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台积电,曙光乍现

抗衡台积电,曙光乍现 英伟达和台积电是晶圆代工业务模式下的典型企业,一个设计,一个生产,而且都聚焦先进制程工艺,珠联璧合,成为当下半导体行业最抢眼的存在。相比之下,老牌的IDM企业,并稳定在各自领域内排名前三的企业,有两大代表,一个是英特尔,一个是德州仪器(TI),一个做数字逻辑芯片,一个做模拟芯片,这两家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但它们最近今几年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特别是德州仪器,无论是市值,还是营收、利润,或是业务拓展能力,与早些年相比都在下滑,而且裁员不断。晶圆代工正在全面打压IDM。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全球晶圆代工厂商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家: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其中的两家三星和英特尔都从IDM进入了晶圆代工业,且投入力度越来越大。01发展策略各有不同对于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这三大厂商来说,原来采取的晶圆代工策略各有不同,但近两年越来越趋同,那就是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最先进制程工艺技术上。台积电的基调一直没变,持之以恒地将晶圆代工业务做到极致,特别是在先进制程方面,是台积电投入的重点,每年都会有大量资金砸进去,而发展到10nm的时候,台积电相对于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是三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7nm和5nm制程芯片量产方面,台积电形成了对竞争者的碾压态势,并将这种优势延续到了3nm。三星方面,在20nm及以上制程时代,与台积电之间的差距没有现在这么大,而到了14nm(台积电称为16nm),三星凭借在制程工艺方面的突破,在这一节点处压了台积电一头,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台积电很快就赶了上来,并在10nm以下制程领域使三星越来越难受。为了追赶台积电,三星电子于2017年决定分拆晶圆代工业务部门,以寻求更多客户,特别是行业大客户的信赖,但从结果来看,这样的分拆并不算成功,或者说,对于三星这样在韩国处于巨无霸地位的企业来说,要想完全将晶圆代工业务分拆出来,难度太大。英特尔方面,在上一位CEO的规划里,晶圆代工业务几乎被无视掉了,而是将主要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核心产品CPU,以及各种新型处理器产品(如手机处理器和AI处理器),但从实际结果来看,都不理想,在CPU方面,AMD在过去5年里,凭借架构和设计创新,以及合作伙伴台积电的制程优势,快速逆袭,抢夺了大量原本属于英特尔的CPU市场份额。与此同时,GPU在AI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而台积电的制程工艺优势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反,在那段时期,英特尔并没有重视GPU市场,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遇期,这也导致该公司在最近几年大力投入GPU研发时,总是有种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新任CEO的带领下,英特尔大幅调整了发展策略,将晶圆代工业务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几乎是要All in式的投入,从近两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来看,英特尔的这个决策还是值得期待的,虽然时间稍晚了一些,但并没有错过,发展结果如何,估计5年后可以见分晓。02行业地位此消彼长总的发展策略会导致相应的结果,这在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晶圆代工业务上有明显体现,特别是行业排名,最为明显。就近两年的排名来看,这三强的变化很明显,台积电市占率已经提升到60%,三星下滑明显,英特尔在十强榜单中进进出出。前些天,TrendForce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榜单,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台积电的市占率已经提升到了61.2%,环比上升,而三星的市占率为11.3%,环比下降。英特尔方面,该公司的代工业务IFS(Intel Foundry Service)在2023年第三季度历史首次出现在该榜单中,当时排名第九位。而在第四季度榜单中,英特尔被挤出了前十。2022年第四季度,排名情况基本不变。市占率方面,台积电为58.5%,三星的市占率为15.8%,那时,英特尔还没有出现在榜单中。2021年第四季度,在榜单中,台积电的市占率为52.1%,三星为18.3%,那时,英特尔也不可能出现在榜单中,因为该公司是在2021年正式推出IFS服务的,一切才刚刚开始。综合以上3年内的市占率来看,台积电年年稳步提升,而三星则正相反。英特尔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发展,在2023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在该榜单中,但在第四季度又消失了。这些,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这三家厂商晶圆代工业务发展策略所产生的结果,即台积电从一开始就走纯代工模式,最大化地获得客户信任,同时将先进制程发展到行业极致水平,才能将市占率稳步提升,三星则介于IDM和纯代工模式之间,且在先进制程方面未能发展出行业顶尖水平,此消彼长,市占率在下滑。英特尔在榜单上的呈现与消失,则体现出其在业务发展初期的不稳定性。03工艺技术比拼行业市占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程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台积电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特别是在晶体管密度和能效方面,技术积累的优势短时间内难以被超越。不过,最近几年,英特尔追赶的脚步很快,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10nm制程工艺(在未攻克该节点之前,英特尔在14nm制程上徘徊了近5年时间)以后,该公司的制程节点演进速度明显提升,正在拉近与台积电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前有(台积电)堵截,后有(英特尔)追兵,未来,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日子恐怕不好过。最近,TechInsights发布了一份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制程技术对比报告,主要关注先进制程的晶体管密度、运算效能和能耗效率。晶体管密度方面,台积电3nm(N3)制程及其强化版N3E,晶体管密度达到283MTx/mm²(每平方毫米百万晶体管数)和273MTx/mm²,都高于Intel 18A的195MTx/mm²。Intel 18A采用背面供电技术(Backside power),对降低能耗有一定帮助,但英特尔没有公布能耗数据。总体来看,Intel 18A大幅超越台积电3nm性能还是不太可能。三星领先台积电跨入GAA架构Nanosheet制程,力图弯道超车,不过,比较晶体管密度、性能、能耗后,同年内,三星的制程工艺都落后于台积电,台积电晶体管密度约是三星的1.5倍以上,;先进制程客户数量方面,台积电也远超三星。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良率,它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客户认可度。自从进入5nm制程时代以来,良率一直是三星晶圆代工业务所面对的最大问题,特别是在3nm制程节点上,三星率先引入了全新的GAA架构晶体管,与以往使用的FinFET晶体管有较大区别,也使良率问题进一步放大。据Notebookcheck报道,目前,三星的3nm工艺良率在50%附近徘徊,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三星2023年曾表示,其3nm工艺量产后的良率已达到60%以上,不过,现在看来,当时过于乐观了。今年2月,据韩媒报道,三星新版3nm工艺存在重大问题,试产芯片均存在缺陷,良率为0%。报道指出,采用3nm工艺的Exynos 2500芯片因缺陷未能通过质量测试,导致后续 Galaxy Watch 7的芯片组也无法量产。报道指出,由于Exynos 2500芯片试产失败,三星推迟了大规模生产,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能够及时解决良率问题。为了追赶台积电,三星的3nm制程工艺采取了比较激进的策略,主要体现在GAA晶体管架构上,台积电的3nm依然采用FinFET。2nm才会转向GAA晶体管,激进的结果就是要在良率方面付出一些代价。当年,英特尔的10nm一直难产,最大的障碍就是多年未解决的良率问题,致使14nm制程被一改再改,才能维持其CPU的更新换代。后来,经过5年左右的攻关,终于解决了10nm制程良率问题,那之后,英特尔的制程工艺发展就显得顺利多了,眼下,Intel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传台积电A16 1.6nm制程不会采用High-NA EUV光刻机

传台积电A16 1.6nm制程不会采用High-NA EUV光刻机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据台湾业界消息,台积电并没有为A16制程准备High-NA(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机,而是准备采用现有EUV光刻机生产。相比之下,英特尔、三星都将在这一节点使用最新的High-NA EUV光刻机。关于背面供电技术,英特尔原本计划在20A(2nm)制程导入,称其为“Power Via”,但后来决定推迟至14A制程采用。三星同样开发了类似的背面供电技术BSPDN,根据早些时候消息,三星代工部门首席技术官Jung Ki-tae曾宣布将于2027年将背面供电技术用于1.4nm制程。目前英特尔已经收到了ASML首台High-NA EUV光刻机,并完成组装。业界认为,台积电选择在这时推出A16制程,给英特尔与三星带来了竞争压力。虽然英特尔在High-NA EUV设备上抢先一步,但能否赶上台积电的商业化进度还有待观察。台积电决定在A16制程沿用常规EUV光刻机,也展现了其技术实力,可以在不采用最新设备的情况下,将现有EUV设备的分辨率推进到1.3nm以下。事实上,去年台积电就成功通过调整光刻胶材料、光掩模制程等方式,在提升先进制程的临界尺寸与图形精度的同时,还降低了缺陷密度。台湾分析师表示,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刺激对EUV光刻机的需求,尤其是独家供应商ASML。考虑到High-NA EUV设备产能有限,如何在三大晶圆代工巨头之间分配,势必成为一大挑战。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造芯江湖没有永远的老大: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再起先进制程之战】先进制程研发进度上,台积电、三星双方都宣称会在今年实现3nm的量

【造芯江湖没有永远的老大: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再起先进制程之战】先进制程研发进度上,台积电、三星双方都宣称会在今年实现3nm的量产;英特尔的Intel 4工艺将在今年下半年就绪,还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18A工艺。 #抽屉IT

封面图片

三星挖台积电墙脚 有望拿下 Meta AI 芯片代工订单

三星挖台积电墙脚 有望拿下 Meta AI 芯片代工订单 三星晶圆代工事业紧追台积电之际,传出三星挖台积电客户,有望拿到 Meta 下世代自研 AI 芯片代工订单,将采2nm制程生产,成为三星第一个2nm客户。Meta 与三星的2nm代工合作案是在 Meta CEO 扎克伯格日前访问南韩时敲定的。韩媒并引述匿名官员谈话指出,扎克伯格在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会面时也透露 Meta 对台积电的依赖,但目前情况“不稳定”,主因台积电产能吃紧,长远来看可能影响供货 Meta,但 Meta 与韩国官方都未证实相关传闻。目前 Meta 有两款 AI 芯片委由台积电生产,业界人士分析,三星晶圆代工事业最大的问题是良率,先前因良率不佳,已让苹果、高通及谷歌转至台积电下单,若三星代工 Meta 下世代 AI 芯片,双方合作是否顺利,关键仍在于良率。

封面图片

传 ASML 遭砍单,台积电砍逾四成订单

传 ASML 遭砍单,台积电砍逾四成订单 英特尔、三星电子与台积电疯狂争抢 EUV 设备的热度已降温,大客户 台积电 甚至传出大砍逾4成 EUV 设备机台数量或延后拉货。制程技术与客户规模远不及台积电的 三星电子、英特尔,为缩小先进制程烧钱黑洞预估也将跟进,此也让ASML对于2024年展望转趋保守,全年业绩将明显承压。 ====糊==== 如果不制裁的话这产能该由谁来消耗呢

封面图片

三星电子计划加强芯片代工业务 挑战台积电

三星电子计划加强芯片代工业务 挑战台积电 三星电子正在提高芯片代工产能并引进更先进的制程技术,希望从市场领导者台积电手中抢夺更多订单。 三星电子表示,将不晚于2025年推出2纳米手机部件制程。三星6月27日在加州圣何塞表示,还将大幅提高韩国平泽和美国德州Taylor工厂的产量,以扩大芯片代工业务规模。 这家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商正在追赶台积电,同时抵御来自英特尔的挑战,后者也在进入芯片代工市场。虽然芯片业总体上仍然受制于手机和个人电脑零部件需求低迷,但人工智能热潮提振了高端处理器的需求。 三星分享了关于2纳米制程技术的细节,与目前最先进的3纳米技术比较,2纳米制程将提高性能12%并节能25%。 与其他芯片制造商一样,三星也希望分散其制造业务的地理布局。该公司大约20年前就在德州奥斯汀运营一家工厂,预计在Taylor的新工厂今年建成,目标2024年下半年投产。 标签: #三星 #台积电 #芯片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击败英特尔三星 台积电成收入最高代工厂

击败英特尔三星 台积电成收入最高代工厂 虽然多年以来,台积电一直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芯片代工厂,但其收入始终低于英特尔等领先的存储芯片制造商。然而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台湾分析师Dan Nystedt的观察,台积电在2023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英特尔和三星。在营业利润上,台积电也同样领先,这充分说明了它作为全球代工领头羊的持续吸金能力。Nystedt的数据,是基于每家公司的日历年收入,而非财年业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收入包括了每家公司其他来源的收益,不仅仅是芯片制造业务。现在,台积电已成全球最大的芯片半导体公司。尽管23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台积电的全年收入也已达到693亿美元,远超英特尔的542.3亿美元和三星的509.9亿美元。根据第四季度的预测,英伟达23年的年收入可能超过580亿美元,超过英特尔和三星,但仍落后于台积电。台积电这位新晋的行业领头羊,从历史上看一直落后于英特尔和三星。但2020年以来,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疫情的影响,和用户对电脑、游戏机等数字产品需求的增加,让台积电的收入急剧增长。由于使用现代生产工艺的成本较高,而台积电在工艺技术上领先于英特尔和三星,因而它可以以极高的溢价销售服务,因而收入取得了大幅提高。台积电并不开发自己的芯片,而是为AMD、苹果、英伟达、高通等晶圆厂代工,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如今看来,这一策略至少在目前是十分成功的。此前,世界头把交椅一直属于英特尔。从1992年起,英特尔就领先半导体行业数十年,直到2017年,三星以显著优势超越英特尔。三星的半导体收入依赖于3D NAND和DRAM内存价格,而英特尔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逻辑产品,比如客户端和数据中心应用的CPU。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英特尔的许多产品都由台积电生产。未来,英特尔是否会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通过代工服务部门夺回市场份额,重获领先地位呢?目前还有待观察。英伟达也赶超三星英特尔,但低于台积电凭借GPU大卖,成为全球算力霸主的英伟达又如何呢?这家公司计划在2月21日公布财报。根据第四季度预测,英伟达预计2023年的收入接近588.2亿美元,同样赶超英特尔和三星,但仍低于台积电,它将赢得2023年“标准”芯片收入的称号。(注意:英伟达的全年收入预估是基于其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实际结果加上第四季度的预测。这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英伟达的第四季度预测属于2024财年,于2024年1月28日结束。(由于一些公司的财年与日历年不同,这可能会引起混淆,但这里比较的是日历年的业绩。)尽管台积电通常不被列入主流的十大半导体公司名单,因为它主要是作为供应商,没有自己品牌的芯片,只生产因英伟达、苹果、AMD等公司设计的芯片,但将其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约克大学助理教授Shen Jung-chin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成立于1987年的台积电,用了36年的时间,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制造商,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不过,当他被问及对“台积电2024年前景”有何看法时,Jung-chin表示,「台积电稳坐全球头把交椅将变得更加困难,他预测,用于AI的GPU需求旺盛,英伟达将在2024年夺得芯片总收入桂冠。同时,了解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与竞争对手,如排名第二的三星和正在发展中的英特尔的对比,也十分有益。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的第四季度收入同样领先于英特尔和三星,而且这已是连续第六个季度。- 台积电: 195.5亿美元- 三星(芯片部门): 164.2亿美元- 英特尔: 154.1亿美元而且,台积电已经连续在第八个季度在营业利润上拔得头筹。- 台积电: 81.6亿美元- 三星: 亏损18.6亿美元- 英特尔:25.9亿美元(注意:三星以韩元报告其半导体部门的收入和营业利润。2023年的计算基于1美元兑1305.845韩元,第四季度基于1美元兑1320.68韩元的平均汇率。台积电和英特尔均以美元报告数据。)台积电斥资200亿刀,在日本建第二大厂台积电表示,将在2027年底之前建造第二家日本工厂开始运营,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2021年,台积电曾首次宣布在日本南部九州的熊本市,投资70亿美元建芯片厂。据称,第一家日本芯片厂将于2025年2月开业,并在第季度开始量产。如今,70亿美元之后,台积电又追加到200亿美元建厂,就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台积电表示,第二家工厂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建设,选址靠近第一家工厂,将增加6nm或7nm的制程技术。这家公司预计,两家工厂每月的总产能将超过10万片12英寸晶圆,可用在汽车、工业、消费和高性能计算相关应用,并创造超过3400个高科技工作岗位。另外,它补充道,产能计划可能会根据客户需求进一步调整。彭博社还报道称,台积电已经在考虑在日本开设第三家工厂,使用更先进的3nm技术。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