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或能改变人体细胞基因组结构 有助解释“长新冠”

新冠病毒或能改变人体细胞基因组结构有助解释“长新冠”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储存在染色质结构中。此前有研究称,一些病毒会劫持或改变人体的染色质,从而在细胞内成功繁殖,但新冠病毒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人体内的染色质一直是未解之谜。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前沿方法,全面描述了感染新冠病毒后人类细胞内的染色质结构。最新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正常细胞内许多原本结构良好的染色质会变形。例如,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一种名为a/B区的染色质结构的阴阳两部分会开始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可能导致被感染细胞内一些关键基因发生变化,其中包括关键的炎症基因白细胞介素-6,它会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体内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研究还发现,新冠病毒也改变了染色质的化学修饰。已知染色质化学修饰的变化会对基因表达和表型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新发现可能为理解新冠病毒对宿主染色质的影响提供一个新视角,这种影响可能与“长新冠”有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近1/5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国人在急性感染恢复数月后仍存在症状。研究人员希望最新发现为更多研究铺平道路,以了解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研究团队总结道,最新研究阐明了新冠病毒改变人体染色质的独特机制,未来他们将集中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做到这一点,研究结果将为保护染色质以及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提供策略。...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2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24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发现了新冠病毒用来入侵细胞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了新冠病毒用来入侵细胞的新方法渥太华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SARS-CoV-2的一个新的病毒入口,并表明它可能能够利用蛋白质来感染更广泛的细胞。在正在进行的COVID-19大流行中,科学界许多紧迫的研究工作之一集中在冠状病毒设法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65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6505.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显示SARS-CoV-2病毒改变了所感染细胞中的RNA

新研究显示SARS-CoV-2病毒改变了所感染细胞中的RNA最近的研究报告发表在《细胞和感染微生物学前沿》杂志上,通过直接RNA测序检查了Vero细胞(来自猴子)和人类CALU-3细胞的表观转录组。表观转录组是细胞RNA的生化修饰的集合,如甲基化。文章的最后一位作者MarceloBriones告诉AgênciaFAPESP:"我们在这项研究中的第一个重要发现是,与未受感染的细胞相比,SARS-CoV-2的感染增加了宿主细胞中的m6a[N6-甲基腺苷]水平,这是一种甲基化的类型。"Briones是UNIFESP医学院(EPM)的教授,也是隶属于其医学生物信息学中心的研究员。甲基化是一种涉及向底物添加甲基的生物化学修饰。它通过能够将一个分子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分子的酶的作用在细胞中发生。这改变了蛋白质、酶、荷尔蒙和基因的行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细胞中存在的所有RNA,从数量上证明了感染细胞RNA的变化,并通过在地图上定位核苷酸中每个区域的甲基化数量,从质量上证明了感染细胞RNA的变化。该研究是2021年发表的早期基因组分析的延续,研究人员分析了SARS-CoV-2中的甲基化模式。"甲基化在病毒中具有两种功能。它调节蛋白质的表达,并且它能防御干扰素的作用,干扰素是宿主机体产生的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物质,"Briones说。在这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m6a,因为它是最常见的RNA核苷酸修饰类型,参与了几个重要的过程,如细胞内定位和蛋白质翻译。RNA核苷酸含有沿单条链运行的含氮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或胞嘧啶)。研究小组还发现,不同的病毒株在其核苷酸中的含氮碱基的序列上显示出变化。"一些毒株可能比其他毒株的甲基化程度高得多。如果是这样,它们可以在宿主细胞内更好地增殖,"Briones说。他们还发现,被称为m6aDRACH图案的核苷酸序列在SARS-CoV-2和细胞中略有不同。在这个经常用于表观遗传学的缩写中,字母D代表腺嘌呤、鸟嘌呤或尿嘧啶;R代表腺嘌呤或鸟嘌呤;A代表甲基化的残基;C代表胞嘧啶;H代表腺嘌呤、胞嘧啶或尿嘧啶。病毒利用细胞酶进行自身的甲基化,产生了适应病毒DRACH序列的进化压力,使其变得与细胞序列更加相似。适应性最好的病毒株能够更成功地逃避干扰素。在完成对SARS-CoV-2如何在宿主细胞中修饰m6A的调查后,科学家们的下一步将是分析储存的数据,寻找病毒RNA甲基化水平与每个受感染细胞释放的病毒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即所谓的病毒爆发规模。Briones解释说:"病毒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它们在细胞质中生长得越多,爆发的规模也越大。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刺激,一个病毒颗粒会复制一千次左右。这些发现为COVID-19的新疗法和已知药物的再利用铺平了道路。"他们还提供了更深入了解病毒株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要素。研究人员说,该研究中使用的Nanopore直接RNA测序方法(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有几个优点。其中之一是它免去了传统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或RT-PCR)读取RNA链所需的修改。要用RT-PCR检查一种病毒,科学家必须首先将其RNA转化为DNA(反转录)。其结果是cDNA,其中的'c'代表互补。这是因为只有DNA(它是双链的)可以被复制。然后,cDNA通过被复制数十万次而被放大,复制数十亿个以便有足够的病毒DNA目标部分可供分析。对Briones来说,研究人员可能会被从cDNA中产生的病毒序列的扭曲所迷惑。"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存在表观遗传修饰的碱基,核苷酸被调换了。这需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调查,"他说。细胞甲基化的增加是由两个m6A检测程序绘制的。其中一个(m6anet)使用了一种称为多实例学习(MIL)的机器学习技术。另一个(EpiNano)使用一种叫做支持向量机(SVM)的技术来验证结果。...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1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129.htm

封面图片

扭转衰老的新潜力:科学家发现老化干细胞的变化

扭转衰老的新潜力:科学家发现老化干细胞的变化在一项激动人心的突破中,香港科技大学(HKUST)生命科学副教授TomCheung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根据染色质特征识别老化的肌肉干细胞(MuSCs)。肌肉干细胞在肌肉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年轻的同类相比,老化的MuSCs的干性(成为新的干细胞或转变成专门的细胞以取代受损组织的能力)有所下降。如果老化细胞的染色质特征能够恢复到年轻细胞的染色质特征,那么细胞老化的过程--在这个例子中,骨骼肌组织的老化--可能会被减缓甚至逆转。这些发现最近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Cheung教授说:"染色质可及性的调节对细胞命运的决定至关重要。染色质状态的变化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失调。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能够确定长期激活的染色质状态是干细胞衰老的标志,这可能是开发抗衰老策略的目标。"染色质是一种包裹着组蛋白的DNA复合物,以保持DNA的正确结构,它的结构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快速变化。作为他们之前研究的延续,该团队预先固定了小鼠的肌肉干细胞,以获得静止细胞(将激活修复受伤肌肉的休眠细胞),并获得其基因和染色质特征,然后他们比较了染色质随时间的可及性。"研究表明,年轻肌肉干细胞的染色质环境在静止期非常紧凑,在早期激活时变得高度可及,并在长期再生后逐渐重新建立紧凑状态。然而,老年肌肉干细胞在静止期失去了维持这种紧凑染色质环境的能力。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对发生在衰老细胞上的事情有了更好的了解,许多可能性正等待着被发掘出来,为进一步的抗衰老战略开辟了各种途径。"我们已经解决了衰老之谜吗?是的,但不完全是,"张教授指出。"如果我们能找到在老化干细胞中下调的染色质修饰调节器,这些将成为潜在的目标,通过恢复它们的表达来防止老化。由于我们能够对年轻和老年肌肉干细胞的染色质状态进行明确的比较,我们还确定了年轻肌肉干细胞中特别容易接触到的目标位置。如果这些区域的可及性能够在衰老过程中得到维持,我们也许能够找到让细胞保持年轻和健康更久的方法。"Cheung教授说:"我们目前的研究描述了干细胞分离和激活期间染色质可及性的变化,但旅程才刚刚开始期待着进一步研究肌肉干细胞分离和激活过程中改变染色质状态的机制,重要的是我们在体内进行同样的研究,以获得更多的见解。"...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472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4727.htm

封面图片

澳研究:T细胞有望用于开发冠病免疫疗法

澳研究:T细胞有望用于开发冠病免疫疗法(早报讯)澳大利亚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发现,有些冠病康复者血液中的T细胞可以识别多种冠病变异毒株,有望用于开发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抵御冠病的免疫疗法。新华社报道,T细胞是一种能够识别病毒的白细胞,可以清除感染病原体的人体细胞。研究人员从60名冠病康复者捐献的血液中,选了12人的T细胞建立冠病病毒特异性T细胞库,发现这些T细胞可以对四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发挥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学术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上。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教授科里·史密斯是论文主要作者,他说,这一发现可用于开发针对冠病的T细胞免疫疗法,但是这种疗法并不能替代现有疫苗。研究人员说,疗法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与捐献T细胞者配型成功,可能会主要用于保护那些因免疫力受损而有重症风险的人群,如接受过器官移植的患者或需要化疗的癌症患者等。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研究这种疗法的安全性,希望能通过临床试验来评估其效果。发布:2022年4月28日5:51PM

封面图片

对眼科疾病的新认识:3D图谱揭示了人类视网膜细胞内的DNA组织

对眼科疾病的新认识:3D图谱揭示了人类视网膜细胞内的DNA组织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学家绘制了人类视网膜细胞染色质的组织图。这些纤维将30亿个核苷酸长的DNA分子包装成紧凑的结构,形成每个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由此产生的综合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对一般基因表达调控的见解,以及对罕见和常见眼科疾病中视网膜功能的见解。该研究将于今天(2022年10月7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46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4601.htm

封面图片

骨痛热症病毒通过蚊子唾液削弱人体免疫系统

骨痛热症病毒通过蚊子唾液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一项新研究显示,携带骨痛热症病毒的蚊子唾液含有病毒分泌的一种物质,能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染上骨痛热症。新华社报道,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报告说,这种物质被称为“黄病毒亚基因组核糖核酸”(sfRNA),由骨痛热症病毒制造,躲在蚊子唾液里的细胞外囊泡中,通过蚊子叮咬潜入人体,抑制免疫预警机制,为病毒开路。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杂志上。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有着脂质外膜,内部包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人员说,感染血清2型骨痛热症病毒的埃及伊蚊唾液中,sfRNA的含量非常高,这些分子位于细胞外囊泡中,试验表明囊泡的膜起着保护作用,避免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核糖核酸酶将sfRNA分解。用人体细胞进行的试验显示,sfRNA会抑制干扰素的作用,从而促进病毒增殖。干扰素由受感染的细胞释放,向周围未感染的细胞发出警告,使其激活防御机制。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骨痛热症传播为何如此容易,为抑制其传播提供新思路。骨痛热症是由骨痛热症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特别是埃及伊蚊传播,多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亡。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感染风险,每年感染人数约4亿。目前尚无针对骨痛热症的有效疗法,主要通过防止蚊虫叮咬来预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