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天极寒 AG600M低温试验试飞任务成功

挑战10天极寒 AG600M低温试验试飞任务成功 在10天的时间里,AG600M在-20℃至-40℃条件下先后完成了全机各系统功能性能试验,验证了飞机低温、除霜、除雪等使用维修程序。其动力装置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飞控系统、航电系统、起落架系统等关键系统通过了低温地面试验和试飞验证。此次试验需要验证飞机燃油、液压等系统在冷浸透12小时后的性能,但第二天的试验要求发动机需要保持在-20℃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则需要通过启动发动机的方式来保持发动机的温度。在查阅了相关数据之后,团队需要每两小时启动一次发动机,而启动前,团队还需要先给飞机装上两个约80斤的机载电源,开车完成后,再将电源拆卸下来,再抬回暖库保存。一晚上,值班的七八个人需要来来回回5次。据悉,这也是自首飞以来,AG600M执行的距离最长、航路环境最复杂的转场任务。无论是在海拉尔,还是在往返海拉尔的路上,“鲲龙”都以其优异的性能指标通过了极寒天气的考验。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600M完成高寒试飞任务

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600M完成高寒试飞任务 据悉,两架“鲲龙”AG600M(1003架、1005架)分别于1月22日、30日,历经近6小时22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先后转场至内蒙古海拉尔东山机场,开启低温环境相关验证任务。这也是自首飞以来,AG600M执行的距离最长、航路环境最复杂的转场任务。此次海拉尔高寒专项试飞验证持续约2周,AG600M先后完成了在零下20℃至零下40℃条件下全机各系统功能性能试验,验证了飞机低温、除霜、除雪等使用维修程序,为适航取证和后续低温环境下的使用维护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AG600M灭火型飞机研制工作已全面进入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攻坚阶段,计划2024年取得型号合格证。自今年元旦以来,项目研制全线开年即冲刺,在全国各地全面加速推进适航符合性试验试飞任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G600两项机上地面符合性试验完成 今年将冲击适航取证目标

AG600两项机上地面符合性试验完成 今年将冲击适航取证目标 此次表明符合性试验旨在验证航姿和应急磁罗盘系统适航符合性,保证系统装机后的功能可靠性。试验验证了AG600飞机航姿系统的磁航向指示功能、姿态指示功能、故障检测与告警功能以及应急磁罗盘系统的指示功能。试验团队于1月21日完成最后一项液压专业机上地面试验,期间各专业通力协作,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试验,液压组设计人员集智攻关、攻坚克难,充分研讨试验方案、技术难点、实施风险。液压专业机上地面试验的完成为后续的适航表明符合性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2024年适航取证目标奠定了基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G600全机载荷校准地面试验完成 试验历时28天 完成工况加载259项

AG600全机载荷校准地面试验完成 试验历时28天 完成工况加载259项 据了解,AG600飞机全机载荷校准地面试验包括机体载荷校准地面试验和活动面载荷校准地面联机验证试验。机体载荷校准地面试验通过机体载荷校准试验,建立机翼、平尾和垂尾各测量剖面的弯矩、剪力及扭矩载荷方程。活动面载荷校准地面联机试验,验证了脱机试验所得载荷模型对舵面铰链力矩测量的适用性和精度。全机载荷校准地面试验为载荷设计的理论方法提供了充分的实测数据支撑。据悉,AG600采用了先进的悬臂上单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单船身水陆两栖飞机布局形式,并选装了4台国产涡桨发动机。这使得AG600具备最大起飞重量53.5吨的能力,同时拥有载重量大、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特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面,AG600都能轻松起降,展现出其卓越的水陆两栖性能。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填补国内空白:中国自研AES100涡轴发动机完成整机结冰适航试验

填补国内空白:中国自研AES100涡轴发动机完成整机结冰适航试验 据介绍,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创新研制、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主要用于民用直升机,对于开拓、发展和完善我国民用涡轴发动机研发体系和适航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它具有高效率、低油耗、长寿命、高可靠性、满足广大领域使用需求等优点,起飞功率不小于1000千瓦,可配装5-6吨级双发直升机,也可配装3吨级单发直升机。整机结冰试验是民机高空台适航试验中考核最严格的试验之一,利用特种设备模拟恶劣的结冰天气条件,来验证发动机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试验的目的是考核在低温条件下,不添加防冰添加剂,燃油中水形成冰晶后进入发动机燃油系统,发动机仍能有正常的工作能力。发动机资料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航天六院推力最大液体动力点火试验圆满成功 四机并联超500吨

航天六院推力最大液体动力点火试验圆满成功 四机并联超500吨 它对四机并联方案进行了“全面体检”,验证了泵后摆发动机多机工作的协调性和最大力热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证明了发动机完全具备了飞行应用的条件。此次试验为今年某新型火箭的首飞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而试验发动机经检测处理后将交付飞行应用。据悉,所谓泵后摆发动机,就是一种将摇摆装置后置的发动机,能够有效减小发动机工作占用空间、减轻发动机结构重量、降低火箭伺服摇摆力矩。研制团队突破了高温高压大流量富氧燃气摇摆装置等关键技术,并进一步优化了发动机系统方案,解决了大功率旋转机械振动控制等难题。对比现役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新型发动机推力更大、性能更高、结构更紧凑,在同等火箭直径内可布局更多的发动机,从而有效提高火箭运力。四机并联,是把四台技术成熟的发动机系统“组合”在一起工作,而不是简单的“捆绑”在一起。如此一来,既可以为火箭提供更大的推力,又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的复杂程度。当然,多台发动机协同工作给研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带来了许多新挑战。研制团队通过深入的机理分析和大量的数字仿真,攻破了起动同步性、复杂力热耦合环境、故障识别与处置、垂直装配与整体交付、试验及测控等多项技术难题,确保了发动机和四机并联方案的稳妥可靠。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黑灯”电推进试验室正式投产 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

“黑灯”电推进试验室正式投产 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 据介绍,该试验室以其国内顶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成为了霍尔电推进发动机研究领域的璀璨明珠。它集结了模拟极端空间环境的真空系统,能够精确模拟出10-5Pa级的空间环境,为发动机试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环境条件。同时,试验室还配备了毫克级工质流量调节供应系统,确保在试验过程中工质流量的精准调控,以满足发动机工作的严苛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室针对霍尔电推进发动机推力微小而持久的特性,专门研发了高精度全自动推力测量设备和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这些设备能够精准捕捉发动机的推力变化,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为发动机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在设计理念上,试验室采用了先进的“黑灯试验室”概念,将数字化手段与试验系统紧密结合。这一创新设计使得试验系统能够在全面可靠的故障诊断系统支持下,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还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试验环境。在3月22日的点火试验中,某型80mN霍尔推力器产品在试验台上表现出色,各项测试数据均达到了设计标准。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试验设施完全满足霍尔电推进发动机的试验需求,为后续的发动机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