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中国教育部: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中国教育部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综合中国教育部官网与中新社报道,中国教育部今天(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针对有关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话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回应称,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趋势,也是中国“十四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他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陈子季并称:“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他还说,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因素,一方面,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发布:2022年2月23日4:01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去年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35%

中国教育部:去年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35%中国教育部发布报告称,2021年全国设置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35%,职业本专科招生人数占全国本专科高校招生数的55%。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据澎湃新闻报道,由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星期五(8月19日)在天津开幕。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同期发布。《报告》指出,2021年全国设置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招生488.99万人,在校生1311.81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35.08%、33.49%。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继续接受高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同时,2021年全国设置高等职业学校1518所(含32所职业本科学校),招生556.72万人,在校生1603.03万人。职业本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总数分别占全国本专科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5.60%、45.85%。《报告》还指出,中国每年有30万左右的退役军人、下岗待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生源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遍布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年收入显著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此外,《报告》提到,中国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设置1300余种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近十年累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61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发布:2022年8月20日7:00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强调克服单纯以成绩评价高中倾向

中国教育部强调克服单纯以成绩评价高中倾向中国教育部强调,坚决克服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的倾向,也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去年12月31日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作为评价重点内容。教育部今天(2022年1月10日)在官网上刊登关于评价指南的新闻稿。评价指南强调,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结果之一,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中国国务院曾在2020年10月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同样强调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发布:2022年1月10日2:13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要求严查高校入学冒名顶替

中国教育部要求严查高校入学冒名顶替中国教育部要求,严格按规定组织高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严防冒名顶替。据中国教育部网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高考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对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招生录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中国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招生录取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制定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录取工作进程。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格落实招生政策,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要求。中国教育部明确,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招生录取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国家、省级、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社会监督。招生录取期间,向社会公开违规举报电话和咨询电话,安排专人接访,及时妥善处置招生信访问题。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会同教育纪检监察、考试招生等部门组织开展招生录取专项检查。对招生录取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中国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信息查询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各高校要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避免铺张浪费,认真做好录取通知书寄递等工作。新生入学时,要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并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严防冒名顶替。发布:2022年6月30日1:29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中国教育部: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中国教育部等四个部门明确,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严禁收取任何费用。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报道,为减轻因竞赛带来的学生过重负担,中国教育部、中央编办等印发文件,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该文件明确,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严禁收取任何费用;日常监管部分强调了竞赛活动的日常管理要求,明确了查处违法违规竞赛活动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中国教育部强调,任何学校、学生及家长坚持自愿原则参加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八个不得”,其中包括坚持公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竞赛各项工作不得进行委托、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等。教育部将把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竞赛同步纳入规范管理,加大违规竞赛查处力度。发布:2022年3月15日9:41A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禁止中小学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学生

中国教育部禁止中小学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学生中国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招生工作通知,规范招生秩序,禁止中小学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保障公平入学机会。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一(5月22日)发布的信息,教育部办公厅5月18日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今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学位资源供需平衡,掌握行政区域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同时,各地也要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入学,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教育部强调,各地要保持招生入学政策相对稳定,涉及大的政策改革调整要及时向教育部报告,提前召开必要的听证会、咨询会或吹风会,让老百姓“早知道”,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已查明不存在考前泄题

中国教育部:已查明不存在考前泄题对于高考数学试卷疑似泄题的两起事件,中国教育部通报,公安机关现查明,两起事件均发生在开考后,均不存在考前泄题。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教育部教育考试院6月8日发布情况通报,6月7日下午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数学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I卷部分试卷图片,被疑泄露试题。经公安机关侦查,现查明: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涉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事,是广东某考生考前在QQ空间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开考前。此外,安徽某考生自称“考前押中语文全国乙卷试题”,同样是考后恶意编辑的帖子。以上情况均不存在考前泄题。对所涉考点,相关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已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并对违规考生和失职失责人员严肃处理。发布:2022年6月8日10:29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