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留不住人才了?刚刚辞职的AI经理为马斯克辩护

特斯拉留不住人才了?刚刚辞职的AI经理为马斯克辩护 贾恩是在回应一篇媒体报道,该报道称,特斯拉最近的一连串高管离职表明该公司失去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贾恩是本周一刚刚宣布离开特斯拉的,他说“在打造市场上最好的自动驾驶产品方面,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7年。”他补充说:“虽然我一直计划帮助特斯拉实现机器人出租车在全球部署的最终目标,但我认为现在是时候加速其他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制造更多的机器人,把人们的时间还给他们。”离开特斯拉后,贾恩和通用汽车启动驾驶子公司Cruise的前首席执行官Kyle Vogt和前Cruise工程师Luke Holoubek一起创办了一家名为The Bot company的机器人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制造做家务的机器人,在最近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5亿美元,估值为5.5亿美元。周三,当被问及他的新公司是否会与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竞争时,贾恩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不,它只会对人类有用。”相关文章:马斯克是如何一下开除500人的?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马斯克霸气提 25% 特斯拉投票权要求,否则剥离 AI 和机器人技术

马斯克霸气提 25% 特斯拉投票权要求,否则剥离 AI 和机器人技术 消息源 @Teslaconomics 推文截图,表示埃隆・马斯克希望掌控特斯拉 25% 的投票权,要求国内公司在得克萨斯州重新注册成立,而且要求批准此前的薪酬方案,否则将拆分公司的 AI 和机器人技术。 如果特斯拉董事会同意,马斯克会继续推进公司前进,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 马斯克认为 AI 和机器人技术是特斯拉公司的关键。由于特斯拉是一家上市公司,因此这些部分属于股东。 假设目前的投票没有按计划进行,特斯拉可以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公司分拆成另一家公司,但仍由全体员工共同拥有。 2024-05-20

封面图片

揭秘马斯克的“人才输送链”:特斯拉裁员只是自我挖角?

揭秘马斯克的“人才输送链”:特斯拉裁员只是自我挖角? 马斯克旗下公司之间的大部分人员流动似乎都是从马斯克最大、最成功的公司特斯拉流向他的其他小公司。《商业内幕》发现,至少有10名特斯拉全职员工作转到xAI工作,后者是马斯克去年从X剥离出来的人工智能(AI)创业公司。还有至少18名特斯拉前员工目前在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工作。这种人员流动让人感觉马斯克把特斯拉当成了旗下其他公司的人才输送或支持渠道,尤其是那些急需AI人才的公司,例如xAI。这种看法已经开始引起支持者和投资者的不满。最近,一些特斯拉投资者就起诉了马斯克,原因是他把AI人才输送到了xAI而不是特斯拉。对于马斯克来说,他利用X这一庞大平台呼吁求职者应聘xAI。他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如果没有获得额外的投票控制权,他对强化特斯拉的AI和机器人能力感到“不舒服”。据CNBC报道,马斯克最近还将原本提供给特斯拉的珍贵AI芯片转移到了xAI。但是与此同时,马斯克一再强调特斯拉在AI领域取得进展的重要性,并将特斯拉标榜为“AI/机器人公司”。他还不断宣传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性,并宣布了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由特斯拉内部的神经网络驱动的,这是一种基于AI的机器学习。AI技术被认为是特斯拉未来成功的支柱。由于经验丰富的高水平AI人才有时很难招募到,所以马斯克将这样的人才从特斯拉转移到一家仅拥有一款产品(名为Grok的聊天机器人)的尚未盈利的创业公司,似乎有些奇怪。裁员后立即就业今年早些时候,在特斯拉实施大规模裁员后,一些特斯拉员工在xAI找到了工作,其中大多数都是立即加入了这家创业公司。一位知情人士称,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部门的某些员工在被特斯拉裁员后,立即收到了xAI的工作邀请。特斯拉Autopilot部门的核心是AI工作和功能,受到了这波裁员的严重打击。特斯拉最新裁员影响了该公司10%以上的员工。一位熟悉xAI的人士指出,今年似乎有一批前特斯拉员工“涌入”X和xAI。xAI仍然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只有大约15名全职工程师。与此同时,X的员工人数仍在1000人左右徘徊,而特斯拉在全球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据知情人士透露,xAI目前的大部分员工都是AI导师,他们根据合同按小时收费,标注进出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模型是xAI旗下聊天机器人Grok等生成式AI工具的基础。根据《商业内幕》查阅的员工在线资料和公开帖子,xAI的几位“AI导师”今年直接从特斯拉加入公司。这个职位需要的技能,似乎与特斯拉Autopilot团队的一些职位类似。特斯拉有一小群数据注释专家,他们把从特斯拉车队收集的视频和图像进行标注,以训练和改进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商业内幕》查阅的信息显示,少数更高级别的特斯拉人才也在xAI工作,包括曾参与特斯拉重要项目的人员,例如Autopilot和特斯拉的超级计算机Dojo。对于特斯拉的员工来说,X并不陌生。当马斯克在2022年底接管Twitter(已更名X)时,他很快从特斯拉调来了许多副手,来解决这家社交媒体公司长达数月的混乱局面。这些人被Twitter员工称为马斯克的“打手”。据《商业内幕》当时的报道,到第二年春天时,来自特斯拉、SpaceX和The Boring Company的至少20人仍留在Twitter。截至发稿,特斯拉和X尚未就此置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称特斯拉在AI人才争夺战中提高薪酬

马斯克称特斯拉在AI人才争夺战中提高薪酬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提高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薪酬,以抵御 OpenAI 等公司的挖角。马斯克周三晚间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表一系列帖子称,他的电动汽车公司正在提高薪酬,当前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正在“以巨额薪酬积极招募特斯拉工程师”,并且“在少数情况下”取得了成功。马斯克发帖称,人工智能竞争“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人才争夺战”。马斯克的帖子是回应科技新闻媒体 The Information 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特斯拉机器学习科学家 Ethan Knight 离开了这家汽车制造商,加入了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马斯克在推文中说:“Ethan 打算加入 OpenAI,所以不是 xAI 就是他们。”

封面图片

马斯克将AI芯片转移至X 特斯拉前高管:非常合理

马斯克将AI芯片转移至X 特斯拉前高管:非常合理 他接着说:“假设你已经选定了数据中心的位置并订购了GPU,在开始机架安装、设备上架、布线或系统启动之前,仅仅接收成千上万的GPU就已如同一场军事行动。”扎曼的LinkedIn个人资料显示,他在加入特斯拉之前,曾在英伟达工作三年,担任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系统软件工程师。去年,他离开特斯拉加入谷歌旗下的DeepMind,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马斯克回复说:“确实如此。”当天有报道称马斯克将价值5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转移到X,对此扎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斯克周二证实了这一报道的内容,但他表示这样做是因为“特斯拉没有地方启动这些英伟达芯片。”“否则它们只会在仓库中闲置。”马斯克发帖说。马斯克决定转移这些极受欢迎的AI芯片,凸显了他旗下公司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利益。马斯克的商业帝国跨越多个行业,无论是通过SpaceX造火箭,还是利用The Boring Company钻探隧道。在马斯克的领导下,特斯拉一直在努力实现制造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雄心。今年1月份马斯克表示,他“对将特斯拉发展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感到不舒服,因为自己没有25%的投票控制权”。然而,特斯拉并不是马斯克唯一一家瞄准征服人工智能行业的公司。5月26日,马斯克透露,他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60亿美元。这一最新的融资轮将xAI的总估值提升到了240亿美元,仅次于OpenAI,成为市值第二高的人工智能公司。金钱并非马斯克和奥特曼等AI领域玩家唯一的挑战。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领域取得成就的公司,必须要获得稀缺的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这对英伟达本身也构成了挑战。今年2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努力公平地分配芯片。黄仁勋说:“数据中心还没有准备好时,为什么要分配芯片呢?”他还补充道:“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公平分配资源,避免浪费,并努力为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创造连接的机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心灰意冷!特斯拉产品发布主管辞职 抨击马斯克裁员决定

心灰意冷!特斯拉产品发布主管辞职 抨击马斯克裁员决定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据Rich Otto当地时间本周三在LinkedIn上发表的声明显示,他已于上周辞职。此前,他曾在特斯拉任职近7年,参与过Model S Plaid和Cybertruck的首次交付等公司重要活动。Otto在声明中称,“伟大的公司是由伟大的员工和伟大的产品共同组成的,而伟大的产品只有在员工茁壮成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最近的裁员动摇了公司及其士气,使这种和谐失去了平衡,很难看到长远的发展。是时候做出改变了。”Otto还表示,“特斯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与任何人合作的文化:这意味着伟大的想法和影响力可能来自任何人,是员工走出舒适区、承担大型项目并茁壮成长的催化剂。”“我希望特斯拉以及所有受裁员影响的员工能很快恢复元气。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尽管找我,”Otto称。大裁员下心灰意冷毫无疑问,从Otto发布的声明看,特斯拉今年大面积裁员的决定,是导致其最终决定离开特斯拉的主要原因。在努力应对需求降温和投资者对利润的担忧之际,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今年4月宣布,该公司计划裁员10%。该公司在当月向员工发出了一份由马斯克签署的裁员备忘录,其中提到需要精兵简政,减少重复劳动。备忘录中称,“这将使我们能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并对下一个增长阶段周期充满渴望。”而据报道,从那时起,该公司已经裁掉了整个超级充电业务部门。当地时间4月29日,马斯克在公司内部发送一份备忘录宣布,特斯拉超级充电团队负责人丽贝卡·蒂努奇(Rebecca Tinucci)和新产品负责人丹尼尔·何(Daniel Ho)将携整个团队离职,该团队约有500名员工。此外,负责特斯拉电池、电机和能源产品工程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利诺(Drew Baglino)也已于4月辞职。此次裁员正值马斯克和特斯拉陷入动荡之际,此前特斯拉在上月发布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第一季度交付报告。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第一季的交付量仅为386783辆,远低于FactSet追踪的分析师预期的457000辆。与2023年第一季度交付的42.3万辆电动汽车相比,这一数字也出现了大幅下滑。该公司目前正在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也必须应对需求降温。特斯拉去年曾多次降价以刺激需求,但此举对公司的利润率造成了拖累。与此同时,特斯拉股价在今年迄今为止的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累计下跌了30.4%,而标普500指数则在同期上涨了9%。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特斯拉裁员1.4万人 马斯克跌落凡间

特斯拉裁员1.4万人 马斯克跌落凡间 数据显示,到 2023 年底,特斯拉全球的员工人数为 14 万人。这次的裁员大约会影响到 1.4 万人左右。这一数字比之前市场预测的裁员比例要小。早间,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裁员人数可能高达 20%。截止发稿,特斯拉股价为 171.05 美元/股,最新估值为 5447 亿美元。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下跌约 31%。01突发裁员 1.4 万人这并非特斯拉首次裁员。早在 2022 年,特斯拉就因为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决定削减约 10% 的职位。这一决定也是由马斯克在给高管的邮件中提出的。同时,马斯克还暂停了全球的招聘活动,增加小时工的策略,这似乎是对裁员的一种缓解措施。最近,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特斯拉在其奥斯汀超级工厂的生产线已经调整了工作时间,原本实行的 12 小时两班制已经缩减至白班 11 小时和夜班 10.5 小时。这个工厂不仅负责生产备受关注的 Cybertruck 和 Model Y,还是特斯拉下一代汽车的研发基地。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内华达州斯帕克斯和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其他工厂,工人们似乎并未受到新工作时间表的影响,仍旧维持着 12 小时的轮班制。这表明特斯拉对不同工厂的策略可能有所区别,或许是基于各地的生产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灵活调整。正在中国巡展的特斯拉 Cybertruck | 特斯拉其实,特斯拉的裁员流言从 2 月份就开始扩散。今年 2 月,特斯拉推迟了部分员工的绩效考核,这种操作引发了外界对特斯拉可能启动新一轮裁员的猜测。随后就有媒体跟进了这一消息。当时,特斯拉要求所有管理层评估其团队成员的“关键性”,实行一种“二元评估”制度,直接判断每个员工的岗位重要性。这种做法显然旨在筛选出对公司最为关键的人才,同时隐含着对其他员工的潜在裁减威胁。更进一步,特斯拉甚至取消了部分员工的半年绩效评估,这些举措都在表明特斯拉在为新一轮裁员做准备。特斯拉的季度报告,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其裁员的进度。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共交付了 38.68 万辆汽车,同比下滑 8.5%,环比下滑 20.2%,远低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期 44.9 万辆。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特斯拉的交付量下降,更是自 2020 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况。这加剧了市场对特斯拉未来表现的担忧。4 月 9 日,华尔街投行 Robert W. Baird 分析师 Ben Kallo 还在一份研报中警告称,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可能再次出现同比下滑,预计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为 44.45 万辆,同比下滑 4.6%。焕新版 Model 3,售价提高到 24.59 万元 | 特斯拉除了自身问题,全球电动车销量正在放缓,也在倒逼特斯拉做出改变。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正在减弱,市场供应已经超过了需求。”02创新无突破,回到凡间一直以来,特斯拉的目标是加快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到 2030 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 2000 万辆电动汽车。但 2024 年,特斯拉的节奏可能要放缓。财报会议上,特斯拉警告 2024 年的增长很可能低于去年,但没有给出具体目标。2023 年,特斯拉的全球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 38%;几年来,特斯拉的交付目标都是年均增长 50%。对此,特斯拉的解释是,“目前正处于两大增长浪潮之间。我们专注于让下一个增长浪潮得到良好的执行,它由下一代汽车、储能、全自动驾驶和其他项目驱动。”长期以来,支撑特斯拉的估值一直是其销售势头和马斯克关于将该公司转变为机器人和 AI 领域领导者的承诺。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它是一家车企。”所以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花了很长时间在讲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的进展。其中,关于全自动驾驶(FSD),目前只有员工和少数客户在使用,但特斯拉将在未来几周内,向美国所有购买了全自动驾驶的客户推送。这是人工智能首次不仅用于物体感知,也用于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上海,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观者在拍摄特斯拉机器人 | 视觉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马斯克表示,有机会在 2025 年生产一定数量的 Optimus。但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他们会每隔几个月向公众更新进展;至于芯片的进展,特斯拉现在是英伟达和 Dojo 这两条路齐头并进。从目前的进展来看,Dojo 的前景很广阔,但研发进展相对较慢。总体而言,特斯拉正经历一段既尴尬又关键的时期:需要在创新、技术优势和战略领导、规模利润等方面找到平衡。一方面,马斯克深刻理解创新对于保持绝对优势的重要性,其性格中也强调创新精神。他从第一性原理思维,推动了多条技术线的探索,比如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等多个领域,似乎正在征服“天界”;另一方面,这些创新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交付足够领先的结果。比如人形机器人、大模型领域仍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有创新优势的落地产品。同时,特斯拉过去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正在减弱,规模优势也受到追赶,所以市值体系可能难以避免从“天界”回到凡间。马斯克是一位需要在“非共识”状态下才能展现骄人成就和力量的人。在那种没有科技代差的日常经营环境中,即在高度规范、共识较高的领域进行阵地战,他的光芒变得黯淡。尽管当前面临无法回避的尴尬期,但马斯克手中依然握有“关键牌”,保持了特斯拉在汽车产业中“破风者”的地位。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