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研发广谱药以应对变异冠病病毒

中国正研发广谱药以应对变异冠病病毒中国科技部长王志刚今天(8日)透露,中国正积极研发冠病广谱药,以应对不断变异的冠病病毒。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王志刚今天在全国两会后举办的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说,中国始终坚持五大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包括疫苗、药物、检测、动物模型和科学溯源。面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不断变异的冠病病毒,中国正积极研发广谱药来应对。王志刚介绍,疫苗研发方面,中国目前有三种灭活疫苗,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已符合条件上市。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两条技术路线也有进展,DNA和mRNA两种疫苗均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药物研发方面,王志刚介绍,一个中和抗体药已附条件上市,另有三个小分子药,也就是口服药已进入三期临床,还有一些综合的抗体药、小分子药、中药都在积极地研发。另外,目前鼻喷式、吸入式疫苗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检测方面,他说,中国目前最快可在30分钟内完成样本检测,一个集成检测系统一天可以检测20万份样本,检测能力大大提高。王志刚也补充道,在动态清零政策下,中国防护太好,病例太少,因此中国药物研发相对较慢,有许多实验都是在国外进行。所谓“广谱药”,即能针对多种微生物、致病因子或疾病有效的药物。发布:2022年3月8日4:23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首个针对冠病变异株广谱多价疫苗在北京接种

中国首个针对冠病变异株广谱多价疫苗在北京接种神州细胞公司披露,由其研发的冠病重组蛋白二价疫苗近日正式在北京开始接种。这是中国首个针对变异株的冠病广谱多价疫苗。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去年12月初,神州细胞的冠病重组蛋白二价疫苗安诺能获批紧急使用,此后也获得《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推荐。神州细胞相关负责人对外介绍,目前安诺能已经发货,陆续抵达北京各区县和接种单位,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可以咨询附近接种点,预约接种。北京经开区公众号“北京亦庄”消息,经开区内两处疫苗接种点在原有四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类型基础上新增一款二价冠病变异株疫苗,即安诺能。“这款疫苗室温可稳定存放6个月以上,便于运输到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神州细胞创始人谢良志介绍,安诺能采用了全长刺突蛋白天然三聚体纳米颗粒抗原,并且添加比传统铝佐剂更先进的新型水包油佐剂,既可以增强抗体反应,又能激发强烈的T细胞免疫反应,对预防变异株感染,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安诺能是中国国内首个针对变异株的冠病广谱多价疫苗。在临床前动物模型和临床人体试验中,安诺能对病毒变异株Alpha、Beta、Delta和Omicron,均能诱导出均一的、超高的中和抗体滴度。神州细胞披露的一项在阿联酋开展的三期临床研究显示,针对奥密克戎BA.1和BA.5变异株,安诺能与辉瑞mRNA疫苗头对头研究达到了预设的非劣性终点,即免疫原性与mRNA疫苗大致相当。相比mRNA疫苗,安诺能还在安全性、热稳定性、储存及运输等方面拥有优势。临床数据显示,安诺能局部和全身系统性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主要为1至2级轻度反应。国外三期临床研究显示,在灭活苗背景人群进行序贯加强,针对奥密克戎BA.1和BA.5变异株,接种安诺能28天后,诱导的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别达到基线的19.4倍和15.9倍,达到了优效标准。...

封面图片

中国首个国产冠病口服特效药获批上市

中国首个国产冠病口服特效药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国产冠病小分子口服特效药物获批上市。据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星期二(7月26日)消息,由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全球专利的冠病小分子口服特效药物阿兹夫定(Azvudine)于星期一(25日)获批上市。消息称,这款药物由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作为发明人,联合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科研团队,历时两年多完成研发和临床试验。该消息还称,阿兹夫定靶向性强且长效,具有口服剂量低、效果好、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的优势,对新冠肺炎轻症、中症、重症均有效,且对冠病病毒变异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有明显效果,有望成为未来预防冠病的首选药物。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星期一消息,此次阿兹夫定获批为“应急附条件批准”,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消息称,中国国家药监局已于2021年7月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冠病成年患者。资料显示,辉瑞的Paxlovid是此前中国市场唯一已上市的冠病小分子口服药。发布:2022年7月27日12:07PM

封面图片

美国专家:冠病病毒在各地都可能变异 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毫无意义

美国专家:冠病病毒在各地都可能变异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毫无意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收紧针对中国入境旅客的防疫措施之际,美国防疫专家称,任何地方都有大量冠病病例,同样有可能出现新的变种,对来自中国旅客入境的旅行限制没有意义。据《华盛顿邮报》星期六(12月31日)报道,冠病病毒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理由认为中国感染人数激增会为新的变异毒株创造特殊条件。世卫组织流行病学家科克霍夫(MariaVanKerkhove)称,目前奥密克戎毒株已经有500多个分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任何地方都有病毒变异的风险。另一名专家沙曼(JeffreyShaman)也认为,旅行限制似乎是为了在边境阻止病毒,但现在病毒已经无处不在,这么做毫无意义。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Research)免疫学家安德森(KristianAndersen)称,比起大量传播所带来的病毒新变种风险,她“更关心的是数以千计的生命(可能数万或数十万)因此而丧生。我们应该全力帮助中国和中国人民,包括紧急运送mRNA疫苗。”安德森认为现在真正应该做的,是创建一个程序来对飞机废水进行监测,以密切关注来自国外(包括中国)的病毒变异株,然后可以将其与本国的废水监测相比较,以更全面地了解病毒变异的情况。目前,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要求来自中国的乘客在飞行前进行强制性冠病检测。日本和意大利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入境检测,若呈阳性需进行隔离。摩洛哥则禁止所有来自中国的游客入境。发布:2023年1月3日12:02PM

封面图片

腾盛博药与国药合作加速生产首个中国产冠病抗体药物

腾盛博药与国药合作加速生产首个中国产冠病抗体药物腾盛博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腾盛博药”)今天宣布,旗下控股公司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腾盛华创”)与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控股”)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公司长效冠病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包括药品储备、渠道分销、区域准入、及其它创新业务合作。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去年12月8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该抗体药物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新泉教授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腾盛华创(由腾盛博药、清华大学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成立)共同研发。该药系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冠病病毒抗体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至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其中青少年(12至17岁,体重≥40kg)适应证人群为附条件批准。其获批是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ACTIV-2的3期临床试验,包括847例入组患者的积极中期及最终结果。最终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使临床进展高风险的冠病门诊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80%,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截至28天的临床终点,治疗组为零死亡而安慰剂组有九例死亡,并且其临床安全性优于安慰剂组。同时,无论早期即开始接受治疗(症状出现后五天内)还是晚期才开始接受治疗(症状出现后六至10天内)的患者,住院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这为冠病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治疗窗口期。此外,全球多个独立实验室的体外嵌合病毒实验检测数据表明,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新发现的冠病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及其他广受关注的主要变异株均保持中和活性。截至获批上市,这一抗体组合药物的实验室研发和临床试验历时20个月。...发布:2022年3月30日9:47AM

封面图片

港大团队研发创新筛选平台 快速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疾病影响

港大团队研发创新筛选平台快速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疾病影响港大医学院及工程学院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创新筛选平台,可快速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新方法比传统方法速度提升39倍。研究人员亦专注了解病毒变异如何影响「合胞体」形成,即受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融合的过程,这有助识别可能对公共衞生构成重大风险的新兴病毒变异株。团队还确定两种已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药物,可以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仓鼠模型实验显示,药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诱导的合胞体形成,并有潜力缓解病情。团队认为,这些创新系统不仅有助快速追踪新冠病毒变异并找出治疗方案,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与细胞融合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疗法。而细胞互作平台可系统分析多种病毒的合胞体形成能力,包括爱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诱导合胞体形成的冠状病毒。团队期望从这项研究中获得崭新方法和深入知识,为治疗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细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2024-04-0415:08:55

封面图片

中疾控:冠病病毒KP.2变异株在中国处于低流行水平

中疾控:冠病病毒KP.2变异株在中国处于低流行水平虽然冠病病毒KP.2变异株目前在全球多国蔓延,但中国疾控局透露,该病毒在中国处于低流行水平。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国疾控局星期一(5月13日)发布健康提示,介绍KP.2变异株相关情况。据介绍,KP.2是冠病病毒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也是JN.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力的一个亚分支,2024年1月2日在印度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2月以来,KP.2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世界卫生组织5月3日将KP.2列入需要监测的变异株。JN.1变异株目前仍为全球传播流行株。今年以来,KP.2亚分支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从1月上旬的0.16%增长至5月上旬的约14%。近期,部分国家KP.2亚分支流行程度相对较高,占比为10%至30%。中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排在前三位的为JN.1、JN.1.16和JN.1.4变异株,3月11日首次从广东本土病例中监测到KP.2变异株。截至5月12日,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25条KP.2序列。每周报告的本土序列中,KP.2变异株占比在0.05%至0.30%之间,处于极低水平。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星期一接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说,出现新的变异株,提示冠病病毒并未消失,并且病毒仍在变异。从临床上来看,现在的变异株虽增加了传播力,但致病性目前看来没有明显增加,重症率应该不会增多。2024年5月14日5:37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