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 10年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 10年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政府将在2030年前针对70种以上的车载芯片制定自主技术标准。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中国计划在10年内促进企业间合作,形成以国产产品代替海外大企业进口的态势,构建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等影响的国内供应链。主管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8日制定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通知了业界团体等。要求在2025年之前针对重要的逾30种车载芯片制定技术标准,到2030年扩大至70种以上。将通过完善与整车及核心系统相关的芯片的性能测试,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预计中国将以制定标准为推动力,实现汽车厂商与芯片企业的密切合作,有效利用政府旗下机构的认证,促进汽车厂商搭载本国产品。相关举措还将扩大至与自动驾驶技术等相关的车载芯片,力争构建不受美国制裁影响的自主的芯片供应链。中国之所以致力于发展车载芯片,原因是在中国政府力争以从汽油车转向纯电动汽车(EV)为契机、从销量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走向领先世界市场的“汽车强国”的背景下,芯片成为了软肋。汽车行业团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中国2023年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达到3009万辆,出口也接近500万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增加38%,达到949万辆,引领世界市场。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搭载比传统汽油车更多的芯片。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透露,纯电动汽车的芯片搭载数量约为1300个,与汽油车的近500个相比急剧增加。调查公司盖世汽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无人驾驶的“L4级”则超过3000个。在中国政府的号召下,汽车企业也在推进开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将在SUV搭载旗下企业开发的芯片。大型半导体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SMIC)的高管表示,将着力开发面向汽车领域的产品。不过,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的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5%左右,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则不到5%。包括这些芯片在内的车载芯片整体的国产比例被认为在1成左右,仅为估计国产比例达到约2成的芯片整体的一半。在中国,开发车载芯片的企业达到300家,但技术开发跟不上。德国英飞凌科技、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和日本瑞萨电子等实力雄厚,很多中国企业都依赖进口。车载芯片多为芯片线宽为数十纳米以上的产品,与尖端产品相比线宽较宽,因此未成为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的对象。但是,根据今后的中美关系和技术进步,海外产品的采购也存在被限制的风险。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芯片相关会议上,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强调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汽车芯片成为全球资源竞争的焦点。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全有能力培育出新一轮的汽车芯片产业。”据中国媒体报道,与制定汽车相关政策的研究机构的专家高翔提出看法称,在政府支援政策等的推动下,即使是技术难度极高的芯片,中国也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国产化的替代。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将为企业车载芯片开发补贴10亿日元

日本将为企业车载芯片开发补贴10亿日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对丰田汽车及日产汽车等12家企业开展的车载尖端芯片开发补贴10亿日元。针对自动驾驶等使用的数据处理速度快的芯片,力争2030年以后实现实用化。日本将加快开发全球需求越来越大的尖端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补贴对象是12家汽车及部件厂商于2023年12月成立的“汽车先进SoC研究中心” (ASRA),将于近期正式公布。ASRA有丰田、日产、本田、汽车零部件厂商电装及半导体企业瑞萨电子等加盟。ASRA将开发将电路线宽小于10纳米的多个微细半导体集成在1个芯片上的“SoC (系统级芯片)”尖端产品。这种芯片具有自动驾驶所需要的通信及车辆控制等多种功能。

封面图片

耶伦:不希望美中经济关系恶化 不接受新产业被中国进口产品重挫

耶伦:不希望美中经济关系恶化 不接受新产业被中国进口产品重挫 美国财长耶伦表示,连日与中国官员的会谈促进了美国的利益,强调不希望看到美中经济关系恶化和紧张。耶伦在北京总结访华行程时提到,她对中国内需疲弱,以及在政府大规模支持的推动下,对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产品等行业的过度投资,表示担忧。耶伦指出,中国政府十多年前大力支持,导致低成本的中国钢铁涌入全球市场,严重削弱世界各地和美国的工业,她已经向中方表明,总统拜登和她都不会再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当全球市场充斥著人为制造的廉价中国产品,美国和其他外国公司的生存能力,就会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在欧中资电动汽车企业圆桌会上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依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快速发展,不是依靠补贴取得竞争优势,美欧等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是毫无依据。王文涛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04-08 17:09:50

封面图片

英飞凌将为小米电动汽车提供先进的功率芯片

英飞凌将为小米电动汽车提供先进的功率芯片 德国顶级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已达成协议,将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米供应先进的功率半导体直至2027年,以进军中国及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英飞凌5月6日表示,其将为小米的电动汽车供应碳化硅 (SiC) 芯片和模块以及各种关键的微控制器芯片。该芯片制造商表示,此次合作可以“巩固英飞凌作为汽车半导体全球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封面图片

【两年了,为啥汽车还在缺芯?】在经历过产能不足的2020年之后,芯片厂商扩大的产能甚至被电动汽车快速增长抵消了。从几家主要芯片企

【两年了,为啥汽车还在缺芯?】在经历过产能不足的2020年之后,芯片厂商扩大的产能甚至被电动汽车快速增长抵消了。从几家主要芯片企业的库存情况看,库存情况仍不及2019年年底的水平,库存天数没有达到预期,同时库存产品的金额也相对较低。这意味着芯片短缺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远没有完全解决。 #抽屉IT

封面图片

针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汽车行业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我们强烈要求欧委会尽早

针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汽车行业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我们强烈要求欧委会尽早纠正错误认定。我们也注意到,中欧政府已开始磋商,希望欧方从中欧合作大局出发,在磋商中真正展现最大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达成平衡解决方案,维护中欧企业利益,共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机电商会作为本次调查的行业抗辩方,将继续代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展应对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坚决捍卫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合法权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微信公号)

封面图片

商务部称高度关注欧盟要求海关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登记

商务部称高度关注欧盟要求海关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登记 在北京,商务部表示,高度关注欧盟近日发布条例,要求海关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登记。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业界对欧盟未来可能采取的追溯征税措施表示极大担忧,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企业反映,不存在对欧盟出口激增和损害欧盟市场的情况,欧盟要求进口登记及可能的追溯征税,给正常贸易往来增添负担,不利于双方新能源产业深化合作,影响欧盟消费者利益。何亚东强调,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欧盟一直认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获得补贴,在欧洲低价倾销,欧盟委员会日前通过,要求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进行登记,完成调查后或者会追收税款。 2024-03-14 17:21:3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