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月22日披露,由于燃油箱内的吸入式喷射泵密封存在问题,燃油可能流入蒸发排放(EVAP)系统,并可能从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月22日披露,由于燃油箱内的吸入式喷射泵密封存在问题,燃油可能流入蒸发排放(EVAP)系统,并可能从炭罐泄漏,大众汽车将召回部分前轮驱动的2015-2020年款奥迪A3轿车、2015-2019年款奥迪A3敞篷车、2019-2020年款大众捷达GLI、2018年款高尔夫SportwagenGP、2018-2019年款高尔夫SportwagenA7、2015-2017年款高尔夫Sportwagen、2015-2020年款高尔夫GTI和2015-2020年款高尔夫A7汽车,共计261257辆。(界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油箱吸油泵故障或导致燃油泄漏,大众汽车在美召回超 26 万辆汽车

油箱吸油泵故障或导致燃油泄漏,大众汽车在美召回超26万辆汽车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月22日披露,由于燃油箱内的吸入式喷射泵密封存在问题,燃油可能流入蒸发排放(EVAP)系统,并可能从炭罐泄漏,大众汽车将召回部分前轮驱动的2015-2020年款奥迪A3轿车、2015-2019年款奥迪A3敞篷车、2019-2020年款大众捷达GLI、2018年款高尔夫SportwagenGP、2018-2019年款高尔夫SportwagenA7、2015-2017年款高尔夫Sportwagen、2015-2020年款高尔夫GTI和2015-2020年款高尔夫A7汽车,共计261257辆。

封面图片

奥迪将推出纯电跑车:替代TT、R8 一代经典有望回归

奥迪将推出纯电跑车:替代TT、R8一代经典有望回归早在2015年,奥迪就曾推出过R8e-tron这一车型,但上市后其销量并不理想,共卖出了不到100台。但是,奥迪并未因此而灰心,2018年奥迪推出了PB18e-tron高性能纯电动概念车,遗憾的是该车并未正式量产。但奥迪近日再次提到了电动超跑的想法,并可能在2030年前推出。奥利弗·霍夫曼表示:奥迪将在高性能电动汽车上采用基于SSP平台设计的某些系统或模块。虽然,霍夫曼没有详细说明我们何时会看到R8或TT的纯电动版产品,但他表示相关的工作已经开始。从此前奥迪公布的信息来看,2025年,奥迪将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型,2026年开始,所有车型都将成为纯电车型。目前,即将推出的奥迪Q6e-tron,以及全新一代保时捷MacanEV,都基于PPE架构研发。而前文提到的SSP平台,将融合MEB和PPE两个平台的硬件,并将支撑大众集团未来约80%电动产品的研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75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7549.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撞到行人

研究发现: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撞到行人更环保的汽车为何更危险,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怀疑有多种因素。电动汽车的驾驶者往往更年轻,经验更少,而且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安静得多,因此很难听到它们的声音,尤其是在城镇。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教授菲尔-爱德华兹(PhilEdwards)说:"电动汽车对行人来说是一种危险,因为它们比汽油车或柴油车更不容易被人听到。如果政府要逐步淘汰汽油车和柴油车的销售,就需要降低这些风险。"爱德华兹补充说:"如果您要改用电动汽车,请记住这是一种新型汽车。它们比老式汽车安静得多,行人已经学会了通过倾听交通来导航。这些车辆的驾驶员需要格外谨慎。"道路交通事故是造成英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行人占道路死亡总数的四分之一。2017年,美国交通部的一份报告发现,与汽油车和柴油车相比,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对行人造成的风险高出20%,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如转弯、倒车、启动进入车流和停车时,风险高出50%。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英国2013年至2017年的旅行和道路事故数据。由于存档问题,2018年以后的数据无法获得。他们的分析包括916,713名伤亡者,其中120,197人为行人。超过96000人被汽车或出租车撞倒。路上行驶的大多数车辆都是汽油车或柴油车,四分之三的行人碰撞事故都与这些车辆有关。但在相同的行驶距离内,电池动力汽车更危险。根据《流行病学和社区健康杂志》上的研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每行驶100米英里的年平均行人伤亡率为5.16,而汽油和柴油汽车为2.4。研究人员发现,在农村地区,电池动力汽车并不比汽油或柴油汽车更危险,但在城镇地区,电池动力汽车与行人相撞的几率要高出三倍。自2019年7月起,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型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都必须安装车辆声学警报系统,该系统会在汽车缓慢行驶时发出声音,但目前仍有数十万辆电动车没有安装该装置。爱德华兹说:"如果政府能确保所有电动汽车都安装这些系统,并对旧款电动汽车进行改装,那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交通安全教授尼古拉-克里斯蒂(NicolaChristie)说,人们依靠声音来判断车辆的存在、速度和位置。"当这些线索缺失时,在繁忙的城市地区,人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视力较差的人或儿童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很难判断车辆的速度和距离。"但是,电动汽车的听觉障碍并不是唯一的问题。电动汽车往往加速迅速,而且通常要重很多,有些电动汽车的重量是汽油汽车的两倍,因此停车距离更长。爱德华兹说:"如果政府计划推动向电动汽车过渡,那么除非我们注意到这一点,否则这将给行人带来一定的风险。"...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19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1907.htm

封面图片

燃油车在中国,彻底没戏了?

燃油车在中国,彻底没戏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他们,可真够普信的。倘若,这家汽车公司,还有一个长长的前置定语——“有着百年传统历史底蕴的外国”,你脑海里是不是会原地蹦出两个大字:作死。没错,在中国本土汽车公司铺天盖地的新能源浪潮席卷下,“只烧油,不耗电”的燃油车,早就被打入了对立阵营。再算上“外国品牌”原生血统的加持,这种车如果“落地不成盒”,都对不起这来自时代和血脉的双重debuff(减益魔法)。毕竟在当下这个年月,还把心思用在“明天就要被取代”的燃油车上,就挺“卧龙凤雏”的。其实,对“燃油车马上就要被取代”这一观点笃信不疑的人,才是真正的卧龙凤雏,不带引号的那种。为什么?数据说话。我们记得,2020年,中国先后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狂飙期,两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从15.5%提升到27.6%。根据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提出的数据推算,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台左右,占全年汽车总销量的33%。这意味着,今年中国每卖出去10台新车,满打满算只有4台是新能源,剩下6台还是燃油车。看到这,有人会喷,你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2023年是这样,两年后呢,五年后呢?行,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燃油车销量依然占到全年新车销量的53.46%。到2030年,这一比例也才会降至28.18%。没想到吧,七年后,中国市场每卖出去的10台新车里,还有3台是燃油车。无可否认,那时的新能源车,确实遥遥领先,不可一世,但燃油车也不至于被饿死。毕竟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这么大,肥肉这么多,即便在夹缝中刨食,只要姿势到位,角度刁钻,活得滋润,根本不叫事儿。不过,能活到那个时代的燃油车,一定不是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大众帕萨特、本田雅阁这样从流水线上大量生产的“国民车”,而是强调个性、主打乐趣、想到就能让人嘴角上扬的小众车。或者你也可以叫他们的江湖艺名:玩具车。“不是开去万达广场的车”用刘继升的话来说,“玩具车”更具象化的描述是:不是那种开去万达广场附近遛一遛的车,而是能带着你去看更大世界、增长更多见识的车。读到这儿,你心里肯定会升腾起一个巨大的问号:刘继升是谁,凭什么就给“玩具车”下定义了?其实,“玩具车”的定义,不是刘继升以个人名义下的,而是以江铃福特科技总裁、福特纵横主理人身份下的。你又要举手提问了:江铃福特我模模糊糊听说过,福特纵横又是个什么玩意?简单来说,福特纵横是一个新渠道,它会销售两种矩阵的车型:第一种,是江铃福特旗下注重城市探索的成熟车型,比如领裕、领睿、途睿欧这种;另一种,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闯下名声的硬核越野车型,目前有三台,分别是第三代福特F-150猛禽、第五代福特Ranger以及第六代Bronco。其中,第五代福特Ranger已经实现国产上市,第六代福特Bronco会在明年春天以国产版的身份,以相对平行进口版不那么离谱的价格,跟中国用户见面。看看这条硬核越野产品线的动力总成,3.5L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2.3T汽油发动机、2.3T柴油发动机;6挡手动变速箱、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图源:虎嗅拍摄你会发现,福特根本不惮于展现自己身上反时代行之的逆鳞,因为“就不加电,你能咋滴”八个汉字,就光明正大地写在这些车的脑门上。对这个商业逻辑,刘继升其实想得很透,他总结了两点:首先,疫情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在慢慢发生改变,现在越来越注重户外生活方式,这是硬核越野车型绝佳的进场时间节点;数据来源:艾瑞其次,中国汽车的细分市场,很多是用户主动创造出来的,历史数据推演出来的结论,大部分是错的。“硬核越野细分市场就是被创造出来的,之前被一些品牌独占,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产品。”刘继升说,“现在正统福特Bronco来了,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追本溯源起来,Bronco不仅是福特历史上首款越野车,也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越野车之一,诞生于1966年,停产于1996年。FordBroncoWagon(Firstgeneration)2021年,福特重启第六代Bronco,上市当年美国销量3.5万台,第二年11.7万台。今年前十个月,Bronco以9.6万台的销量,排名美国狭义越野车销量第三。2023BroncoRaptor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中国狭义越野车销量为20.8万台,国产车16.2万台(占比78%)、进口车4.6万台(占比22%);国产品牌中,长城坦克以11.4万台,红利吃尽。如果直接将福特Bronco超过11万台的美国销售成绩平移到国内,或许有点过于乐观,毕竟一方面中国人需要一点时间,去认识和接受Jeep牧马人之后,第二个美式硬派越野icon;另一方面,江铃福特位于江西的小蓝工厂,Bronco的产能爬坡也需要时间。所以,如果国产福特Bronco可以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实现5万台的成绩,福特纵横团队就可以开香槟了。办公室里的地图不过,在刘继升看来,销售成绩、盈亏平衡、董事会目标,这些商业行为上的常规目标,并不是自己的目标。相比这些复杂的事儿,他只追求一个字:玩。更具体点是:拉着经销商,跟用户or潜在用户,一起玩。怎么玩?抓手是刘继升办公室里的一张地图。“这张地图上的插旗点,不反映销量,只反映这个地点的好玩程度。好玩地点的附近,一定要有我们的店。”刘继升告诉虎嗅,“上任的时候,我说要到明年底要开200家福特纵横空间,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截至目前已经开了12家,今年要开80家,大家又都觉得可以实现了。”“其实,200家也不是科学计算后的结果,是我按照地点周边100公里内,可以找到没见过的风景这个标准大致推演出来的。”刘继升说,“大家出来玩,够近,体验才能好。”第一次听到“够近”,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与项飙在2019年提出的概念“附近”,进行关联。不过,概念归概念,听到明年要落地200家福特纵横空间这个执行措施时,我连个标点符号都不信。福特在中国经销商网络的强势扩张期,早就结束了,如此大规模开店,背后需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早就超过了现在的江铃福特和美国福特所能承受的范围。做个简单的计算,今年开80家,意味着要在剩下的一个半月里,开68家。明年要开120家,平均一个月开10家。而且每家福特纵横空间,都必须推倒现有经销商重建。按照合资品牌4S店常规千万元的建店起步资金来算,光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当然,实际开店要面临的压力,远远不止钱。刘继升也觉得福特纵横空间的开店压力很大,只不过和我想象的完全相反。他的困扰是,如何阻止经销商,开更多的店。经销商的信心,来源于刘继升和他的团队,把以前在中国市场,要花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十个月就搞定了。从去年11月18日上任,到今年10月10日福特纵横空间首店落户重庆,刘继升总共花了10个月22天。“经销商目前对开店的最大诉求是,开慢点,留点时间给他们占地盘,”刘继升说,“我们的店带潜在用户出去玩是要收钱的,但经销商现在都想贴钱做,他们有些是开过改装厂的老板、有些是干过旅行社的,特别会玩。贴钱做,就是想把越野的生态体系建立起来,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护城河。”这种“经销商不赚钱,倒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80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8091.htm

封面图片

中国车企 第一次从生产提供者成为了技术定义者

中国车企第一次从生产提供者成为了技术定义者5年以后,中国汽车市场朝着甚至有些意想不到的趋势发展。即便奥迪在中国拥有两家合资公司,也无法解决新能源市场缺位的困境。最近,有外媒报道,奥迪打算从中国本土电动车企购买电动平台的授权,以缩短车型开发周期。而奥迪在对第一财经的回应中,也并未否认此事。紧接着,7月11日,吉利控股集团发布消息称,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雷诺集团签署了一项50:50的约束性合资协议,成立一家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发、制造和供应混合动力总成和燃油动力总成。图源: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公告雷诺方面称,合资公司建成后产能达每年500万套,将供应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可满足全球80%的市场需求。从这一合资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首先,作为合资中的一方,吉利已经变成技术支持者;其二,合资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面向全球。毕竟,燃油车市场依然是跨国车企们的主要利润来源,有分析称,合理分摊相对成熟业务的成本是企业的生存关键。而吉利和雷诺都能在这个交易里找到甜头:吉利寻找到了技术的规模效应,雷诺可以分配更多资源用于转型。而奥迪寻求中国本土电动车企合作的另一案例也在佐证:随着新能源战略转型,中国品牌也就此开启了新一轮角色转换,中国品牌成为了技术定义者。从合资,到产品技术定义者奥迪的母公司大众,以平台化开发为特点,而这一优势在中国技术发展快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灵了。在中国市场,奥迪还与一汽成立了新能源合资公司,准备在2024年本土化生产面向高端市场的PPE平台。同时,奥迪还有一个号称电气化转型王牌的SSP平台。图源:网络但是奥迪曾被寄予厚望的融合了800V电动架构以及新一代电池组的SSP平台一再推迟,冗长的开发周期已经让奥迪意识到,市场已经经不起漫长的等待了。所以奥迪选择在中国寻找一个成熟的电动平台,来确保新平台到来之前,自己不被市场遗忘,似乎也就有其合理性了。最近,行业内一直猜测,奥迪最有可能购买哪个品牌的平台,热门选择不乏已经被很多品牌应用的吉利SEA浩瀚平台,比亚迪e3.0平台,甚至上汽E2平台,都在传言之中。这其中,吉利SEA浩瀚平台有较高的向外输出度,比亚迪e3.0平台在供应链上的绝对优势和电气化优势,都有奥迪可以与之合作的技术合理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具备快速开发的能力。图源:网络但是,另一个层面来看,无论是奥迪还是雷诺,目前以及曾经,在中国都成立过合资企业(东风雷诺已经于2020年解散),而他们并没有将他们合资方的中方企业作为首先,这说明什么?合资时代,中方一直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在那个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合资公司中的中方虽然有股比红线保证着稳定的市场利润,但是在技术上,一直被外方严防死守,没有获得真正的输出。彼时,在技术上,中方几乎没有话语权。早在十年前,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是取消合资股比的拥护者,他认为,只有股比打破,才能真正形成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竞争。在这期间,真正积累了核心技术的中国品牌,也迎来了新的合作局面。所以,为什么奥迪、雷诺不首先向他们的合资方寻求技术支持?因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现阶段无论是奥迪还是雷诺,都在面临电气化转型困境。一方面要保证燃油车市场的利润,一方面确保自己不能在转型中失去机会,市场、利润、电气化,环环相扣。事实上,在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四年下滑的雷诺,早在去年底就启动了新的计划,通过将雷诺拆分为五个独立的运营公司来提高盈利,其中,与吉利的合资企业就占其一。无论是与雷诺合资的吉利,还是奥迪欲寻求的“中国电动平台卖家”,这里面,中国品牌毫无疑问都是技术输出方,中国品牌在其中的角色转变是值得关注的。现在跨国车企转型困境,即便在中国有合资公司,也很难从合资中的中方得到技术,所以寻找其他品牌新的技术,采用新的合作模式的越来越多,而中国品牌也终于摆脱了合资时代的代工者角色,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品牌层面,中国品牌都在与外方的合资合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强强联合,不等于更强技术合作的结果往往并不一定是理想的强强联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取决于外方为中国市场的开发诚意。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以及戴姆勒与吉利联手打造的smart,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大相径庭。早在2019年,丰田就与比亚迪达成了合作关系,二者的合资公司在2020年正式成立,但是随着搭载了比亚迪电机和电池,基于e-TNGA平台打造、挂着丰田标的bZ3新车上市后,也看出了丰田搭上比亚迪这个合作伙伴的用心——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急于求成。另一边,搭载吉利浩瀚平台,由戴姆勒负责整车开发和设计,以及运营的smart,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有一番声色。图源:网络成熟的纯电平台无疑能缩小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当然,核心是产品。比如对于奥迪来说,除了平台技术的成熟性,电气化能力、以及其背后的供应链管控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购买或者合作,新平台之下的产品定位,都影响奥迪接下来的产品能力。其实最近大众ID.系列的降价也能看出,所谓的德系血统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不再具有燃油车时代的竞争力了,大众在软件、电池先后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后,奥迪在电动平台的试水更加证明,中国在产业链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必须让德系巨头重新做决策了。在中国市场,依靠中国技术自救,这也是全球汽车产业中难得一见的景观。无论对于奥迪还是雷诺,无论是应对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转型,中国品牌在其中的技术输出角色所起到的支撑作用都已毋庸置疑。当然,中国品牌也不会就此成为“拯救者”。真正能拯救他们的,仍然只有他们自己。...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04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0449.htm

封面图片

大众汽车入股小鹏之后 丰田拟与小马智行成立合资公司

大众汽车入股小鹏之后丰田拟与小马智行成立合资公司根据合作协议,合资公司将于2023年年内成立,广汽丰田将提供用于Robotaxi的丰田纯电动车辆平台,车辆装配丰田提供的可满足全无人自动驾驶的冗余系统,搭载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并通过小马智行Robotaxi运营平台。此外,合资公司还将探讨促进Robotaxi的规模量产。早在2019年,丰田汽车就战略投资了小马智行,并于2020年宣布全面战略合作。“在过去的三年多中,双方携手走过了自动驾驶’技术可行性’的检讨、验证,接下来是整合彼此优势资源与先进经验、从‘技术合作’迈向’商业合作’的关键时期。由此,我们决定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小马智行方面今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推动L4级自动驾驶前装化、量产化、商业化对小马智行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一直在为完成这一目标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2018年12月,小马智行发布PonyPilot自动驾驶移动出行项目,并在广州南沙率先试点城区公开道路Robotaxi常态化运营,成为首个在中国市场提供Robotaxi服务的公司。今年4月,搭载小马智行第六代L4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丰田赛那在北京和广州开启公开道路测试。过去几年里,丰田汽车持续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加强合作来推进其智能化、电动化进程。2020年,丰田与比亚迪(268.300,0.07,0.03%)成立了合资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去年10月份,丰田汽车发布纯电轿车bZ3,这是丰田与比亚迪合资公司打造的首款电动车。业内认为,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汽车核心技术由内燃机动力总成、底盘等转换为三电、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能力,自主品牌在这些方面更具优势。与此同时,虽然丰田等日系车企在燃油车市场上占有优势,但在电动车领域慢了一拍。目前,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0%,但丰田等传统外资品牌几乎没有声量。更具挑战性的是,丰田等日系车的销量正在下降,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为45.3万辆,同比下滑9.48%。今年7月份,广汽丰田单月销量为7.1万辆,环比下滑18%。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抢占了日系车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丰田等外资品牌必须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按照计划,到2026年,丰田汽车将发布10款纯电动新车型,纯电动汽车年销售量将达到15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新能源(4.570,0.00,0.00%)汽车产业链不论是从技术、规模、成本的比较优势已经全面领先全球。尤其三电技术、整车域控制、还是智能座舱和智驾遥遥领先。德国和日本企业为什么转型慢,因为他们要带着整个产业链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杨昭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经有多家外资公司与中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今年7月,雷诺与吉利成立新公司,随后大众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奥迪与上汽集团(15.300,0.03,0.20%)也签署了备忘录深化合作。增强在华研发权重,应对新能源汽车转型已成为多家海外车企的共识,外资品牌正在通过与中国公司加强合作、深化中国本地化研发来提高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50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504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