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国内非银行支付监管新规  微信和支付宝也要被监管咯

#重磅   国内非银行支付监管新规 微信和支付宝也要被监管咯2024年4月29日,国内权威网站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5月1日起,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微信和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将有重大改变。主要变化:1.转账抽查:  -单笔转账3000元以上会面临风险抽查。  -0-1万元的抽查率为2%,单笔10万元以上的抽查率高达10%。2.重点检查:  -单笔或累计现金交易超过5万元人民币。  -公对公转账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私人账户之间跨境交易超过20万元人民币,境内交易超过50万元人民币。这种改变意味着跨境汇款和大额转账的风险增加,尤其对依赖非银行支付工具的海外华人影响重大。例如,在加拿大,华人通常通过换汇公司以微信或支付宝进行转账,这种方式在国内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跨境汇款需谨慎:对海外华人来说,自2024年5月1日起,通过微信、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工具进行的跨境交易将不再是“灰色地带”,而是受到明确的监管和抽查。建议选择正规途径进行跨境汇款,以避免违法风险。执法重点:执法机关将更加关注境内资金流向,重点审查银行流水、通讯记录等证据,特别是针对跨境交易中的非法行为。全球监管加强:不仅国内加强了监管,其他国家也提高了对来自中国跨境汇款的警惕。例如,2024年1月25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布紧急公告,指出通过新加坡某汇款公司向国内汇款导致大量华人账户被封。综上所述,随着《条例》生效,跨境转账的监管力度显著增强。各位海外华人应注意选择正规途径进行汇款,避免因不当操作而面临法律风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人注意! 微信、支付宝跨境转账, 将被查

华人注意!微信、支付宝跨境转账,将被查移动支付我都不知道何时开始离不开他了,从出门购物到网上购物,都是快捷支付和手机扫码。移动支付不知不觉的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微信和支付宝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支付平台,凭借其便捷性和普及度,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犯罪问题也如影随形,洗钱、逃税等不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了有效打击这些不法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从5月1日开始实行了,微信和支付宝也积极配合条例!新规内容:单笔转账3000元以上会面临风险抽查,单笔10万元以上会面临10%的抽查率。另外账户到达以下数额也会被重点留意:①单笔或累计现金交易超过5万元人民币②公对公转账超过200万元人民币;③私人账户之间转账,如果是跨境交易超过20万元人民币,境内交易则超过50万元人民币。2、新规的意义:当用户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单笔交易超过3000元时,交易将有可能被税务部门抽查。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和阻止洗钱、逃税等金融犯罪行为,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封面图片

央行拟强化非银行支付机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

央行拟强化非银行支付机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将于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为保障《条例》有效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于4月22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表示,《实施细则》旨在细化《条例》有关规定,为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着力营造稳定、透明、规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对支付机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周期监管。具体而言,《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条例》中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重要概念及内涵,细化支付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等行政许可程序等。(中国证券报)

封面图片

人行就非银行支付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人行就非银行支付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人民银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人行表示,实施细则规定储值帐户运营、支付交易处理业务分别细分为I类、II类,并明确新旧分类方式对应关系。人行提到,实施细则对支付机构制度建设作出规定,要求支付机构应将监管要求,全部纳入其公司制度。另外,分段阶梯式设置支付机构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内地去年12月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实施垄断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妨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条例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帐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类。监管机构表示,新的分类方式有利防范监管空白,避免监管套利。2024-04-2221:04:20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院发布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

中国国务院发布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中国国务院星期天(12月17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防范化解风险。《条例》共六章60条,自明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的定义,非银行支付机构是指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根据用户提交的电子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的公司。《条例》规定,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经中国央行批准,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以提供小额、便民支付服务为宗旨,未经批准不得从事依法需经批准的其他业务,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清算业务。《条例》也明确了支付业务管理要求,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确保支付业务连续、安全、可溯源。《条例》还明确支付账户、备付金、支付指令等管理规定,要求支付账户以用户实名开立,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防范非银行支付行业风险。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方面,《条例》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与用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其条款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同时,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不得将相关核心业务和技术服务委托第三方处理;也须防范支付账户被用于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央行的监管职责、监管措施及风险处置措施等,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2023年12月17日4:09PM

封面图片

60 条支付新规重磅发布 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

60条支付新规重磅发布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2022年全年处理支付业务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约80%、10%,日均备付金余额2.09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综合多位行业内人士观点来看,《条例》提升了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从原先的部门规章提升为行政法规,标志着支付行业有了根本性法规,有利于强化行业监管,提升监管效率,树立监管权威;同时也将极大地引导支付机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内地《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年5月起施行

内地《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年5月起施行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60条,重点包括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规定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经人民银行批准。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将支付业务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并授权人民银行制定具体规则,又要求支付账户以用户实名开立。三是保护用户合法权益。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将相关核心业务和技术服务委托第三方处理,防范支付账户被用于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洗黑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四是明确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及风险处置措施等,地方人民政府配合人民银行做好风险处置工作。《条例》又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2023-12-1715:49:21(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