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发飙辟谣背后:特斯拉快被比亚迪卷死了

马斯克发飙辟谣背后:特斯拉快被比亚迪卷死了 怒斥辟谣路透独家新闻过去两年时间,马斯克已经多次在X平台(前推特)上怒斥自己的负面新闻是假消息,更和斯威什(Kara Swisher)等知名媒体人公开互怼。路透社、华尔街日报、彭博社、纽约时报,这些美国权威媒体都领教过马斯克的怒斥辟谣。看起来,马斯克对媒体关系已经是自暴自弃:除了数次公开羞辱媒体行业日暮西山,更拒绝与主流媒体进行常规的沟通与置评。收购推特之后,马斯克直接解散了整个公关部门,甚至把媒体联络邮箱设置了自动回复,对所有寻求置评的媒体邮件都自动回复一坨便便。这次让马斯克失态的导火索,是路透社周五爆出的独家信息。据几位知情人士透露,以及媒体看到的公司内部信息,特斯拉已经取消了入门车型Model 2的开发工作,转向在小车平台上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据路透报道,马斯克是在今年2月底一次内部会议上宣布放弃Model 2车型的,当时有数十名高管参加,其中两位参会者向路透泄露了这一信息。马斯克还在会上宣布特斯拉要全面转向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此外,路透社新闻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信源:另外一名高管向媒体展示了特斯拉内部信息,显示一位项目经理在3月1日与工程部门员工讨论时,建议他们暂时不要告知供应商Model 2项目取消的决定。路透这则看起来相当真实的新闻发布之后,特斯拉股价随即大跌6%。因为入门级别的Model 2是外界期待已久的特斯拉最重要新车型。就在两周之前,还有消息称,Model 2会在明年下半年德国超级工厂率先量产,随后在美国德州工厂投产。眼看着股价暴跌,马斯克终于坐不住了。他立即现身X平台上,转发相关新闻,怒斥这是路透社又在撒谎,这是一条假消息。在他辟谣之后,特斯拉股价随即回升了5%,收回了之前的失地。但周五收盘时特斯拉还是下跌了3.6%,整周下跌了6.3%。在遭到马斯克怒斥辟谣之后,路透社并没有撤下这一新闻。中国车企实在太卷了Model 2对特斯拉的未来至关重要,投资者期待定价2.5万美元的廉价电动车能够带动陷入困境的特斯拉重新开始增长,并且推动欧美电动车实现真正普及。因为价格过高一直是电车在美国市场普及的重要障碍,目前美国市场电车平均价格依然超过4万美元,即便享受联邦退税补贴,也超过了蓝领阶层的承受能力。虽然马斯克辟谣了关于放弃Model 2的消息,但路透社报道提到的行业背景却是他无法否认的。曾经引领全球电动车市场潮流的特斯拉,如今已经陷入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包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激烈市场竞争。路透报道称,特斯拉之所以放弃廉价入门车型,是被中国车企给卷死的:中国车企的高性价比车型正在全球市场不断扩张,中国车企甚至可以提供低至1万美元的电动车。面对着中国竞争对手,特斯拉的入门车型Model 2并没有性价比可言。需要指出的是,1万美元的中国电动车可不是山寨车,而是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已经上市的海鸥。这款售价还不到人民币7万的电动车,再加上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的消息,已经引发了美国媒体和政界的频繁报道和高度关注。实际上,海鸥是近期美国政界不断提及中国电动车威胁,拜登政府出台总统行政令施压中国电动车的直接因素。很多美国媒体在报道比亚迪海鸥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个问题,“如果1万美元的中国电动车进来了,美国电动车行业怎么办?”在1万美元的海鸥面前,2.5万美元的Model 2还有竞争力吗?这个价位的车主或许也不会选择额外购买Autopilot或者FSD,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技术优势也无从发挥。如果比亚迪在墨西哥组装海鸥,再进入美国市场销售,那么对本就处境艰难的美国电动车行业将是毁灭性打击。因为墨西哥组装的汽车进入美国无需关税,而中国组装车进入美国需要缴纳27.5%的高额关税。美国电动车行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游说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强行阻止中国电车涌入。更令美国政府担心的是,比亚迪不仅是电动车巨头,更是混动车巨头。电动巨头特斯拉和混动巨头丰田都无法在两条产品线齐头并进。2023年比亚迪纯电动销量157.5万辆,同比增长72.8%,而混动车销量143.8万辆,同比增长52%。美国电动车增长放缓的同时,混动车却依然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去年年底,纯电动车仅仅增长40%的情况下,混动车的销量却增长了75%,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场分析机构Cox预期,2024年美国混动车份额会达到14%,超过电动车的10%。特斯拉股价颓势难返马斯克之所以对路透社怒气冲天,因为特斯拉股价目前风雨飘摇,经不起任何负面冲击。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全线上涨,标普500指数上涨了9.7%,但特斯拉股价同期却下跌了32%,成为表现最差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曾经股价气势如虹连翻数倍,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特斯拉,如今却成为了表现最低迷股票。过去两年特斯拉的股价表现一直不佳,市值累计缩水了54%,从最高时的1.1万亿美元急剧缩水到目前的5250亿美元。不过,即便市值急剧下滑,特斯拉依然是目前市值最高的车企,远超其他诸多汽车企业,丰田汽车以3970亿美元排名第二。但如果相比其他诸多美国电车新势力,特斯拉股价仅仅腰斩,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随着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中国电动车企强势崛起,曾经遭受追捧的美国电动车股票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Lucid、Rivian、Fisker、FF、Nikola等诸多美国造车新势力,过去两年股价跌幅都接近了九成,有的甚至暴跌了99%。而Fisker甚至已经濒临破产。特斯拉股价为何失宠?市场对特斯拉能否保持增长以及电动车市场的潜力感到担忧。目前的特斯拉,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最尴尬时候。新车型要到两年后才能全面上市,只能用现有的车型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周公布的初步业绩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产量为43.37万辆,但交付量仅为38.68万辆,不仅同比下滑8.5%,更远远低于分析师最初预期的44.9万辆。这是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影响之后的首次交付量下滑。Model 3和Y这两部低价车型交付量下滑了10%,占总交付量的95.6%。Model S/Y以及CyberTruck这些高端车型加起来也只有不到4.5个百分点。今年年初马斯克曾经表示,特斯拉新车型将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量产,在此之前销量增长可能会大幅放缓,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增长目标。马斯克已经完全不再提此前设立的年增长50%的目标了,因为根本不可能实现。分析师当时预计特斯拉今年销量可能只会增长20%,远远低于去年的38%。但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特斯拉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了此前预期,不只是放缓增长,而是大幅下滑。特斯拉也没有公布具体的地区销量,无法得知具体哪个市场出现了严重下滑。中国和美国是特斯拉最大的两个市场,而在美国市场增长放缓的同时,特斯拉又在中国市场陷入了红海竞争。只能靠降价刺激销量销量大幅下滑意味着库存压力日增。过去八个季度,特斯拉有七个季度的产量都超过了交付量,第一季度又超出了4.66万辆,这意味着特斯拉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库存压力。在没有新车型上市的情况下,特斯拉只能再度通过降价来刺激销售以及缓解库存压力:就在这周,特斯拉将美国区Model Y的价格下调了5000-7000美元不等。降价也是过去一年半时间特斯拉唯一有效的增长手段。从2022年底开始特斯拉先后七次下调价格,将Model 3和Y这两款车型的价格下调了近三成,有效推动特斯拉2023年交付量增长38%。马斯克去年10月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降价是必需之举。我们必须让电动车变得...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特斯拉官方列举马斯克往年功绩 为其天价薪酬拉票

特斯拉官方列举马斯克往年功绩 为其天价薪酬拉票 今日,特斯拉官方发文列举了马斯克过往的丰功伟绩,为其天价薪酬拉票。(原博文点此查看)特斯拉官方表示,埃隆·马斯克带领特斯拉从一家亏损的企业变成了一家改变世界的公司。他为特斯拉股东创造了超过7350亿美元(约合5.3万亿人民币)的巨大价值;马斯克履行了他的承诺,现在到我们兑现承诺的时候了,特斯拉股东,请您投出宝贵的一票。在埃隆·马斯克的领导下,特斯拉自2018年以来取得如下成就:2018年:特斯拉上线Autopilot导航、Model 3成为全球最畅销电动车。2019年:首次向中国和欧洲用户交付Model 3、Model Y/Cybertruck首次发布、上海超级工厂在破土动工仅11个月后就开始投产。2020年:在“电池日”上发布4680电池技术、公司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全球交付近50万辆电动车、推出FSD完全驾驶能力测试版。2021年:全球交付了超过93万辆电动车、首次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发布新款Model S/X、第100万辆Model 3下线。2022年:在德国柏林、德克萨斯超级工厂交付Model Y、全年交付了超过130万辆电动车,创历史新高、全球40000多根超级充电桩投入运营。2023年:Model Y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车型、特斯拉超级充电标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成为北美充电标准(NACS)、赛博越野旅行车开启首批交付。2024年:使用端到端神经网络的FSD(受监督版)向美国和加拿大客户推送、全球第600万辆特斯拉下线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不和中国对手“卷”造车 只有AI才能救特斯拉

马斯克:不和中国对手“卷”造车 只有AI才能救特斯拉 这个在特斯拉内部代号为“Redwood”的新车型,也被外界称作“Model 2”。因为无论从尺寸还是售价,它都被认为是一台更小号的 Model 3,目标则是为特斯拉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以完成马斯克曾经豪言的 2030 年两千万辆的销售目标。传闻中,Model 2 的售价将下探至 2.5 万美元(折合约 18 万元人民币),比 Model 3 还要低 30% 左右,有望于 2025 年年终开始生产。马斯克很快便驳斥了路透的这则独家新闻。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更有意思的是,几小时后他突然在个人 X 账号上放出猛料:特斯拉 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将于 8 月 8 号发布。马斯克在 X 上官宣 Robotaxi 曝光日期|图片来源:X路透很快跟进了马斯克的回复,表示特斯拉正在将原本用在 Model 2 的精力,转向 Robotaxi。当 Waymo、Cruise 等美国无人驾驶出租车陷入政策和营收泥潭、中国无人驾驶公司都在降级成 L2 为车企打工的时候,为什么特斯拉要“砍掉”备受期待的 Model 2,转向目前仍看不到方向的 Robotaxi?马斯克,又在下一盘什么大棋?01先有 Robotaxi,后有 Model 2乍一看,这是一个有些奇怪的对比。因为 Model 2 和 Robotaxi 对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前者代表着我们如今熟悉的这个特斯拉,依靠汽车零售,从 C 端消费者那里直接赚钱,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特斯拉一直是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品牌;而后者则对应着一个集出行、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于一体的全新行业,放眼全球,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从 Robotaxi 项目上正向盈利。但如果外媒的报道并非毫无根据的捕风捉影,我们倒也可以从车辆研发的逻辑中,找到特斯拉在 2024 年 Q1 做出商业重心切换的理由。完全从零开始,正向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但如果基于一个成熟的平台,那么开发时间将会大幅缩短,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汽车工业强调平台的重要性。在去年上市的由艾萨克森撰写的《马斯克传》里,就提到了 Model 2 和 Robotaxi,其实都基于特斯拉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平台。而且,某种程度上,是先有马斯克对于 Robotaxi 的执念,才有了对于 Model 2 的研发。从时间角度上,马斯克第一次提出要设计一款“没有方向盘和加速制动踏板”的汽车,发生在 2016 年;而特斯拉内部第一次提出要造出一台比 Model 3 更便宜的廉价汽车,则发生在 2020 年,而马斯克对这款廉价车型一直兴趣不大。事实上,当马斯克 2020 年在内部毙掉 Model 2 项目的时候,特斯拉首席设计师 Franz 就开始打着研发 Robotaxi 的旗号,暗中推进着 Model 2 的影子计划了。在《马斯克传》里,作者披露,马斯克真正批准 Model 2 项目,已经是 20222 年 9 月的事了。Franz“画饼”的方式,正是投其所好,表示 Model 2 和 Robotaxi 可以“一鱼两吃”,因为二者基于同一个架构开发,而且 Model 2 的销量可以达到 Model 3 和 Model Y 这类车型的两倍。特斯拉首席设计师Franz和早期的Robotaxi概念原型 | 图源:www.cybertruckownersclub.com艾萨克森在书里写到,结束和 Franz 的会议后,马斯克第一时间和他进行了交流,但对 Model 2 他展露出的并不是期待,而是认为“这不是一个多令人兴奋的产品”。马斯克并没有在 X 平台上再透露关于 Robotaxi 的其他信息,我们也并不知道 8 月 8 号的“发布”将会有怎样的内容。不过,按照此前披露的 Model 2 时间线,这款同平台车型距离规模化生产大概率还有 1 年时间。02卖车哪有卖 AI 性感?尽管一直有一种戏谑的说法,说马斯克是在用从特斯拉赚来的钱,去填补他在 SpaceX 上追逐自己火星梦的亏损。但从马斯克对于特斯拉这家公司的经营思路来看,特斯拉显示不止是一家仅靠售卖硬件来赚钱养家的公司。这次回怼路透“说谎”的时候,马斯克还在 X 账号上贴出了他在 2016 年发布在特斯拉官网的“第二步整体规划”,其中提到:一开始生产小批量的汽车,是为了赚钱后实现规模化,打造更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电动汽车。但他在那篇 2016 年的文章里就提到:特斯拉可能“不太需要比 Model 3 更低成本的车辆”。也正是在那一年,马斯克在内部第一次提出 Robotaxi,并在全世界大力“鼓吹”自动驾驶即将到来,核心便是要开发特斯拉这家公司的“第二曲线”。这些年来,特斯拉市值在汽车行业领跑的重要原因,便是很多投资者不仅仅把它当成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或者用老马自己的话说,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除了汽车,AI 公司特斯拉也鼓捣人形机器人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obotaxi 的商业想象,不止于 C 端的硬件销售,也有 FSD 带来的软件订阅收入硅谷的软件公司在前 AI 时代的利润率要远高于底特律、日本韩国的硬件公司。此外,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取得突破,那么 Robotaxi 便可以在出行领域里占得先机,依靠更高的效率打败目前的出行平台,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换句话说就是,共享出行这个新生事物,有可能被 AI 这个更新生的事物再次颠覆。当然,除了自 2016 年开始的这个计划,从当下的外部竞争环境看,特斯拉显然还有更多把目标从硬件转移到 AI 上的理由。首先,它们要面临来自中国市场的全面竞争。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被比亚迪反超,丢掉了纯电车型的销售冠军。马斯克也在业绩交流会的时候预测,2024 年特斯拉的增速将比 2023 年进一步放缓,话音刚落,2024 年第一季度它们便遭遇了疫情以来的首次销量下滑。其次,对于特斯拉这样一家来自于硅谷的全球公司来说,它们更擅长的是定义产品,而非在供应链上进行各种快速调整。Model Y 是目前全球最畅销的单一车型(不止是电车),但它已经发布了 5 年,而且在今年将不会推出任何改款。而把 Model 3 当成竞争对手的小米 SU7,在正式交车之前,就对 Pro 车型中关于电动尾翼的实体按键进行了优化,这是硅谷公司难以达成的恐怖相应速度。还有价格上的威胁。比亚迪最早依靠混动车型和优秀的燃油效率发家,如今进入纯电市场,也推出了 1 万美元级别的海鸥车型。这好像一下子就让 2.5 万美元的 Model 2 不香了。也难怪在收购Twitter后大谈自由的马斯克也开始不讲贸易自由了,提出必须对中国车企实行贸易壁垒,否则美国市场的玩家就没戏了。最后一点,随着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皮卡车型 Cybertruck 也被马斯克自己认为“自掘坟墓”,影响了内部的出牌节奏,所以特斯拉不光要面临中国玩家的围剿,还将在本土面对来自国外其他传统玩家的竞争。03Robotaxi,正确但是很难不过,无论外界竞争格局怎么变,特斯拉现在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纯电汽车生产和销售厂商。然而,选择 Robotaxi,在这个阶段看起来依然是个有些疯狂的选择。美国无人出租车市场的另一个巨头,通用旗下的 Cruise,在 2023 年下半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剧情。8 月,Cruise 在旧金山拿到了全面开放商业运营的资质即不限时段、不限行驶区域且全无人的商业运营。但由于连续发生交通事故,以及“引发交通堵塞”从而间接导致死亡,Cruise 的运营牌照在 11 月被加州政府吊销,其原型车 Origin 停产,公司也被迫裁员。Cruise 无人出租原型车 Origin 概念图 | 图片来源 Cruise不止是 Robotaxi 领域,全球整个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公司,大多都在 2023 年将方向转向了更好量产的 L2 或 L2+智能辅助驾驶,以更好的获得资本市场的信任以及通过和车企合作为自身“回血”。那么,如果特斯拉进军 Robotaxi 领域,现在究竟有哪些挑战,又有哪些优势?首先是技术层面。特斯拉的 FSD 在 L2+...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称特斯拉可能在德国工厂生产Semi卡车

马斯克称特斯拉可能在德国工厂生产Semi卡车 该工厂目前只生产Model Y车型。特斯拉目前在美国内华达州小批量组装Semi卡车。报道称,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优化Semi卡车的设计和生产,以确保其制造成本能够与柴油卡车大致相同。马斯克对工人们表示,格伦海德“长期来看肯定”会生产特斯拉未来的紧凑型电动汽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否认特斯拉放弃推出低成本汽车计划:“路透在撒谎”

马斯克否认特斯拉放弃推出低成本汽车计划:“路透在撒谎” 马斯克第一次提出2.5万美元车型是在2020年9月的一个活动上。他当时说,特斯拉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使他有信心公司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可以制造出一款这种价位的电动车。三年多过去了,特斯拉的产品阵容中依然缺乏价格更低车型,事实证明这一品牌的汽车价格较高。比亚迪去年第四季度销量超过特斯拉。本周特斯拉公布的季度汽车交付量出现疫情以来首次下降。相关文章:特斯拉放弃低成本汽车计划 股价下跌近5%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结束“闪电”访华 特斯拉股价盘前大涨6%

马斯克结束“闪电”访华 特斯拉股价盘前大涨6% 另据玉渊谭天,马斯克抵达北京时称:很高兴看到电动车在中国取得进展,未来所有汽车都将是电动的。图片来源:玉渊谭天盘面上,北京时间4月29日美股盘前,特斯拉涨超6%。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马斯克访华44小时。期间,特斯拉股价也迎来大涨,2天累计上涨10.76%,马斯克也以1923亿美元身家,重新夺回了世界首富头衔。特斯拉回应FSD入华:目前还没有时间表贝壳财经4月29日消息,对于市场近期关注的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ull-Self Driving,以下简称“FSD”)入华的消息,特斯拉方面回应称,目前FSD入华还没有时间表。4月2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来到中国,特斯拉官方微博先后两次发声,提到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另外,有消息人士称,特斯拉将在百度提供的车道级导航和地图的基础上部署其中国市场的FSD (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服务。第一财经就此询问百度方面,截至发稿百度并未对此做出回应。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4月20日表示,特斯拉可能很快就会向中国客户提供全自动驾驶软件功能FSD。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回复一位用户询问特斯拉将何时在中国推出FSD时表示:“可能很快就会实现。”特斯拉早在四年前就推出了FSD功能,但该功能尚未在中国上市。包括蔚来、小鹏、问界等中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寻求通过推出自动驾驶软件来获得电动车的优势。眼下,特斯拉正面临着增长困境。如今特斯拉寄望于更平价的车型、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下称FSD),以及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来摆脱低谷。特斯拉通过了中国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4月28日晚,中汽协官方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其中,比亚迪、理想、路特斯、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特斯拉、蔚来6家企业的76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从具体车型来看,特斯拉国产Model 3、Model Y均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是当中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企业。据第一财经,特斯拉方面称,各地已陆续解除对特斯拉等智能网联汽车的禁行禁停限制。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带不动特斯拉 火星救不了马斯克

中国带不动特斯拉 火星救不了马斯克 这不是第一次。2018年,面临缺钱、缺车、缺人三重困境的马斯克来到中国,在上海街头啃起了煎饼果子,顺便盖章了超级工厂落地上海。随着2019年年底临港工厂的投产,特斯拉开启了梦幻般的五年,马斯克一跃成为世界首富。特斯拉也没有辜负中国,以鲶鱼之姿搅动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然而,中国也带不动了特斯拉了。行业数据显示,3月以来,特斯拉最畅销的Model Y产量骤减了两位数。3月和4月,中国Model Y的产量分别为49498辆和36610辆,同比分别下降17.7%和33%。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3年全年的7.8%下滑至6.8%。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路透社,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计划在3月至6月期间,将Model Y产量削减至少20%。减产、裁员、召回、股价下跌,负面消息缠身的特斯拉最近怎么了?01中国品牌围猎特斯拉2020年,如日中天的马斯克曾放言,十年内,特斯拉每年可销售2000万辆汽车,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的两倍。这一说法被许多人质疑,但马斯克十分认真,在2021年和2022年影响力报告中都重申过这一目标,以显示天文数字并非自己的一时兴起。5月23日,特斯拉再次发布《2023年影响力报告》,却已经看不到2000万辆销量目标了,只有“通过出售尽可能多的特斯拉产品来取代化石燃料”的字样。特斯拉信心不足的部分原因,在中国。如今,特斯拉正在遭遇中国品牌围猎,每上市一款新车,都是特斯拉杀手。3月小米发布会上,雷军用一页PPT讲述了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之间的差别,结论是小米的车总体配置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5月蔚来第二品牌乐道上市,矛头直至特斯拉。据说,在正式亮相前,就有网友拍到L60全伪测试车辆的后风挡玻璃上,贴着“比毛豆 Y更棒”的标语。“比 Model Y 更长,比 Model Y 更宽,比 Model Y 空间更大”,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和CEO李斌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智己、比亚迪,小鹏的新品都在贴着特斯拉定位。不是Model Y买不起,而是中国车更有性价比,这是友商的思路,特斯拉也没有坐以待毙。4月21日,特斯拉全新价格下调,Model Y降幅度达到5.3%,是这款车2021年首次在中国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如此,特斯拉还为Model 3首次推出了 “0利息”分期购车的优惠政策,以促进销量。这些都收效甚微,中国市场已经不是多年前的无人之境。而特斯拉的两款在售的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都已经是2016年和2019年发布的产品,分别已经上市8年和5年。2023年,上市七年之久的特斯拉Model 3终于发布了大改款,比当时的现款售价高出了2.8万元,却取消了国人习惯并喜欢的怀档,被指责诚意不足。多年前,特斯拉是先驱和鲶鱼,但在经过了快速的扩张后,强大如马斯克,也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02不务正业马斯克在和中国竞争对手的博弈中,低价特斯拉一度被视为杀手锏,可问题是,Model 2在哪呢?The Information网站透露,2月最后一周的会议上,马斯克决定了优先发展Robotaxi的计划,理由是Robotaxi团队的PPT做的太吸引人了。在那场会议上一同做出分享的还有Model 2项目,本来在项目推进的时间上是先于Robotaxi一年的。然而,马斯克听完Robotaxi团队的报告后大感震撼,随即问道,”为什么不立即着手这一项目?”一把手拍板后,特斯拉说干就干,8月8日即将举办一场关于Robotaxi的发布会。另有知情人士透露,Robotaxi的时间表大体遵循原本为Model 2设定的节奏。千呼万唤的走量车型Model 2则被搁置到了2025年上市。从低价特斯拉到Robotaxi,特斯拉战略的转变引发了讨论。正方观点认为,特斯拉一直在加速转型,押注人工智能的突破以带来新的收入增长,正如马斯克一直所说的,“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反方观点则指出,面向普通大众的Model 2,才是市场想要的汽车,Robotaxi仍是镜花水月。电动汽车咨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创始人涂乐(Tu Le)就指出:“Robotaxi少需要八到九年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我认为他们会说已经做到了,但我给的日期还是最好的情况,已经非常乐观了。”美国商业内参网站更是直接喊话马斯克出局,只有一个人应该为公司的混乱状态负责,也只有一个人的退出可以拯救特斯拉:埃隆·马斯克。报道称,在巅峰时期,马斯克未实施任何策略保证公司免受全球电动汽车价格战的影响,特斯拉现场正在焚烧现金,失去市场份额,并挤压着比以往更多的老化库存。不务正业的马斯克卖掉了大量特斯拉股票来购买 Twitter,又试图退出交易,然后被迫完成交易;他点燃了一些火箭,公平地说,有些也成功进入太空;他将大脑芯片植入一群猴子体内;他抱着厨房水槽去工作,又给自己多弄了几个CEO的职位;他公开搞砸了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的总统大选;他交付了约 4000 辆Cybertruck,然后因为加速故障把每一辆又召回了……如果说中国市场是一块磐石,那么西方市场就是一块硬土,特斯拉夹在中间,公司需要一位具有务实想法的严肃领导者没有自动驾驶的噱头,没有存在瑕疵的Cybertruck,没有网上的垃圾回贴,没有视频游戏马拉松,也没有随意使用的氯胺酮。基本上,就是没有马斯克,而是换一位专注高效的领导者,能够按时交付 Model 2。03中国仍然是马斯克的救星Robotaxi能否成为特斯拉提振市场信心的“救命稻草”还需要时间验证,但中国仍是特斯拉的福地。尽管削减了上海工厂的产量,特斯拉仍期待2024年在中国销售60万至70万辆电动汽车,和年初的目标保持不变。特斯拉的未来在电动车和智能驾驶,作为全球电动智能转型的前沿阵地,中国不容忽视。中国消费者买不买单,Robotaxi和FSD能否在中国顺利落地,关乎特斯拉的未来,马斯克明白这一点。4月30日,从中国返回的马斯克心情大好,在社交平台表示,选择 8 月 8 日发布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部分原因确实是因为 8 月 8 日在中国是吉祥数字!此外,那也是我的三胞胎的 17 岁生日。”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针对电动汽车的关税由目前的25%提升至100%。5月23日,马斯克在一场视频连线活动中表示,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特斯拉和我都没有要求这些关税,当美国政府宣布这些关税时,我感到非常惊讶……限制交易自由或扭曲市场的做法不可取。”他说。就再马斯克力挺中国的同一天,特斯拉备受期待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破土动工。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5亿元,工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预计年产能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特斯拉高级副总裁朱晓彤(Tom Zhu)表示,上海超级工厂将在该公司的全球电池存储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前有传言,已经升为特斯拉汽车业务二号位人物的朱晓彤,将再次返回中国,处理FSD入华事宜,重振中国区销量。中国再次力挽狂澜吗?很难,但如果全球有一个地方可以,那也许只能是中国。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