中首次患败血症的人数比例保持稳定。"死亡率急剧下降研究还发现,存活下来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Skei说:"在此期间,首次因败血症入院的患者死亡率下降了不少于43%。无论病人是第一次患败血症,还是以前就患过败血症,医院的死亡率总共下降了1/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以及治疗指南的更新。"在Covid-19大流行的头两年,因首次感染败血症而入院的人数有所减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社会关系疏远,导致整体人群中的感染人数减少。"我们还发现,70岁以上的老人因败血症入院的人数减少了。这可能是由于医院面临巨大压力,需要优先考虑某些病人群体。"TusetGustad说:"与普通年份相比,这些优先事项导致很多7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入院治疗。因此大流行期间,医院的败血症死亡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2021年。Covid-19让更多人意识到感染可能导致器官衰竭。许多人都被重症监护室里病人靠呼吸机呼吸的画面吓坏了,先是在武汉,后来是在意大利,最后还到了挪威。细菌和病毒感染会导致一些病人出现器官衰竭。这是因为某些病人的免疫系统会对感染产生夸张的反应。患者随后可能患上败血症,即伴有器官衰竭的感染。"Covid-19将败血症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大流行之前,人们对病毒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知之甚少。SARS-CoV-2病毒的出现提高了人们对该病毒引起的败血症以及一般败血症的认识,"Skei说。以Covid-19为病因的死亡率较高"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有3万人因败血症入院,其中有2845人因Covid-19败血症入院。这大约占10%,"Skei说。近90%的首次败血症患者是由于Covid-19以外的原因(包括在大流行期间)患上败血症的。"然而,因Covid-19而首次罹患败血症的患者中有更大比例的人死亡,"Skei说。更多的人反复患败血症数据还显示,与以前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反复罹患败血症。在此期间,因败血症反复发作而入院的人数有所增加。Skei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60岁以上的患者中,败血症反复发作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与2008年相比,2021年80岁以上人群中反复发作败血症的人数增加了五倍多。"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在治疗癌症等其他病症方面变得更好了,而且我们活得更长了。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和老年人更容易初次感染和复发败血症。"因此,研究结果与许多专业人士之前的看法相矛盾。他们认为败血症病例的增加是由于败血症诊断编码规定的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整个研究期间使用了相同的败血症诊断编码,因此我们知道这些都展示了真实的变化。这些结果在全球和挪威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挪威以往的研究都比较陈旧,最近的一项研究使用了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仅显示了两年内败血症患者的生存趋势。而这项研究则研究了14年来的败血症趋势。图塞特-古斯塔德说:"能够区分首次败血症和复发性败血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要归功于挪威出色的医疗登记系统。""我们的研究结果应当对临床医生和政治家以及卫生政策规划者产生影响。败血症造成的负担比研究界以前想象的要大。然而,我们尤其需要关注反复发生败血症的患者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并确定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预防措施,"Skei说。"卫生政策规划者需要考虑到这些结果。我们需要努力预防败血症复发,"TusetGustad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98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98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