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赢了三年前的官司 却难赢现在的市场

特斯拉赢了三年前的官司 却难赢现在的市场 该案中,张女士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案涉车辆确实存在刹车失灵这一故障,其在庭审中亦明确承认实施案涉行为时主张的刹车失灵系其主观判断,特斯拉一方从未承认该事实。案件审理过程中,张女士亦不申请对案涉车辆是否存在刹车失灵进行司法鉴定,故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理应由张女士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此外,根据公安机关的认定,案涉交通事故成因,系案外人驾驶案涉车辆时未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故负事故全责。因此,张女士在无任何客观依据证明案涉车辆存在刹车失灵的情形下,贸然实施的案涉行为,构成诽谤行为。张女士认为其行为不构成诽谤行为的抗辩意见,法院不予采纳。张女士在明知无确凿依据的情形下,向公众发表言论时非但未注意用词客观中肯,反而刻意选择上海车展媒体日至特斯拉展台区域,事先制作并身着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爬上展车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刻意借助现场媒体迅速广泛传播该未经求实的信息。其言行明显具有贬损特斯拉上海公司名誉的主观故意和过错。张女士提出其不具有主观过错的抗辩意见,法院不予采纳。这起案件追溯到三年前,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期间,张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衫,爬上一辆红色特斯拉的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舆论风波。次日,上海警方发布通报称:张某因消费纠纷,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胜诉的这两起名誉权纠纷案,虽然从舆论和法治方面为特斯拉正名,但难以营救市场颓势。“电车鲶鱼”从巅峰跌落案件发生的2021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也是特斯拉里程碑式的一年,在多方面取得了亮眼成就:全球汽车交付量接近百万大关,共交付93.6万辆汽车;在华市场全年销量超过24万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连续第三年实现盈利,营收538.23亿美元,归母净利润55.19亿美元,跻身最会赚钱的车企;10月25日盘中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同年11月4日到达巅峰市值1.23万亿美元;技术与创新方面,FSD技术持续开发,测试车辆近6万辆;研发4680新型电池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效……上海车展“车顶维权案”及衍生官司持续三年,不断起诉-应诉-胜诉/败诉的磋磨中,特斯拉的市场行情急转直下。销量下降是导致特斯拉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汽车营造社统计了特斯拉2019年以来的季度交付量。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产量43.3万辆,同比下降约1.7%;报告期内,特斯拉交付38.68万辆新车,同比下降8.5%,为2020年生产暂停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也创下过去5个季度以来新低,。2024年以来,特斯拉似乎进入了发展“下行期”,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美元,第一季度股价累计下跌29%,为2010年IPO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据汽车营造社统计的特斯拉总市值走势,整体看,特斯拉近三年来的总市值在波动中持续下挫,距离2021年的1.2万亿美元顶点越发遥远。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毛利率方面,汽车营造社统计了2021年以来三年间特斯拉的毛利率走势,自2022以来一路走低。2023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毛利率跌至最低点16.8%,是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2024年第一季度略有回升至17.6%,也已经跌破20%的行业“安全线”,被警告竞争优势不可持续,甚至被中国造车新势力赶超。2023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毛利率19.79%,“救急”容易“治本”难交付走弱、毛利率下滑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特斯拉雪上加霜,CEO马斯克做出了全球裁员10%的“艰难决定”,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意味着超过1.4万名员工失业。更糟糕的是,特斯拉两名高管、也是马斯克的重要副手宣布辞职。特斯拉还通过调整价格、促销活动等刺激销售。4月21日,特斯拉官网宣布,Model 3/Y/S/X全系车型降价1.4万元。降价后,Model Y起售价调整为24.99万元,是2021年上市以来最低,但降价刺激销量的效果几乎失灵。受到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压力,特斯拉还通过减产来缓解需求转弱的困境。5月30日,路透社消息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计划在6月前将Model Y的产量削减至少20%。以上动作表明,特斯拉正面临内部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双重动荡。眼下,裁员、降价都是特斯拉的应急之策,根本挑战来自创新力度不足。随着近两年产品推新缓慢,主要依赖的还是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特斯拉招来“吃老本”的嫌疑,需要从产品创新力上逆转颓势。5月31日消息,工信部就《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禁止汽车单踏板完全刹停做出了要求: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单踏板”(强制高动能回收模式)不是特斯拉的首创,却是将单踏板模式作为唯一可选的踏板操作模式的车企,增加了误操作风险。“调教”消费者驾驶习惯不成的特斯拉,还需要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水土。FSD救主交出史上最差季度报的当月,马斯克坐不住了。4月27日夜,特斯拉CEO马斯克乘坐私人飞机湾流G550到访北京,目的是为FSD(Full-Self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入华扫清障碍。马斯克中国行之后,特斯拉如愿得到了汽车数据安全方面的“绿灯”,标志着FSD将可以在中国落地。4月29日,特斯拉股价应声大涨15.31%至194.05美元每股。目前,特斯拉在中国提供的是两款较为基础的Autopilot驾驶辅助系统版本。FSD至今已经历11次大规模更新,最新版本是FSD V12,未来几个月内计划升级推送给中国用户,采用月费订阅制,成为特斯拉新的营收来源。更激进的是,特斯拉还宣布在8月8日推出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智驾能力是车企决胜下半场智能化的重中之重,国内的“气候”在摸索着走向成熟,比亚迪、蔚来、问界等国内车企均发力布局智能驾驶,特斯拉寄希望的FSD很难像刚入华时如入无人之境。不过,在数据和运算能力发展需求方面,国内车企要赶上特斯拉依然需要时间,胜负还未可知。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海车展车顶维权女车主被判向特斯拉公开致歉 赔偿17余万元

上海车展车顶维权女车主被判向特斯拉公开致歉 赔偿17余万元 据悉,张女士为上海车展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在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期间,她爬上了特斯拉展车车顶,大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舆论关注。判决书显示,上海青浦法院认为:该案中,张女士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案涉车辆确实存在刹车失灵这一故障。张女士在无任何客观依据证明案涉车辆存在刹车失灵的情形下,贸然实施的案涉行为,构成诽谤行为;张女士认为其行为不构成诽谤行为的抗辩意见,法院不予采纳。法院认为,张女士在无明确证据下,向公众发表特斯拉刹车失灵言论,刻意借助车展现场媒体广泛传播该未经求实的信息,其言行明显具有贬损特斯拉上海公司名誉的主观故意和过错。张女士提出其不具有主观过错的抗辩意见,法院不予采纳。张女士的特斯拉车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4月25日,记者从上海警方处获悉,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张女士早间被释。记者自维权女车主表妹处获悉,女车主和丈夫回到河南安阳后,会到特

4月25日,记者从上海警方处获悉,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张女士早间被释。记者自维权女车主表妹处获悉,女车主和丈夫回到河南安阳后,会到特斯拉相应门店取回车辆数据,未来将继续依法维权。19日,河南车主张女士爬上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热议。20日警方通报称,张女士因扰乱秩序被处拘留5日。 (新京报)

封面图片

近日,特斯拉诉「上海车展事件」车主名誉权侵权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近日,特斯拉诉「上海车展事件」车主名誉权侵权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认定西安李女士名誉侵权责任成立,须向特斯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 2000 元,同时承担 2 万元车辆鉴定费。经鉴定,涉案车辆不存在刹车问题。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特斯拉一审要求李女士赔偿 500 万元,但判决的赔偿金额仅为 2000 元。特斯拉方面昨日表示,该事件对其造成的损失巨大,经司法评估机构评估特斯拉订单及商誉损失高达上亿元。特斯拉表示将继续上诉。 据此前报道,被告西安李女士 2021 年 3 月驾驶特斯拉发生交通事故。 2021 年 4 月 19 日,西安李女士和河南张女士,身着带有「刹车失灵」字样服装,出现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 当天,河南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西安李女士被处以行政警告。

封面图片

在过去一年多,特斯拉疑似“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有多起。例如今年三月,在海南,也出现了类似的投诉。今年3月11日,于女士驾驶刚刚购

在过去一年多,特斯拉疑似“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有多起。例如今年三月,在海南,也出现了类似的投诉。今年3月11日,于女士驾驶刚刚购买了两个月的特斯拉,在单位附近准备停车时,疑似出现刹车失灵直接撞上了护栏。事后,于女士电话联系了特斯拉经销售人员,随后,工作人员驾驶另外一辆特斯拉汽车,在同样的事发地点实验的时候,也没有刹住车,冲进了沟里。而这一幕刚好被于女士记录了下来。然而在此之后,于女士与特斯拉方面的沟通并不顺利,特斯拉方不提供车辆行驶数据,迫不得已,于女士找到了媒体进行曝光。媒体曝光给于女士的生活带来了巨大负担,但也促使特斯拉和于女士达成和解。最终特斯拉同意退车,并退回了车辆购买费用。 3月14日,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说明提到:邀请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车辆刹车系统合格。但于女士对于她的汽车进行的这一次第三方检测并不知情。记者也致电了为特斯拉汽车出具车辆刹车系统合格的机构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能做相关检测。 (央视)

封面图片

一审被判赔偿道歉,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女车主将上诉

一审被判赔偿道歉,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女车主将上诉 5 月 30 日,记者获悉,上海车展中站上车顶的河南张女士与特斯拉名誉纠纷案件已有初审结果。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沪 0118 民初 17510 号显示,法院判决张女士需在微博公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张女士需向特斯拉赔偿 17.2275 万元损失。张女士回应记者称,自己不认同一审结果,将继续上诉。判决书显示,判断张女士是否诽谤特斯拉,核心考量因素是张女士宣称的特斯拉刹车失灵是否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本案审理过程中,张女士不申请对车辆是否存在刹车失灵进行司法鉴定,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理,理应由张女士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新京报) 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封面图片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博,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市等地市场监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博,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 针对这一事件,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21日)回应,责成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关行车数据。 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3月7日下午,该局曾接到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分转的张女士关于特斯拉汽车消费纠纷投诉件,投诉人反映购买的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与4S店多次交涉未果,要求市场监管局介入协调处理退车并合理赔偿损失事宜。经初步审查后该局于3月8日受理该投诉。之后,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于3月9日、3月15日、3月24日三次组织投诉人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进行了调解。 因双方分歧较大,加上“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2日向上级部门请示。目前,上级部门已明确批复,这一问题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4月21日,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新京报,央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