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

中国商务部: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 欧盟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中国商务部说,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并称目前距终裁还有四个月窗口期,希望欧盟同中国相向而行。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消息,发言人何亚东星期四(7月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国已多次表示强烈反对,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何亚东称,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6月22日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基于事实和规则两大支柱,就妥善处理该案立即启动磋商。截至目前,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 何亚东说,目前距终裁还有四个月窗口期,“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抓紧推进磋商进程,基于事实和规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欧盟6月12日宣布,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则持续到11月2日,届时欧盟可能会征收五年的最终关税。 何亚东也在发布会上指出,欧盟一些成员国政府和主要汽车企业,已经多次明确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措施。 他说:“中方希望欧方认真听取盟内呼声,理性、务实地与中方开展磋商,避免反补贴措施伤害中欧汽车产业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2024年7月4日 5:42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商务部介绍中欧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进展情况

商务部介绍中欧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进展情况 商务部 7 月 4 日下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上周,商务部表示,中国和欧盟双方工作团队正在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一事抓紧推进磋商,并希望能找到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请问,目前磋商是否仍在进行,能否介绍一下相关进展情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表示强烈反对,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6 月 22 日,王文涛部长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基于事实和规则两大支柱,就妥善处理该案立即启动磋商。截至目前,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目前距终裁还有 4 个月窗口期,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抓紧推进磋商进程,基于事实和规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日月谭天)

封面图片

中国商务部:欧盟反补贴调查不符合世贸规则

中国商务部:欧盟反补贴调查不符合世贸规则 针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商务部回应称,此举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三(10月4日)称,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要求中方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严重损害了中方权利。 发言人说,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方曾明确表示,欧方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贸易”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发言人呼吁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鼓励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深化合作,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发言人称,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调查程序,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3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这意味着欧盟可能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封面图片

商务部研究院梁明: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开展磋商

商务部研究院梁明: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开展磋商 欧盟委员会此前在 6 月 12 日发布初裁披露,拟从 7 月 4 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从 17.4% 到 38.1% 不等的临时反补贴关税。市场对如此高的关税是否最终落地关注度较高,记者就此采访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在他看来,即将在 7 月 4 日发布的初裁结果变动可能较低,最终结果要等 11 月份的终裁。近期中欧磋商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梁明表示,在 7 月 4 日之前,大幅降低或者取消加征税率的可能性较小,但从 7 月 4 日到 11 月 2 日之前,欧盟会进一步地进行补充调查,中欧双方还有 4 个月时间进行相关磋商,“在最终仲裁措施出台之前,我认为中欧双方还是有磋商空间的。”(上证报)

封面图片

中国商务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登记将影响欧盟消费者利益

中国商务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登记将影响欧盟消费者利益 对于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中国商务部称,此举给正常贸易往来增添负担,不利于双方新能源产业深化合作,同时将影响欧盟消费者的利益。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星期四(3月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注意到欧盟近日发布条例,要求海关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登记,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注,业界对欧盟未来可能采取的追溯征税措施表示极大的担忧。 何亚东称,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企业反映,中国对欧盟出口量与欧盟电动汽车消费量的变化相适应,并不存在所谓的进口激增和损害欧盟市场的情况。 何亚东指出,欧盟采取进口登记措施和可能的追溯征税,增加了进口环节,给正常的贸易往来增添负担,不利于双方新能源产业深化合作,也将影响欧盟消费者的利益。 何亚东说,中方一贯坚持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彼此关切,实现互利共赢,希望欧方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健康的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自3月7日起,欧盟委员会要求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必须进行海关登记。这意味着如果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最终认定中国电动车接受了不公平补贴,这些被登记的汽车或将被追加关税。 欧盟去年10月正式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今年11月结束。不过依据欧盟最初的通知,可在通知发布日起九个月内(即今年7月起)征收临时性反补贴关税。 2024年3月14日 5:42 PM

封面图片

商务部回应有关中国电动汽车补贴问题:希望欧盟正视三个事实

商务部回应有关中国电动汽车补贴问题:希望欧盟正视三个事实 7 月 11 日下午,商务部举行例行发布会。记者:近期有外媒报道称,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报告指,中国车企接受中国政府补贴后,给欧洲车企造成 “不公平” 价格竞争。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目前,中欧双方正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磋商。事实和规则是磋商的两大支柱。这里的 “事实” 是指双方认可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单方认定的所谓 “事实”。希望欧方正视中国电动汽车竞争优势并非来自于补贴的事实,正视中欧汽车产业合作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事实,正视欧盟业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事实,真正作出基于事实和规则、合理且客观的决定。(日月谭天)

封面图片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中国商务部:保留向WTO诉讼权利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中国商务部:保留向WTO诉讼权利 欧盟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后,中国商务部批评欧方做法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保留向WTO提起诉讼的权利,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星期四(6月13日)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强调,欧盟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此举不仅损害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扰乱中欧新能源车互利合作,也将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何亚东敦促欧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中欧相处正确之道,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 继美国于5月中旬宣布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后,欧盟经过七个月的反补贴调查,于星期三(6月12日)通知各车厂,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比亚迪加征的关税为17.4%,吉利汽车为20%,上汽因配合调查度低,将加征最高38.1%关税。欧盟对进口车的一般关税为10%,加征反补贴税后,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欧盟的关税成本将增达27.4%至48.1%。 2024年6月13日 5:3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