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病毒于光滑表面 7天后仍具传播力

Omicron病毒于光滑表面7天后仍具传播力港大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日前(11日)发布最新研究,指出「OmicronBA.1SARS-CoV-2变异株」,即变种病毒Omicron,在光滑及凹凸不平物件表面的稳定性,远高于原始株。研究发现Omicron在光滑表面上7天内仍具有一定传染力。港大研究团队比较变种病毒Omicron及原始病毒株在5种不同物料上的稳定程度,分别是不锈钢、聚丙烯(一种常用塑胶)、玻璃、纸巾及打印纸。结果发现变种病毒Omicron在不锈钢、聚丙烯、玻璃表面存放后7天,仍具有一定传染力;原始株则于第4天已失去传播能力(三个玻璃样本中,只有一个例外)。而在纸巾及打印纸表面上,变种病毒Omicron存放后30分钟,仍具有轻微传播力;但原始株在5至15分钟后,已丧失传播能力。领导研究的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及公共衞生实验室科学分部主任潘烈文呼吁市民,要注意个人及家居衞生,并指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彻底洗手,利用1:99稀释漂白水清洁家居,尤其是有确诊者的家庭,能有效减低被污染物感染的风险。资料来源:港大研究结果《BioRxiv》制图/文字:HealthConcept#港大研究#病毒传播力#omicron#武汉肺炎#支那病毒#支共祸患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Omicron停留塑胶、皮肤表面时间比原始病毒长4倍

Omicron停留塑胶、皮肤表面时间比原始病毒长4倍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Omicron比过去蔓延的Delta毒株等,在皮肤和塑料表面存活时间更久。这是因为Omicron在环境的稳定能力较其他的变种病毒株要高,令Omicron更容易传播,不过所有变异株接触酒精搓手液15秒后,都会在皮肤上完全失去活性。因此研究人员强烈建议民众依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引,继续使用酒精搓手液及保持双手清洁,防止染疫。Postedby@healthtalkhk#武汉肺炎#支那病毒#支共祸患#CCPvirus#NeverTrustCCP#全党死清光#chinaliedpeopledied

封面图片

内地首宗同时感染两种Omicron亚型变异病毒个案

内地首宗同时感染两种Omicron亚型变异病毒个案内地发现首宗同时感染两种Omicron亚型变异病毒个案。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文章,指患者去年12月23日开始食欲不佳,同月29日出现疲劳、咳嗽,新冠检测呈阳性。患者今年1月4日出现发冷和发烧到摄氏38.9度,曾经入院,两日后再入院,之后8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研究人员于2023年1月28日和2月7日从患者身上采集上呼吸道样本,证实患者同时感染BA.5.2.48和BF.7.14。文章称,目前在重庆流行的主要严重急性呼吸系综合征病毒2型毒株为BA.5.2.48,BF.7.14比例相对较低。研究人员提醒,随著各种变种在一个地区共同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加,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变种的监测,特别是对免疫缺陷的关键人群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2023-03-1815:57:25(2)

封面图片

孔繁毅:XBB.1.5或成本港主流病毒株惟破坏力低

孔繁毅:XBB.1.5或成本港主流病毒株惟破坏力低美国估计,OmicronXBB.1.5新冠变异病毒株占目前当地超过四成确诊个案,本港近日亦首度有输入的XBB.1.5个案。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表示,XBB.1.5有机会成为本港的主流病毒株,传播力强,但破坏力低,大部分人感染后的病征轻微。孔繁毅说,XBB.1.5是OmicronBA.2的亚变种病毒株,本港不少市民曾感染过BA.2病毒,因此整体混合免疫屏障对预防XBB.1.5有效。他指出,新冠原始病毒疫苗,包括mRNA及灭活疫苗对XBB.1.5有效,但相对来说,效果不及新的二价疫苗,如果对上一次接种疫苗已超过半年,尤其是长者,应尽快再打加强剂。2023-01-1410:23:36(1)

封面图片

专家:没接种疫苗的Omicron康复者 或不能抵抗其他新冠病毒株

专家:没接种疫苗的Omicron康复者或不能抵抗其他新冠病毒株据英媒今(19)日报道,奥地利的研究团队分析,Omicron康复者的血液样本后,发现透过感染Omicron的BA.1版本与BA.2亚型而得到的抗体,不能中和其他新冠病毒病毒株。团队更发现,没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士及没感染过其他新冠病毒病毒株的人士感染Omicron后,他们的血液样本中几乎没有针对其他病毒株的中和抗体。他们得到的抗体很有特定性,只能对抗Omicron。团队中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UniversityofVienna)的专家指出,已接种3剂新冠疫苗的人士感染Omicron后,能得到高浓度的Omicron亚型BA.2和BA.1中和抗体,只是这些抗体的效力,比对抗其他较早出现的病毒株的抗体低。团队表示,研究突显接种疫苗加强剂对免疫保护的重要性。爆料投稿无聊就找:迪拜华人必备纸飞机大事件频道:【】【】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解释为什么Omicron比其他COVID-19变种更具感染性

研究人员解释为什么Omicron比其他COVID-19变种更具感染性今年早些时候SARS-CoV-2的Omicron变种迅速在全世界蔓延,来自Gladstone研究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病毒样颗粒来确定该病毒的哪些元素负责其高度的感染性和传播。此外,他们还证明,尽管针对早期病毒变种产生的抗体对Omicron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但那些最近打过加强针的人拥有更高水平的有效抗体。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病毒样颗粒系统让我们快速查询新的变种,并深入了解它们在细胞培养中的感染性是否发生变化,"格拉德斯通病毒学研究所所长、这项新研究的资深作者MelanieOtt博士说。"就Omicron而言,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在分子水平上,这个变种与其他变种有什么不同。""这种方法对于快速研究先前的抗体和疫苗对一个新出现的病毒株的有效性是非常有用的,"该研究的另一位高级作者珍妮弗-杜德纳博士指出,他是格拉德斯通公司的高级调查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调查员。包括阿卜杜拉-赛义德(左)和艾莉森-西林(右)在内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类病毒颗粒来确定SARS-CoV-2病毒的哪些部分是其感染性和传播性增加的原因。资料来源:迈克尔-肖特/格拉斯通研究所类似病毒的样颗粒加速了Omicron的研究流行病学证据表明,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发现的SARS-CoV-2的Omicron变种,比该病毒的原始毒株传播得更快。与其他变种相比,它还导致了更多的突破性感染,例如在以前感染过或完全接种过COVID-19疫苗的人身上。为了研究SARS-CoV-2病毒,Ott和Doudna的研究团队在2021年的最初几个月创造了病毒样颗粒。这些颗粒是由病毒颗粒的结构的膜、包膜、核苷酸和穗状蛋白组成的。然而,由于类病毒颗粒没有病毒的基因组,它们不能感染人类,处理起来比活体病毒的危险性要小。此外,研究人员创造新的类病毒颗粒的速度远远超过他们培育新的活病毒变种来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先前展示了相应的完整活病毒的感染性是如何与类病毒颗粒的组装效果相关的。例如,根据细胞培养实验,如果携带某种突变的类病毒颗粒在产生病毒颗粒方面更有效,那么具有相同突变的活病毒副本也更具感染性。最近,该团队开发了病毒样颗粒,以捕捉新出现的SARS-CoV-2的Omicron变种中不同突变的影响。他们发现,尖峰蛋白的Omicron突变使病毒样颗粒的感染性比带有祖代尖峰蛋白的颗粒高一倍。而携带Omicron突变的核衣壳蛋白的病毒样颗粒的感染性是祖先SARS-CoV-2的30倍。Ott说:"人们一直在关注尖峰蛋白,但我们在我们的系统中看到,对于Delta和Omicron来说,核衣壳在加强这种病毒的传播方面确实更重要。我认为,如果我们想产生更好的疫苗或研究阻断COVID-19的传播,我们可能想考虑尖峰蛋白以外的目标。"当研究小组制造出携带Omicron突变的膜或包膜蛋白的病毒样颗粒时,他们发现这些颗粒并不比祖先的病毒样颗粒更具感染性;事实上,它们的感染性只有其他一些...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22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2279.htm

封面图片

为什么Omicron与众不同?新研究有助于解释SARS-CoV-2变体迅速传播的原因

为什么Omicron与众不同?新研究有助于解释SARS-CoV-2变体迅速传播的原因一个多国研究小组发现,与早期变种相比,SARS-CoV-2的Omicron变种能更有效地与细胞结合,并能更好地躲避抗体。该研究还指出,事先接触病毒或接种疫苗仍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较新变种的严重疾病。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大卫-维斯勒(DavidVeesler)实验室的研究生阿明-阿德提亚(AminAddetia)和研究科学家朴英俊(Young-JunPark),以及瑞士贝林佐纳HumabsBioMed公司的主任卢卡-皮科利(LucaPicolli)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詹姆斯-布雷特-凯斯(JamesBrettCase)。维斯勒也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Veesler说:"在过去一年中占据主导地位的Omicron变种,如BQ.11和XBB.1.5,对宿主细胞上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有很高的亲和力,它们能够与细胞膜融合,入侵效率比以前的SARS-CoV-2Omicron变种要高得多。"自2019年SARS-CoV-2在中国武汉爆发以来,该病毒一直在不断进化。原始毒株的新变种不断出现。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变种的适应性较低,从而限制了它们的传播。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更有效的变种却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和死亡。在第一个名为BA.1的Omicron龙变种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变种,每个变种都发生了突变,从而提高了感染和传播能力。这些变种包括BA.2、BA.4、BA.5、BQ.1.1、XBB及其衍生物XBB.1和XBB.1.5。计算机生成的与SARS-CoV-2病毒尖峰蛋白结合的中和抗体(浅蓝色)图像。图片来源:LexiWalls和DavidVeeslerSARS-CoV-2病毒还能使曾感染过早期变种病毒的人再次感染,并突破为预防早期变种病毒而设计的疫苗的免疫保护。维斯勒和他的同事发现,这些再感染和突破性感染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新的变种能够躲避因接触早期变种而诱发的抗体。这种抗体被称为中和抗体,它能在入侵病毒立足之前迅速清除,从而防止感染。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先前的感染或疫苗接种确实有助于产生能识别较新变体上某些蛋白质的抗体。这些抗体能成功激活免疫细胞,通过杀死和消灭受感染的细胞来根除感染。维斯勒说,这种免疫反应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以前接触过早期变异体或接种过针对它们的疫苗似乎可以降低再次感染较新变异体后患重病、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虽然针对早期变种产生的大多数抗体的中和活性大大降低,但一种名为S309的抗体的有效性却得以保留。这种抗体针对的是病毒尖峰蛋白上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在不同变体之间往往保持相对不变,这可能是因为它的作用对病毒的功能至关重要。维斯勒说:"S309仍能识别所有这些变体,并中和它们(尽管效率较低),促进细胞反应,并在动物实验中防止疾病发生。"科学家们解释了为什么以前感染过或接种过早期变体的疫苗不能像早期变体那样有效地防止新变体感染的一个原因:免疫系统的反应往往是产生由以前的变体诱导的抗体,并与较新的变体产生交叉反应,而不是产生专门针对新变体上改变的蛋白质而定制的新抗体。维斯勒怀疑这是由于一种叫做"免疫印记"的现象造成的,在这种现象中,免疫系统对类似病毒新感染的免疫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免疫系统先前反应的影响。这种免疫印记导致免疫系统专注于它所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学习新的技巧来应对新变体中发现的突变。维斯勒说,这种现象就是为什么针对新变种的疫苗不应该含有旧变种的成分的原因之一,因为旧变种可能会有利于免疫印记,导致免疫反应不那么有效。...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0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04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