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1变种的"惊人不同"改变了我们与COVID-19战斗的游戏规则

JN.1变种的"惊人不同"改变了我们与COVID-19战斗的游戏规则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2023 年 12 月将JN.1 列为"关注变体",并于 1 月强烈声明COVID 是一个持续的全球健康威胁,造成了"太多"可预防的疾病,其长期健康后果令人担忧。JN.1 意义重大。首先,作为一种病原体它是SARS-CoV-2(引起 COVID 的病毒)的一个令人惊讶的新版本,正在迅速取代其他流行毒株(omicron XBB)。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 COVID 的进化过程。通常情况下,SARS-CoV-2 的变异体看起来与之前的病毒非常相似,每次只积累几个突变,从而使病毒比其母体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偶尔也会出现变种,就像两年前出现的奥米克龙(B.1.1.529)那样,变种似乎是突然出现的,其特征与之前的明显不同。这对疾病和传播具有重大影响。直到现在,人们还不清楚这种"阶跃式"的进化会不会再次发生,尤其是考虑到稳步进化的omicron变异一直在持续。JN.1 如此与众不同,并引发了如此多的新感染病例,以至于许多人都在猜测世界卫生组织是否会将 JN.1 作为下一个值得关注的变种,并赋予其希腊字母。无论如何,随着 JN.1 的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一流行病的新阶段。JN.1 从何而来?JN.1(或 BA.2.86.1.1)的故事始于其母系BA.2.86 在 2023 年年中左右的出现,它起源于更早(2022 年)的奥米克隆子变体 BA.2。慢性感染可能会持续数月(有些人甚至数年)而得不到解决,这可能是这些阶跃变异体出现的原因之一。在长期感染者体内,病毒会悄无声息地进行测试,并最终保留许多突变,这些突变有助于病毒躲避免疫,并在患者体内存活。对于 BA.2.86 来说,这导致尖峰蛋白(SARS-CoV-2 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可使其附着在我们的细胞上)发生了30 多种变异。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大量感染为病毒的重大进化创造了条件。SARS-CoV-2 的变异率仍然很高。因此,JN.1 本身已经在快速变异和进化。JN.1 与其他变体有何不同?BA.2.86 和现在的 JN.1 在实验室研究中有两种独特的表现。第一个问题与病毒如何逃避免疫有关。JN.1 的尖峰蛋白继承了30 多种突变。它还获得了一种新的突变,即L455S,这种突变进一步降低了抗体(免疫系统保护性反应的一部分)与病毒结合并防止感染的能力。其次是 JN.1进入细胞并在细胞中复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不深入研究分子细节的情况下,最近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实验室研究发现,BA.2.86从肺部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三角型等前微粒体变体相似。然而,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科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使用不同技术进行的初步研究发现,BA.2.86的复制特性更符合omicron系。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不同的细胞进入发现非常重要,因为这对病毒可能喜欢在体内的哪个部位复制有影响,从而可能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无论如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JN.1(以及整个 SARS-CoV-2)不仅可以绕过我们的免疫系统,而且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感染细胞并有效传播。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情况在人体内的表现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JN.1 有一些区别于其他变体的特点:症状是否更严重?BA.2.86 的阶跃式进化与 JN.1 的免疫吞噬特征相结合,使该病毒的全球增长优势远远超过了我们在 2023 年面临的以 XBB.1 为基础的品系。尽管存在这些特征,但有证据表明我们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仍能有效识别和应对 BA.286 和 JN.1。最新的单价疫苗、检测和治疗方法对 JN.1仍然有效。"严重性"有两个要素:一是病毒"本质上"更严重(在没有任何免疫力的情况下,感染后病情更严重);二是病毒的传播力更强,仅仅因为感染的人更多,就会造成更严重的疾病和死亡。JN.1 的情况无疑是后者。下一步怎么办?我们根本不知道这种病毒是否正处于成为"下一个普通感冒"的进化轨道上,也不知道这个时间框架可能是什么。虽然研究四种历史性冠状病毒的发展轨迹可以让我们窥见未来的方向,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的途径。JN.1 的出现突出表明,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持续的 COVID 流行病,这似乎是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新的大流行病阶段:后紧急状态。然而,无论是急性感染还是长期感染,COVID 仍然是对全球造成危害的主要传染病。在社会和个人层面,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接受一波又一波感染的风险。总之,这凸显了采取综合战略减少 COVID 传播和影响的重要性,同时尽量减少强制措施(如清洁室内空气干预措施)。建议人们继续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为了更好地防备新出现的流行病威胁,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流行病威胁,我们必须继续开展全球监测。中低收入国家的代表性较低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盲点。加强研究也至关重要。撰稿人:Suman Majumdar - 伯纳特研究所 COVID 和卫生紧急情况副教授兼首席卫生官Brendan Crabb - 伯纳特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执行官Emma Pakula - 伯纳特研究所高级研究与政策官员Stuart Turville -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柯比研究所免疫病毒学和发病机制项目副教授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卫将冠病JN.1变异株列为风险较低的“须留意变种”

世卫将冠病JN.1变异株列为风险较低的“须留意变种” 世界卫生组织星期二(12月19日)将冠病JN.1变异株列为“须留意变种”,并指目前的证据显示JN.1构成的公共健康风险低。 至少两名专家告诉路透社,虽然JN.1能够躲避免疫系统,而且比其他目前流行的冠病变种更容易传播,但它并没有出现任何更严重疾病迹象。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病毒学家佩科斯说,虽然感染JN.1的人可能更多,但它不会构成更大的风险。 JN.1之前是以BA.2.86谱系的一部分列为须留意变种”,现在世卫把JN.1单独列为“须留意变种”。 世卫组织说,目前的冠病疫苗将能继续预防JN.1和其他流行冠病变种引起的严重疾病和死亡。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本月早些时候说,根据CDC的最新预测,截至12月8日,JN.1亚变种约占美国冠病确诊病例的15%至29%。 美国在今年9月首次发现JN.1确诊病例。 根据世卫组织上月的资料,目前有三个冠病变异株被列为“须留意变种”(variants of Interest),另有六个变异株被列为“须关切变种”(variant of concern)。 2023年12月20日 11:28 AM

封面图片

中国大陆出现七例JN.1变异株 疾控局:不排除流行可能

中国大陆出现七例JN.1变异株 疾控局:不排除流行可能 中国国家疾控局星期五(12月15日)发布关于冠病病毒JN.1变异株相关问答时说,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七例JN.1变异株。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根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中国国家疾控局介绍,今年11月以来,JN.1变异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迅速增加,从11月初的约4%增长至12月初的30%左右。截至12月10日,全球至少有40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JN.1变异株。从分布看,欧洲占比最高,美洲等大洲的JN.1变异株所占比例亦呈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国家疾控局说,中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仍为EG.5及其亚分支。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七例JN.1变异株。虽然当前JN.1变异株在中国流行水平极低,但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中国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中国国家疾控局还介绍说,从各国流行情况看,近期JN.1变异株在多个国家增长迅速,但研究显示,在传播方面JN.1与XBB变异株差异不明显。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含有XBB.1.5成分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对JN.1变异株有效。因此,在人群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免疫(包括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的前提下,JN.1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可能相对有限。 据介绍,JN.1是冠病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也是BA.2.86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包括JN.1在内的BA.2.86变异株临床重症感染风险为低等。中国监测数据显示,JN.1变异株感染者均为轻型或无症状。不同变异株引起的症状往往相似,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通常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免疫力。基于现有证据,JN.1变异株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 2023年12月16日 8:19 AM

封面图片

马来西亚出现JN.1冠病变种毒株

马来西亚出现JN.1冠病变种毒株 JN.1冠病变种毒株在全球迅速传播,流行率也逐渐上升,马来西亚日前也发现这类病例。专家担心它可能在圣诞节及元旦佳节期间加速扩散,因此提醒民众注重防疫。马国旅游部长张庆信则反对政府恢复每日公布疫情,以免影响旅游业。 据报道,砂拉越大学社区健康与医学研究所总监戴维佩雷拉博士星期天(12月24日)透露,当局星期四(21日)开始在砂拉越检测到JN.1冠病病例。 他说,从砂拉越多个地区采集的61个样本包括两种变种毒株其中JN.1占49%,HK.3则占26%。“这些样本是从古晋和三马拉汉地区采集的,诗巫也出现一些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星期二(19日)将JN.1归类为冠病变种毒株。 马来亚大学研究顾问及名誉教授林世杰说:“JN.1感染的主要症状与相似,对于年长、免疫力低及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将有致命影响。” 2023年12月24日 2:01 PM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留意的新冠变异株

世卫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留意的新冠变异株 鉴于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12月19日发布初步风险评估,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但基于目前可用的证据,JN.1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额外风险目前被评估为低水平。评估报告显示,JN.1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2.86谱系的一个后代谱系。世卫组织表示,从全球来看,JN.1相较于其它流行的变异株有着显著的传播优势,其感染占比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这一周的3.3%迅速增至11月27日至12月3日这一周的27.1%。同一时期,JN.1在新加坡的流行率从1.4%飙升至72.7%,在法国的流行率也从10.9%大幅升至45.5%。

封面图片

专家警告:随着COVID-19变种的不断演变 疫苗监测至关重要

专家警告:随着COVID-19变种的不断演变 疫苗监测至关重要 他们的研究以研究信的形式发表在《柳叶刀》上,该研究比较了新的单价 COVID 疫苗(该疫苗专门针对 Omicron 的 XBB 变异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和含有 Omicron 变异株和 COVID-19 原始株混合株的老式二价疫苗,英国在 2023 年秋季开始使用单价疫苗。研究人员发现,两种疫苗都能产生针对最新的 Omicron 菌株 BA.2.86 的中和抗体。不过,新的单价疫苗针对一系列其他奥米克龙变种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研究小组收集了71名参加遗产研究(Legacy study)的人员在接种第五剂疫苗前后的血液和鼻腔粘膜样本,该研究是克里克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NIHR)的一项合作研究。他们比较了接种前后的抗体水平。鼻腔抗体水平和疫苗疗效接种了二价疫苗的 36 名参与者和接种了单价疫苗的 17 名参与者的抗体水平都有所提高,可以抵御所有变异株,包括今年冬天引发感染潮的最新变异株 BA.2.86。但那些接种了较新的单价疫苗的人在接种加强疫苗后,针对 XBB 和 BQ.1.1 株的抗体水平要高出 3.5 倍。由于奥米克龙病毒具有高度传播性,而且病毒会在鼻腔和喉咙中复制,研究人员对参与者鼻腔中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他们发现,单价疫苗提高了参与者产生针对大多数受测变种的粘膜抗体的能力,而二价疫苗则没有明显提高。两种疫苗都没有提高鼻腔中针对最新变种 BA.2.86 的中和抗体水平,这表明目前的疫苗可能不太可能阻止传播或预防无症状或轻微疾病,但仍能预防严重疾病。这凸显了谨慎更新疫苗的重要性,同时,由于一些较脆弱的人群对疫苗反应不佳,因此必须继续开发可预防所有变种的抗体药物来补充疫苗接种计划。专家评论和未来战略的必要性克里克高级临床研究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院传染病顾问艾玛-沃尔(Emma Wall)说:"英国去年部署旧版疫苗库存的策略取得了成效,两种疫苗对最新菌株提供了同等保护。但是,由于病毒在不断进化,因此需要持续监测,疫苗诱导的抗体将来可能不会那么有效。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能有效抵御所有新变种并能阻止 COVID-19 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疫苗"。克里克RNA病毒复制实验室组长大卫-鲍尔(David LV Bauer)说:"如果新出现的BA.2.86和JN.1变种与旧的Omicron变种有本质区别,那么今年冬天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幸运的是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新变种的出现速度比大多数临床试验产生数据的速度要快。但实验室分析可以很快提供详细的信息。持续监测将帮助我们紧跟病毒进化的步伐"。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CDC: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美加速蔓延

CDC: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美加速蔓延 新冠病毒变异株JN.1正在全球加速蔓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日表示,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并预测其在新冠基因组序列中所占比例将持续增加。截至12月8日,CDC估测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15%至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其占比还低于1%。CDC称,当前JN.1的持续增长表明,它要么更具传染性,要么更善于逃避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过与目前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没有证据表明JN.1对公共卫生的风险更高。 消息来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