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颗AI全自动设计CPU 中国团队发布“启蒙1号” 5小时即生成核心

全球首颗AI全自动设计CPU中国团队发布“启蒙1号”5小时即生成核心这颗CPU采用65nm工艺,频率达到300MHz,并可运行Linux操作系统,性能与Intel80486SX相当,设计周期则缩短至1/1000。在AI技术的帮助下,研究人员5个小时就生成了400万逻辑门,有行业媒体指出,这是目前GPT-4所能设计的电路规模的4000倍之大。该团队表示,其训练过程需要不到5个小时,便能达到>99.999999999%的验证测试准确性。“启蒙1号”是基于BSD二元猜测图(BinarySpeculationDiagram)算法设计而来。研究人员通过AI技术,直接从“输入-输出(IO)”自动生成CPU设计,而无需工程师提供任何代码或自然语言描述。换言之,其将CPU自动设计问题转化为“满足输入-输出规范的电路逻辑生成问题”,仅需要测试用例,便可以直接生成满足需求的电路逻辑,去除了传统设计流程中的逻辑设计与验证环节。传统CPU设计流程与全自动CPU设计流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甚至自主发现了冯•诺依曼架构(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电脑设计概念结构)。该CPU已于2021年12月流片,回片后成功运行Linux操作系统和SPECCPU2000程序,相关论文则在今年6月末发布。芯片巨头竞相应用AI帮助芯片设计先进芯片制造必须经历1000多个步骤。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每一步都必须近乎完美,CPU设计制造自然也是如此。在这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中,通常需要工程师团队编写代码,之后在EDA工具的辅助下完成电路设计。在此过程中,还少不了反复测试与验证优化。正是由于过程极为复杂繁琐,且极为耗费人力物力,一项大型芯片设计项目有时候甚至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完成——以英特尔K486CPU为例,仅仅验证阶段便需要190天。随着AI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其引入芯片设计制造。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强调了英伟达加速计算和AI解决方案在芯片制造中的潜力,他认为芯片制造是加速计算和AI计算的“理想应用”。另一芯片巨头AMD首席技术官MarkPapermaster也透露,目前AMD在半导体设计、测试与验证阶段均已开始应用AI,未来计划在芯片设计领域更广泛地使用生成式AI。同时,AMD已在试验GitHubCopilot(由GitHub和OpenAI合作开发),并研究如何更好地部署这一AI助手。日本半导体企业Rapidus社长小池淳义表示,将引进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以约500名技术人员确立量产工序。公司已有人才、设备、技术齐备的头绪,预计2027年启动量产。的确,在芯片设计环节中,AI“做得很好”,可以无限迭代,直至得出最佳解决方案。不止于此,在迭代的同时,AI还会学习,它会研究通过什么模式能创造最优设计,因此AI实际上加快了芯片设计优化布局的速度,并带来更高性能与更低能耗。而在验证与测试环节,AI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测试覆盖率、节省时间。至于AI会不会夺走芯片研发工程师的“饭碗”?AMD首席技术官Papermaster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AI不会取代芯片设计师,其将作为辅助工具,有着巨大潜力帮助加速设计。...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848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848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生成式AI 可以设计芯片了

生成式AI可以设计芯片了而在五月十日,Google在IO大会上发布了ChatGPT的竞品,即PaLM2大语言模型。Google表示,目前ChatGPT类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最重要的用户体验之一就是帮助用户编写代码,而PaLM2的一大特性就是完成20多种编程语言的支持。其中,对于芯片设计工程师来说,最大的亮点就是PaLM2支持数字电路设计领域最常用的编程语言Verilog。百闻不如一试,目前PaLM2已经在Google的Bard平台上线开放公测,因此我们也尝试使用Bard去体会了一把PaLM2生成Verilog代码的能力。在试验中,我们让Bard生成了两段代码,一段代码是生成一个FIFO(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模块之一),而另一段代码则是生成一个模块,其中包含了两个前面编写的FIFO,并且让第一个FIFO的输出接入第二个FIFO的输入。生成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给Bard一个基于自然语言的指令(prompt),Bard就能够在几秒钟之内完成相应的代码生成。例如,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指令是“生成一段Verilog代码来实现FIFO”,生成结果如下图:从结果来看该生成的代码的语法正确,逻辑基本正确,但是在FIFOfull和empty的信号逻辑上并没有完全弄对(当然其实FIFO的full和empty的逻辑也是面试中常考的问题,要完全弄对并没那么简单)。在代码风格上,我们还可以在指令中加入更多提示,类似“在代码中加入更多注释”,“使用参数来定义接口宽度”等等。而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主要看的是Bard能否复用之前生成的模块,并且基于这个来生成新的更大的模块。我们使用的指令是“写一个模块,其中包括两个你前面写的FIFO模块,并且第一个FIFO的输出接入第二个FIFO的输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成的代码基本正确,因此我们认为PaLM2基本拥有了能基于自底向上生成复杂代码的能力。芯片设计领域生成式AI的进化之路我们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Google的PaLM2已经具有了基本的Verilog代码生成能力,可以生成基本模块和复合模块,当然其代码生成的质量还有待提高。而除了PaLM2之外,我们认为其他公司推出的类似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也有可能会加入对于Verilog类硬件描述语言的支持。根据Google在IO大会上发布的信息,目前ChatGPT类的大语言模型已经成为许多工程师在代码编写时的重要助手。如果我们参考IT领域软件开发工程师应用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协助代码编写的发展的话,我们认为在芯片行业大语言模型也非常有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这里,根据大语言模型在开发流程中起到的角色,我们可以大致分成三种应用。第一种应用是根据用户的指令直接生成代码,即我们在本文前面给出的两个例子。第二种应用是在工程师编写代码的时候,帮助工程师自动补全代码;例如工程师只需要输入一行代码的前几个字符,大语言模型就可以根据代码的上下文自动帮助补全代码,从而节省工程师的开发时间。第三种应用是帮助工程师分析代码和debug,正如ChatGPT可以帮助用户优化Python代码并找到代码中的bug一样,经过相关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也可以在Verilog中实现相似的功能。展望未来,参考大语言模型在IT行业的应用轨迹,我们认为大语言模型对于芯片设计方面的帮助预计将会从代码自动补全开始,因为这也是大语言模型在IT行业的切入口——目前我们已经看到类似Githubco-pilot这样的代码补全产品已经得到了许多IT公司的应用来帮助软件工程师提升编程效率。相对来说,代码补全类应用对于大语言模型的要求相对较低,目前的模型已经能实现相当高的准确率,因此我们预期在芯片设计领域也会有应用在Verilog领域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代码补全工具会很快出现帮助工程师提高效率(估计Google内部芯片团队已经开始使用类似的工具)。在代码补全之后,随着大语言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生成代码的大语言模型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类代码直接生成类应用从目前来看还需要和整个项目开发流程进一步磨合——究竟这类代码自动生成的应用最适合使用在底层模块的编写,还是在上层模块间集成的生成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是无论如何ChatGPT在自动代码编写领域的潜力惊人,可以把原来人工需要数小时才能编写完的代码在几秒内完成,这样的效率提升无疑将会给整个行业和芯片开发流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来看,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在Python等流行编程语言的代码编写方面已经有很不错的效果,这证明了大语言模型实现自动代码编写、补全和debug在理论和工程上都是可以实现的。Google的PaLM2对于Verilog的支持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还是训练的数据量不够。从训练数据数量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开源Python代码可供训练大语言模型来完成高质量的代码生成,但是互联网上可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的Verilog代码的数量比起Python等流行语言来说可能是要少了几个数量级。并不是人类编写的Verilog代码数量不够多,而是绝大多数Verilog代码都不是开源的,而是芯片公司的知识产权,例如Google在训练PaLM的时候不太可能获得高通的Verilog代码。未来谁会在开发芯片设计领域的大语言模型方面拔得头筹?我们认为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力量:首先是拥有全栈技术能力的大型技术公司,这些公司既有开发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又有成功的芯片业务,包括美国的Google和中国的华为等。从技术上来说,这些公司积累了大量的Verilog相关代码可供训练大语言模型,而从业务上来说,这些公司同样也有使用大语言模型来提升芯片设计团队效率的驱动力。其次是EDA巨头,包括Synopsys、Cadence等。这些EDA公司拥有极强的业务驱动力和紧迫感,因为大语言模型AI确实会成为EDA行业下一个革命性变化,谁在这个领域占领了先机就会在下一代EDA竞争中取得优势;从技术积累上来说,这些公司拥有不错的AI模型能力,同时也有海量的Verilog代码数据量可供训练模型(因为这些EDA公司都有相当成功的IP业务,在开发这些IP的同时积累了足够的高质量代码数据)。最后,开源社区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从大语言模型角度来看,开源社区在CahtGPT以及开源LLAMA语言模型的基础上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另外随着RISC-V等开源项目的增加,开源社区拥有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多。我们预期开源社区有机会去实现一些小而美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颖应用,从而也能推动整个大语言模型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发展。生成式AI会如何影响芯片设计工程师的工作那么,随着ChatGPT式AI在芯片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芯片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由于这里ChatGPT类生成式AI主要针对代码编写等前端工作,我们这里的讨论范围也主要是前端数字设计工程师。首先,对于主要工作是前端模块设计和集成的芯片工程师来说,我们预计很快就会有ChatGPT类的工具可以帮助代码补全,从而增加效率。而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范围内,直接使用ChatGPT类生成式AI首先模块代码编写有望获得真正的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并不认为前端工程师的工作会被取代;相反,数字前端工程师的工作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专注于模块的功能定义,以及如何使用生成式AI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这个设计,让AI能产生和工程师设计相符的代码;从这个角度,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标准化的模块功能定义描述语言,从而让AI能产生合理的代码。此外,芯片验证工程师的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生成式AI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代码,但是其生成质量从目前来看尚需提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09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0967.htm

封面图片

中国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在不到5小时内设计了RISC-V中央处理器单元

中国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在不到5小时内设计了RISC-V中央处理器单元一中国科学家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推动机器设计的极限: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CPU设计》的论文。该论文详细介绍了研究人员在不到5小时内设计一款新的工业规模RISC-V中央处理器单元的工作。据称,这一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成就比人类团队设计一款类似的CPU快了大约1000倍。这款RISC-V32IA指令集CPU采用65纳米工艺制造,最高可运行在300MHz。在AI生成的CPU上运行Linux(内核版本5.15)操作系统和SPECCINT2000基准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在Drystone基准测试中,AI生成的CPU与i486性能相当。在相同的测试中,它似乎比AcornArchimedesA3010稍微快一点。相关论文:消息来源: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安谋控股公司发布首款自动驾驶汽车芯片设计

安谋控股公司发布首款自动驾驶汽车芯片设计安谋控股公司Arm发布首款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芯片设计。这家英国芯片设计商正寻求在其最知名的移动芯片以外的领域提振增长。安谋控股公司周三首次面向汽车应用发布其高性能“Neoverse”级芯片设计,以及一套面向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新系统。领导安谋汽车业务的迪普蒂•凡卡妮表示,采用安谋周三发布的技术的首批汽车,很可能会在四到五年后上路。——

封面图片

英伟达黄仁勋:生成式 AI 彻底改变电脑架构,显卡将远比 CPU 重要

英伟达黄仁勋:生成式AI彻底改变电脑架构,显卡将远比CPU重要据CNBC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其专访时表示,英伟达将迎来创纪录的一年,生成式AI将彻底改变电脑架构。黄仁勋指出,CPU的进步已经放缓,GPU加速计算才是未来,生成式AI便是一项杀手级应用。英伟达相信电脑的架构正在进行明显的转变,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成长。数据中心的零部件甚至可能成为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黄仁勋解释称,传统上电脑或服务器最重要的CPU,这个市场主要玩家包括英特尔和AMD。但随着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AI应用出现,GPU将成为主角,英伟达主导了当前全球AIGPU市场。黄仁勋表示,过去的数据中心主要靠CPU完成文件检索,但未来将变为生成式数据。这也意味着检索全部数据的方式将变化为由AI生成大部分数据,因此黄仁勋断言未来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无需数百万个CPU集群,只需少量CPU即可应对,但这些CPU将与数百万个GPU进行整合。()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AMD Medusa"Ryzen Client"CPU采用Zen 6 CPU和RDNA 5集成图形核心

AMDMedusa"RyzenClient"CPU采用Zen6CPU和RDNA5集成图形核心CPU方面将采用下一代Zen6核心架构,而图形方面将采用RDNA5集成GPU架构。在AMD的Zen5"涅槃"和Zen5C"普罗米修斯"CPU(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量产之前,AMD披露了这一新消息。我们对AMD下一代Zen6和RDNA5GPU架构知之甚少,因为我们还没有看到Zen5和RDNA4GPU的发布。除此之外,CPU本身也将采用全新的封装布局,并通过2.5D互连实现更高的带宽,这将有助于消除当前产品线中常见的一些CCD/IOD互连和延迟瓶颈。根据之前的报道,我们知道Zen6核心代号为Morpheus,很可能会采用2nm工艺技术。同时,RDNA5将是红队在发烧级市场的回归,而RDNA4则主要专注于主流和高端游戏领域。此前有报道称,RDNA4将不会进入发烧级市场,目前该市场主要由RadeonRX7900系列等产品占据。据传,RDNA4的SKU阵容已经减少了各种高端芯片配置,目前的重点是调低芯片设计。以下是AMDRyzen客户端"Medusa"系列的预期特性:Zen6CPU架构(预计2纳米制程)利用MorpheusCPU内核RDNA5GPU架构(集成)2.5D芯片互连(用于CCD/IOD)发射时间约为2025年底/2026年初AMDMedusa"RyzenClient"CPU距离发布还有数年时间。我们可以预计它们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中亮相,届时AMD是否会坚持其AM5平台在台式机领域的应用将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该公司已承诺将AM5平台的使用期限延长至2025年以上,Medusa可能是该平台最后一款Ryzen客户端CPU,但他们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使用期限,以获得更好的I/O性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94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9429.htm

封面图片

AI热潮如何影响芯片行业?GPU猛涨,CPU缺席

AI热潮如何影响芯片行业?GPU猛涨,CPU缺席截至5月30日收盘,英伟达市值超过99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两个台积电,3个博通,5个AMD,8个英特尔或高通。目前,台积电市值约5300亿美元,博通市值约3300亿美元,AMD市值约2000亿美元,英特尔和高通的市值约1250亿美元。5月31日亚洲股市开盘后,芯片股表现分化。中芯国际A股(688981.SH)股价上涨近2%,市值接近4300亿元人民币;兆易创新(603986.SH)股价大跌近4%;寒武纪(688256.SH)股价大跌超过2%,市值跌破千亿元人民币。GPU是芯片创业最好的选择从美股此轮芯片上涨的趋势来看,AI热潮推动下,GPU厂商显著受益。今年以来,英伟达和AMD股价分别上涨多达174%和93%。致力于云计算和AI超级计算机的连接技术的厂商也受益较多,博通和Marvell就是这样的企业,两家公司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也分别达到44%和72%。此外,为英伟达等厂商提供关键制造能力的台积电股价受益也较为显著。今年以来,台积电股价涨幅达37%。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5月30日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谈到中国GPU厂商如何分享AI热潮带来的好处。黄仁勋说道:“虽然这很难预测,但中国的创业家是充满活力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云之一,中国拥有一些最好的消费者互联网服务,在数字支付方面是最先进的;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非常迅速,这些都给本土公司带来机会。”黄仁勋还表示,如果现在在芯片行业希望成立一家公司,GPU将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已经有一大堆的GPU初创公司了。”黄仁勋表示。针对供应链方面的问题,黄仁勋表示:“我们所有的供应链都是为最大的多样性和最大冗余而设计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弹性。很多客户依赖我们,所以供应链弹性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在尽可能多的地方进行制造。”在回答是否未来英伟达会把所有的芯片都交给台积电生产时,黄仁勋表示:“台积电当然有资格生产我们的芯片,我们与台积电合作了很长时间。同时,我们还与三星一起制造,我们对与英特尔制造持开放态度。”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曾表示,英伟达正在评估英特尔的生产工艺。对此,黄仁勋表示:“我们最近收到了英特尔关于下一代测试芯片生产过程的结果,这看起来不错。”英特尔明显缺席“盛宴”目前来看,传统芯片厂商明显缺席了此轮AI热潮推动的行业上涨趋势。英特尔股价今年至今涨幅仅为13%。英特尔是CPU芯片的主导者。而在黄仁勋看来,人们目前处于一个全新的计算时代的开端:这是一个由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推动的时代,GPU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GPU专为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而设计,未来你需要更少的CPU,GPU的连接将会更加普遍。”黄仁勋表示,“CPU扩展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必须进行加速计算,加速一切工作负载。”另一方面,英伟达也在致力于将生成式AI从AI超级计算机扩展到主流的AI云服务商,这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连接技术,从而使得世界上的每一个数据中心都可以拥有AI超级计算机的能力。这也是为何博通和Marvell这类企业会显著受益的原因。科技巨头公司在受益于AI的同时,也警告AI带来的风险。5月30日,包括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内的顶级人工智能高管与专家教授签署了一份联名信,其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灭绝风险”。上个月,马斯克也联合AI行业专家及高管签署联名信,警告ChatGPT的潜在风险。对此,黄仁勋表示:“AI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带来深远的好处,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请记住,技术本身不能帮助人们,除非它变成一种产品或服务,因此人工智能最终的呈现将是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任何产品和服务都应该受到监管,应该确保它是安全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26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264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