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讨厌互联网人的一点:每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到结构性压迫最严重的群体。顺直男觉得自己被要彩礼,要养娃供房,所以每天

我很讨厌互联网人的一点:每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到结构性压迫最严重的群体。顺直男觉得自己被要彩礼,要养娃供房,所以每天上网给人取外号“小仙女”,顺性别不考虑性少数,健全人看不起精神病,再到性少数里更惨的、不被认同的跨。我能看到很多人关心弱势群体,但我也看到好多好多人只是不停地在用自己的身份认同挤兑别人。停,我们不要比惨,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他人,理解别人,努力做自己能做的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性少数群体遭到的职场歧视】

【性少数群体遭到的职场歧视】 (1)基于性向和性别认同的就业歧视投诉数比例与基于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的投诉比率不相上下; (2)非异性恋者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因其性向遭遇隐性歧视; (3)多元性别人群跟其他人群之间存在较大收入差距。

封面图片

【边缘群体没有教育大众的义务】

【边缘群体没有教育大众的义务】 少数族裔、女性、性少数、信仰少数、慢性病患者、精神疾患、残障者常常需要面对各种不请自来的提问。发问者可能觉得回答这些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方却可能已经被成千上万这样的提问骚扰到了正常生活。每天应对各种涉及隐私、令人不适的问题,还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解答,常常令人精疲力竭。 ○ 问题举例: 1. 作为少数族裔,你和我解释一下所谓的社会性种族歧视? 2. 作为同性恋,你现在还受到哪些歧视? 3. 我看到了关于你们xx群体的那个新闻,和我具体说说呗? 4. 你父母很黑哎,你为什么那么白? 5. 你那个性别转换手术,具体是怎么样的? 6. 你怎么变成残障者的? 7. 你现在用的那个药是怎么回事? ○ 如果有关于边缘群体的问题,你该怎么做? 搜索几个愿意公开谈论相关信息的博主,了解当事人第一手的叙述。请注意到,边缘群体并不是同质化的群体,群体内对相关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请不要只听一种观点。 ○ 如果你还是想问身边的人问题,请在提问前先问自己: 1. 对方需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回答你的问题? 2. 这个问题有没有涉及隐私? 3. 这个问题我有没有别的方法查找到答案? 4. 这个问题是不是基于刻板印象提出来的? 5. 我是在寻求答案,还是想与人争论? ○ 另外,也请记住: 1. 对方只能谈论自己的观点和观察,不能代表整个群体。 2. 对方也需要工作学习,教育同事同学并不是TA们的义务。 3. 对方完全可以拒绝回答你。

封面图片

@共青团中央 身为共青团官方媒体,你们是觉得自己很幽默吗?这几年把中国的青少年一个个培养成满脑子只有立场和情绪,没有理智、科学知

@共青团中央 身为共青团官方媒体,你们是觉得自己很幽默吗?这几年把中国的青少年一个个培养成满脑子只有立场和情绪,没有理智、科学知识和脑子的一群民族主义“准青年Nazi”,还嫌不够?觉得大家忍受的还不够? 在中国的性少数、尤其是跨性别群体的生存和歧视问题没有改进、性教育一坨屎没有任何进步、甚至整体社会大环境不断保守化不断退化的当下,还在牺牲和利用他们当作对付美国所谓“政治正确”舆论的手段,挑起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他们进一步的误解乃至仇视,加深民粹氛围。 表面装的好,一句“纯属虚构” ,再派一两个水军在评论区立一个完美的“神像”我们不反对不歧视“好的性少数者”。然后按照自己的标准定义谁是好的性少数,谁是差的性少数。反过来问你们为这群纳税人做了什么法律保障、科普认知、医学上的改善,却连屁都放不出一个。 几个月前乱带女Q的节奏,扣女Q帽子,眼看欺负不了现在又对准性少数群体。咋了?欺负人少是不?把反美国政治正确变成新的中国网络政治正确,以为自己多爱国,实则陷入了美国人的话语权和符号体系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反对而反对。正经事却不做,在这里挑起网络骂战,你们安的什么心?

封面图片

【探索自己的性别】1. 我为什么觉得 / 不觉得自己是跨性别?

【探索自己的性别】 1. 我为什么觉得 / 不觉得自己是跨性别? 2. 我喜欢我身体的哪些部分,不喜欢哪些部分? 3. 有哪些我不喜欢的事物是和性别相关的? 4. 针对那些让我难受的事物,我是怎么减轻我的难受的? 5. 如果我作为一个男性 / 女性出生,我的生活会有怎么样的改变? 6. 如果我的一些性特征变了,我会有什么感受? 7. 如果我生活在无人孤岛上,我会希望我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8. 我希望10年 / 20年后,自己是什么样的? 9. 我在自己的梦里是什么性别的? 10. 如果性别过渡没有风险没有成本,你会做哪些过渡? 您可以多和一些跨性别者交流,加入一些相关群组,或看看别人自愿分享的探索历程、经历和建议。 您也可以尝试一些非永久性的性别过渡,比如在小圈子里临时更名,更换性别代词和称谓、在线上注册临时身份所属的账号等等。 您还可以尝试束胸、隐藏阴茎、使用阴茎假体、更换服饰等等。您可以尝试在公共场合以不同的形象出现,看看自己会不会更舒适。 另外,有条件的话,您可以尝试找一名对跨性别议题有了解,对跨性别友好的心理医生,来帮助您判断。 建议您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要贸然开始激素替代治疗,因为激素替代治疗带来的变化有时候是长期或永久的。 最后请记住,无论探索的结果是跨性别还是顺性别,这都是可以的。不要有压力。

封面图片

甲:很多人觉得因病致残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及时治疗,或者自己生活习惯不好,才会落下残疾的。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想啊?我们难道不想

甲: 很多人觉得因病致残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及时治疗,或者自己生活习惯不好,才会落下残疾的。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想啊?我们难道不想当健全人吗? 乙: 因为健全人常常有一种幻觉,那就是只要自己注意健康,永远不会因病致残。TA们不愿意去想那些做了一切防范措施最后还是落下残疾的人。这种幻觉让TA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可以由自己全方位控制的、是安全的。 丙: 你说的完全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陷入「穷人活该受穷」的错误想法。 丁: 同样的,有些人会反而去怪罪性侵受害者。因为TA们需要一种安全的幻觉:只要我不出去喝酒、只要我裙子足够长,我就不会被侵犯。 戊: 这又叫「公平世界谬误」,是认知偏误的一种。 很多人觉得,只要我小心翼翼,我就不会遇到不好的事情。所有遇到不好的事情的人都是因为TA们自己的选择出了差错。这种想法是极其有害的。 如果你认识想法很保守的人,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TA对弱势群体的共情心和同情心如此有限?这是因为TA们真心相信弱势群体遭到不公正,是自作自受。TA们认为几乎所有的不公正,都是自找的。 请认识到这种思维谬误,并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

封面图片

看完评论区气的我喘不来气

看完评论区气的我喘不来气 【网评】。。。。。好无语啊 我不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和心思希望他们去看看脑子 【网评】差不多就是强势方看弱势方想要自主生活哪怕这事实际上和他们无关就将之视为弱势方对他们的挑战。好多顺直人看性少数也是觉得他们恋爱就是在故意和自己对着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