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两成学生疫情期间出现严重情绪困扰

香港两成学生疫情期间出现严重情绪困扰疫情期间,香港很多学生被迫在家上网课、足不出户,一项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据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月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近1200名小五至中三的学生。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学生上网时间有所增加,而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精神健康状态较差,当中约两成受访学生出现严重情绪困扰。调查显示,在复课前后,有20.7%受访学生表示面对严重情绪困扰,有14.7%受访学生面对中度情绪困扰。调查还发现,近六成学生认为造成心理困扰或抑郁的主因是学业压力、32.5%是由于疫情。青年会协调干事施文欣说,家庭生活是青少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励家长关心子女学业之外,也要与他们进行共同感兴趣的活动,放松心情倾谈,并协助子女建立人生目标及方向。她同时鼓励青少年多做运动纾压,以及增强自信心。发布:2022年6月26日4:10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调查称近两成SEN学生曾拒上学 倡增情绪管理支援

调查称近两成SEN学生曾拒上学倡增情绪管理支援有调查发现,超过3成受访家长表示,有特殊学习需要(SEN)子女因升读小一,面临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包括难以专注以及容易发脾气,当中近两成曾拒绝上学。调查在今年访问了347名有特殊学习需要学童的家长,发现有关学童最常面对的困难包括未能冷静解决分歧。另外,调查亦访问了158名有关专业人员,约6成人认为,学校投放在社交发展及情绪管理的教学时间不足。负责调查的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指出,如果有较高社交情绪能力,学业表现会较好,亦可减轻家长的照顾压力。机构建议,为特殊学习需要儿童而设的升中适应课程中,应增加「社交发展」及「情绪管理」比例,以加强社交情绪训练。另外,小学及学前复康服务机构亦可为家长设立支援与互助小组,配合实境训练,令他们更掌握如何教导子女做好情绪管理,同时加强抗压能力,促进家校合作。2023-08-2912:00:25

封面图片

调查指近两成半受访儿童及青少年受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困扰

调查指近两成半受访儿童及青少年受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困扰中大医学院分别就儿童与青少年、以及长者的精神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发现近两成半受访儿童及青少年在过去一年,受到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困扰、即每4名儿童及青少年就有1人患有精神病。当中约一半人有两种或以上精神疾病,较常见为过度活跃症、品行障碍、焦虑症及抑郁症。调查在2019年至2023年进行,共访问约6千名6至17岁儿童及青少年,另外亦访问4800多名长者、当中约500人居于院舍。调查发现,近4%受访儿童及青少年过去一年曾想过自杀;其中约8%受访中学生表示有意轻生,2.3%人曾经轻生,中大形容情况响起警号。另外约1成受访儿童及青少年指,有睡眠失调问题。中大分析,涉及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父母有明显临床情绪困扰、儿童及青少年自身睡眠失调、面对学业困难,而非华裔青少年有较高风险患焦虑症。另外亦发现,近半数照顾者不愿意寻求专业协助。长者方面,调查显示,约两成受访长者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另外约7成安老院内长者患有认知障碍症;部分患者的照顾者有焦虑及抑郁等情绪问题,但未有正视。中大建议,应鼓励长者参与社交,及早介入延缓长者认知障碍病情恶化。2023-11-2910:51:09

封面图片

调查指近半受访儿童称负面情绪源于遭家长责骂

调查指近半受访儿童称负面情绪源于遭家长责骂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儿童表示,负面情绪源自「考试测验压力」,另外近半表示是因「家长责骂自己」。女青年会于去年6月至8月以问卷调查1300多对家长及子女,儿童年龄由6至13岁。调查发现,儿童的负面情绪主要跟学业及家长态度有关。超过三分之一受访儿童认为,「功课繁重」及「家长要求太多」都是负面情绪来源。而当家长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受访家长表示,较多用正面方式处理,以疏导孩子负面情绪,但并非所有儿童同意,包括93%家长称有「聆听孩子感受」,但只有约半数子女同意。女青年会认为,结果反映儿童与家长认知有落差。女青年会总主任郭义聪认为,由于家长就算正面处理孩子情绪,亦会借机会教导孩子,当中多采用说教形式,难免令孩子难以感到家长的关心。他建议家长处理子女情绪时,不要急于查问原因,应善用身体接触,例如与孩子拥抱,让孩子感受家长的接纳,用句子引导孩子表达自己感受。2023-01-1513:43:26(1)

封面图片

研究指逾两成有特殊需要儿童疫情期间受过身体虐待

研究指逾两成有特殊需要儿童疫情期间受过身体虐待香港儿科医学会发表有关新冠疫情对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发现儿童的精神社会健康问题较疫情前严重,整体生活质素亦下降。研究访问超过3万名中小学生及400名有特殊需要(SEN)学童及其家庭成员。研究指出,SEN儿童的整体生活质量在疫情期间明显较差。有超过23.5%的受访儿童至少遭受过一次严重的身体虐待;1.9%经历非常严重身体虐待。中小学生的肥胖及超重比率较疫情前上升,进行中等或以上强度带氧体能活动的时间下降,就寝时间亦有所延迟。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柏强表示,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导致家长有较大的压力。而学童的近视发病率较疫情前上升2.5倍,每年近视加深速度亦上升近2倍,相信与学童的屏幕时间增加有关。另外,婴幼儿的维他命D水平亦较疫情前下降13.6%。2022-11-1311:19:02

封面图片

调查指仅一成半受访基层长者疫情期间经常与子女联络

调查指仅一成半受访基层长者疫情期间经常与子女联络社区组织协会联同香港老人权益联盟及中大社会工作学系学者进行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基层长者缺乏子女支援。只有15%受访基层长者表示与子女经常联络。情感支援方面,仅8%受访者表示子女经常提供情感支援。团队于去年7月至今年1月期间,与162位基层长者户访谈,发现受访长者孤独量表得分高达9.2分,按照量表准则高于8分即属于严重程度的孤独感,部分受访者出现情绪困扰状况,当中焦虑状况比普通居港人士高一半以上。调查亦显示,逾九成受访长者在使用智能电话时感到困难,数码隔阂越严重的长者,情绪状况越差。社协促请,政府可于各区设立「长者社区保姆」,聘用邻经过合适训练且有照顾经验之妇女或社区人士,定期关怀及支援有需要的长者。团体又建议,政府于长者中心增聘恒常数码大使,提供个人化指导,打破「数码隔阂」,协助弱势长者过渡数码年代。2023-08-2016:00:03

封面图片

调查:港受访社企两成已结业 对今年预期均为负面

调查:港受访社企两成已结业对今年预期均为负面疫情下各行业面对经营困难,香港社会企业总会上月初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近两成受访社企已经暂停或已经结束营运,两成坦言会在未来三个月内结束营业,还有两成社企称,流动资金只可以支撑少于三个月,所有社企对今年生意的预期都是负面。根据《星岛日报》报道,此次调查共有153家社企参与受访,占全港社企四分之一。社企总会会长吴宏增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一旦社企面临倒闭潮,最受打击的是受聘于社企的弱势社群,包括精神病康复者、视障及伤残人士等。他们重视工作的价值远多于一份薪酬,工作也为他们提供社会参与、人际关系、尊严和成功感等,这些都是无价的。吴宏增还说,在第五波疫情下,社企面对史无前例的严峻局面,社企得到政府及商界的支援一直比较缺乏,然而很多社企较少要求直接提供资助,反而希望政府和商业机构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或顾客,采购社企的服务或产品,令他们能够持续经营,发挥社会效益。发布:2022年4月16日2:13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