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独立运营,英特尔代工开启新转变

走向独立运营,英特尔代工开启新转变 近日英特尔宣布一项重大的财务框架调整,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英特尔的财务架构将拆分为两大板块:英特尔代工和英特尔产品。英特尔代工将成为一个独立的运营部门,拥有自己的损益表。而英特尔产品则将传统的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以及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全面整合。深层次来看,这一财务框架的调整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结构重组,更是英特尔对未来战略方向的一次明确宣示,体现了英特尔向代工运营模式即Intel Foundry的转变,以加强透明度、降低成本、促进业务增长,英特尔代工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英特尔代工正式走向“独立”具像来看,英特尔代工将由代工技术研发、代工制造及供应链、代工服务组成,成为一个独立的运营部门。这也表明,英特尔代工将按市场定价核算来自外部客户和英特尔产品的收入,以及过往分配给英特尔产品线部门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据之前测算,这可帮助英特尔在2023年节约30亿美元成本,以及在2025年前节约80亿到100亿美元成本的目标。英特尔为此时的“独立”也做足了准备。为推进IDM 2.0转型的顺利进行,去年6月,英特尔即宣布将英特尔制造部门的损益单独核算,英特尔各产品业务部门则将能够自主选择是否与第三方代工厂进行合作,这一计划将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并将在Q1的财报中体现。但彼时英特尔代工部门尚未正式单独运营,如今英特尔正式划清界限,英特尔代工也将更加直面台积电、三星的竞争压力。而通过将代工业务独立核算,英特尔能够更清晰地展示其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业界进行业绩对照,推动各部门做出更好的决策。此外,这一调整还将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成本竞争力,有助于英特尔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2030年底前将实现盈亏平衡尽管英特尔雄心勃勃,但由于四年五个节点及路线演进、生态构建以及产能扩建等巨额的投入,英特尔披露其代工业务运营2023年亏损70亿美元,比前一年的52亿美元运营亏损更大。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向投资者发表的演讲中表示,2024年预计将是该公司代工业务运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但是该业务预计将在2030年底之前实现运营盈亏平衡。这一乐观预期的背后,是英特尔对制程工艺重回领先地位的坚定信念以及对EUV技术的积极投入和应用。英特尔表示,随着英特尔完成“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将实现制程工艺重回领先地位,通过将产量组合转向领先的EUV节点,运营利润率预计将得到提升。从现在到2030年底之间实现收支平衡的运营利润率,届时公司的目标是40%的非GAAP毛利率和30%的非GAAP运营利润率。不得不说,英特尔的战斗力惊人。全面来看,英特尔不仅“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路线图在稳步推进,全新代工路线图包括Intel 3、Intel 18A、Intel 14A技术的演化版本业已划定时间点,计划包括2024上半年引入Intel 20A(相当于2nm)工艺,下半年引入Intel 18A(1.8nm)制造工艺。加之背面供电、玻璃基板等技术先行的加持,以及生态系统的加速构建和大量客户设计案例,预计晶圆代工厂订单上看150亿美元。尤其是前不久美国政府为英特尔提供85亿美元的直接拨款和110亿美元的贷款,以及未来5年25%的税收减免,为英特尔正计划未来5年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并在2030年重回先进代工榜眼地位注入了新动能,也为美国加强半导体制造回流、到2030年先进代工占据20%的目标装入了催化剂。值得一提的是,在英特尔产品部门层面,英特尔也十分乐观,认为受益于新的运营模式,英特尔产品部门的利润率有望继续得到改善,目标是到 2030 年底,实现非GAAP毛利率达到60%,非GAAP运营利润率达到 40%。代工战火烧向2nm从工艺进阶来看,2nm正成为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的关键战场。最近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表示,台积电和英特尔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2nm或以下晶圆厂建设。台积电预计每月将获得67500片8英寸晶圆的产能,而英特尔预计将获得202500片的月产能。因而,SEMI预计英特尔将成为晶圆代工厂中最快使2nm芯片商业化的公司。英特尔的PC处理器Arrow Lake将第一个采用2nm节点的芯片。虽然台积电今年的产能仅为英特尔的三分之一,但一旦其主要客户苹果将2nm应用于iPhone AP芯片,其产能预计将大幅增长。2011年英特尔首发了FinFET工艺,22nm FinFET工艺当时远超台积电、三星的28nm,技术优势可谓是遥遥领先,然而在14nm节点之后,英特尔接连遭受了重创。而当时针拔向2024年,英特尔正欲借2nm重返半导体代工领先地位。但攻守之势已然易也,对于英特尔来说,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的淬炼,才能真正成为尖端芯片代工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且需要更多投资才能超越台积电。无论如何,英特尔的财务框架调整是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展示了英特尔对代工业务的重视,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属于英特尔的未来或许已来。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软选择英特尔代工其自主设计的芯片

微软选择英特尔代工其自主设计的芯片 两家公司在周三的一次活动中表示,微软计划使用英特尔的 18A 制造工艺来制造其内部设计的芯片。 他们没有透露具体产品,但微软最近宣布了两种自主设计芯片的计划:一款计算机处理器和一款 AI 加速器。英特尔预计其在 2025 年将通过其 18A 工艺重新获得技术前沿地位。

封面图片

英特尔将在"Nova Lake"CPU中采用台积电2nm工艺 苹果也是主要客户之一

英特尔将在"Nova Lake"CPU中采用台积电2nm工艺 苹果也是主要客户之一 据报道,除了苹果之外,英特尔可能也会加入台积电的 2nm 客户名单,因为该公司有望将其用于未来的 Nova Lake CPU 阵容。业界对 Nova Lake 的提及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其发布尚需时日,但就在不久前,著名软件应用程序 HWiNFO 增加了对该系列集成显卡的支持,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蛛丝马迹。虽然我们还不清楚 Nova Lake CPU 的具体细节,但据传它将是英特尔历史上最大的架构升级,甚至比酷睿架构本身变化还要大。这也是英特尔选择台积电 2nm 工艺的原因,因为该公司的代工服务缺乏尖端工艺,为了在下一代市场保持竞争力,该公司需要采用更"成熟"的半导体供应商。CPU 的目标发布时间是 2026 年。英特尔代工业务在稳步前进,尤其是当该公司宣布与台湾第二大代工厂联电合作时,但就目前而言,英特尔代工厂似乎尚未对其即将推出的工艺获得信心。尽管该公司"显然"更优越的 18A 工艺将于 2024 年下半年投产,但选择台积电的 2nm 工艺作为其主流 CPU 架构会让人对英特尔半导体部门的做法产生疑问,但具体表现如何,我们还是很难妄下结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特尔公布技术路线图,启动芯片代工服务】随着芯片制程越来越逼近1nm,英特尔将开启一套全新的命名系统,不再以纳米(nm)命名,

【英特尔公布技术路线图,启动芯片代工服务】随着芯片制程越来越逼近1nm,英特尔将开启一套全新的命名系统,不再以纳米(nm)命名,而是以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等进行命名。其中,Intel 7是英特尔此前的10nm Enhanced SuperFin技术、Intel 4是英特尔此前的7nm技术、Intel 3则是更新一代的技术。 #抽屉IT

封面图片

全力押注18A工艺节点 率先接收新型极紫外光刻机 英特尔即将领先台积电?

全力押注18A工艺节点 率先接收新型极紫外光刻机 英特尔即将领先台积电? 目前,台积电和三星代工都在出货3nm芯片,明年下半年,两家公司都可能量产2nm芯片。据Motley Fool报道,今年晚些时候,英特尔将使用其 20A 工艺(相当于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厂的 2 纳米),该工艺将用于制造英特尔的 Arrow Lake PC 芯片。因此,到那时,英特尔将拥有工艺领先地位,并且只有在明年英特尔推出其 18A 工艺节点(与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厂相比时相当于 1.8 纳米)时,这种领先地位才会持续下去。后两者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 2nm 节点。英特尔的工艺节点将从今年的20A增加到2027年的14A预计到 2027 年,当英特尔的 14A(1.4 纳米)加入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厂的 1.4 纳米产量时,所有人都将迎头赶上。最重要的是,随着工艺节点的缩小,这些芯片所使用的晶体管的尺寸会变得更小。这意味着一个组件内可以安装更多晶体管。芯片内的晶体管越多,通常芯片的功能就越强大和/或能效越高。但从今年晚些时候的 20A 生产开始,英特尔将凭借美国芯片制造商称为 PowerVia(也称为背面供电)的关键功能,在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厂方面领先一些。台积电预计将在其 N2P 节点中使用这项技术,该节点将于 2026 年开始使用。三星代工预计将在明年推出的特定节点上使用背面供电,尽管三星代工尚未证实这一点。那么PowerVia是什么?大多数为芯片供电的小电线都位于构成硅元件的所有层的顶部。随着这些芯片变得越来越强大和复杂,顶部连接电源的电线正在与连接组件的电线竞争。这导致电力浪费和效率低下。PowerVia 将给芯片供电的电线移动到芯片的背面。因此,时钟速度可提高 6%,从而提高性能。再加上使用更先进的工艺节点带来的性能提升,其结果是使用更强大的芯片来运行更强大的设备。英特尔率先接收其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表示,“我把整个公司的赌注都押在了18A上。” 英特尔预计其18A节点的性能和效率将超过台积电的最佳水平。英特尔还与 Arm 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 Arm 的芯片设计客户拥有使用英特尔 18A 工艺节点构建的低功耗 SoC。上个月,英特尔同意使用其 18A 工艺为微软打造定制芯片。四家未透露姓名的大公司(尚不清楚微软是否是这四家公司之一)已签约让英特尔使用 18A 工艺生产其芯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特尔包揽ASML High-NA EUV初期产能

英特尔包揽ASML High-NA EUV初期产能 TheElec 获悉,ASML 截至明年上半年的高数值孔径 EUV (High-NA EUV) 设备订单由英特尔全部包揽,因此三星和 SK 海力士明年下半年后才能获得设备。消息人士称,ASML 的高数值孔径 EUV 设备产能每年约为五至六台,这意味着英特尔将获得所有初始产能。他们还表示,英特尔在宣布重新进入芯片代工业务时抢先购买了这些设备。ASML 的高数值孔径 EUV 设备是芯片制造商制造 2nm 工艺节点芯片的必备设备,每台设备的成本超过 5000 亿韩元。

封面图片

英特尔将为微软代工新芯片 挑战台积电地位

英特尔将为微软代工新芯片 挑战台积电地位 英特尔的代工服务推出新的路线图,采用英特尔14A制程技术、专业的节点进化以及新的英特尔代工高级系统组装和测试 (ASAT) 功能,帮助客户实现他们启用AI技术的雄心。系统级代工是英特尔近几年推动代工业务增长的创新方式,它超越传统的晶圆代工服务,引领行业由标准单片式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向单个封装内的“芯片系统”(systems of chips)转变。系统级代工服务由晶圆制造、封装、软件和开放的芯粒四部分组成,让英特尔能够发挥其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长,用芯粒打造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解决方案。英特尔的CEO基辛格 (Pat Gelsinger) 表示,AI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以及我们对技术及其所驱动芯片的看法。这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芯片设计者和英特尔面向AI的系统级代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可以共同创造新市场,并革新用技术改善人们生活的方式。英特尔周三同时宣布,更新拓展制程技术的路线图,将14A增加到公司的先进节点计划中。2021年7月,英特尔公布了“四年五个制程节点”(5N4Y)的计划,要通过从当时起四年内推进英特尔7、4、3、20A和18A五个制程节点,到2025年,重获制程领先地位。本周三,英特尔确认,其5N4Y制程路线图仍在按计划进行,并将在业内率先提供背面供电解决方案。英特尔更新的路线图限制涵盖英特尔已经进化的3、18A和14A制程技术,其中包括英特尔3-T,该技术服务于对3D先进封装设计,通过硅通孔(TSV)进行优化,将很快进入准备生产阶段。基辛格在本周三的主题演讲中透露,英特尔的长期系统级代工服务方式得到客户的支持,微软董事长兼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微软计划利用英特尔的18A制程生产微软自研的芯片。纳德拉表示:“我们正处于非常令人兴奋的平台转变过程中,这(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每个组织和整个行业的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可靠的供应最先进、高性能且高质量的半导体。因此,我们如此兴奋第与英特尔代工服务合作,并且,我们选择的芯片设计计划以英特尔的18A制程进行生产。”微软并未披露采用A18制程技术的会是哪些微软的产品。不过,去年11月中,微软推出为Azure服务的两款高端定制芯片,分别是微软的首款AI芯片Maia 100,以及英特尔CPU的竞品:基于Arm架构的云原生芯片Cobalt 100。其中,Maia 100用于OpenAI模型、Bing、GitHub Copilot和ChatGPT等AI工作负载运行云端训练和推理。它采用台积电的5纳米工艺制造,有1050亿个晶体管,比AMD挑战英伟达的AI芯片MI300X的1530 亿个晶体管少约30%。当时有媒体评论称,Maia 100可能和英伟达的芯片正面对决,成为英伟达芯片的替代品。微软主管Azure硬件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副总Rani Borkar当时透露,Maia 100已在其Bing和Office AI产品上测试,OpenAI也在试用。这意味着,ChatGPT等模型的云训练和推理都将可能基于该芯片。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