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C尚未普及HLC又来 写入寿命堪忧

QLC尚未普及HLC又来写入寿命堪忧从原理看,数据是以电荷的方式存储在NAND FLASH的存储单元中。如果说NANDFLASH是一个容器,存储单元就可看做容器中的一个个“格子”,根据格子中存储数据的位数不同,就有了大家熟知的SLC、MLC、TLC、已经在市面有销售但未全面普及的QLC,以及铠侠(原东芝)刚刚开发出来的HLC。其实,从SLC到HLC,都是为了满足用户大量存储数据的需求,其中SLC每个存储单元可储存1bit数据,MLC可储存2bit数据,TLC可储存3bit数据,QLC可存储4bit数据,PLC可存储5bit数据。而铠侠HLC(Hepta-level)使用单晶硅取代了多晶硅作为内部通道材料,可存储数据达到了7bits,比QLC几乎翻倍。由此可见,可见单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的位数越高,NAND闪存颗粒的容量就越大,PCB上的存储芯片数量也随之减少,极大降低固态硬盘的制造成本。而HLC的研制成功,则意味着即使闪存堆叠技术没有任何改进,固态硬盘的容量也能实现直接翻倍,以后千元左右的M.2固态硬盘容量做到了8TB、16TB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当然,闪存容量的提升也是要做出一些牺牲和妥协的。首先是读写速度,简单来说SLC最快、价格最贵,但早已停售;MLC次之,相关产品也基本绝迹。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为TLC,也有部分低价产品采用QLC,当然QLC的缓外速度已经被人嗤之以鼻了。其次是写入寿命,依然是SLC最高、MLC其次,然后是TLC,QLC依然被鄙视,而HLC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毕竟QLC都开始应用于企业级了。为了保证QLC和HLC颗粒的性能和耐久度,将来的固态硬盘主控芯片也会带来更先进的损耗平衡和错误校正算法,以及更大的SLC缓存,毕竟缓外速度还不及机械硬盘,恐怕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75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757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iPhone 16 或将改用密度更高、速度更慢的QLC闪存,以降低成本

iPhone16或将改用密度更高、速度更慢的QLC闪存,以降低成本据报道,苹果公司可能会改变其高容量iPhone16机型所使用的闪存类型,考虑使用密度更高、但速度可能更慢的四层单元NAND。据DigiTimes的业内人士透露,苹果可能会改变存储容量,不再使用三层单元(TLC)NAND闪存,而是在存储容量达到或超过1TB的机型上使用四层单元(QLC)NAND闪存。与TLC相比,QLC的优势在于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四位数据,而不是三位。这使得QLCNAND闪存在使用相同数量的单元时比TLC储存更多的数据,或者使用更少的单元储存更多的数据。理论上,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投稿:@TNSubm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西部数据推出迄今容量密度最大的2Tb闪存芯片 基于3D QLC技术打造

西部数据推出迄今容量密度最大的2Tb闪存芯片基于3DQLC技术打造虽然各位看到QLC就摇头但按照发展趋势来看QLC颗粒占据市场是无法回避的事情,毕竟容量大而且价格相对来说确实足够便宜。西部数据在最新的投资者会议上展示了该公司研发的最新3DQLC闪存芯片,该芯片容量达到2Tb也是目前全球单芯片中容量最高的。WD2Tb3DQLC闪存芯片基于西部数据的218层BiCS8生产,具有体积小和功耗低的特点,图片中可以看到闪存芯片放在指尖,因此OEM可以基于这些闪存芯片快速制造大容量的固态硬盘。西部数据称在同类型闪存芯片中,2Tb3DQLC无论是功耗、存储密度还是I/O性能方面都领先于竞争对手,而这些芯片至少现阶段主要是面向数据中心和AI存储的需求,并不是面向消费级市场的。在数据中心和AI行业中目前对大容量和高性能存储的需求非常高,QLC确实在寿命方面不如TLC等,但对数据中心来说只要经过合理的配置也可以使用,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并降低成本。单芯片容量为2Tb也就是256GB,OEM可以使用4块芯片打造1TB的固态硬盘,使用8块芯片打造2TB的固态硬盘,或者使用16块芯片直接封装4TB的固态硬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闪存芯片最终还是会面向消费级市场推出的,用户对于QLCSSD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价格真的足够便宜的话,相信在消费级市场还是会有订单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7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739.htm

封面图片

QLC闪存性能追上TLC 可靠性逆袭 32PBW写不死

QLC闪存性能追上TLC可靠性逆袭32PBW写不死Solidigm是SK海力士收购Intel闪存业务之后成立的合资公司,独立运营,技术体系源于之前的Intel、美光合资IMFT公司,日前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硬盘D5-P5430系列,PCIe4.0技术的。D5-P5430有E1.S、E3.S、U2三种规格尺寸,容量3.84TB起,E1.S规格最高15.36TB容量,其他两个规格最高30.72TB,不过目前上市容量最大的依然是15.3TB,30.72TB的要到年底上市。闪存方面,它使用的是192层的3DQLC闪存,但是敢于叫板TLC闪存,Solidigm对比的都是友商的TLC闪存数据中心硬盘,7GB/s的读取速度略高于其他竞品,最大容量是友商的2-4倍。说缺点的话,写入性能3G/s依然是比不过TLC闪存的,只有友商的一半多,但是放到4K、8K等实际性能来看,也不算多差,还是能打的。QLC先天的写入性能差是硬伤,但寿命是可以优化的,这本来是QLC闪存第二大槽点,可Solidigm的192层QLC做到了0.58DWPD、总计32PBW的数据寿命。作为对比的话,美光最新的232层TLC闪存的6500IONSSD也不过是0.3DWPD,QLC几乎高出一倍的写入寿命。总之,相比TLC闪存,QLC还有写入速度的硬伤不好追,但在数据寿命上超越TLC也不是啥问题,再考虑到容量及成本上的优势,在数据中心市场依然有足够的吸引力。当然,这种QLC闪存后续也是会用到消费级SSD上的,15/30TB容量不想了,将4TB、8TB硬盘的价格打下来就行。...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06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0621.htm

封面图片

长江存储新一代长寿命QLC闪存已实现4000次PE

长江存储新一代长寿命QLC闪存已实现4000次PE它的IO接口速度达到了2400MT/s,相比上代的1600MT/s提升了足足50%,同时读取、写入速度都有着接近100%的提升。更不可思议的是可靠性和寿命,P/E编程擦写循环居然能做到惊人的4000次,是上代产品的4倍!要知道,常规的MLC闪存也只能做到3000次左右的P/E,TLC闪存初期仅为100-150次,成熟后不过1000次左右,企业级增强版也只有3000次。据长江存储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的QLC闪存之所以能做到4000次P/E,一方面来自独特的Xtackig精湛架构,另一方面也是工艺和技术日渐成熟的结果。当然,不是所有的QLC都有这么高的水平,仅限企业级产品,而且要看良品率,消费级最高可以做到2000次左右。具体到实际产品中,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要看产品定位和设计,要结合写入放大因素,比如长江存储自有品牌的首款QLC产品,致态Ti600,估计只有600次左右。在OEM领域,长江存储的下一代PC41Q将引入QLC,可用于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等。它支持PCIe4.0x4、NVMe1.4,读写带宽5.5GB/s,动态功耗低于4W,PS4待机功耗低于2mW,并拥有媲美TLC的高可靠性和数据保持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达200万小时,可以在30℃环境下稳定保存数据1年之久。除了QLC闪存外,长江存储还展示了企业级SSD和嵌入式UFS/eMMC等产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64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644.htm

封面图片

长江存储展示其QLC闪存PE寿命:4000次P/E擦写

长江存储展示其QLC闪存PE寿命:4000次P/E擦写据长江存储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的QLC闪存之所以能做到4000次P/E,一方面来自独特的Xtackig精湛架构,另一方面也是工艺和技术日渐成熟的结果。当然,不是所有的QLC都有这么高的水平,要看品质和良率。在OEM领域,长江存储的下一代PC41Q将引入QLC,可用于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等。它支持PCIe4.0x4、NVMe1.4,读写带宽5.5GB/s,动态功耗低于4W,PS4待机功耗低于2mW,并拥有媲美TLC的高可靠性和数据保持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达200万小时,可以在30℃环境下稳定保存数据1年之久。...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3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379.htm

封面图片

实际上各位没必要太纠结 MLC 寿命长性能高什么的……最近某站某 UP 的事我也大致看了,我想说的是,我第一块 SSD 是 10

实际上各位没必要太纠结MLC寿命长性能高什么的……最近某站某UP的事我也大致看了,我想说的是,我第一块SSD是10年的时候购买的IntelX25-MG280GB,那时候SSD用户之间的喷点是SLC和MLC,说SLC有100kP/E啦MLC只有10kP/E啦并且SLC性能好啦MLC性能辣鸡啦所以SSD一定要买SLC……当然这几个喷点最流行的时候其实是08年左右,我买的时候市场主流已经是MLC了,为什么?还不是价格便宜(我的80GBMLC盘是1,500CNY购买的,这价格已经是真香价)。三星第一块消费级TLCSSD是840系列,刚出来的时候我也不推荐买,毕竟第一代产品(后面也的确出了掉速门)+价格和当时的MLC相差无几。但现在TLC已经这么多代了,寿命也比第一代TLC高不少(除了P/E高了之外,总容量上去了使得全盘的TBW也提升了),性能也有SLCCache顶着,关键是价格比MLC盘香多了,所以买了就开心用得了。至于QLC,我的观点和第一代TLC盘一样,普及是迟早的事,但现在价格还不够香,不急着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