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今日首航

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今日首航该船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联合校内多个涉船海学院自主研发,解决了船舶总体、动力、电力、推进、导航、操控、船岸等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船体全长25米,排水量1000吨,历时3年建造完成。据了解,该船装备了我国第一套船舶数字孪生系统,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国内首次突破了激光雷达、视频图像、固态雷达和声号等多源信息融合和协同探测技术,实现了海洋环境和小目标智能感知,为船舶自主航行提供了保障;首次建立了船舶数字建模、模型迭代进化、虚实实时交互、在线离线共生、船岸镜像等船舶数字孪生技术体系,构建了船舶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船舶自主航行和远程操控等智能功能;解决了船舶总体、动力、电力、推进、导航、操控、船岸等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实现船舶经济、安全、可靠运行。“海豚1”的研制成功,将有力推进我国船舶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前沿探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82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824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交付使用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交付使用据了解,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它将使观测海洋的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中国船舶 旗下七〇一所总承包、黄埔文冲建造。这位“海洋新物种”拥有智慧大脑,将承载“i-ship(No,R1,M,I)”智能船级符号,其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核心要素均为我国自主研制。研究员曾透露,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将打破常规海洋调查模式,开创我国利用专业智能母船支持批量化无人设备进行跨域协同海洋观测的先河。据@自然资源部官微此前公布的信息,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13节。该船拥有宽敞的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是南方海洋实验室“智能快速机动海洋立体观测系统”的水面支持平台。另外,从外观上来看这艘科考船实际打造出来与此前效果图保持高度一致,不少网友直呼科技感爆棚,“就像是科幻片里的设备成真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90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9037.htm

封面图片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出坞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出坞钟伟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于2023年6月开工建造,是第一艘由中国工程师独立设计的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重点突破了冰区船舶总体设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低温精确补偿技术、冰区载荷与重载荷结构集成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垄断瓶颈。赵云鹏摄据介绍,该船下一步将开展出坞后的设备调试和系统联调、居住区域安装和装饰、船舶海试和科考设备海试等节点任务,计划于2025年初交船。...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05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056.htm

封面图片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试航 配置 30 兆瓦闭环环网电站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试航配置30兆瓦闭环环网电站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在广州南沙下水试航。此次试航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动力系统功能。“梦想”号配置了最新一代30兆瓦闭环环网电站,全球首次同时将蓄能技术和闭环电网应用于DP-3级动力定位系统,船舶经济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节约能耗超过15%。“梦想”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承担设计建造任务,总吨约33000,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120天,稳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台风海况安全要求设计,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

封面图片

2023年,湖北省共有70艘绿色智能船舶先后开工,同比增长超500%。目前,湖北省内电动示范船(含在建)已超150艘。据介绍,今

2023年,湖北省共有70艘绿色智能船舶先后开工,同比增长超500%。目前,湖北省内电动示范船(含在建)已超150艘。据介绍,今年以来,湖北省内河绿色智能船舶行业在标准船型谱系、技术标准规范、关键系统集成、智能船舶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成果。为推动成果转化,湖北今年新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绿色智能船舶科技创新和规模运用。首批专项资金支持了78艘湖北籍湖北造绿色智能船舶、71艘省外绿色智能船舶核心动力系统、1个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新华社)

封面图片

首艘甲醇增程动力船“中山1号”试航成功 全程零排放

首艘甲醇增程动力船“中山1号”试航成功全程零排放据悉,“中山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艘甲醇增程动力船,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运行模式及同步补能续航,全航程采用增程模式推进,数据显示航行全程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该船长10.6米、宽2.7米、船艏吃水0.25米、舯0.35米、船尾0.45米,排水量4.5吨。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包括甲醇为燃料的新兴产业,特别是航运行业,同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甲醇增程动力船“中山1号”的试航成功,对于推动内河、沿海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具有极强的示范和推动作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40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4069.htm

封面图片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出坞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出坞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20日在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总投资约8亿元,建造内容包括船舶系统、载人深潜水面支持系统和综合科考作业系统。该船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80人。此次出坞后,将开展设备调试和系统联调、船舶海试和科考设备海试等,预计于2025年完工交船投入海上作业。未来将成为我国多体系融合、多学科交叉、协同行动创新的开放共享型海上平台。(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