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董事长:国外害怕中国车说明中国做得不错

比亚迪董事长:国外害怕中国车说明中国做得不错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外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很焦虑,甚至很害怕,说明中国做得还不错,并抨击欧洲和美国限制中国制汽车进口的作为。 综合彭博社、中国网媒快科技等报道,王传福星期五(6月7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称,国外政治家对中国新能源很焦虑,甚至很害怕,“反而证明了我们做得还不错,你不强,别人不会怕”。 他称,特别是欧洲、美国都有非常强大的汽车产业,如今美欧都针对中国电动车行业祭出高关税的壁垒和措施,都是反常态的。这些反应证明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国内电动车企间的竞争,王传福指出,其实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的竞争。 他表示,“我们不应惧怕或逃避,而应积极拥抱”,这种“卷”实际上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自然规律。 欧盟去年启动对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反补贴调查后,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关税决定。随着中欧贸易紧张局势继续升级,中国曾暗示考虑征收25%的关税进行报复。 2024年6月8日 7:14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比亚迪王传福:国外害怕中国车 证明我们做得还不错

比亚迪王传福:国外害怕中国车 证明我们做得还不错 对于国内车企间的竞争,王传福指出,其实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的竞争。我们不应惧怕或逃避,而应积极拥抱,这种“卷”实际上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自然规律,是为国家做贡献,所有的企业家要积极拥抱、参与这种卷。此外,王传福还指出,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变革实际上是技术的革命,技术在这场革命中一定起主推动,主的驱动力。技术的主推动就是创新,新质生产力在汽车工业领域,这也正是比亚迪持续投入研发、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为什么比亚迪能如此大手笔地投入上千亿用于研发?为什么第五代DMI混动技术如此出色?这都得益于过去的积累和投入,这才有了工业奇迹般的9万9秦L。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亚迪董事长:国外害怕中国车说明中国做得不错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外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很焦虑,甚至很害怕,说明中国做得还不错,并

封面图片

吉利汽车董事长:简单粗暴价格战是造假售假导火线

吉利汽车董事长:简单粗暴价格战是造假售假导火线 随着中国电动车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战频频发起,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坦言,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是车企造假售假的导火线,最终将造成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和澎湃新闻报道,李书福星期五(6月7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形容,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举世无双。 他指出,当今中国不缺造车的企业,欠缺的是有创新力的汽车零部件生态环境、有原创能力的汽车安全软硬件科技公司、有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供应商及具备原创能力的汽车公司。 李书福直言:“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随着中国电动车行业迅速发展、竞争环境日益激烈,车企近两年来频频发起价格战,致力在逐渐饱和的市场中抢占份额。 中国乘联会预计,在去年“史上最强”价格战之后,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仍将激烈。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论坛上直言,这样卷下去不是方法,企业的目标是盈利,进而通过缴税、就业为社会贡献。 他强调,汽车行业要有大局、有格局,着眼长远战略,而不是去卷。 不过,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让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未来十年将会有更多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会卷出中国品牌新高度,卷出用户利益最大化。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则形容,以前行业卷价格、卷技术、卷规模,如今已经在卷老板、卷流量等。 但王传福认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企业家不应该焦虑,而是要积极面对。“我相信所有的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为国家作贡献。” 2024年6月8日 2:01 PM

封面图片

每十辆车中就有一辆中国制造 中国电动车挺进墨西哥引美方担忧

每十辆车中就有一辆中国制造 中国电动车挺进墨西哥引美方担忧 墨西哥街头的中国电动汽车“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们开始看到中国汽车在墨西哥行驶,”墨西哥前外贸部副部长胡安·卡洛斯·贝克(Juan Carlos Baker)说。“从你看到中国电动汽车的频率以及中国电动汽车在营销和销售活动的积极程度来看,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大量进入墨西哥市场的情况是显而易见的。”等待装船出海的比亚迪汽车高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此过程中削弱通用汽车、福特和特斯拉等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地位,这引起了美国的担忧。尽管贝克指出,目前还没有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在墨西哥生产汽车,但美国议员们担心,汽车公司将利用中国作为规避美国对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的后门。不久前,白宫正式公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商品的新关税,将提高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增加到100%。除了墨西哥,在拉丁美洲,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根据巴西电动汽车协会的数据,巴西已经是中国汽车的第四大进口国,电动汽车的新销量增长了91%。国产汽车厂商比亚迪、奇瑞和长城已经占据该国前五大汽车品牌中的三席。(作者/周文浩)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针对欧盟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车企纷纷表示反对。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当地时间 4 日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

针对欧盟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车企纷纷表示反对。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当地时间 4 日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

封面图片

欧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中国车企中招

欧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中国车企中招 记者也第一时间采访了上述三家被抽样的车企,其中比亚迪称“不予回应”,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截至发稿尚未有明确的回复。目前,多位欧洲汽车产业从业人员已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行为提出强烈反对,认为欧洲汽车产业依赖与中国的对话而非对抗。相关多方表态:反对!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后,多方已经明确了对此事的态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表示,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信息披露中,罔顾事实,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损害,并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反补贴税。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深感遗憾,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就欧盟反补贴调查初步结果也已发表声明。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欧盟宣布从7月初起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临时征收高达38.1%的附加关税,这进一步背离了全球合作。这一措施增加了全球贸易冲突的风险。事实上,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无益于增强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希尔德加德·米勒还警告称,额外关税等所谓反补贴措施并不能解决欧洲和德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相反会迅速产生负面影响。“贸易冲突也会危及欧盟推广电动汽车和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目前与中国的业务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我们的企业目前正以创纪录的金额进行转型融资,资金也来自中国这个核心销售市场。”数据显示,欧盟汽车行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近1400万个就业岗位,占欧盟劳动力的6.1%。对出口商的潜在影响可谓巨大。2022年,欧盟向中国出口了价值2400亿美元的商品,中国成为欧洲第三大海外市场。据界面新闻6月12日晚报道,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作为插电式汽车的先驱,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韦杜姆在接受媒体采访就欧盟加征关税一事置评时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于本届政府既无关系,也不可取”。蔚来方面6月12日晚表示,蔚来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公司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在欧洲,蔚来将继续服务好蔚来用户,并积极开拓更多的国家市场。对于欧盟的政策,蔚来将持续关注、评估,并根据进展调整商业计划。在调查的最终结论宣布之前,蔚来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仍然抱有希望。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周游 摄宝马、奔驰、大众发声综合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6月12日报道,对于欧盟此番加征关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齐普策进一步表示。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宁俊斌 摄(资料图)同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表示:“我们关注到欧盟发布的相关临时措施。梅赛德斯-奔驰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实际上,在今年2月公布2023奔驰集团年度业绩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就曾警告称,欧盟针对中国加强保护主义的任何举动,都将对像欧洲这样的经济区域造成破坏性影响。另外,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反对欧盟委员会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的决定。德国大众认为,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大众汽车表示,欧盟委员会做出上述决定的时机,让当前德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大众汽车集团认为,自由、公平的贸易以及开放的市场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为一家全球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支持并倡导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政策。“大众汽车集团积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竞争。竞争将成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并将使我们的客户受益。大众汽车集团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大众汽车呼吁欧盟委员会利用下半年时间与中国方面进行贸易谈判,以便找到另一个既能公平对待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状况,又不会不必要地限制自由贸易的法规。相关贸易损失或近40亿美元欧盟中国商会调研显示,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欧盟加征10%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将给对欧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当前17.4%到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对此,欧盟中国商会认为,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有分析认为,此次欧盟加征的高额关税,将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日前,一项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40亿美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会使中国车企进入的步伐有所放缓,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也将面临暂时的调整期。值得注意的是,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一旦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更高的价格可能会阻碍欧盟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另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在加征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能否维持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着对动力电池的影响。据界面新闻,睿咨得能源副总裁付多向记者分析称,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导致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售价提高,进而可能影响销量。他认为,如果车企选择以降价的措施来获得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压缩动力电池的采购价格,使得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短期内面临盈利压力。美国白宫今年5月发布声明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升至100%,此项措施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2日回应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我们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林剑称。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