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颜值、天价“智商果”又出来骗人了,它们都是什么来头?

这些高颜值、天价“智商果”又出来骗人了,它们都是什么来头? 人工合成水果这种高颜值“水果”金西梅或者水晶果,你在景区或者路边一定见过,价格从 30 到 60 多元一斤不等。金西梅有红枣大小的个头,表面晶莹剔透,金黄色的外表透出渐变红,仿佛是大自然极度偏心才给了它如此美丽的外表。不仅如此,它的身份还非常“高贵”。几乎每一位卖家都会拍着胸脯说:“这是一种当季的新鲜水果,从美国运过来的新品种。”许多人本着没有吃过的心态买了一点才发现,小小几颗竟然要十几块钱,平均下来,一颗的价格比车厘子还贵。然而,尝过后才发现,它美丽的外表都是骗人的,一股浓浓的工业糖精的味道在嘴里挥之不去。金西梅和扁担是标配|@月月月朦事实上,金西梅根本就不是西梅,甚至不是新鲜的水果,而是一种蜜饯。一般是拿桃树疏果后淘汰掉的小毛桃或者烂李子,加点糖和色素腌渍而成。这种骗局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有时套路玩多了,人们的警惕性提高了,它就会换个马甲,摇身一变“黄金果”“香槟果”或者“金香果”,继续骗人。不过,无论什么名称,都逃脱不了它作假的本质。这么多添加剂,真的有人喜欢吃吗(?)|自截以假乱真果和金西梅经常一起作伴售卖的,还有一种看上去亮晶晶的“水果”嘉宝果,有的卖家会叫它蛟龙果、乌梅或者树葡萄。当你成功逃脱了金西梅陷阱,学聪明了,买之前先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嘉宝果是真有其果,心想这下总不会上当受骗了吧。但其实,绝大部分售卖嘉宝果的摊位卖的都是假嘉宝果,主打以假乱真!这个假的嘉宝果是卖家拿普通葡萄伪装的,为了凸显它的高贵,卖家会把葡萄从枝上剪下来并打上蜡,然后一颗一颗地摆在那里售卖,有种一般人吃不起的气质。为了假装它的新鲜,卖家还会放上几片不知道是从哪里摘下来的叶子。|@进击的多肉那么,真的嘉宝果到底长什么样子?为什么沦落到被人冒名顶替的地步了?嘉宝果(学名:Plinia cauliflora)其实又名拟爱神木、木葡萄、树葡萄,是桃金娘科树番樱属的常绿灌木,可以长到 10~12 米高。嘉宝果树全年枝叶浓绿茂盛,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结果。每到开花的时候,嘉宝果树的枝头都会出现淡黄色的小花,而花落之后,就会出现小果实。嘉宝果树的树枝上开花、结果|wiki最初嘉宝果是青色的,长到一定的时候,会变成红色,直到成熟才会变成黑紫色,果肉则呈白色略透明状。果肉味道清甜、果皮味酸。其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 C 等营养物质及磷、镁等微量元素,被人们喻为“长在树上的黑钻石”。成熟后的嘉宝果长这个样子|wiki从嘉宝果的别名“树葡萄”上也能看出来,人们常常会把它和葡萄搞混,但其实嘉宝果和葡萄在分类学上关系薄弱,属于蔷薇类植物下的不同目。嘉宝果反而和同样属于桃金娘科的番石榴和莲雾比较接近。其次,葡萄是藤蔓,果实较小且成串,而嘉宝果是常绿灌木,果实较大,从树的枝干上一个一个独立生长出来。图片来源:@水果猎人杨晓洋最后,如果你真的很想试试嘉宝果,但又担心被假葡萄欺骗,你可以仔细观察葡萄和嘉宝果的果柄和果肉,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葡萄的果柄较粗,上面布满麻点,果肉呈现透明状绿色(经常吃葡萄的没人不知道吧?)。而真正的嘉宝果的果柄较细,里面切开呈白色,与果柄相对应的另一侧还有个“屁股”。果肉呈白色,左下角的那个嘉宝果上还有“屁股”|wiki换名大法好不知道卖家是不是觉得只要加了“金”的假水果就特别受欢迎,这种号称是产自金沙江边的“金沙果”,曾在某古城卖出高价。据说,这个外表是棕红色的金沙果,富含果汁,果肉的营养也很丰富,和椰子有点形似,但味道和养颜效果要比椰子好几倍。但其实,这种水果就是椰子。椰子一共有三层表皮,外果皮薄而光滑,有绿、黄等颜色;中果皮由厚厚的褐色纤维构成,未成熟时是白色的且含水量高;内果皮很薄但也很坚硬。而一些商贩看上了被剥光了外面两层“衣服”的椰子,给它们打蜡后当成奇特水果出售。图片来源:@水果猎人杨晓洋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群,假期不做大怨种。参考资料[1] 林林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嘉宝果 树葡萄 一口爆汁!水果界“新贵”

嘉宝果 树葡萄 一口爆汁!水果界“新贵” 果肉柔软多汁,气味芳香,口感非常独特,药食同源,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水果 没吃过的一定要尝尝 下单飞机 @Q88998899 下单微信 faxian542

封面图片

【#长得丑的果蔬更好吃吗】#因为丑被浪费的蔬菜# 水果长得丑,原因各不相同。首先是品种,如丑橘和丑梨,它们都是杂交得来的品种

【#长得丑的果蔬更好吃吗# 】#因为丑被浪费的蔬菜# 水果长得丑,原因各不相同。首先是品种,如丑橘和丑梨,它们都是杂交得来的品种,外形天然如此;其次是地理环境,如四川大凉山的糖心丑苹果,多因种植过程中不套袋,苹果接受自然的风霜雨雪,导致果相变丑。此外,同一品种甚至同一批水果中,也会出现一些“歪瓜裂枣”。为什么感觉丑水果更好吃? 1.丑水果口感好。丑水果刚进入市场时,消费者可能有点排斥,但试吃后发现口感不错就会购买,久而久之成为“回头客”。 2.消费观念转变。人们不再一味追求外形好看、色泽光鲜,而是更注重天然、无污染,丑水果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3.好奇心驱使。一些长相奇异的小众水果,对种植区域和种植技术要求高。水果商利用它们“出众”的长相激发消费者好奇心,也能带来不错的销量。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这种突然走红,长得像蜘蛛的神奇水果到底是什么?好吃吗?

这种突然走红,长得像蜘蛛的神奇水果到底是什么?好吃吗? 图源:小红书当然能吃,味道嘛……首先,能在正规超市和电商平台上架的水果,肯定是能吃的。这种紫黑色的水果叫红果参,它们味道不重,酸酸甜甜的,不苦不涩,口感沙脆。公平地说,在近些年靠颜值出道的新奇水果里,它的味道算是还可以的。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红果参有一股比较重的青草味,尤其是那些伸出来的“蜘蛛腿”们有人觉得接受不了,觉得不好吃,但也有不少人喜欢这种味道。如果你爱吃生绿叶菜,那建议鼓起勇气去试一试,不一定真的会喜欢上,但至少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红果参真的有营养吗?对于这样一种口味并不惊艳的水果,商家必然会宣扬它的所谓“营养价值”,但是绝大多数都站不住脚。比如说某些平台宣称它“花青素含量非常高,达到 0.0820g/100g”,但是这个含量不及蓝莓的四分之一,在常见紫色水果里也只是中等水平。至于各种宣传材料中提到的多糖、黄酮、维生素等等,也都是中规中矩,不差,但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完全可以通过摄入其它水果来获得。也就是说,不用特意为了营养去吃它。如果你喜欢它的味道,红果参作为一种不同的“水果”,也是一种丰富我们食谱的好选项,毕竟食物的种类越多样越好嘛。红果参为啥长得这么怪?红果参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还是它怪异的长相。实际上,红果参果子上那些“蜘蛛腿”不过是花萼的残留,和我们常吃的蓝莓、苹果、石榴的“肚脐”其实是一个性质的,区别只是在花萼着生的位置以及形状大小罢了。用植物学的术语来讲,蓝莓它们都是“子房下位”的,即子房长在花萼的下侧,所以形成果实之后,花萼残留在了果实的最远端。而红果参“子房半下位”,于是残存的花萼留在了果子不上不下的半中间。这种半下位子房在我们身边的水果中并不多见,所以看上去难免有一种陌生的感觉。I:上位子房,II:半下位(中位)子房,III:下位子房。a:雄花器,g:雌花器,p:花瓣,s:萼片,r:花托 图源:维基百科当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红果参还有一个“肚脐”。和苹果石榴的“肚脐”不一样,这个小圈其实是红果参花冠残存的痕迹。仔细观察蓝莓的话,我们会发现蓝莓突出来的花萼内部其实也有一个类似的圈,那就是蓝莓花冠残存的痕迹。只不过蓝莓的两个圈距离很近,不那么容易注意到,而红果参半下位的子房拉远了花萼和花冠的距离,让两个圈都非常明显。这种怪果子从哪里来的?结出这种果实的植物其实看上去要普通很多。在《中国植物志》上,这种植物登录的中文正式名叫作“轮钟花”,学名 Cyclocodon lancifolius,是桔梗科轮钟花属的一员。它们的花和桔梗花很类似,都是钟形的筒状花,所有花瓣的基部都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比桔梗花多了一个膨大的子房,看上去像是铃铛上鼓了一个大包。轮钟花有很多别名。因为它和桔梗一样具有膨大的肉质根,果实又是红紫色,所以叫作“红果参”;因为长得像荸荠又像算盘子,所以又叫“山荸荠”或者“土算盘”;因为果子上的“蜘蛛腿”,它又得了一个很贴切的别名,叫“蜘蛛果”。轮钟花是一种大型草本植物,最高可以长到 3 米,随着气候环境的不同,它可能一年生,也可能多年生。这种植物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西南地区尤为多见。在国外,西至印度东北部地区,东至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众东南亚国家也都有它的足迹。最早,红果参只是山间野果,野孩子们的小零食,不过近几年开始有了商业化栽培,而且规模还不小,主要产区也在西南。和一般水果相比,红果参的最大优势在于结果时间短、资金回笼快,一般来说每年春夏之交种植,第二年就可以挂果丰收,甚至当年就有可能有收成。而且红果参也很耐运输、耐储存,条件合适的话甚至可以储存三四个月。个性如此优秀,也难怪不管是果农还是商超都迫不及待地把它推向市场了。那么,亲爱的朋友,你吃过吗?留言区描述一下你尝到的味道吧!策划制作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者丨老猫 科普作家审核丨顾有容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策划丨林林责编丨何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这种水果是北方人的盲区,营养却相当丰富 现在吃正好

这种水果是北方人的盲区,营养却相当丰富 现在吃正好 图片源自某外卖平台截图黄皮是什么水果?黄皮,果皮为黄色或深黄色,大小接近于圣女果。在南方黄皮还有很多别名,如黄弹子、金弹子等,但总归离不开它的颜色形状。黄皮和橘子、橙子、柚子以及小金橘都属于芸香科植物,不同的是,黄皮的果皮无法像柑橘一样轻松剥离,内里也并没有数个果肉瓣,而是有点像葡萄一样的果肉组织,果肉中有一个或多个颗粒状的种子。每年七八月份左右是黄皮大量上市的季节,其味道偏酸,还带有涩味。也正因这如此独特的味道,夏季解暑或者吃完油腻食物用它来解腻,恰到好处。因为浓烈的酸味能刺激人口腔内唾液不断分泌,入口的涩味也会在时间的加持下产生回甘,这种层层递进的味觉体验,让人在逐步适应后会相当“上头”,甚至会有一种“停不下来”的冲动。黄皮的营养很丰富黄皮不仅味道独特,营养价值也很值得称赞。1、有机酸黄皮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这种物质也是黄皮酸味的来源。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改善消化、提振食欲,如果你在炎热夏季经常没胃口、疲乏犯困,嚼几颗黄皮是很有帮助的。2、植物化学物质黄皮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质,如生物碱、香豆素、挥发油类,还有黄酮和多酚类物质。黄酮和多酚类物质通常都具有相当强的抗氧化作用,不仅能帮助人体抗炎、抗菌,还能帮助预防癌症、呵护心血管。3、维生素 C黄皮中的维生素 C 含量不低,每 100 克中就含有 35 毫克维生素 C,这个数值和它的柑橘家亲戚可以媲美,更是香蕉的 4 倍还多。4、钾黄皮的钾含量很高,达到了 226 毫克/100 克,和号称补钾能手的香蕉基本能打个平手,但黄皮的能量却不到香蕉的一半。喜欢吃香蕉来补钾的朋友,这个夏季可以试试黄皮,不仅能补充随汗水流失的钾,帮助降压,还能达到解腻、止渴的目的。5、硒硒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作用的矿物质,能改善人体抗氧化、抗衰能力,还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日常食物中硒含量高的并不多,而黄皮中的硒含量可以达到 0.64 微克/100 克,属于十分优秀了。黄皮和其他常见水果的营养成分比较 数据来源: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黄皮为什么没有全国普及?黄皮虽然营养丰富,但它的好也是有“门槛”的。黄皮除了入口有酸、微甜、涩、微辣等味道外,闻起来还有一种类似松节油的独特味儿。“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褥暑枝。” 明代诗人董传策就在《噉黄皮果》中感慨过黄皮气味之香和口感之奇。黄皮中大量的挥发性脂类是它“怪味”的来源。比如,松节油味儿就来它其中的松萜,这种物质是松柏油脂的主要成分,不喜欢闻松油味儿的朋友,可能在“闻”黄皮这第一关就会败下阵来;再比如,有些朋友在黄皮中会闻到香菜、陈皮、樟脑丸的混合气味,这些气味也来自它的萜和萜醇类物质。这些散发着“奇香”的物质,让“爱它者垂涎三尺,不爱者避之不及”。黄皮的多样打开方式黄皮的吃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打开方式,或许某一款就会适合你。1、直接洗洗吃,但要去皮吐核如果对松节油的味道不那么敏感,鲜吃黄皮是完全可以“训练”出来的。只要去掉皮,黄皮的酸涩味就会大大降低。而且,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味道更甜蜜的品种,如个大色深的鸡心黄皮,酸、涩味明显改善,以清新酸甜为主。2、和其他水果调饮料用其他甜味丰富的水果搭配黄皮来调饮料,是一种不错的吃法。血糖正常的群体,可以加入少量糖、蜂蜜或甜饮料进行调味。市面上一些茶饮品牌就推出了荔枝黄皮饮、爆打黄皮柠檬茶……单看这名字都能让人馋的流口水了!3、海盐黄皮饮这种做法是老广东地区人们喜欢的,捣碎的黄皮加入少许海盐(食盐也行)调味,咸味的存在会让酸涩味降低,甜味稍显突出,冷藏后的海盐黄皮饮一口入喉,酷暑的闷热一扫而空。担心喝不惯的朋友,加点蜂蜜调味也没问题。4、炖汤一绝用黄皮炖靓汤也是经典吃法。例如广受南方人喜爱的黄皮排骨汤,排骨的油腻被黄皮完全压制住了,清新美味,非常值得一试。黄皮食用注意事项黄皮虽好,但食用时也需要注意 2 点。1.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建议每天吃 5~6 颗为宜(差不多 100 克)。一方面是要考虑水果摄入的多样化,为每天能摄入其他水果留出余量;另一方面是黄皮中的有机酸丰富,一次性摄入过量恐引起胃肠不适。2.肠胃不适者建议慎吃。胃酸分泌过多、胃溃疡的群体,吃黄皮可能会引起反酸或其他胃部不适,建议酌情减少食用量或等症状消失后再吃。另外,黄皮的果皮很薄,不易保存,如果买了黄皮,建议尽快食用。参考文献[1]林春瑶,刘功良,李南薇等.黄皮功能成分及加工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20,39(11):25-29.[2]邹波;钟思彦;林锦波等. 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 2024 (002):47-53.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吃了一个果子后 男子手和嘴被严重灼伤 但它的种子我们都吃过

吃了一个果子后 男子手和嘴被严重灼伤 但它的种子我们都吃过 巴西若昂佩索阿街头售卖的腰果 图源:Wikipedia是不是感觉没见过,但多数人应该都吃过,它是腰果,平时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腰果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这是生的腰果。图源:Thomas Harold Watson / SWNS腰果实际是腰果树(Anacardium occidentale)的种子。腰果果由两部分组成:果实和坚果。果实是肉质的,称为“假果”或“果托”,通常被称为腰果苹果(cashew apple),而坚果是种子的真实果实,我们平时吃的就是经过处理的坚果部分。图源:researchgate平常很少有人吃它的果肉部分,但也不是不能吃,只是需要经过一些处理。很少人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保质期很短,不易保存和运输。在一些国家,尤其是腰果种植地,如巴西和印度,腰果的果肉被用来制作果汁、果酱和其他食品。腰果果肉 图源:congress-intercultural腰果果汁 图源:rio grande foods沃森早就听说过腰果苹果可以食用,尽管它味道有些苦涩,带有轻微的酸味。怀着对当地食物的好奇心,他买了一些腰果苹果,并在市场上继续漫步时开始品尝这些水果。然而,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水果加工之前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当沃森尝试咬开一个腰果果壳时,他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灼烧感。他回忆道:“我以为它就像百香果一样,所以就咬了一口,结果那种灼烧感立即蔓延到了整个口腔,感觉就像火在燃烧。”那一刻,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刚刚接触到了什么。当沃森醒来时,他的脸部和嘴唇已经布满了结痂 图源:Thomas Harold Watson / SWNS第二天早上,当沃森醒来时,他的脸部和嘴唇已经布满了结痂,看起来像是被酸灼伤了。他形容道:“我的嘴唇感觉像是烤纸一样,持续了三四天。几天前,我甚至可以整片剥下嘴唇的皮肤。”他的手也因为接触腰果果而变色。沃森被酸蚀的手 图源:Thomas Harold Watson / SWNS通过网络搜索,沃森了解到,腰果果肉含有豆草酚和腰果酸。这些物质属于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当它们接触到皮肤时,会引起化学灼伤,导致水泡和严重的皮肤损伤。2010 年发表在《热带农业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腰果果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豆草酚的浓度高达 0.36%。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腰果果汁涂抹在大鼠皮肤上,结果显示,接触部位在 24 小时内出现明显的红肿和水泡反应。这些反应在 48 小时后达到峰值,并持续了约 72 小时 。这些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存在于腰果果肉的外壳和果肉中,因此未经处理的腰果果对人类皮肤和黏膜具有高度危险 。腰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另一项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期刊上的研究详细描述了腰果加工过程中工人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包括手部和手臂的化学烧伤。研究显示,工人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腰果果汁液,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皮肤灼伤和水泡,长时间接触还可能导致慢性皮肤损伤。处理腰果的印度工人手部 图源:slow food值得注意的是,腰果属和芒果属都属于漆树科,而漆树科的植物通常含有酚类化合物,如漆酚。所以说摘腰果的时候,不小心的话,接触一定量漆酚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红、肿胀,甚至水泡。处理腰果的印度工人手部 图源:soapboxie在采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腰果通常会经过一定程度的清洗和处理。这有助于去除果皮表面的漆酚。尽管处理过程不能完全去除所有的漆酚,但已经显著减少了其浓度,降低了对普通消费者的过敏风险。尽管受伤严重,沃森由于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选择不去医院治疗,想等它自己好,这注定了他的恢复过程漫长而痛苦。但他仍然保持乐观,认为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提醒其他游客在尝试当地食物前先进行必要的了解。沃森担心自己可能留下永久的伤疤 图源:Thomas Harold Watson / SWNS沃森总结道:“尝试当地食物总是好的,但了解它们也是必要的。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其他人提个醒,避免类似的痛苦。”尽管经历了这次意外,他对探索新食物的热情并没有消退,只是变得更加谨慎。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了解食物的背景和潜在风险,才能真正做到安全而愉快的旅行体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胡萝卜素是菠萝的45倍 热量比苹果还低 这种水果现在吃正好

胡萝卜素是菠萝的45倍 热量比苹果还低 这种水果现在吃正好 芒果的风味和营养芒果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素有“热带果王”之美誉,为世界五大水果之一,因其独特的香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芒果的气味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发现,芒果中有超过 270 种挥发性物质,不同的挥发性物质可让芒果拥有不同的风味特点,最主要的是酯类和萜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会赋予某些芒果类似于桃子的气味;萜烯类物质则会令芒果果实带有一种类似于紫罗兰花的香味。并且,成熟度越高的芒果,香味越浓郁。果香迷人的芒果,营养也很丰富,含有维生素 C、钾、胡萝卜素、镁、硒、膳食纤维等营养,其中前三者的含量还算不错。1、维生素 C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芒果的维生素 C 含量为 23 毫克/100 克,虽说比不上橙子,但却是苹果的 7.7 倍。不过,不同品种的芒果维生素 C 含量上存在差异,有文献对比了大黄芒、大青芒、鹰嘴芒和台芒,发现它们的维生素 C 含量都低于 10 毫克/100 克,最高的大黄芒为 9.66 毫克/100 克,最低的大青芒为 4.29 毫克/100 克。另外有研究提到,成熟的凯特芒维生素 C 含量为 26 毫克/100 克。2、钾芒果的钾含量为 138 毫克/100 克,1 个大个头的芒果其可食部可达到 400 克左右,吃掉一半就能为我们补充 276 毫克钾,同时也能补充 28 毫克镁,可满足一般成年人每天钾需求量的近 14%、镁需求量的近 8%,这对维持血压健康较为友好。图:1 个大芒果,可食部约 400 克 作者拍摄3、胡萝卜素芒果的果肉颜色偏黄,很多朋友一看就猜到了它富含胡萝卜素成分。《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显示,芒果的胡萝卜素含量高达 897 微克/100 克,比很多常见的其他黄果肉水果都高,是木瓜的 1.1 倍、杏的 2 倍、橙子的 5.6 倍、柿子的 7.5 倍,更是菠萝的 45 倍。另外,有文献对比了大黄芒、大青芒、鹰嘴芒和台芒,其中的数据显示这 4 种芒果的 β-胡萝卜素含量都非常高。最高的是大黄芒果,高达 4060 微克/100 克;最低的是大青芒,为 2670 微克/100 克,鹰嘴芒和台芒的 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 4010 微克/100 克、3870 微克/100 克。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用眼比较多的人,建议常吃芒果,因为胡萝卜素是保护眼睛健康的“卫士”,能帮我们抵御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预防夜盲症、干眼症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至于芒果的热量,“芒果控”们不用太担心,只有 35 千卡/100 克,都没有苹果高,也仅为荔枝的 1/2 而已,别狂炫就不用害怕长肉。吃太多芒果,可能会“变黄”即便芒果的营养还不错,也别吃太多了,否则可能会让你逐渐“变黄”。这事儿得归咎于芒果中的胡萝卜素, 在一段时间内摄入的胡萝卜素太多,会导致过量的胡萝卜素进入体内,身体一时代谢不掉,就会沉积在皮肤里把皮肤染黄,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不过咱们不用担心,这种症状对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停止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自行恢复,皮肤就可以慢慢变回原来的颜色。适量吃芒果不仅能避免皮肤变黄,还能让人皮肤更好、减少皱纹。一项发表在《营养素》的研究,研究人员评估了每天食用吃 85 克或 250 克芒果,经过 16 周后对绝经后女性皮肤的影响。研究招募了 50~70 岁,体质指数(BMI)在 18.5~35kg/m2 之间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在排除了一部分不能参与的人之后,参与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是 85 克/250 克阿塔夫芒果,每周 4 次,持续 16 周。结果发现,摄入 85 克芒果 2~4 个月后,可减少面部皱纹,可能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芒果苷这些有益成分。而摄入 250 克会增加皱纹,这可能是因为总糖摄入量增加,导致胶原纤维糖基化,破坏了胶原结构。所以,根据这个研究,平时经常适量摄入芒果,对皮肤有益,可能有助于帮你改善皮肤皱纹,但如果每天狂吃芒果,可能会让皮肤变糟糕。芒果过敏的人,慎吃!常吃芒果对身体有好处,但有一部分人在接触或食用芒果之后会出现过敏情况。芒果过敏一般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一般在食用芒果后 30 分钟就会出现水肿、红疹、荨麻疹和口腔过敏综合症状,还有人在食用少量的芒果后会出现眼睛和嘴的瘙痒、眼皮的肿胀、大量流汗甚至带有休克特点的胸闷;迟发型一般在食用芒果后 48 小时或 72 小时出现症状,比如有接触性皮肤炎、眶骨膜水肿的疾病、湿疹的皮疹和水疱形成。这可能是因为芒果中含有蒎烯、漆酚、柠檬烯等成分,这些过敏原物质都能导致不同人群的接触性过敏皮疹;另外,芒果中的蛋白分子也是过敏原之一。研究提到:如果对芒果过敏,也可能会对桦树花粉、桃、荔枝、柑橘、腰果有反应。并且,即便芒果经过了加热、罐装、打成果汁、做水果沙拉等加工,也仍然会导致人体过敏。如果你接触或品尝芒果后出现了咳嗽、瘙痒、嘴唇和舌头灼烧刺痛、咽喉肿胀等症状,那可能是对芒果过敏,别再尝试啦。如果吃芒果出现了严重过敏现象,一定要及时看医生!芒果最好别放冰箱为了保鲜,买回来的水果统统塞入冰箱,这是很多人的统一操作。但芒果属于热带水果,它可不喜欢待在冰箱里。虽然低温可以抑制芒果采后呼吸作用以及后熟作用,但它对于贮藏温度比较敏感,温度太低会导致芒果产生生理冷害。芒果的最适宜贮藏温度是 13~15℃,在贮藏温度低于 10℃ 的时候就会产生冷害,表现为外果皮表面变色出现深褐色斑点、麻点或凹陷病变,果皮成熟不均匀等现象。另外,如果在 15℃~20℃ 条件下贮藏芒果,还有利于促进芒果中单萜、倍半萜烯和芳烃这几类风味物质的合成;如果贮藏温度高于 25℃,会使得这些风味物质含量显著下降,果实中醇和酯类含量的上升,风味品质降低。所以,买回来的芒果别直接塞入冰箱,放在家里阴凉通风处即可。芒果的品种推荐我国芒果品种众多,比如金煌芒、大青芒、鹰嘴芒、台芒、凯特芒、贵妃芒、象牙芒等。1、金煌芒金煌芒总糖含量较高为 24%,且糖酸比也较高,吃起来口感比较甜,并且闻着还有特殊的木香气味,很适合鲜食。图:金煌芒  作者拍摄2、凯特芒凯特芒属于晚熟品种,成熟后果皮为粉红色,皮薄果核小,外形呈椭圆形,果实很大,单果重量可达 800 多克,最大的甚至能长到 1400 多克。成熟后糖含量接近 7%,口感较甜。图:凯特芒 作者拍摄3、台芒芒果中好吃不贵的典型品种,深受大家喜爱,成熟时果皮呈深黄色,果肉细腻,香味浓郁,糖含量 13%~22%,口感甜中带酸。4、贵妃芒成熟时果皮呈深紫色,有些会带有一点黄色,果肉为黄色,果核较小,糖含量一般为 12% 左右,糖酸比较高,口感甜。5、象牙芒果实圆长肥大,因果形如幼年象牙而得名,有白象牙芒和红象牙芒两种,前者果皮呈黄色或浅黄色,后者果皮浅绿而向阳处为粉红色。糖含量为 17% 左右,味道清甜。6、大青芒还没熟透的大青芒表皮青色,熟了以后虽然还是以青绿色为主,但已经开始略有微黄了,肉质软嫩,糖含量约为 14%,口感甜。7、鹰嘴芒果皮为淡绿色,果肉橙红色,呈弯象牙形,尖端的地方长得很像老鹰的嘴。糖含量为 21%,但糖酸比较低为 10%,大青芒的糖酸比为 16%呢。相比之下,鹰嘴芒口感会略带酸味。芒果的正确吃法第一次吃芒果的人大多会感到无从下嘴,还有很多人吃芒果都是一通乱啃,搞的满脸都是芒果汁。其实,吃芒果是有技巧的。第一步:将芒果清洗干净后,用刀从中间慢慢切开(注意避开果核),将整个芒果切两半,或者...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