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还喝白酒吗?

年轻人还喝白酒吗?过去几年,好多人在讨论年轻人还喝不喝白酒。其中有个大佬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观点,他说等他们年纪大了就开始喝了。那究竟结果如何呢?其实事实很明显,不但年轻人不喝白酒了,整体上中国人喝白酒越来越少了。这里有个公开数据。2016年,中国白酒产量达到最高点,1400万千升。2023年,产量只有700万千升左右。腰斩。虽然白酒行业营业额并没有降还在增长(因为白酒一直在提价,且大家更倾向于喝高价酒了),但实际消费的酒水量确实越来越少了。这几年八项规定,严查酒驾等因素也在,不过主要还是老的喝不动了,年轻的不爱喝了。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后,烈酒销量普遍会降低。酱酒比较特殊,十年来产量一直在增长,但我觉得它也救不了白酒产业。而且两年前酱酒也明显降温了。以前领导们爱喝酒,酒桌上表忠心可以往死里喝。但现在领导们身体也扛不住了,还是打掼蛋比较养生。年轻人本来也不爱喝白酒,因为烈酒入口也不好喝,需要很长时间的成瘾训练。他们喝奶茶咖啡东方树叶去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瑞幸咖啡和茅台联名的背后,是茅台害怕被年轻人抛弃。

瑞幸咖啡和茅台联名的背后,是茅台害怕被年轻人抛弃。日本的经济衰退+人口老龄化,送走了将近一半的白酒需求。不知不觉间,整个市场都猥琐掉了。现在国内的年轻人本来就不喜欢酒桌文化,不爱喝白酒。听到喝酒就直摇头。谁愿意去酒桌上应付,自己舒服就得了。尤其是00后,整顿职场的段子都满天飞了。再加上白酒的价格高,一般年轻人也喝不起。所以,多搞品牌营销,就是要早点让年轻人接触白酒。尤其是让你早点意识到要喝好酒。你喜欢吃冰淇淋、喝咖啡是吧。那我就来找你,让你提前熟悉熟悉我的口味。别说这路子没有用,你看重庆的茅台冰淇淋店,打卡的人全是年轻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提前培养年轻人的高端韭菜啊。

封面图片

报告称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喝酒 无醇啤酒成新趋势

报告称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喝酒无醇啤酒成新趋势美国投行杰富瑞集团饮料行业分析师埃德华·蒙迪表示:“年轻人仍然会喝酒,但可能频率更少,酒精浓度更低,年轻人不一定喜欢喝他们父母爱喝的饮料,我们场看到饮料行业有代际差异的情况。”“我认为现在甜饮料更受年轻人欢迎,”他说。据了解,通常将酒精度3.5%-4%的称为普通啤酒,将酒精度大于0.5%、小于2.5%的称为低醇啤酒,酒精度小于0.5%称为无醇啤酒。无醇啤酒即按传统生产方法,生产过程后期增加了提纯和恢复原口味等特殊加工工艺,使该产品既保持原有口味不变,酒精含量又大大降低,只有普通啤酒的七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因此也被称为“不醉啤酒”(alcohol-freebeer)。由于其既具有啤酒的风味,又具有多饮不醉的优点,符合当今消费者日益重视身体健康的消费趋势,加上妇女及酒精过敏男士对低醇啤酒的喜爱,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59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596.htm

封面图片

广州三个烧炭的年轻人太穷了,穷的都买不起去张家界的车票。

广州三个烧炭的年轻人太穷了,穷的都买不起去张家界的车票。据认识他们的人透露,三个年轻人中最大的38岁,最小的29岁,还有一个36岁,因为他是本命年和熟人借了钱买了红内裤穿着上路的。三个人烧炭前,东拼西凑一共也就不到200元,买了啤酒和肉串就是希望可以吃饱出发,下辈子不饿死鬼投胎。还用了最后这点钱买了两卷透明胶带,封死了所有门窗缝隙,忍着广州室外35°的闷热天气,在密不透风的室内高温烧炭…从今年四月到六月,在网上已经看到至少三起年轻人相约集体上路事件了。但是从张家界开始,到后两起事件新闻报道或者说媒体的关注度越来越少了。对于上流社会来讲,这样的事件离他们太远了,他们也不能理解什么是“何不食肉糜”。对于下层百姓来说,他们除了埋头打工,养家糊口,活在生死茫茫的红线上还能做些什么?这次的三个年轻人真的是太穷了,都买不起一张去张家界的车票。社会应该给绝望的生命一口饭吃,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起来,让少年人有希望,让年轻人有事业,让中年人有家庭,老年人有幸福。莫要再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烧炭永无愁”的悲剧再发生了。

封面图片

业界:强势区域酒企保持较快增长

业界:强势区域酒企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449.2万千升,同比下降2.8%。业内人士认为,从白酒行业2023年的财报整体来看,头部白酒企业业绩连年增长后,去年增速依然不减。在区域酒企中,虽然各酒企增长情况有所分化,但较为强势的区域酒企也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白酒行业专家、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认为,当下消费者对白酒的选择越来越注重品质和个性化体验。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而言,名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国年轻人上香求什么?

下午察:中国年轻人上香求什么?“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据中国媒体报道,旅游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三倍多,2月以来“90后”“00后”的年轻人,更是占到了预订门票人群的一半左右。而随着中国年轻人间兴起了“寺庙游”的热潮,这句充满自嘲意味的网络流行语,也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注意。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新京报》星期二(3月21日)撰写评论文章,批评年轻人不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指年轻人如果把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显然是“走偏了”,而“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文章发出后,毫不意外地遭到了网民的批评和舆论的反弹,感到被冒犯的年轻人们,也在多个平台发声回击,一度在当天把相关话题“骂”上了微博热搜榜。有趣的是,当天傍晚,属于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的《北京日报》也就这个话题撰文,直言与其上纲上线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点出年轻人初入社会压力巨大,上香不过是一种减压方式,意在为网络舆论降温。有网民不禁感叹,年轻人上个香,居然能让两家官媒“掐起来”,这个事情真有这么复杂吗?[Media]通过网民评论不难发现,《新京报》的文章激怒年轻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偏概全地把“上香”和“不上课不上进”画上了等号,将许愿的行为上升到“把自己的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虽然文章也提到了年轻人面临的“考研究生、找好工作、摆脱单身等”压力,也提出了上香是年轻人“释放压力、转移焦虑的渠道”的可能性,但却用了更长的篇幅阐述为什么求神拜佛是靠不住的,颇有试图唤醒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之意。而文章末尾勉励年轻人应该坚韧不拔、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而不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在年轻人看来更是一碗“爹味十足”的“毒鸡汤”。“爹味”这个词,最初被用来讽刺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年男人,现在则延伸至批评虽然什么都不了解,却热衷于教育别人、给人提各种建议的人和行为。...

封面图片

【404文库】呦呦鹿鸣|一些人肉麻吹捧年轻人,是因为他们总想让年轻人充当炮灰

确实,他们吹捧年轻人,说年轻人代表了希望,说“世界是你们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打算交出自己的权力,即便到自己死了也不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