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应坚持公益属性

中国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应坚持公益属性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恶意涨价、违规倾销课时等突出问题,中国教育部今天召开全国视频会议,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与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样,都应当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根据中国教育部官网消息,会议指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要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要把治理非学科类培训收费作为今年巩固校外机构治理及“双减”改革成果的重要方面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坚决防范打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旗号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会议强调,要迅速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加快完成对线上、线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收费问题排查,建立工作台账。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对排查发现的趁机恶意涨价、违规倾销课时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明确整改具体事项和时间表,实行销号制度。对整改情况,要及时向社会通报,形成震慑,提升人民群众的信任度和安全感。会议要求,各地要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排查整治工作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内容,形成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制订专门工作方案,明确治理目标、任务、措施,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问题,明确时限,务求治理的时、效、度。要进一步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等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务求实效。发布:2022年1月29日2:51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将整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恶意涨价

中国将整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恶意涨价中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据澎湃新闻报道,通知称,随着寒假的到来,非学科类培训市场营销急速升温,一些培训机构趁机涨价、倾销课时,制造焦虑,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双减”成效,必须全面加强非学科校外培训监管,不断巩固深化治理成果。通知要求,迅速开展全面排查,突出专项整治重点,包括非学科类培训收费项目与标准、收费公示制度执行、《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使用情况、培训预收费监管等情况。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核查处理投诉举报,确保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台账建实、整改任务列细。通知还要求,必须坚持边摸排边整改,对排查发现的各种问题,明确整改具体事项和时间表,逐一对账销号。对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培训机构,要坚决关停;对不落实培训预收费监管要求的,要严控资金流向,严防“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对民众反映特别强烈、影响比较恶劣的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问题要坚决查处。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及时向社会通报整改情况,形成震慑,提升民众对“双减”工作的信心和获得感。中国去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意见)后,各地展开对校外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整治,部分非学科类培训市场则出现升温迹象。发布:2022年1月30日9:03PM

封面图片

广东: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收费不得超过 5000 元

广东: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广东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发布《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冬季全省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必须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且不得以充值、次卡等任何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的检查力度,对于存在一次收取超过5000元、预收费未全部纳入资金监管、未依法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等问题的机构应进行执法检查。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将重点监管非学科类培训

中国教育部将重点监管非学科类培训中国教育部将把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作为新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明确标准要求,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遏制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违背公益属性的行为。根据中国教育部官网今天发布的消息,针对寒假前社会反映强烈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恶意涨价、超时段收费等突出问题,全国各地按照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统一部署,迅速行动、集中整治、立行立改,利用寒假前后一段时间基本完成了非学科类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消息说,各地认真落实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通过明察暗访、问询核查等方式全面排查问题。细化价格标准,依法依规对恶意涨价行为进行界定。畅通监督渠道,拓展问题线索来源,迅速核查处置,确保把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截至2月15日,各地共排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48万个次,发现恶意涨价机构52个,相关违规问题已经整改,对相关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培训费恶意涨价部分已全部退还家长。教育部下一步将把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作为新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明确标准要求,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遏制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违背公益属性的行为,确保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不打折扣。发布:2022年2月25日11:02AM

封面图片

四川部署校外培训治理百日攻坚行动 严防严控违规学科类培训

四川部署校外培训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严防严控违规学科类培训日前,四川省召开“双减”工作视频调度会,从严防严控违规学科类培训、维护家长资金安全、严格规范竞赛管理等方面,专题部署校外培训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议要求,各地要加大排查巡查力度,重点排查“白名单”内学科类培训机构和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两个重点,对照寒假专项治理行动、安全守护行动等专项行动问题台账,对曾发生违规培训行为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和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学校周边、居民小区开展全覆盖“回头看”,进行重点排查。坚决打击已注销或转型的原学科类培训机构利用之前的场地或师资继续违规开展学科培训,坚决打击托管机构、“小饭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AI自习室”等打擦边球开展学科培训。

封面图片

意见稿提出,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校外培训办学许可,具备法人条件。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登记为

意见稿提出,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校外培训办学许可,具备法人条件。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登记为非营利性法人。校外培训办学许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开展校外培训活动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办学许可,在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前,应当报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分别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校外培训机构采用预收费方式收取费用的,应当将预收费用纳入监管。

封面图片

教育部28日介绍,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即压减92.14%;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87

教育部28日介绍,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即压减92.14%;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87.07%;25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清理整治,不再在义务教育阶段从业。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平均降4成以上。共排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48万个次,发现恶意涨价机构52个,恶意涨价部分已全部退还家长。正在会同相关部门修订《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调整竞赛评审流程、细化组织要求、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彻底斩断竞赛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