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青年热衷摆地摊生意 学者指反映经济处艰难期

内地青年热衷摆地摊生意学者指反映经济处艰难期内地多个城市近来兴起「摆地摊」,不少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入夜后在一些旺区各出奇谋售卖食品、饮品等。广州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陈小姐表示,4月底起在天河区卖菠萝冰,设备和食材成本约180元人民币,每杯菠萝冰卖6元,第一日就回本。她说,「摆地摊」适合经验尚浅或者未有能力投资的年轻人,有助在后疫情时期纾缓就业压力。本身修读数字媒体艺术的陈小姐表示,菠萝冰只是「网红」产品,热潮过后不一定再好卖,「摆地摊」只会当成副业,未来仍然希望从事美术相关工作。四川的土豆泥即是薯蓉,摊主郭先生表示,早前与女朋友分别辞职「摆摊」,成本大约800元,每份食品售价8至10元,短短3日就回本。他认为「摆摊」有商机,低成本便可创业,相对传统实体店投资比较大,现时已经不可行,因此经常在网上分享「摆摊日记」,鼓励更多年轻人勇于创业,形容如果仅守住自己工作的「一亩三分地」,很难有翻身之日。在厦门「摆摊」卖美式汉堡包的黎小姐,则曾经投资开过幼儿园,但近年出生率下降、疫情同政策等不利因素影响,去年底由教育投资人转型「摆摊者」,承认有很大心理落差,最重要是调整好心态。在广州「摆地摊」卖面包的林小姐就表示,「摆摊」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长远都是希望累积资金开实体店。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分析,「地摊」经济的兴起,除了反映内地经济处于比较艰难的状态,亦显示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有所放松,令「地摊」经济有生存空间。这对卫生、食品安全和市容等都带来新的挑战,城管部门要根据新情况调整管理思路,既不能放任自流,亦不能管得太严。他指出,虽然「地摊」经济谈不上是高质量发展,但说明社会有丰富多层次的状态。2023-07-2409:01:54(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内地兴起「地摊经济」学者:反映经济比较艰难内地多个城市近来兴起「摆地摊」售卖食品、饮品等。有「摊主」表示,「摆地摊」适合经验尚浅

封面图片

下午察:地摊烟火,中国经济的止痛药?

下午察:地摊烟火,中国经济的止痛药?淄博烧烤的香味,飘到了北上广。4月26日,中国深圳市通过新版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从9月1日起不再全面禁止摆地摊。深圳并非首个放开“路边摊”管控的城市。去年9月以来,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苏州、无锡、南宁、南京、兰州等多地纷纷通过修订政策或发文的方式鼓励“商业外摆”经营模式。近日,中国官方媒体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95后夫妻在浙江义乌夜市经营小吃摊的新闻,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和抖音热门。在视频中,夫妻俩边摆摊边直播,生意火爆。凌晨,他们对着直播镜头播报销售额:“大概9000块(人民币,下同,约1724新元)左右,一天就赚到了,好有成就感。”官媒宣传加上各地政策,把地摊经济拉回到公众视野。这种经济业态对中国人来说,毫不陌生。互联网关于官方鼓励地摊经济的记忆,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年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许多小商铺的城市,是毫无活力的“死城”。不过,这一提法并未形成规模。地摊经济初具规模地出现在中国官方表述里,是2020年。2020年初,冠病疫情在中国爆发。当年2月,中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6.2%的历史高位。三个月后的全国两会(人大和政协年会)上,李克强先是盛赞西部某城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一夜之间解决10万人就业问题;后又赴山东烟台考察,称赞当地的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据说李克强盛赞的那个西部城市,是成都。它是2020年首个提出支持“外摆”、也就是路边摊的城市。此后一个月,中国数十座城市动员商贩重新上街摆摊。社交媒体上,“全员摆摊”成为热搜话题。摆摊人中也出现了更多年轻人的身影。[Media]但李克强话音刚落不久,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即发表题为《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的文章,指北京代表中国国家形象,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

封面图片

看到杭州官方宣布从6月1日开始,允许在街头摆地摊谋生,不禁失笑!早在2020年6月1日,李克强在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考察,见到许

看到杭州官方宣布从6月1日开始,允许在街头摆地摊谋生,不禁失笑!早在2020年6月1日,李克强在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考察,见到许多商户在店门前摆地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李克强在一家名为「苏家麻辣拌」的熟食摊前,问摊主疫情期间受了多大影响、是否享受到房租减免,工资能否照发等。这位老板说,疫情期间生意没了,房租减免了4个月,现在经营基本恢复正常,加上允许在店外摆摊,很受市民欢迎,人气慢慢回来了。李克强关切询问围拢过来的商户和摊主,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然而这样的提议,当时遭到党内的嘲笑和抵制,尤其是蔡奇掌权的北京,6月6日,《北京日报》专门发表社论,标题就是「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直接挑战时任国务院总理发出的倡议。蔡慎坤

封面图片

墙内经济大崩溃,失业率超高,年轻人当下很难找到工作,催生了一个新行业,在深圳街头出现了一个新族群——“地摊女友”,有年轻女性在街

墙内经济大崩溃,失业率超高,年轻人当下很难找到工作,催生了一个新行业,在深圳街头出现了一个新族群——“地摊女友”,有年轻女性在街头摆摊,明码标价,五元一次拥抱,十元一次亲吻,服务项目还包括聊天、散步、牵手、逛街、聚会、做家务、打游戏等。习皇时代多怪象网友2:这个不是自谋生路!这是道德沦丧的产物!网友2:盛世女子万两金,乱世佳人半张饼!网友3:我们要加速灭共,百姓有温饱就没有街头地摊女出现了。欢迎您加入『』

封面图片

有内地民众欢迎优化防疫措施 学者指动态清零影响经济

有内地民众欢迎优化防疫措施学者指动态清零影响经济内地上星期推出进一步优化新冠防疫的「新十条」措施,除了无病征、轻症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外,亦大幅减少核酸检测范围和频率等。有广州市民欢迎国家放宽内防措施,指生活同工作早前都受到影响,期望下一步参考香港「0+3」措施,放宽外防措施。有北京的餐厅负责人表示,今年营运状况特别差,完全没有盈利,措施放宽是好事,但最好取消要持48小时阴性证明才可进入餐饮场所的规定。杭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前副教授张洪涛表示,当局不再推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感染数字相对可能会下降,但如果很多人感染,传播比较厉害,疫情会逐渐反弹,但到达高峰后就会过去,最重要是确保医疗系统不会大受影响。张洪涛表示,核酸检测可重点保护高风险人士,不可能完全「躺平」,但要简化不必要、没有意义的措施。民众要以平常心看待,如果太害怕或妖魔化病毒,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可能比病毒带来的更大。既然政策措施已经放开,疫情亦四面开花,政府应坚定往前走,不可能倒退,因为不可能截断传播链。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国家是根据疫情变化与时俱进调整政策,Omicron变种病毒传染性强,但毒性减弱,过去的「动态清零」已经不合时宜,对经济发展亦有很大负面影响。徐洪才预期,短期而言,政策措施松绑后,明年元旦、春节前后可能有大规模个案,但高峰期一过,群体免疫屏障就会建立,正常化的经济社会活动开展,不可低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他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困难比较大。从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头马车」来看,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成效有待观察、房地产消费市场仍需恢复,美国联储局可能进一步加息则不利出口等,但预期从第二季起,经济会强力反弹,全年有望实现5%的经济增长。2022-12-1209:33:16

封面图片

新华社发了一篇短文,让我颇有感触。

新华社发了一篇短文,让我颇有感触。说的是商务部考虑让修鞋,配钥匙等便民行业规范有序地回归百姓生活。我不太清楚商务部在怎样的精神状态下发了这样一则公告。要配多少把钥匙才能够满足一个工作岗位的需求?按一周40小时工作制计算,一个小时接待2个客人,一把钥匙利润10块,那么月薪3500块,还不算房租,水电等硬成本。修鞋的道理一样,且不论现在人们的消费习惯是把坏的鞋子直接扔掉,修鞋依然是一个流量+卖时间的模式,能够承接工作岗位相当有限。所以这种工作岗位的回归,只存在于幻想中的都市烟火,在实际操作中根本就是亏本生意。让人去修鞋,配钥匙,还不如号召大家摆早点摊来的实惠,早点摊可能真能赚到钱。那么问题来了,曾经路边的早点摊也是城市烟火的集中表现,更是一部分小摊贩的全部收入来源,那么为什么现在都消失了呢?没错,食品安全,市容市貌,城管暴力执法,各种原因导致了小摊贩从此灭迹于街头小巷。同样道理,修鞋和配钥匙,除了市场化原因外,实际操作中的否定也是最决定性的因素。之前大张旗鼓地赶人走,现在脑子一拍,又让人回来,这种行为就很令人费解。还记得几年前红极一时的地摊经济么,从上到下都号召年轻人摆地摊,多一份副业,多一点收入。想法是好的,后来呢?没搞多久就消失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城市管理和地摊经济的冲突,中央发号令,但是地方未必买账,执法者依然用老旧的执法理念,这样只会加剧商贩和城管之间的矛盾。时间长了,胳膊拗不过大腿,你说中央有文件我们摆地摊是合法的,但是地方执法者不吃你这套,人家接到的命令是保持街道的卫生整洁。这事情摊贩没错,城管也没错,错就错在,发布政策的时候,为什么不先做好万全的考察工作,想一出是一出,落地以后发现阻力很大,然后就让它自生自灭了。那么那些全身心投入进去的人,花了很多心思和成本准备大干一番的人,他们怎么办?对于这事情,看到最扎心的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