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员工学历造假,企业应如何应对?

法律咨询:员工学历造假,企业应如何应对? 读者提问:我在迪拜一家小型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主管。近期发现数名新入职员工提交了虚假的学历证书。请问,针对此情况,公司应如何处理?员工提交伪造证书将面临哪些法律处罚? 律师解答: 根据阿拉伯联合大公国(UAE)2021年第31号联邦法令《犯罪与刑罚法》,员工提交虚假学历证书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具体而言,阿联酋《刑法》第252条和第253条对伪造文件的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伪造官方文件:可处以不超过十年的监禁。 伪造非官方文件:可处以拘役。 使用伪造的官方文件副本或明知是伪造仍使用者:可处以不超过五年的监禁。 使用伪造的非官方文件副本:可处以拘役。 此外,《阿联酋刑法》第258条进一步规定,明知文件为伪造仍使用者,将根据伪造罪的相关刑罚进行处罚。非法使用或从他人名下的真实文件或其副本中获利者,也将面临相同的处罚。 针对企业,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书面调查:在解雇员工前,务必进行详细的书面调查,收集确凿的证据证明学历证书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无须通知解雇:根据阿联酋劳动法相关规定,在完成书面调查并确认违规事实后,雇主有权不经提前通知直接解雇该员工。 书面解雇通知:解雇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送达员工,并在通知中清晰、详细地说明解雇的原因和依据。 向人力资源部投诉:雇主可以向阿联酋人力资源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miratisation, MoHRE)对提交虚假证书的员工提起正式投诉。 重要提醒:本文提供的法律资讯仅供一般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针对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阿联酋当地的专业律师,以获得更精确和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法律咨询|“员工学历证书造假,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员工学历证书造假,该如何处理?” 提问:我在迪拜一家小型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团队负责人。最近有几名新员工提交了虚假学历证书。能否请你说明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以及员工提交伪造证书会面临哪些处罚? 回答:若员工提交伪造的教育证书,根据2021年第31号联邦法令《犯罪与刑罚法》,该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此外,根据阿联酋《刑法》第252条和第253条规定,伪造官方文件者可能面临监禁和/或罚款的处罚,具体条款如下:“伪造官方文件者,将处以不超过十年的监禁;伪造非官方文件者,将处以拘役。” 阿联酋刑法第253条:“凡伪造官方文件副本并已使用者,或明知系伪造仍使用官方文件副本者,将处以不超过五年的监禁。若该副本为非官方文件,则处以拘役。” 此外,根据阿联酋刑法第258条规定,“任何人明知文件系伪造仍使用者,将视情形按伪造罪规定的刑罚予以惩处。任何人非法使用或从他人名义的真实文件或其副本中获利者,将视情形处以相同刑罚。” 雇主可在与员工进行书面调查后不经通知解雇员工,解雇决定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说明理由,此外,你还可以向人力资源部(MoHRE)对上述员工提出投诉。 【全球大事件】 助您掌握时事,稳操胜券! #China #全球大事件 #热点新闻  #投稿曝光

封面图片

MoHRE明确私营雇主处罚员工标准

MoHRE明确私营雇主处罚员工标准 阿联酋人力资源部(MoHRE)近日澄清,若员工因向该部提出合法投诉或对雇主发起有效法律诉讼而被解雇,此类解雇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或任意解雇。人力资源部表示,雇主在此类情况下需向法院确定的合理金额赔偿员工。 针对私营部门员工实施纪律处分需遵循七大标准,包括:工作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保密违规程度、违规对员工或机构内其他工人健康和安全的影响、违规造成的财务后果、违规对机构及其员工声誉的影响、违规员工滥用职权、员工重复违规的频率以及违规行为是否涉及道德或刑事方面。 若员工认为自己被不公解雇,可向MoHRE投诉,该部将审查解雇原因并尝试调解。若调解未果,案件将移交相关法院。法院若认定员工遭不公解雇,将判令雇主赔偿。赔偿金额根据工作性质、员工受损程度及服务年限评估,但不得超过员工最后应得月薪计算的三个月工资。此外,员工仍有权获得服务终了酬金、通知期补偿及雇主所欠任何未付款项。

封面图片

迪拜工作:员工入职一周内被解雇可以要求赔偿吗?

迪拜工作:员工入职一周内被解雇可以要求赔偿吗? 问题: 我最近换了工作,加入了迪拜本土的一家新公司。但我在入职一周内就被解雇了,理由是公司重组。 我可以将这家新公司告上法庭并提出索赔吗?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什么权利? 答:可以: 在阿联酋,雇主可以在试用期内解雇员工,但必须提前 14 天通知员工。这符合 2021 年第 33 号《联邦雇佣关系管理法令》第(1)条的规定,该条规定:"雇主可在试用期内雇用员工,试用期自服务开始之日起不超过 6 个月。在此期间,雇主可提前十四天以书面形式通知雇员终止雇用"。 如果雇主或雇员不遵守劳动法中有关终止劳动合同规定的通知期限,则违反该法律规定的一方可能需要向另一方进行赔偿。

封面图片

国家杜马通过了一项法律,对伪造特战任何成员(包括志愿者)身份的人处以最高 15 年的监禁,对抹黑他们的人处以最高 7 年的监禁。

国家杜马通过了一项法律,对伪造特战任何成员(包括志愿者)身份的人处以最高 15 年的监禁,对抹黑他们的人处以最高 7 年的监禁。 因此,对于诋毁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和志愿者但不构成刑事处罚行为的行为,公民将面临 3 万至 5 万卢布的行政罚款。官员罚款 10 万至 20 万卢布,法人罚款 30 万至 50 万卢布

封面图片

法律咨询|“员工试用期后辞职跳槽至竞争对手处,我能否追讨追讨费用并提起诉讼?”

法律咨询|“员工试用期后辞职跳槽至竞争对手处,我能否追讨追讨费用并提起诉讼?” 提问:我是一名企业主。三个月前,我将一名员工带到我的公司工作。我支付了他的差旅费、居留许可费和培训费。然而,他在完成试用期后现已辞职。他现在已在一家竞争对手公司工作。针对这名员工,我应该采取什么适当的法律行动?我是否有权要求他偿还我所承担的所有费用?我是否还有权起诉雇佣他的公司并要求赔偿?请给予建议。 回答:如果该员工仍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内辞职,你有权要求偿还你所承担的所有费用,包括向新公司追偿。但如果他已完成了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后才辞职,你将无权享有这些权利。 根据《劳动法》第9条规定,若员工在试用期内希望跳槽至另一雇主处工作,须以书面形式提前至少一个月通知原雇主其终止合同的意向。除非另有约定,新雇主需向原雇主补偿招聘或签约该员工的费用。 关于为竞争对手工作的情况,在任何情况下,如发现员工泄露工作机密,并由此导致你方损失且其个人获利,你均有权提起诉讼。 提示:本文仅供参考,相关法律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

封面图片

Chiliz因未支付代币补偿而与前韩国员工发生法律纠纷

Chiliz因未支付代币补偿而与前韩国员工发生法律纠纷 PANews 6月26日消息,据No Cut News报道,体育和娱乐公链Chiliz Chain与其前韩国员工之间发生了一场法律纠纷。纠纷的起因是,4月19日,该前员工起诉了Chiliz的官员,声称自己在2020年至2022年为该项目工作期间被承诺的代币补偿从未兑现,并因提出这一问题而被解雇。Chiliz则以民事和刑事诉讼作为回应,指控前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并向媒体传播虚假信息。民事诉讼寻求赔偿,而刑事诉讼则指控诽谤。4月,前员工在此赔偿案中败诉,但检察官因证据不足而驳回了诽谤指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