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证实:孩子学历越高 爸妈活得越久

最新研究证实:孩子学历越高爸妈活得越久正所谓“仙人抚我顶,论文授长生”。以往的研究中,已经有无数学者探讨过疾病、生活方式、身体特征等各种因素和长寿的相关性,也不乏有研究深入到了一些长寿因素的分子机制。但最近《自然》子刊上有一篇文章剑走偏锋,指出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会是父母长寿的原因。子女的受教育经历每增加4.2年,父母的预期寿命就会提高3.23岁,子女的自身的长寿概率也能提升30%~59%,和收入、职业无关。也就是说,子女受教育经历的增加是父母长寿的独立因素。我们该怎么理解这项研究,这项研究的厉害之处在哪里?确定因果关系是个难题职业、收入、受教育经历等体现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与长寿的关联性并不是新闻,早已有不少研究证明过这些指标会造成人群寿命的差异。总的来说,收入、职业成就、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长寿[2,3]。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并不能确定这些因素和长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只是观察到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同时也长寿,但到底何为因何为果?其实很难通过这些研究说清——可能是受教育经历影响了认知行为,受教育经历本身成为长寿的原因;可能受教育经历本身不会影响寿命,但由此导致的收入增加、社会地位提高才是长寿的原因;也可能是这些长寿的人本来就有更好的身体素质,而这个身体素质导致他们有更好的学习表现、考上好学校、得到好工作、获取高收入。也即,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只是结果,长寿才是原因。……像这样,特定的因素和结果之间虽然存在关联性,但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几乎可以说是观察性研究的固有缺陷。如果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就容易发生归因谬误,闹出鸡鸣导致天亮、不系安全带降低癌症发病率之类的笑话。而本文分享的这项研究,不只发现了子女受教育程度和父母长寿的相关性,还确定了二者的因果关系,这就很厉害了。但它是怎么做到的呢?一种分析方法:孟德尔随机化本文用到的分析方法——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可以检测和量化相关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直接说有点绕,所以我们结合本文的案例来说。已知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和长寿有关,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分为教育、职业、收入三个方面。如果想验证教育对于长寿的影响,要怎么做呢?简单来说,研究者需要先从基因数据库中筛选出能代表教育程度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必须和职业、收入无关,且不能直接导致长寿。接下来,如果统计分析发现这些代表教育程度的遗传变异也和长寿有关,就能证明教育程度是长寿的原因,且这一因果关系不受职业、收入的影响。这个方法得出的结论之所以可靠,是因为筛选到的遗传变异在出生前就确定了,只能是原因,不能是结果。而由于找的是不能直接导致长寿的变异,这些变异就只能通过影响教育程度实现和长寿的关联,所以只要确定这些遗传变异和长寿有关,教育程度就会是导致长寿的直接原因,不必担心因果倒置或归因谬误。教育程度影响寿命的方式论证过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之后再回头看这篇文献,可以看到作者做了很细致的工作,把大多数人想得到的可能性都一一验证了。结论有:1.教育对父母的长寿、个人的长寿均有独立性影响;2.社会经济地位对寿命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而不是收入或职业;3.受教育经历通过影响生活方式、饮食、疾病而影响寿命,作者分析了25种生活方式因素、34种影响长寿的疾病,发现吸烟、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是教育和长寿之间最为重要的中介因素,其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2型糖尿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乳腺癌等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经历的影响而影响预期寿命。这项研究虽然基于欧洲血统人群,但科学的论证思路和巨大的样本量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它至少说明,虽然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地位千差万别,但我们仍可以通过改善自身和后代的教育经历缩小乃至消弭这些差距,好好地活下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78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787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低学历男性终身不婚率或继续走高

研究:低学历男性终身不婚率或继续走高据界面,中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后,导致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除了备受关注的总和生育率下降,生育推迟现象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教育是促使育龄妇女生育推迟的重要原因。1990-2020年,各受教育程度育龄妇女均表现出生育推迟的趋势,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推迟越快。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初婚年龄进一步推迟,这一趋势对低教育水平男性,可能带来终身未婚率持续上升的影响。消息来源:

封面图片

中国虽然引以为傲他们的数理化教育,时不时嘲笑西方人蹩脚的数学计算水平,但是我真的很少很少见到有“科学思维”的国人,尤其是现在新冠

中国虽然引以为傲他们的数理化教育,时不时嘲笑西方人蹩脚的数学计算水平,但是我真的很少很少见到有“科学思维”的国人,尤其是现在新冠期间,不过受教育程度有多高,但真就没见过一个有循证意识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分不清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当然也不怪我们没有科学思维,学校的确也不教啊!【网评】我妈,高中物理老师,跟我说她坚持了两个礼拜没洗澡,说是因为洗澡会加重发烧症状。还说他们办公室的所有老师都是这样。我:为学生的未来感到担忧。

封面图片

维舟的方舟|在国内,谈论国际时事是一项娱乐活动

调查发现,中国公众是否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受年龄、收入影响甚微,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甚至更亲俄,最关键的因素是性别和信息渠道:女性和那些从外媒获取信息的人更倾向于反对这场战争,但从官媒和社交媒体上了解相关的信息则更强烈支持俄罗斯。

封面图片

研究问题:○ 龙年出生的娃成绩更好吗?

研究问题:○龙年出生的娃成绩更好吗?研究结论:○控制其他因素时,龙年出生比起其他生肖的出生的学生获得学士及以上学历的概率高出7%,且若考生父亲为学士及以上学历,龙娃比起其他生肖获得学士以上概率高出20%左右;○控制其他因素时,属龙比起其他生肖学生的高考成绩高出10分左右,若学生就读于精英学校、家庭收入高于平均值、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是男生、汉族,则分数更高;○控制其他因素时,龙年出生比起其他生肖的中学生,语文和英文成绩更高,数学成绩差别不大但也更高,这与父母工作和家庭收入无关,而很可能与龙年的孩子自尊心更强有关;○龙宝宝更好的学业表现来自哪里?文章验证其与父母收入教育和职业无关,而可能由于龙宝宝的父母对其期望较大,并因此对其教育投资和食物投资更高(龙宝宝身高更高)有关,他们也不被要求帮父母做家务。

封面图片

【最新研究称生两个孩子最有利于长寿,生育孩子越少或越多都会缩短寿命】

【最新研究称生两个孩子最有利于长寿,生育孩子越少或越多都会缩短寿命】据科技日报12月12日消息,美国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对超过276000人的遗传和健康信息进行了回顾,为一项有数十年历史的进化理论——威廉姆斯假说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新研究发现,繁殖和寿命在基因上呈强烈负相关,这意味着促进繁殖的基因突变往往会缩短寿命。此外,根据该研究,与携带导致其生育率相对较低的突变的个体相比,携带导致其生育率相对较高的突变的个体,活到76岁的可能性更低。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当控制基因预测的繁殖数量和时间时,只生两个孩子有利于拥有最长的寿命。生育孩子越少或越多,都会缩短寿命。

封面图片

数据分析:中国女性终身不育率为5.16% 占比将继续升高

数据分析:中国女性终身不育率为5.16%占比将继续升高中国国家卫健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5.16%。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研究主要依托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微观抽样数据,通过计算无活产子女比例来估算中国女性不同时期的终身不育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这10年间,各年龄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都在上升,其中20至30岁年轻女性的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上升最为迅猛,10年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35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从5.39%上升到10.91%,40岁女性则从2.66%上升到7.85%。研究指出,较低年龄段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上升反映了婚育推迟的现象,较高年龄段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上升,则更多是女性生育水平下降以及终身不育现象增多的结果。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终身不育率越高。2020年,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49岁女性终身不育率均已接近5%,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49岁女性终身不育率分别为6.46%和7.98%。学者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虽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发达国家,但终身不育水平上升的变动轨迹与这些国家比较相似。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以及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未来中国终身不育女性的人口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占比也会继续升高。研究人员建议完善相关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给年轻人创造更全面的生育友好环境,实现更大程度的两性平等,不断提高儿童和家庭的福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