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挡土墙中发现2.4亿年前的巨型两栖动物化石
考古学家在挡土墙中发现2.4亿年前的巨型两栖动物化石古生物学家拉克兰-哈特(LachlanHart)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学院和澳大利亚博物馆的共同负责人,他说,这块化石被命名为Arenaerpetonsupinatus,意为"仰卧沙爬行动物",它几乎展示了整个骨骼,而且皮肤的轮廓也非常清晰。Arenaerpeton看起来很像现代的中国大鲵。图片来源:UNSWSydney/RichardFreeman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BEES)的博士生哈特先生说:"这块化石是一类已灭绝动物的独特例子,这类动物被称为蝾螈,生活在恐龙时代之前和期间。我们很少发现头部和身体仍然相连的骨骼,而软组织保存完好的骨骼更是罕见。"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Arenaerpeton栖息在现在悉尼盆地的淡水河流中。哈特先生说,Arenaerpeton很有可能捕食其他古老的鱼类,如Cleithrolepis,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证据能告诉我们Arenaerpeton与其他动物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和水域的情况。拉克兰-哈特(LachlanHart)说,这块化石是一类已灭绝动物的独特例子,这类动物被称为"Temnospondyls",生活在恐龙时代之前和期间。图片来源:UNSWSydney/RichardFreeman"从表面上看,Arenaerpeton与现代的中国大鲵非常相似,尤其是头部的形状,"Hart先生说。"然而,从化石上保存的肋骨大小和软组织轮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它比其活着的后代要笨重得多。它的牙齿也非常狰狞,包括口腔顶部的一对獠牙"。哈特先生说,这一发现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Arenaerpeton体型庞大--估计从头到尾约有1.2米--而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其他近亲动物大多体型较小。"在Arenaerpeton出现的1.2亿年后,最后一批temnospondyls才出现在澳大利亚,其中一些体型巨大。temnospondyls的化石记录跨越了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因此这种体型增大的进化或许有助于它们的长寿命。"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科学院高级讲师、澳大利亚博物馆古生物学馆长马修-麦科里博士说,这块化石是澳大利亚古生物历史上的重大发现。"这是过去30年中在新南威尔士州发现的最重要的化石之一,因此能够正式描述它令人兴奋,"麦科里博士说,他也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它是澳大利亚化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杂志》(JournalofVertebratePaleontology)上,今年晚些时候,这块化石将在悉尼的澳大利亚博物馆展出。...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83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8375.htm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