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实现二氧化碳一步合成乙醇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二氧化碳一步合成乙醇笔者16日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经过持续5年攻关,通过采用结构封装法,构筑双钯位点-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连续流一步近100%转化为乙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乙醇,俗称“酒精”,既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制造饮料、消毒剂、车用燃料等,并可转化为乙烯和下游高价值化工产品。刘小浩介绍,目前,在乙醇制备方面,工业上一般采用粮食发酵法和煤基乙醇技术。粮食发酵法制备乙醇不可避免出现“与人争粮”的局面,而煤基乙醇工艺路线复杂,且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近年来,国际上虽已开发出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但在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制备乙醇,由于其便捷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管理,更容易实现工业应用。该科研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结构封装法”精准构筑“双钯催化位点”-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合成的催化剂结构类似于一个胶囊,其胶囊内部封装了二氧化铈载体分散的双钯催化剂。刘小浩介绍,胶囊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疏水修饰后,保证内部生成的水富集而产物乙醇可以溢出。其中的水环境可以稳定双钯活性位点,该催化剂能够实现温和条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选择性高效稳定转化为乙醇。值得一提的是,该科研团队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构筑的“双钯活性位点”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其邻近的钯位点和富电子特性有利于促进中间物种碳-氧键解离和随后的碳-碳偶联,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定向生成单一高价值产物乙醇。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型反应堆系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用燃料

新型反应堆系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用燃料锅炉的效率通常很高。因此,仅靠提高燃烧效率很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其他方法,以减轻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为此,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是捕获这些系统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甲烷。要实施这一战略,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膜反应器,即分配器型膜反应器(DMR),它既能促进化学反应,又能分离气体。虽然DMR已在某些行业中使用,但其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锅炉等小型系统中的应用,仍相对较少。由日本芝浦工业大学的野村干弘教授和波兰AGH科技大学的GrzegorzBrus教授领导的一组日本和波兰研究人员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他们的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二氧化碳利用期刊》上。来自日本和波兰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反应堆设计,可有效捕捉二氧化碳排放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甲烷燃料。这一突破可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碳中和的未来铺平道路。资料来源:日本SIT的野村干弘教授研究小组双管齐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来优化反应器设计,以便将小型锅炉中的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烷。在模拟过程中,研究小组模拟了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和反应。这反过来又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度变化,确保在甲烷生产保持可靠的同时优化能源消耗。研究小组还发现,与将气体导入单一位置的传统方法不同,分布式进料设计可以将气体分散到反应器中,而不是从一个地方送入。这反过来又能使二氧化碳更好地分布在整个膜中,防止任何位置过热。野村教授解释说:"与传统的填料床反应器相比,这种DMR设计帮助我们将温度增量降低了约300度。"除了分布式进料设计,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影响反应器效率的其他因素,并发现一个关键变量是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改变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影响反应的效果。"当二氧化碳浓度为15%左右(与锅炉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似)时,反应器生产甲烷的效果要好得多。事实上,与只有纯二氧化碳的普通反应器相比,它能多产生约1.5倍的甲烷,"野村教授强调说。此外,研究小组还研究了反应器尺寸的影响,发现增大反应器尺寸有助于为反应提供氢气。不过,需要考虑一个折衷的问题,因为提高氢气可用性的好处需要谨慎的温度管理,以避免过热。因此,这项研究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问题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解决方案。通过利用DMR,可以成功地将低浓度二氧化碳排放转化为可用的甲烷燃料。由此获得的益处不仅限于甲烷化,还可应用于其他反应,从而使这种方法成为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多功能工具,甚至适用于家庭和小型工厂。这项研究得到了波兰国家机构、克拉科夫AGH大学和日本科学促进会的资助。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8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823.htm

封面图片

环保新突破:单原子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

环保新突破:单原子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串联单原子电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还原成乙醇。资料来源:DICP二氧化碳还原的挑战Cn(n≥2)液体产品因其高能量密度和易于储存而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对机理的理解有限,C-C偶联途径的操作仍是一项挑战。最近,由张涛教授和黄延强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涛和黄延强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锡基串联电催化剂(SnS2@Sn1-O3G),在-0.9VRHE和17.8mA/cm2的几何电流密度条件下,该催化剂可重复生成乙醇,法拉第效率高达82.5%。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自然-能源》上。研究人员通过在三维碳泡沫上进行SnBr2和硫脲的溶热反应,制造出SnS2@Sn1-O3G。这种电催化剂由SnS2纳米片和原子分散的Sn原子(Sn1-O3G)组成。机理研究表明,这种Sn1-O3G可分别吸附*CHO和*CO(OH)中间体,从而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甲酰基-碳酸氢盐偶联途径促进C-C键的形成。此外,通过使用同位素标记的反应物,研究人员追踪了在Sn1-O3G催化剂上形成的最终C2产物中C原子的形成路径。分析表明,产物中的甲基C来自甲酸,而亚甲基C来自二氧化碳。黄教授说:"我们的研究为乙醇合成中C-C键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替代平台,并为操纵二氧化碳还原途径以获得所需的产品提供了一种策略。"...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87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8721.htm

封面图片

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中海油表示,这口井将建立起二氧化碳回注地层的“绿色通道”,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郭永宾表示,这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实施,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恩平15-1油田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是中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经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中海油最终确定将二氧化碳封存在距离恩平15-1平台约3公里处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该种地质构造类似一个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够长期稳定地罩住二氧化碳。据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巨大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碳减排技术之一。而在此之前,中国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多为陆地封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03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0349.htm

封面图片

上海实现国内首例集装箱轮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

上海实现国内首例集装箱轮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据上海洋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消息,5月1日12时,巴拿马籍“长顶”号集装箱货轮完成作业后驶离上海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与以往不同,除了集装箱作业任务外,本次在装卸集装箱的同时还卸下了一罐液态二氧化碳。这罐液态二氧化碳源自船舶加装的碳捕捉系统,该系统将货轮引擎工作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液化。国内首罐液态二氧化碳的卸船标志着远洋航行船舶从燃油消耗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形成闭环。

封面图片

太阳光制甲醇:利用铜和氮化碳实现革命性的二氧化碳转化

太阳光制甲醇:利用铜和氮化碳实现革命性的二氧化碳转化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铜和纳米氮化碳晶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的阳光动力工艺,标志着向可持续燃料生产和减少二氧化碳迈出了重要一步。上图为测试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反应器。资料来源:诺丁汉大学效率和选择性的挑战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线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会激发电子,使电子穿过材料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从而产生各种有用的产品,包括作为绿色燃料的甲醇。尽管最近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一过程仍存在效率和选择性不足的问题。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因素。虽然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但传统的热法依赖于化石燃料中的氢气。利用可持续的太阳能和无处不在的丰富水资源,开发基于光催化和电催化的替代方法非常重要。改进催化的纳米级控制诺丁汉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马达萨米-坦加穆图(MadasamyThangamuthu)博士是研究小组的共同负责人:"光催化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光催化剂吸收光并高效分离电荷载流子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方法中,我们在纳米尺度上控制材料。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形式的氮化碳,它具有结晶纳米级畴,能够与光进行高效互动,并实现充分的电荷分离。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燃料)的过程。资料来源: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将氮化碳加热到所需结晶度的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种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功能特性。利用磁控溅射技术,他们在无溶剂过程中沉积了原子铜,使半导体和金属原子得以亲密接触。令人惊喜的效率提升在诺丁汉大学化学学院开展实验工作的博士生塔拉-勒梅尔(TaraLeMercier)说:"我们测量了光产生的电流,并以此作为判断催化剂质量的标准。即使不加铜,新型氮化碳的活性也比传统氮化碳高44倍。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每1克氮化碳中只需添加1毫克铜,效率就提高了四倍。最重要的是,选择性从甲烷(另一种温室气体)变成了甲醇(一种宝贵的绿色燃料)"。诺丁汉大学化学学院的AndreiKhlobystov教授说:"二氧化碳价值化是英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确保我们用于这一重要反应的催化剂材料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这种新型催化剂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由可持续元素组成--碳、氮和铜--这些元素在我们的星球上都非常丰富。"本发明是深入了解二氧化碳转化过程中光催化材料的重要一步。它开辟了一条创造高选择性和可调整催化剂的途径,通过在纳米尺度上控制催化剂,可以调高所需的产物。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28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280.htm

封面图片

中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

中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并拟于2024年尽早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根据《人民日报》星期二(4月16日)报道,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此次发布的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为三种口径,包括2021年全国、区域及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1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和2021年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据介绍,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核算电力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次发布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是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中“统筹推进排放因子测算”要求的重要举措,为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公告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根据基础数据更新情况,拟于2024年尽早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4年4月16日8:16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