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磁子态 或可用于芯片和雷达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磁子态或可用于芯片和雷达该成果发表在物理学领域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上。论文的标题是《一种与沃克模式强相互作用的光诱导磁子态》(UnveilingaPump-InducedMagnonModeviaItsStrongInteractionwithWalkerModes)。上述消息称,陆卫教授团队的发现,突破了“垄断”该领域长达60多年的“Walkermodes”这一范畴,发掘了新的磁子态,或可在雷达、通讯、信息无线传输等领域使用。新的磁子态1956年,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沃克(L.R.Walker)撰写论文,给出了磁性块体空间受限磁子态的数学描述,随后其论文发表,这一磁子态被称为Walkermodes。在随后的60多年中,块体磁性材料中研究的磁子态几乎都属于Walkermodes范畴。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严鹏教授等人2023年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物理学报》上的综述文章《磁子学中的拓扑物态与量子效应》一文介绍,量子化的自旋波称为磁子(magnon)。而自旋波(spinwave)是磁性体系中自旋进动的集体激发态,最早由物理学家布洛赫(Bloch,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于1930年提出,用来解释铁磁体自发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重要规律,随后在1957年被物理学家布罗克豪斯(Brockhouse,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采用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所证实。自旋波的波长可以小到几个纳米,能够提高信息的存储密度,有利于磁子器件的微型化和高集成度。而且,自旋波的传输不涉及电子的运动,既可以在磁性金属中传播,也可以在磁性绝缘体中传播,避免了由于焦耳热产生的功耗。每个磁子携带一个约化普朗克常量的自旋角动量,因此,磁子也可以像电子一样承载和传递自旋信息。磁子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信息载体替换为自旋波,通过自旋波来进行信息传输和逻辑计算。此前的信息载体是电子的电荷或自旋属性。上海科技大学上述消息称,磁子态是电子自旋应用中的核心概念,它是磁性材料中的自旋集体激发。宏观磁性的起源主要是材料中未配对的电子。电子有两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属性:电荷与自旋。前者是所有电子器件操控的对象。而自旋,尤其是磁性绝缘体中的自旋,能够完全避免传导电子的欧姆损失,充分发挥自旋长寿命、低耗散的优势,因此对于开发自旋电子学器件意义重大。磁子还可以与超导量子比特相互作用,在量子信息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在低磁场下,铁磁绝缘体单晶球在受到强微波激励时,内部的非饱和自旋会获得一定的协同性,产生一个与微波激励信号同频率振荡的自旋波,该自旋波可被命名为“光诱导磁子态(pump-inducedmagnonmode,PIM)”。光诱导磁子态如同一种“暗”态,无法按传统探测方法直接观测,但可通过其与Walkermodes强耦合产生的能级劈裂被间接观察到,并能被激励微波调控。电子的自旋示意图:上自旋(左)和下自旋(右)。来自候鸟的量子力学:自旋、纠缠态与地磁导航》一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网关于“电子自旋”的介绍称,出于量子场论的需要,自旋概念被引入。不但电子存在自旋,中子、质子、光子等所有微观粒子都存在自旋,只不过取值不同。自旋和静质量、电荷等物理量一样,也是描述微观粒子固有属性的物理量。自旋为0的粒子像一个圆点:从任何方向看都一样。而自旋为1的粒子像一个箭头:从不同方向看是不同的。自旋不同于自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候鸟的量子力学:自旋、纠缠态与地磁导航》一文介绍,我们无法从经典的角度来理解自旋。目前的理论和实验都没有发现电子的半径下限,因此电子是被当作点粒子来对待的。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电子不能处在同一个状态上,因此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一般都是成对分布的,一个原子轨道上可以容纳两个电子,一个自旋向上,一个自旋向下。这两个电子的自旋取向不能相同,处在一种关联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子纠缠态。激发态被用于描述原子、分子等吸收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更高能级的状态。此后,电子可能在短时间内向较低能级跃迁,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比如释放出光子,或返回基态。不存在电子噪声,可用于雷达精准探测上海科技大学上述消息称,芯片的研发主要遵循着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到两年间,芯片的性能会翻一倍。然而,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后摩尔时代,一味降低芯片制程受到了“极限挑战”。处理器性能翻倍的时间延长,“狂飙”的发展势头遇到了技术瓶颈。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人们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来激活低功耗、高集成化、高信息密度信息处理载体的出路。基于磁性材料发展建立的自旋电子学以及磁子电子学发展迅猛,为突破上述限制提供了出路。研究团队还发现,最新发表的光诱导磁子态具有丰富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会产生一种磁子频率梳。频率梳(上)。非线性磁振子-斯格明子散射(magnon-skyrmionscattering)产生自旋波频率梳示意图。来自《MagnonicFrequencyCombthroughNonlinearMagnon-SkyrmionScattering》。相较于微波谐振电路中产生的频率梳,这一新型频率梳不存在电子噪声,因此,有望在信息技术中实现超低噪声的信号转换。“常规磁子强耦合态依赖于谐振腔才能构建……我们则摆脱了这一依赖,通过外加微波诱导,即可产生磁子强耦合态。这样的开放边界下的耦合态有望像乐高一样有序组合,获得丰富的功能性。”团队负责人陆卫教授表示。陆卫表示,“我们发现的频率梳在微波频段,这是雷达、通讯、信息无线传输使用的频段,可以预测,我们的频率梳必然能在这些领域中发挥作用。”陆卫解释,频率梳就像是一把游标卡尺,能够对频谱上的风吹草动进行精准的测量。此前人们发现的光学频率梳(光频梳)就在原子钟、超灵敏探测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精度。该研究工作由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三家单位共同完成,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第一作者是上科大物质学院助理研究员饶金威,通讯作者是上科大物质学院陆卫教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姚碧霂副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于涛教授。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0.046705...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89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899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用纠缠电子构成的准粒子制造人造量子磁体

科学家用纠缠电子构成的准粒子制造人造量子磁体艺术插图描绘了钴-酞菁分子的磁激发,其中纠缠的电子传播成三重子。资料来源:JoseLado/AaltoUniversity"这些材料非常复杂。它们能提供非常令人兴奋的物理学,但最奇特的材料也很难找到和研究。"阿尔托大学原子尺度物理学研究小组组长彼得-利尔耶罗斯教授说:"因此,我们正在尝试一种不同的方法,利用单个成分构建人工材料。量子材料受微观层面电子间相互作用的支配。这些电子关联导致了不寻常的现象,如高温超导或复杂磁态,而量子关联又产生了新的电子态。在两个电子的情况下,存在两种纠缠态,即单重态和三重态。向电子系统提供能量可以将其从单重态激发到三重态。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激发会以一种称为三重态(triplon)的纠缠波在材料中传播。传统磁性材料中不存在这种激发,因此测量这种激发一直是量子材料领域的一项挑战。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利用小型有机分子创造了一种具有不同寻常磁性能的人工量子材料。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钴-酞菁分子都含有两个前沿电子。德罗斯特说:"利用非常简单的分子构件,我们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设计和探测这种复杂的量子磁体,揭示其独立部分所不具备的现象。虽然人们早已利用扫描隧道光谱法观测到了孤立原子中的磁激发,但还从未利用传播的三重子完成过这一观测。我们利用这些分子把电子捆绑在一起,把它们装进一个狭小的空间,迫使它们相互作用,从外部观察这样的分子,我们会看到两个电子的联合物理学。因为我们的基本构件现在包含两个电子,而不是一个,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非常不同的物理学。"研究小组首先监测了单个钴-酞菁分子的磁激发,随后监测了分子链和分子岛等较大结构的磁激发。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从非常简单的现象入手,逐步提高复杂性,从而了解量子材料中的突现行为。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可以证明,其构建模块的单三重激发可以作为被称为三重子的奇异磁性准粒子穿越分子网络。"我们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在人造材料中产生奇异的量子磁激发。"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阿尔托大学相关量子材料研究小组负责人何塞-拉多(JoseLado)助理教授说:"这一策略表明,我们可以合理地设计材料平台,为量子技术开辟新的可能性。"研究小组计划将他们的研究方法扩展到更复杂的构件,以设计量子材料中其他奇异的磁激发和有序化。从简单成分出发进行合理设计,不仅有助于理解相关电子系统的复杂物理,还能为设计量子材料建立新的平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92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9219.htm

封面图片

超导突破:科学家发现量子物质的新状态

超导突破:科学家发现量子物质的新状态这种"自旋三重电子对晶体"是一种以前未知的拓扑量子物质状态。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顾强强是在文理学院詹姆斯-吉尔伯特-怀特杰出荣誉教授、物理学家J.C.SéamusDavis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研究员,他与科克大学学院的乔-卡罗尔和牛津大学的王树秋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当配对电势呈现奇奇偶性时,超导体就是拓扑超导体,这会导致每个电子对采用自旋三重态,两个电子自旋的方向相同。顾强强介绍说,拓扑超导体是物理学家们热衷研究的对象,因为从理论上讲,它们可以构成超稳定量子计算机的材料平台。然而,即使对拓扑超导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深入研究,除了同样在康奈尔大学发现的超流体3He之外,还没有任何块体材料被明确认定为自旋三奇偶超导体。最近,一种奇特的新材料--二碲化铀(UTe2)成为这种分类的极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它的超导阶参数仍然难以捉摸。2021年,理论物理学家开始提出,UTe2实际上处于拓扑对密度波(PDW)状态。此前从未探测到过这种形式的量子物质。简单地说,拓扑对密度波就像超导体中的成对电子的静态舞蹈,但这些成对电子在空间中形成周期性的晶体图案。"我们康奈尔大学的团队在2016年利用我们为此发明的超导尖端扫描约瑟夫森隧穿显微镜发现了有史以来观测到的第一个PDW,"顾说。"从那时起,我们开创了在毫开尔文温度和微伏能量分辨率下的SJTM研究。在UTe2项目中,我们直接观察到了超导配对势在原子尺度上的空间调制,并发现它们的调制完全符合PDW状态下电子对密度在空间周期性调制的预测。我们探测到的是一种新的量子物质态--由自旋-三重库珀对组成的拓扑对密度波"。库珀对密度波是电子量子物质的一种形式,其中电子对凝固成超导PDW态,而不是形成传统的"超导"流体,在这种流体中,所有电子对都处于相同的自由运动状态。顾强强说:"在自旋三重超导体中首次发现PDW令人兴奋。铀基重费米子超导化合物是一类新颖奇特的材料,为实现拓扑超导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平台。......我们的科学发现还指出了这种有趣的量子态在s波、d波和p波超导体中无处不在的性质,并为在广泛的材料中识别这种状态提供了新的途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03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0305.htm

封面图片

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隐藏的量子态

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隐藏的量子态在微观层面上,窗玻璃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混合特性。它的原子像液体一样无序,但又具有固体的刚性;当一个原子受力时,会影响到其他所有原子。物理学家用这种比喻来描述一种被称为"量子自旋玻璃"的量子态,量子计算机中的量子力学比特(量子比特)既表现出无序性(具有看似随机的值),又表现出刚性(当一个量子比特翻转时,其他所有量子比特也会翻转)。康奈尔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开展一个研究项目时意外地发现了这种量子态的存在,该项目旨在进一步了解量子算法以及相关的量子计算纠错新策略。"测量量子粒子的位置会改变其动量,反之亦然。同样,对于量子比特来说,有些量在测量时会相互改变。我们发现,这些不相容测量的某些随机序列会导致量子自旋玻璃的形成,"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A&S)物理学教授ErichMueller说。"我们工作的一个意义是,某些类型的信息在量子算法中会自动受到保护,而这些算法与我们的模型具有相同的特征。"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物理评论B》上。第一作者是物理学博士生VaibhavSharma。物理学助理教授简超明与穆勒是共同作者。三人都在康奈尔大学原子和固体物理实验室(LASSP)从事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得到了文理学院新前沿基金的资助。夏尔马说:"我们正试图理解量子算法的通用特征--超越任何特定算法的特征。我们揭示这些普遍特征的策略是研究随机算法。我们发现,某些算法类别会导致隐藏的'自旋玻璃'秩序。我们现在正在寻找其他形式的隐藏秩序,并认为这将为我们带来量子态的新分类法。"随机算法是指将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作为算法一部分的算法--例如,用随机数来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量子纠错的进步穆勒的2021年新前沿资助提案"自主量子子系统纠错"旨在简化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方法是开发一种新策略来纠正由环境噪声(即宇宙射线或磁场等任何会干扰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破坏信息的因素)引起的量子处理器错误。穆勒说,经典计算机系统的比特受到纠错码的保护;信息被复制,因此如果某个比特"翻转",你可以检测到它并修复错误。"要想让量子计算在现在和未来都行得通,我们需要想出以同样方式保护量子比特的方法。纠错的关键在于冗余。如果我发送一个比特的三个副本,你可以通过比特之间的比较来判断是否有错误。我们借用密码学的语言来谈论这种策略,并把重复的比特集合称为'密码'。"穆勒和他的团队在发现自旋玻璃顺序时,正在研究一种通用方法,即使用多个编码词来表示相同的信息。例如,在一个子系统代码中,位"1"可能有4种不同的存储方式:111、100、101和001。量子子系统代码中的额外自由度简化了检测和纠正错误的过程。研究人员强调,他们在开始这项研究时,并不是简单地试图生成一种更好的错误保护方案。相反,他们是在研究随机算法,以了解所有此类算法的一般特性。穆勒说:"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了非同寻常的结构。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种自旋玻璃阶的存在,这表明有一些额外的隐藏信息漂浮在周围,这些信息应该可以以某种方式用于计算,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如何使用。"参考文献VaibhavSharma、Chao-MingJian和ErichJ.Mueller,2023年7月31日,《物理评论B》,"二维贝肯-肖电路中的子系统对称性、自旋玻璃阶和随机测量的临界性"。DOI:10.1103/PhysRevB.108.024205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33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339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磁性Altermagnetism

科学家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磁性Altermagnetism一名PSI科学家与用于确认发现地磁的仪器说到磁铁,人们通常会想到容易粘在冰箱上的东西,科学上称之为铁磁体。但在大约一个世纪前,人类发现了另一种磁性材料家族,它们不具有这种特性,并将其称为反铁磁体。材料行为的差异可归结为这些材料中磁矩(也称为电子自旋)的自发排列。电子自旋与铁磁体的方向相同,因此在靠近金属表面时会产生磁性。在反铁磁体中,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产生的磁性被抵消。这导致它们无法粘在冰箱上。在变磁性中,电子自旋是交替的,不会产生净宏观磁性。但是,电子能带结构具有很强的自旋极化,可以在材料的能带中翻转。这就是这种材料被称为"变磁体"的原因。201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荣格沃思(TomasJungwirth)发现了一类磁性材料,其电子自旋与铁磁体或反铁磁体的电子自旋不一致。2022年,Jungwirth与美因茨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提出了存在一类新磁体的理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发现了200多种材料,从绝缘体到半导体,甚至超导体,都可能是改变磁体的候选材料。为了证实这些材料中存在独特的自旋对称性,研究人员与瑞士的SLS公司合作。他们使用自旋和角度分辨光发射光谱来观察材料中的电子结构。瑞士SLS的表面/界面光谱(SIS)光束线仪器他们对碲化锰进行了测试,这种双元素材料通常被归类为反铁磁体。然而,这种材料显示出电子带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状态,很像铁磁体。这证实了这种材料确实是一种改变磁体。第三种磁性材料的发现有助于利用自旋电子学提供下一代磁性存储器。在传统电子学中,人们利用电子的电荷。然而,在自旋电子学中,电子的自旋状态也被用来存储信息。新兴的计算领域一直在使用铁磁体来开发此类设备。然而,这些材料所显示的宏观磁性令人担忧,因为它可能会促进比特之间的串扰。由于改磁体不显示净磁性,但具有很强的自旋效应,因此可以作为自旋电子学的理想候选材料。"超电磁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非常复杂的东西。它是一种完全基本的东西,几十年来就在我们眼前,而我们却没有注意到它,"荣格沃思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它存在于人们抽屉里的许多晶体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将它公之于众,世界各地的许多人将能够研究它,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天的《自然》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870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8703.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们合成了一种具有高相位纯度的可调控铁磁准晶体

科学家们合成了一种具有高相位纯度的可调控铁磁准晶体二十面体类晶体(iQCs)--它们是拥有特殊几何结构和长程秩序的固体,具有晶体学上的对称性,但没有周期性,显示出有趣的物理和磁性特性。资料来源:东京科学大学的田村龙二教授该研究显示,磁相互作用的平衡和iQCs中的奇异磁性订单的存在是可以控制的,这为磁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进展。类晶体(QCs)具有奇特的结构和有趣的原子排列。尽管从外观上看它们与晶体相似,但在原子尺度上,它们缺乏周期性,尽管是有序的。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准晶体以对称性和其他在晶体中缺少的特殊属性。特别是具有特殊几何结构的二十面体QCs(iQCs),显示出有趣的磁性。在最近的一项突破中,由东京科学大学(TUS)的RyujiTamura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金-镓-钆和金-镓-铽iQCs中发现了铁磁秩序。然而,这些iQCs并不适合进一步研究iQCs中的铁磁性,因为它们还含有很大一部分的近似晶体(AC)相。ACs具有与QCs类似的结构,但由于它们也具有磁性,这就干扰了对QC相的磁性的单独研究。为了弥补这一差距,田村教授的团队现在已经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镓-镝(Au-Ga-Dy)iQC。据田村教授说,"Au-Ga-DyiQC是铁磁性的,高度可调谐的,并且具有高相位纯度"。该研究小组,包括来自TUS的RyoTakeuchi先生和FaridLabib博士,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a)Au68-xGa17+xDy15iQCs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案。在所有的图案中,峰被索引为原始iQCs的峰,表明形成了高纯度的iQCs(b)Au65Ga20Dy15iQC沿五倍轴的选定区域电子衍射图案。资料来源:东京科学大学的RyujiTamura教授新的iQCs是用含有15%Dy、62-68%Au和23-17%Ga的母合金制备的。这些母合金是通过电弧熔化和快速淬火合成的。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和磁感应强度测量对结果的iQCs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合成的iQC是多晶体,具有高纯度的铁磁相。他们进一步能够描述铁磁转变的平均场性质。研究人员还发现,新的iQCs在每原子电子数(e/a)比例为1.70时表现出最大的魏氏温度,这是铁磁转变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与以前对ACs的发现一致。这一发现表明,iQCs的磁性能可以通过魏斯温度和e/a比率(一个表明iQCs的费米能变化的参数)得到很好的调整。此外,这些发现表明,铁磁和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平衡,以及奇异磁序的存在,可以通过转移费米能或调整e/a比率来调控iQCs。(a)Au68-xGa17+xDy15iQCs的场冷磁感应强度(M/H)的温度依赖性(b)在0-25K范围内样品的比热作为温度T的函数。"纯可调谐铁磁准晶体的发现有可能彻底改变和扩大基于晶体的学术体系。"田村教授总结说:"将我们的发现应用于目前该领域的理论工作,例如,在非共面自旋构型领域,如刺猬和旋涡构型,可以导致iQCs中各种非传统的物理特性,包括反常和拓扑霍尔效应。"这些发现为磁性材料的新领域铺平了道路,推动了磁性数据存储、自旋电子学和磁性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85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853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拓扑绝缘体中的奇异量子态

科学家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拓扑绝缘体中的奇异量子态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具有以独特方式传导电子的结构的材料。该材料的大部分是绝缘体,完全阻止电子流过。然而,在其表面和边缘的薄层是高度导电的,允许电子以高效率自由流动。鉴于这些奇怪的特性,拓扑绝缘体可以承载一些耐人寻味的量子态,对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可能很有用。但当然也有一个问题:大多数量子态是非常脆弱的,在面对干扰时就会崩溃。热,或热噪声,是一个主要的触发因素--当材料变暖时,其中的原子会以更高的能量振动,这就破坏了量子态。因此,大多数利用量子效应的实验和技术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进行,在那里,原子的运动会直接减慢。但这反过来又使这些技术在更广泛的使用中不切实际。在新的研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在室温下观察拓扑绝缘体的量子效应。他们选择的材料是一种被称为溴化铋的无机晶体化合物。这种材料被发现具有恰到好处的带隙,这是一个绝缘的“屏障”,电子无法在其中存在某些能量水平。这个带隙需要足够宽,以防止热噪音,但又不能太宽,以免破坏电子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这对保持电子的稳定至关重要。溴化铋被发现有一个超过200毫电子伏特的带隙,正好在室温下保持量子状态稳定的“最佳位置”。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所谓的量子自旋霍尔边缘状态证实了他们的发现,这是这些拓扑系统所特有的属性。研究人员说,这一突破将有助于推动自旋电子学等量子技术的发展,自旋电子学是一个新兴领域,它以比目前电子产品更高的效率将数据编码在电子的自旋中。“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我们在没有巨大压力或超高磁场的情况下发现了它们,从而使这些材料更容易用于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NanaShumiya说。“我相信我们的发现将大大推动量子前沿的发展。”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13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138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