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剧房地产危机 央行官员建议延长去杠杆周期

疫情加剧房地产危机央行官员建议延长去杠杆周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突如其来的本轮疫情对处于谷底的中国房地产业是一个新的打击,建议在不改变去杠杆政策目标下适当延长去杠杆周期,包括适当调整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考核要求,为行业应对疫情争取时间。据彭博社报道,盛松成周二接受采访时指出,对于三道红线不达标的房地产企业,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按当前的指标维持六个月不上升的前提下继续提供贷款;贷款集中度管理对于各银行的达标时间也可以考虑往后推迟半年或一年。当前房地产业风险的突出表现是债务危机和疫情风险相叠加。盛松成称,应高度警惕房企现金流危机形成恶性循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危机仍在持续,头部民营房企的风险仍在持续,其中二季度大量房企美元债到期成为又一个风险点。”盛松成说,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市场快速下行和风险爆发后,全社会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预期已发生明显改变。去年下半年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紧张而被迫放慢施工节奏,甚至形成烂尾楼,对消费者信心冲击较大;本轮疫情可能带来同样的风险,这将进一步打击消费者信心、冲击房企的销售。预期恶化和疫情爆发的双重冲击已体现在1至3月的统计数据上。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至3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房企到位资金等多指标疲软,其中,销售额降幅继续扩大,3月单月住宅销售额创去年7月下跌以来最大降幅;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近20%。此外,3月份的数据尚未体现上海和广州等地因疫情实施严格封控的影响。2020年疫情之后,由于政策放松和需求推迟,楼市在疫情结束后的6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盛松成认为,是否会再次出现2020年那么大幅度的反弹还需观察;继续从需求端边际放松是现实的举措,各地要灵活把握因城施策和全国统一政策的平衡,以不增加行业风险为底线。...发布:2022年4月20日12:38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盛松成:内地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

盛松成:内地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人民银行前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金融支持有助房地产市场软著陆。他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筑底阶段。第一财经日报引述盛松成说,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分析,内地未来不可能再通过房地产业大幅拉动经济增长,指出中国人均住屋面积已经接近美国的三分之二,而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他提到,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2003年及2008年更严重,但今次并无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而是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他认为,当前出现房企资金链紧张及房地产风险,反映的不是政策方向的问题,而是政策调整实施强度、节奏及疫情的影响。盛松成判断,压实地方落实保交楼、稳民生责任,房地产企业努力自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市场预期有望改善。内地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筑底阶段,不会再大幅下跌,将逐渐趋于平稳。2022-12-2209:12:15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副行长称房地产泡沫已得到遏制

中国央行副行长称房地产泡沫已得到遏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说,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得到遏制,市场信心加快恢复,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综合财联社、路透社报道,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星期五(3月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21年下半年以来,以恒大为代表的部分房企由于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资产负债表持续处于高风险状态。潘功胜补充,加上房地产市场中长期需求中枢水平下移,以及持续三年的疫情冲击对就业、收入预期影响较大,多重因素的叠加放大了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外溢性。他将这比喻为房地产市场从“高血压”变成“中风”。潘功胜说,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调整,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金融16条”,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随著疫情形势的好转,前期出台政策的作用空间大幅改善,市场信心加快恢复,近期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潘功胜指出,当局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吸取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经验和教训,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和租购并举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中国房地产在过去两年需求疲软后在今年2月份首次实现同比增长。追踪该行业的克而瑞星期二(2月28日)发布的非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百强房企月销售额比2022年2月增长14.9%,至相当于665亿美元(895亿新元)。这是自2021年7月该行业开始滑坡以来,这一衡量销售的指标首次出现同比增长。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前官员: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

中国央行前官员: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星期三(12月21日)说,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金融支持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软着陆。根据第一财经报道,盛松成在一场金融峰会上发表《我国目前房地产调控与风险化解》的主旨演讲时说:“有观点认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有可能会硬着陆,我觉得不会,我们国家的房地产一定会软着陆,而这种软着陆在其他各个国家基本上没有过,我们国家有这个手段能够使房地产软着陆。”近一段时间,中国高层、重磅会议不断释放“稳地产”利好,从供需两侧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盛松成说。“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不会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了。”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和《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相继推出,旨在合理约束高杠杆企业负债行为,以及优化银行业信贷资源配置,避免房地产贷款风险敞口持续增长。在盛松成看来,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长远意义在于限制了房地产行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实际上限制了房地产对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限,使得资源更多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流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产业和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9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余额为38.91万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7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5.3%左右。房地产行业降杠杆效果逐渐显现。“实际上,在我们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以前,(这一)占比更高,房地产贷款的余额曾占整个贷款余额的28%左右,而每年新增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最高曾超过30%。”盛松成认为,这就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意义所在。从长期看,“三道红线”政策、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着非常深厚的意义,是不会改变和放弃的。...发布:2022年12月22日10:57AM

封面图片

专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延长部分房地产贷款项目的借贷周期

专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延长部分房地产贷款项目的借贷周期自去年以来,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就不断加大。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经营性物业贷款等政策均有利于拓宽房企融资渠道,进一步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型房企多持有一些优质的经营性物业资产,但可获得的抵押贷款规模有限,且不能用于偿还房企债务。该政策出台有利于大型优质房企快速盘活存量资产,缓解资金链紧张问题。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未来将健全房屋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延长部分房地产贷款项目的借贷周期,更好地满足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流动性风险。(经参报)

封面图片

报告:各大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仍谨慎

报告:各大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仍谨慎中国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最新报道称,中国房地产“白名单”虽为房企融资开闸,但并非所有的房企或房地产项目都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业贷款态度仍然谨慎。同时,今年一、二季度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期,上半年房企的压力仍然较大。克而瑞星期三(2月14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1月底,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陆续出炉并已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人民币,下同,33.7亿新元)。报告称,“白名单”虽为房企融资开闸,但并非所有的房企或房地产项目都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业贷款态度仍然谨慎,当前多数民营房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典型80家房企新增融资总额5692亿元,同比下降28%,房企融资连续三年负增长。今年1月,在融资支持政策作用下,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环比增加25.5%,发债规模环比增加27.4%。但是,今年一、二季度仍是债务到期高峰,两季度到期规模均在1500亿元以上,上半年房企的债务压力依然较大。报告认为,近期房企融资仍然较为低迷,再加上房地产销售仍未全面复苏,因此未来仍有可能有更多房企曝出债务违约事件,流动性问题仍需要行业注意。2024年2月14日3:00PM

封面图片

广东:加快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持续做好个别头部房企债务风险化解工作

广东:加快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做好个别头部房企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官网消息,2月2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布置2024年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到,围绕“稳预期、防风险”,推动建立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做好个别头部房企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推动化解一批问题楼盘。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居民参与、企业服务的物业管理新格局。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