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浑身是宝 亩产可超过3000斤随时收获 为什么没能成为主食?

红薯浑身是宝亩产可超过3000斤随时收获为什么没能成为主食?在过去,红薯绝对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三餐吃红薯是大部分家庭的常态,反倒是大米非常罕见,能吃上一碗白米饭那真的是要逢年过节的才有的福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要归功于红薯优秀的“粮食属性”。红薯的亩产量非常高,对土地的要求却不高,我这边查到亩产3000斤以上那都是正常水平,在一些肥沃的地方甚至能达到8000斤。作为对比,即便是现在水稻亩产量能达到800斤算是不错的了(过去只能亩产一两百斤)。不仅如此,红薯藤也是能食用的,现在常作为蔬菜在市场销售,而以前更多的是用来喂猪的。可以说番薯全身都是宝,而且作为粮食,红薯还有一个许多其它粮食作物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们是块根植物,我们随时可以吃它们的块根充饥而不用特地等它成熟。这些优点现在来看没什么,但是在那个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各方面生产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红薯成为那个时代的救星,家家户户种红薯,顿顿吃红薯,吃到老一辈人都有心理阴影。然而,这种过去老百姓的主食,现在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很多人可能都会好奇,这样一种优秀的粮食,现在咋就不怎么发展了呢?更奇怪的是,2015年1月6日,农业部召开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确定将土豆作为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食作物发展,而不是红薯。土豆的性质其实和红薯很像,两者都是薯类作物,同样非常高产,但是中国种植土豆的时间可比种植番薯短得多,而且在中国农作物种植历史上,红薯也比土豆要重要得多。那么到底为什么土豆能成为主食发展,而红薯却不行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任何过去把红薯当作主食的人,可能都会有对红薯有阴影,原因就在于红薯确实不是很适合做主食食用。首先,红薯不能大量食用,这东西吃多了胃会特别难受,会出现胀气、烧心(胃酸过多)等等一系列问题。我看到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红薯拥有一种特别的酶,以及高比例的纤维导致的。其实并不是,红薯的纤维含量并不丰富,至少比各种蔬菜要少得多,它也没有啥特殊的酶。图:每100克红薯的甘露醇含量,图源:参考1其实,真正导致红薯难以消化,让人出现胀气和烧心的原因是它含有高比例的甘露醇[1],这是一种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糖醇,是红薯甜味来源之一。有些人只要摄入少量甘露醇都会感到不适,大约摄入5克,绝大多数都会出现较严重的胃部问题,而每100克红薯中大约含有0.27克甘露醇想想以前人们因为要劳作,一顿可能就要吃掉一两斤红薯,胃肯定不会好受,所以它给这么多人留下心理阴影。其次,红薯有非常明显的甜味,这也很不利于做主食。我以前特别想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人不种那种红心的红薯,而大部分土地都要种植那种特别难吃的白心红薯。现在是完全明白了,这个其实就是因为红心红薯更甜,是没法当饭吃的。因为我们需要盐的摄入,特别是以前需要长时间劳作的时代,人们需要大量的盐摄入,所以菜这些都要加盐食用。如果你的主食是甜的话,这和你的菜会有明显的味觉上的不舒适感。白心红薯正好就是不怎么甜的那种,所以在那个顿顿吃红薯的年代,大部分农民种植的都是白心红薯。红薯无法当作主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而土豆正好没有这两个缺点,所以它可以很好地食用,并被人们开发出了各种烹饪方法,以及被加工成各种食品,所以它的主食地位只会越来越牢固。实际上,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有很多国家就是把土豆当作自己第一主食的,甚至把所有土地都用来种植土豆。图:爱尔兰土豆饥荒的警示性宣传但这种单一的粮食种植方式是非常危险的,这里有一个著名的灾难——爱尔兰土豆饥荒。过去爱尔兰曾过度迷信土豆的高产,但是一种被称为晚疫病菌席卷了他们的土地,让土豆颗粒无收,最终导致百万人饿死。咱们国家以前选择红薯作为主食,而不是土豆,具体原因现在已经很难查证了,估计最有可能的是觉得红薯比土豆更高产,植株的利用率更高吧。虽然一日三餐吃红薯不可行,但是作为一餐食用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在咱们国家,随着其它粮食作物的增产,现在好像连一餐都不想留给红薯了,可能这种农作物留给我们的心理创伤真的有点大吧。图:2020年红薯世界红薯产量,中国差不多占55%不过,与许多人想得有点不同是,虽然咱们国家红薯的种植面积确实逐年减少,但是咱们国家现在其实是红薯生产第一大国,全世界超过一半的红薯依然是由咱们国家种植出来的。参考:[1].https://vegfaqs.com/do-sweet-potatoes-cause-gas/...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25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259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研发的耐盐大豆亩产达270公斤以上

中国研发的耐盐大豆亩产达270公斤以上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研究组培育的耐盐大豆新品系“科豆35”,亩产达270公斤以上。据新华社报道,“科豆35”10月15日在山东东营完成田间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该品种亩产达270公斤以上,较中国已有同类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大幅提升。“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料作物,中国拥有大量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种,是提升中国大豆产能的重要新方向。”田志喜说,“科豆35”在盐碱地表现突出,有望在利用盐碱地提升大豆生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为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系,研究团队在东营开展了连续5年的高强度耐盐筛选和小区试验,在13000多份大豆种质材料中筛选获得耐盐新种质68份,其中表现特别优异的有25份。在此基础上,团队培育出“科豆35”。测产专家组认为,“科豆35”抗逆性强,在苗期耐盐碱性和抗旱性、后期抗涝性方面尤为突出,大豆外观、品质优良,建议在环渤海盐碱地加大示范种植力度并加速审定推广。发布:2022年10月16日10:01PM

封面图片

竹子、水稻杂交成竹稻 可长到2米 亩产千公斤、20元1斤

竹子、水稻杂交成竹稻可长到2米亩产千公斤、20元1斤当然,这不是简单地白日梦,通过杂交,结合两种不同植物的优势,是有可能实现这个梦想的。这不,有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将竹子和水稻进行杂交,结果得到了可以生产大米的新型水稻——竹稻。竹稻的一个特点就是长得高,结的穗子大,最初的品种可以长到2米多高,在水稻中算是“鹤立鸡群”了。那么问题就来了,竹子和水稻咋都能杂交,植物杂交真的就这么没有成本了吗?还有竹稻都有什么优势呢?竹子和水稻杂交是怎么回事?杂交水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简单地说就是将两种水稻融合,以获得彼此的优良性状,这个被称为杂交优势。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优良杂交水稻的产量会比普通水稻高出30%,可以算是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工具了。杂交优势的开发在农作物身上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的,但是水稻除外,水稻非常难以杂交,因为它是自花授粉的,要让不同品种水稻完成杂交,那是相当困难的。咱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这要感谢袁隆平先生,他的团队(准确地说是他的学生李必湖)发现并转移了野生水稻的雄性不育基因,至此杂交水稻才成为可能。注意这里是让水稻和水稻杂交,这是因为只有彼此的遗传较为相似时,生殖细胞才可能完成配对。如果遗传上的关系太远了的话,那么就会存在更明显的生殖隔离,让杂交难以完成。竹子和水稻自然就是属于遗传上较远了,但是它也没有想象得那么远。当我们看植物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喜欢“以貌取人”,感觉竹子像树一样,而水稻像草一样,关系肯定很远。其实竹子只是长得很高的草而已,它们是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是我们人类能够进入农业时代的重要植物群体,我们的粮食作物基本都来自这个科,当然也包括水稻。所以,水稻和竹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它们在遗传上并不遥远,只是相对于水稻和水稻来说比较远而已。水稻杂交通常发生在同属间,而水稻和竹子是发生在同科不同属之间。像这样让两个遗传关系较远的物种杂交被称为远缘杂交,它可以得到同属之外的优秀特性,但是难度上也会更加大。好消息是,竹稻使用的竹子亲本是青皮竹,它正好和水稻一样是12对染色体,这给技术条件落后的年代完成竹稻杂交提供了更多可能。图:钟章美和他的竹稻竹稻什么时候出现的?1971年,也就是袁隆平团队刚刚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1970年)之后不久,“竹稻之父” 钟章美先生也受此启发,开始了竹稻的培育和研究。钟章美1959年毕业于广东省梅州市的农业学校,之后就一直在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我们知道竹子开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1971年的时候——就在咱们刚刚开始拥有水稻的雄性不育株时,正在海丰县农科所工作的钟章美发现他身边的竹子开花了。于是,让竹子和水稻杂交的念头就产生了,他在开花的竹子边上种上了水稻,让它们自然授粉。据信,他这次简单的测试得到了三颗竹稻种子,这种粗糙的测试都能得到种子,其实也说明了青皮竹和水稻确实还是比较容易配对的。然后,他将得到的这三颗种子种下,但是有两株禾苗期就夭折了,只有其中一株持续生长了两年多,高度达到了2.5米,结出了14穗谷子,最后得到136棵种子。钟章美一直坚持不懈地研究竹稻直到退休,依然没有放弃,而且在此过程中,他是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2007年,钟章美的竹稻相关论文得到梅州市科技局的评定认可,至此竹稻算是正式诞生了。竹稻有哪些优秀的地方?普通的杂交水稻有一个比较糟糕的缺点,就是为了保证优良的遗传特性,普通杂交水稻其实是比较娇贵的,它无论抗病性,抗虫害,还是防风抗旱能力都不能算是优秀。而竹稻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耐造”,通过多年的培育,它继承了竹子的许多优良特性,比如其茎叶和种子中都含有竹子才有的竹黄酮,这是一种抗氧化和抑菌的化学物质。所以种植竹稻的话,农药这些都是比较省的,而且连米饭都不易发霉。据信在25℃的环境下,普通的米饭4天就会长满霉菌,而竹稻米的饭可以依然保持新鲜。除了抗病能力强之外,它还继承了竹子的耐旱性,以及抗倒伏的能力。由于广东经常出现台风,所以水稻种植经常受挫,但是竹稻却很少受此影响。据南方日报报道,2022年7月份,受台风“暹芭”影响,广东省石鼓镇小营村的水稻很多收成都不好,而竹稻依然可以达到亩产1000多斤(是斤不是公斤)以上。其实,高产也是竹稻的一大特点,多胚孪生(可以理解成双蛋黄,一颗种子可可发出多个芽)的竹稻品种是目前所有杂交水稻亩产量的记录保持者——单季亩产达到1113.9公斤,从我这边查到的数据来看,竹稻应该是唯一这个数据超过1000公斤的杂交水稻。图源:百度百科竹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营养丰富,我们前面提到的竹黄酮其实也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另外,硒、钙、镁、钾、锌、铜、铁等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相较于其它水稻,竹稻米都是高出许多。同时,那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它的含量反而更少,比如铅,竹稻米的含量是0.062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阈值(0.2mg/kg)。总得来说,就营养成分,以及产量和抗病能力上,竹稻米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为啥我们都没有吃过呢?最后:竹稻米饭到底好不好吃?我是没有吃过竹稻米的,但是在竹稻米刚刚推出市场的时候,它的零售价格在10-20元之间每斤,这是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贵了。现在竹稻米很少出现在超市,至少我是从来没有见过,它主要出现在景区和礼品市场——因为营养更加丰富,经常被当作“保健米”。据说竹稻米会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味道上也是相当不错。但我个人觉得,应该也就那样,如果真的优秀的话应该老早推广开来了,而竹稻米却没有,我有看到竹稻米现在最主要的用途是酿酒。什么样的粮食容易成为酿酒的原料呢,自然是那些难以销售且产量还高的了。不过不管怎么样,竹稻确实有一些杂交水稻难以实现的优势,这点还是非常不错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60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6015.htm

封面图片

【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3.1亿亩,比上年增加了700多万亩】

【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3.1亿亩,比上年增加了700多万亩】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3.1亿亩,比上年增加了700多万亩。具体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今年秋粮面积连续第4年增加,面积增加,有的是经济作物改种粮食,有的是间套复种提高复种指数,有的是整改复耕,有的是增水增地种粮。另一方面,今年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比较多,预计增加1300多万亩,相应的杂粮杂豆等低产作物的面积就减了,这两类作物亩产相差500斤左右。(中国网)

封面图片

如何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科院专家答问

如何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科院专家答问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表示,受耕地和水资源约束,目前我国依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空间较为有限,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总的看,我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仍有较大潜力。专家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玉米、大豆、油菜平均亩产仍有提升空间。在不同地区,受种植制度、栽培模式、技术到位率等因素影响,也同样存在明显单产差异。单产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等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整合农业农村系统力量开展大协作、大攻关,集聚资源、集中力量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人民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失传1000年的主食 现在又成了“土豪米”还要从国外进口

中国失传1000年的主食现在又成了“土豪米”还要从国外进口然而,在宋朝之前,咱们华夏文明实际上是有“六谷”的,在一些古老典籍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六谷的记载,比如“凡王之馈,食用六谷”(《周礼·天官·膳夫》),只是后来其中一谷“失传”了,所以变成了五谷流传于世。让人意外的是,现在这个中国失传的“第六谷”正在被包装成“北美五大湖特产”、“谷物中的鱼子酱”高价出口给咱们国家。那么第六种谷物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生活在南方,你可能本来听说的就是“六谷”,这里多出的一谷是指玉米,但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它是在明末的时候才传入中国的,并不是咱们古人所说的第六谷。开花时期的菰@MattLavin中国传统的第六谷是指菰(gū),也是一种禾本科植物——人类驯化的大部分口粮都是来自这个科,它也会长出结满种子的穗,食用部分也是它们穗上充满淀粉的种子,外观和水稻很像,所以采摘的菰自古有菰米的叫法。菰米是黑色的,现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商家在售卖,但它不叫菰米,也不是国产的,而是加拿大进口的野米,宣称营养丰富、十分健康,价格自然也是相当的贵,每斤可以卖到100元前后。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菰米怎么会跑到国外去,中国的菰米怎么就会失传了呢?为什么菰米跑到美洲去了?其实,菰并不是跑到美洲去了,而是那边本来就有,至少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印第安人就已经在收集菰米并作为主食在食用了。现在菰是菰属的统称,这个属有4个种,其中有3种在北美地区,旧大陆总共只有一种,就是咱们古人吃的第六谷。菰米@LorieShaull北美主要的两种菰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还有一种只在德克萨斯州中部圣马科斯河沿岸被发现,是濒危物种,与人类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与中国的菰最像,都是多年生的。虽然,四种菰在地理上距离十分遥远,但它们无论是生长环境,还是植物外观,都十分相似,都是在长在小湖泊和缓慢流动的溪流的浅水中,植株高大,种子细长呈现黑色。在欧洲人到达新大陆时,就发现了菰,由于长得像水稻,同时生长在水中,所以他们将北美的菰喊做野生稻和水燕麦。同时欧洲人也详细描述了古代印第安人采摘菰的情景:印第安人会在菰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将植株捆绑起来,等到了成熟之后,他们就会划着小船把一捆一捆的菰压倒到船上,再用小木棒敲打,从而导致菰米脱落并掉入船中。估计咱们古代中国人也是这么采集菰米的吧!不过,与我们记载的食用方法不同,印第安人主要是炒着吃,而咱们古人主要是蒸煮食用,而且因为菰米珍贵,所以通常是少量加入普通稻米中一起蒸煮。无论是中国古代记载的,还是现有的美洲菰米,它都是以口感出众、十分受欢迎而著称。在欧洲人开始在美洲大陆定居后,旧大陆的人们开始重新被菰米吸引,开始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所以,在上世纪的时候加拿大开始大力培育种植北美的菰,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咱们现在网上找到的野米(菰米)确实基本都是加拿大进口的。图:蒸熟的菰米为什么菰米在中国消失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问,既然菰这么好,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突然就不种了,任由它消失了呢?虽然,古代中国人确实把菰当作第六种谷物,但其实从未真正驯化过它,菰一直是半野生的农作物,当然印第安人也没有做到,所以才有了“野米”的叫法。之所以人类没有完全驯化菰,当然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另外一个它们的种子成熟后会自动脱落而不是短暂的停留在穗上。对环境要求高难以栽种这点很好理解,很多人可能对种子会自行脱落而无法驯化难以理解,其实玉米等粮食作物都是因为基因突变让种子能够停留在穗上才被大面积种植和培育的,因为种子会自行脱落的话就意味着它难以收割采集。也正因为没有被完全驯化,菰的产量一直都是相当的低,所以在古代中国它主要是供帝王贵族食用,而一些大诗人则只能在自己的诗词中感慨自己又想吃菰米而吃不到了。当然,同样也是因为它没有被完全驯化,产量低,所以它被抛弃的可能性就很大,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菰还经历了严重的真菌感染,导致它们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另外一种食物。图:中国现在种植的茭白其实就是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食用的茭白,它其实就是产自菰——感染后的菰就会长出茭白,而不会出穗开花和结果。感染菰的是一种名为黑穗菌(或黑粉菌)的真菌,当菰被感染后,它的杆茎处就会膨胀起来,并且阻挡了出穗。这个膨胀的部分就是茭白,我们这边叫它茭笋,因为它像是一个玉米穗一样生长,拔下来后像是一个笋。黑穗菌也是通过孢子传播自己,我们平时切开茭白发现里面黑色的点点就是黑穗菌的孢子,不过放心,它们像蘑菇一样是可食用的。人类还有一种农作物也深受黑穗菌的侵扰,那就是玉米,被感染的玉米也会发黑,但也是一种美味。图:被黑穗菌感染的玉米,这也是美味菰米变成茭白是它失传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因为它的产量低被古人淘汰了。在南宋时期,菰差不多就基本失传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国人口开始暴涨,人们开始围湖造田,菰米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锐减,同时因为它产量低下,以及严重的真菌感染,人们也就慢慢抛弃了它,而不是保护它,直到它几乎完全变成茭白而种植。实际上,现在北美是禁止茭白贸易的,其目的就是保护当地的菰米免受来自亚洲的黑穗菌感染。你可能好奇,不会出穗的菰怎么繁殖呢?这就好在它是多年生的,而且有很强的无性生殖能力——它们的根也可以复制自己。最后再聊一个题外话,你可能还会好奇,为什么美洲的菰和中国的如此相似,要知道两者的地理隔离是非常久远的。这里我个人有一个猜测,纯属个人猜测,不一定准确,也没有找到相关文献,就是美洲的菰很可能真的就是古代中国人带过去的。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在3.3万到1.5万年前,中亚智人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并在那里定居,不过最近一些研究指出,其实智人的美洲迁徙是分很多批的。通过线粒体DNA(线粒体也有自己独立的DNA,通过母系遗传)中的D4h基因谱系,研究人员重塑了智人的美洲迁徙,结果表明中国北部沿海地区的居民至少两次沿着太平洋沿岸进入美洲。第一次发生在26000至19500年前末次冰期鼎盛时期,驱动智人迁徙的原因是寒冷让栖息地变得生存困难;而第二次发生在19000至11500年前,冰盖开始融化时,智人也在迁徙进入美洲大陆,而驱动因素是因为气候转好,人口暴涨[1]。很明显,第二期迁徙的时候,智人已经到了开启农业的黎明时期,所以完全有可能携带自己息息相关的植物种子进入新栖息地。另外,这两次迁徙也解释了中国、日本、美洲时期时代的文物惊人的相似的问题。参考:[1].https://www.livescience.com/archaeology/some-of-the-1st-ice-age-humans-who-ventured-into-americas-came-from-china-dna-study-suggests[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72126...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3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309.htm

封面图片

彭博:中国因极端气候面临最恶劣粮食作物情况

彭博:中国因极端气候面临最恶劣粮食作物情况全球气候变迁导致的极端气候,加上地缘政治动荡和冠病疫情,中国或正面临最恶劣的粮食作物情况。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的优先事项,努力满足不断飙升的粮食需求,使得中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进口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也导致中国粮食供应越来越容易受到贸易紧张局势和供应冲击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天灾造成了广泛的作物损害,缩小了可耕地面积,使得提高当地产量变得更加困难。中国农业部长唐仁健本月在政府会议上提出了这一威胁,他说,由于去年秋天不寻常的水灾,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许多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说,今年的作物状况可能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报道称,去年至少有860人在自然灾害中死亡或失踪,近3000万亩农作物受损。仅在7月,中部省份河南的破纪录降雨就破坏了210万英亩的农田。洪水推迟了1800多万亩土地的播种,约占中国冬小麦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一级和二级作物的数量,即每英亩土地上有270多万株幼苗,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就下降了20%以上。中国农业部研究员说,气候变化在两个方面损害了中国对粮食安全的追求,更加频繁的极端气候灾害已经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气候也削弱农民的信心,并使该行业现有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恶化。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数据,季节性干旱将使中国的三大主食水稻、小麦和玉米,在本十年末减少8%的产量。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还意味着东部沿海水域上升,进一步给农业带来压力。咨询公司Trivium农业分析师EvenPay分析称,随着气候变化在未来几年持续加剧,气候灾害事件将对农业生产力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认为,增加进口并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全球变暖使全球的粮食种植更具挑战性,世界其他地区感受到的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布:2022年3月23日12:12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