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巨型蝠鲼机器人潜艇首次驶入大海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巨型蝠鲼机器人潜艇首次驶入大海 蝠鲼潜水器看起来就像 B-21 突击轰炸机和 60 年代科幻电视连续剧中载具的混合体,同样神秘莫测。虽然 DARPA 乐于公布该潜水器的一些细节,但该机构对有关规格和性能的基本信息却讳莫如深。曼塔-雷"号将在新型长航时、长航程、能处理多种有效载荷的无人潜航器中发挥主导作用。它还可以用标准集装箱分段装运,在需要的地方组装,而不占用码头或海军设施的空间。这样,它就可以快速部署,而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时间和损耗。用图片中出现的人和一艘小船做参照,我们可以看出蝠鲼并不小。它的船尾似乎还装有遮蔽式推进器,或许还有用于操纵的推进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突起物,很可能是某种天线、进水口,总体形状表明它是为了以最节能的方式在水中滑行而设计的。换句话说,耐力比速度更重要。据主要承包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介绍,"蝠鲼"号采用模块化结构和节能系统,包括在海底锚定和进入休眠模式的能力。此外,还有低功耗的水下推进系统、用于水下探测和威胁与危险分类的新型传感器、高效率的导航和指挥控制系统,以及最先进的防生物污损和材料降解方法。DARPA 项目经理 Kyle Woerner 博士(右)站在"蝠鲼"飞行器上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团队的一名成员交谈 诺斯罗普-格鲁曼第一个测试期在 2 月和 3 月进行,主要测试"蝠鲼"在水下的流体力学性能,以及推进、转向、浮力、螺旋桨和控制面的运行情况。测试还包括潜艇的便携性,因为"蝠鲼"在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马里兰工厂运往加利福尼亚之前被拆卸并装入五个标准货运集装箱。DARPA"蝠鲼"号项目经理凯尔-沃纳(Kyle Woerner)博士说:"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蝠鲼'号全尺寸测试,验证了该潜航器在野外通过模块化分段快速组装后,已经做好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准备。跨国模块化运输、现场组装和后续部署的组合展示了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首创能力。"他补充说:"将飞行器直接运送到预定作战区域可以节省飞行器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一旦部署完毕,飞行器将利用高效的浮力驱动滑翔在水中移动。"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蝠鲼”无螺旋桨水下航行器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蝠鲼”无螺旋桨水下航行器 人类工程师早在达芬奇和鸟类飞行器时代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了"蝠鲼"(Manta Ray),它将同名鱼类的流体力学与一些高科技自主系统和节能推进器结合在一起。关于 Manta Ray 的消息并不多。尽管对其尺寸保密,但该飞行器应该是远程大型飞行器。它的设计目的是携带各种有效载荷执行不同的任务,重点是持久续航而不是速度。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称,"蝠鲼"原型将用于开发先进的水下自主技术。它将使用节能系统,包括将自身锚定在海底并进入休眠模式的能力,其模块化结构可将其装入五个标准海运集装箱,用于全球部署和现场组装。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战略与任务解决方案副总裁艾伦-莱特尔(Alan Lytle)说:"'蝠鲼'将提供海上有效载荷能力,使其成为水下作战和国防部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DARPA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先进技术实验室和 Navatek LLC签订合同,启动了"蝠鲼"计划。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DARPA大型“蝠鲼”无人潜水器首次亮相

DARPA大型“蝠鲼”无人潜水器首次亮相 今年早些时候,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将其"蝠鲼"(Manta Ray)原型机投放到海上,这是 DARPA 项目历时四年开发自主超大型无螺旋桨水下航行器(XLUUV)的最终成果。这不仅需要一艘大到只能从码头而不是轮船或潜艇上发射的飞船,还需要一种新的方法,使其能够在数月内以极少的能量消耗完成远距离航行。这种未来型滑翔机能够运载非常大的载荷,而且由于采用了流体动力船体和浮力系统,使其主要通过在水中上升然后向下滑翔来推动自己,因此能够航行得更远。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蝠鲼"号的首席研究员兼总工程师布莱恩-西奥博尔德说:"这种潜水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推进机制,它一直在水中[有目的地]向前下落,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当蝠鲼号需要上升或下降时,它会通过抽取海水来改变浮力,从而改变飞行器的重量。"这些视频包括下面嵌入的高分辨率试潜 VR 视图,但由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禁用了嵌入播放功能,您必须点击这里的链接才能看到。上面的第一段视频为我们解答了有关蝠鲼的许多问题。这段视频展示了蝠鲼在陆地上移动和在水中滑行的过程,揭示了蝠鲼的推进力是由设置在机翼边缘的两个四叶螺旋桨提供的,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四个螺旋桨。它还展示了该飞行器在水下的一些机动性能,并证实它可以在必要时在海底闲逛以节省动力。蝠鲼号"项目经理乔-迪恩(Joe Deane)说:"'蝠鲼号'的无人驾驶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希望在潜在危险环境中执行长期任务时,人类不会受到伤害。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空军正在将 AI 置于飞行员的位置上。在周四的更新中,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透露,去年进行的一次空中缠斗测试中

美国空军正在将 AI 置于飞行员的位置上。在周四的更新中,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透露,去年进行的一次空中缠斗测试中,一架 AI 控制的喷气式飞机成功与一名人类飞行员对峙。 作为空战进化(ACE)计划的一部分,DARPA 于 2022 年 12 月开始试验 AI 应用。它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自主驾驶战斗机的 AI 系统,同时遵守空军的安全协议。 在使用 AI 飞行员进行缠斗模拟后,DARPA 通过在其实验性 X-62A 飞机内安装人工智能系统来测试其工作。这使得它能够将 AI 控制的飞行器带到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空中,并表示它于 2023 年 9 月在那里进行了首次成功的与人类的空战测试。 X-62A 上的人类飞行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禁用 AI 系统,但 DARPA 表示,飞行员“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使用安全开关。 X-62A 与仅由人类飞行员控制的 F-16 进行了对抗,两架飞机都展示了“高位面近距离交战”,并以 1,200 英里/小时的速度接近 2,000 英尺。不过,DARPA 并未透露哪架飞机赢得了这场缠斗。 标签: #AI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说我们从来不吃这一套#】#国防部发言人回应美方威胁恫吓#6月27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

【#国防部说我们从来不吃这一套#】#国防部发言人回应美方威胁恫吓#6月27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美军印太总部司令称,美军将实施一项名为“地狱景观”的计划,通过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将台湾海峡变为无人地狱,以应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攻击”。美海军新闻网站近日还就该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吴谦:那些叫嚣要把别人的家园变成地狱的人,首先要做好自己先下地狱的准备。美方一些人为了“以台制华”,不惜把台湾海峡变成“人间地狱”,极为丧心病狂。这也再次表明,“台独”分子妄想“倚美谋独”,终难逃脱“棋子”变“弃子”的命运。 台湾属于中国,中国不容分裂。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击外部势力干涉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向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对于一些人的威胁与恫吓,我们从来就不吃这一套。@国防部发布 via 人民日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诺斯罗普·格鲁曼XRQ-73混合电力原型侦察无人机的首张照片公布

诺斯罗普·格鲁曼XRQ-73混合电力原型侦察无人机的首张照片公布 其飞翼设计基于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大角猫头鹰(GHO)项目,该项目是一项情报高级研究项目活动(IARPA)计划,采用了混合机翼设计和外置导管推进螺旋桨。相比之下,XRQ-73A 更大、更隐身。该机翼展超过 30 英尺(9 米),重 1,250 磅(567 千克),在 18,000 英尺(5,500 米)的高度可达到 250 kn(287 mph,463 km/h)的速度,有效载荷为 400 磅(180 千克)。无论是 DARPA 还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都没有公布该飞行器的许多细节,但最新的照片给了航空工程师们一些线索。该飞行器外形宽大,呈锥形,末端为削尖的翼尖、机翼/机身内部装有由四个管道风扇组成的混合电力推进系统,两个发电机由柴油、汽油或航空燃料驱动。机身前部有两个大型进气口,机身后部有两个出气口。这些进气口的形状可将视觉和雷达轮廓降至最低。由于它不是喷气式飞机,热信号可能也同样很小。另一点是进气口之间的整流罩上有两个小孔。这可能是传感器或其他有效载荷的安装位置。此外,还有一个皮托管,不过这可能是为了在飞行测试期间收集数据。与 GHO 一样,XRQ-73A 也是一种超静音、高效率的侦察无人机,需要同时具备隐身性和长时间飞行的耐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着陆器、登月服进入研制阶段 中国载人航天目标2030年前实现首次登陆月球

着陆器、登月服进入研制阶段 中国载人航天目标2030年前实现首次登陆月球 官方表示,在精心组织实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各项任务的同时,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2024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也将加紧推进。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文昌发射场配套登月任务的各项测试发射设施设备也将全面启动建设,各系统相关研制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公布,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据了解,在未来载人登月任务重,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揽月”着陆器、“梦舟”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两个飞行器在环月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着陆器,并由着陆器将航天员送上月面,航天员在月面按计划开展科学考察和样品采集。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乘坐“揽月”着陆器上升到环月轨道,两个飞行器再次交会对接,航天员将月球样品转移到飞船,飞船由月地转移轨道返回地球。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