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育肉技术新突破 鸡肉米、猪肉米研发成功

细胞培育肉技术新突破 鸡肉米、猪肉米研发成功 该团队巧妙利用鸡、猪肌肉和脂肪细胞的贴壁生长特性,将大米、小米及紫米预处理后,创造性地作为细胞生长的支架。这一创新不仅为细胞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微环境,还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成分可精确控制的组合食品。这种鸡肉米和猪肉米不仅保留了米中的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添加了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动物蛋白。这一创新使得传统米食既拥有了肉的香醇口感,又大大提升了营养价值,实现了营养均衡。研究团队成员表示,这项技术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精确调控食品中的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膳食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为个性化食品的开发铺平道路。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成功培育猪肉米和鸡肉米 每颗米粒自带肉香

科学家成功培育猪肉米和鸡肉米 每颗米粒自带肉香 更具象一点就是,这种大米煮熟了,啥菜都不用配,也不用加任何调料,吃起来就有肉香,营养价值比纯大米要高。新技术已攻克,成绩喜人,但争议声也随之而来。很多人并不看好这项新科技,纷纷质疑:“饭是主食,肉是菜,是吃不起肉嘛,为什么要合二为一?”“难道又是科技和狠活的转基因食品?”“研究目的是什么,将来可以用在什么场景?”针对这些疑惑,科研团队也公开了培育的过程。非转基因:大米上培育“肉”首先,肉米不是转基因食品,整个过程和实验室培育肉(人造肉)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其他领域的培育肉是长在培养基质上,而肉米是用大米为培育基础,其实就是“米上长肉”。大米,就是我们平常吃的品种,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分别将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放在大米中培养。这两种细胞的生长特点是贴壁生长,处理后的大米就会成为肉细胞的生长支架,仅需10天左右的时间,肌肉细胞或者脂肪细胞就能“包裹”住整个米粒,形成肌肉米和脂肪米,最后两者混合一下就完成了。牛肉米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大米、小米和紫米三种主食的研发。从外观来看,颜色相差不大。尤其是小米和紫米,本身颜色比较深,培育成肉米之后,和之前的颜色差不多。大米前后相差大一点,实验前是纯白的,实验后偏黄。从营养价值方面来看,前后相差很大,显然添加肉细胞后,米饭里的蛋白质含量会高很多,具体有多少,没有透露。前段时间,韩国也研发出了粉红色的牛肉米,根据他们的研究表明,牛肉米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脂肪高8%。看起来也没高多少,但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调配可改进。后期可以改变配方,增加蛋白质的含量,顺便还能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其他营养物质。从口感角度来说,肉米煮熟后,自带肉香,但细胞培育过程改变了米的质地,米粒会更脆硬一些,不粘,带一点坚果的味道。人造肉肉汤浇饭不香吗,为什么要发明肉米?肉米不是转基因食物,属于细胞培养肉领域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了解为什么要在实验室培育人造肉。关于人造肉,之前我也写过几篇相关的文章,总的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好处肯定有很多,例如传统肉类养殖需要场地、需要大量粮食、需要大量的时间养殖,养殖的过程还会污染环境,像牛还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甲烷。更极端一点的,动物保护组织认为宰杀动物不太道德。但细胞培养肉,完全可以规避这些缺点。而肉米,在这个基础上,在将来还能成为个性化定制的食物,用来满足一些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争议归争议,现实中人造肉的发展从未停止过,目前有2个国家是合法生产及销售的。2020年12月2日,新加坡首次通过人造肉安全检查,批准Eat Just 公司生产人工培育鸡;2023年6月21日,美国也允许了人造鸡的培育(2家机构)。我查了一下wikipedia里列举的致力于开发人造肉的公司,发现几乎全世界都在做相关研究,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总体而言,人造肉研究的人多,成果也有,但市面上人造肉还是少见的。大多标榜人造肉的产品,其实并不是细胞培养肉,而是植物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人造肉价格太高,短期内不会普及很多人担心自己吃到人造肉,关于这个问题,不用过多担心,因为目前人造肉的普及遇到了瓶颈。一个是成本高,太贵;有研究表明,人造肉要普及,成本至少要降低到10美元/公斤以下,而目前普遍的成本大约是100美元。新加坡合法售卖的餐厅,据说一个人工鸡块套餐售价高达265美元。人造肉成本高,一方面受限于合成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资本催化的产物。二是受众群体小;好奇心重的人愿意尝试,但也仅限于尝试,经常吃还是会觉得不舒服。人造肉终究不是自然长成的肉,口感没有那么好,但为了好吃,往往会里面添加很多其他物质,过度加工会让人觉得“不健康”。人造肉:猛犸象肉丸而且,在现在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一个营养学家肯站出来,拍胸脯说:“人造肉绝对不会影响健康!”因此,短期内,人造肉(不包括植物肉)是难以普及的。最后我觉得,研究肉米初衷是为将来遇到气候危机,或者粮食危机而作准备,本身技术是没有好坏的,谁也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问题,未雨绸缪总归是好的。只是希望,以后要是技术成熟了,千万不要“悄无声息”流入百姓的餐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我国成功研发出鸡肉米、猪肉米,会好吃吗?营养价值如何?未来不用单买肉了?

我国成功研发出鸡肉米、猪肉米,会好吃吗?营养价值如何?未来不用单买肉了? 赵泠的回答 这问题谈论的覆有动物细胞的米粒在适当烹饪下大抵是好吃的,正如题述的“蒸煮熟化后兼具米和肉的香味”。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这样做出的食物难以胜过更“传统”的肉菜盖浇饭、炒饭。 看起来,题述的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取少量肉松拌在饭里相近。覆盖在米粒上的动物细胞是贴壁生长的状态,通常很薄。追求好吃或营养的话,取更“传统”的肉类做菜会更简单且有效得多。 这问题里的“未来不用单买肉了”看起来是想炒作却找不准有什么可炒的点,弄出来的结果十分可笑。一般通过路人看了这种说法,免不了会产生逆反: ● 为什么不单买肉?吃面条的时候放点米粒浇头?饼卷米粒?米粒烤串?包子饺子都米粒馅的?不能吃排骨?你这一层肉咀嚼起来有肉的口感吗? 在这问题下,读者理所当然会发现很多人在怕这是“转基因技术”、“科技与狠活”,认为应该“领导先吃”。实际上,这问题谈论的是细胞培养肉的一种形式,未经基因改造的动物细胞亦可参与;“需要无菌环境”不代表需要抗生素,适当运用紫外线、高温高压等即可将培养设备和米粒充分消毒;这种细胞培养肉所需的培养条件可由现存的合法食品添加剂、合法食材提供。当然,如果领导有兴趣推广这种显而易见缺乏性价比的食物,那么让领导先吃是合理的。 在这问题下畅想这是在“研发应急食品/太空食品”的回答看起来只是被忽悠了。在今后可能是永远的时间里,应急食品、太空食品对“米粒上裹一层肉”没有半点需求。 一些读者大概会想起此前我谈过的让牛肉细胞在大米表层生长: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4.01.015南朝鲜延世大学研究人员为大米涂上鱼明胶和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合法食品添加剂),让牛成肌细胞和源自脂肪组织的牛间充质干细胞在大米表层生长并分化一周,发现每百克大米附着了约一克牛肉。这种大米可以被普通地煮熟来吃。 这些研究人员称,普通大米每千克售价 2.20 美元(中国读者可能随喜赞叹),牛肉每千克售价 14.88 美元(中国读者可能再次随喜赞叹),用这些数值估计他们生产 1 千克“牛肉饭”(其中 4.8 克牛肉)售价约 2.23 美元。 当然,这样生产的牛肉毕竟是细胞培养肉,会明显减少碳足迹和用水量。吃过兰州拉面的读者可能会对一碗主食里不到百分之一是牛肉的现象很熟悉。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赵泠)

封面图片

新研究发现一些植物牛排和冷盘产品营养状况堪忧 糖多蛋白质少

新研究发现一些植物牛排和冷盘产品营养状况堪忧 糖多蛋白质少 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无肉汉堡或仿牛肉粉,但植物替代品的选择范围已扩大到包括类似牛排和鸡胸肉的整块肉,以及萨拉米香肠或布雷索拉(一种腌牛肉)等冷切片。虽然对这些新产品的研究还没有汉堡类产品那么广泛,但它们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因此,了解它们在营养方面与它们所要复制和替代的肉类有什么不同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从这些食物中消化和获取营养的情况如何?图利亚-特德斯基及其同事希望通过比较植物性牛排和冷盘与肉类的蛋白质质量、完整性和可消化性来回答这个问题。肉制品(左上,小牛肉;左下,香肠)往往比植物替代品(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改编自《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2024 期,DOI: 10.1021/acs.jafc.3c08956方法和初步结论位于意大利的研究小组收集了三种不同的植物牛排和三种不同的植物冷盘。小牛排作为与植物牛排的比较,而火腿和牛肉冷盘则与各自的植物替代品进行比较。测量了每种食物的脂肪、盐和蛋白质含量,然后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模拟消化,以了解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中的分解情况。与肉类产品相比,植物产品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更少的蛋白质和更少的氨基酸。就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消化率而言,植物牛排和小牛肉样品具有可比性。植物冷盘的盐分通常比肉类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也较少。不同产品的消化率也因所含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而言,植物性产品的营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于制造这些产品的植物,导致其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消化率差异很大。相比之下,特定肉类中的所有样本都显示出相似的营养成分。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有助于证明,在用植物替代品取代肉类产品时应慎重考虑,并应将这些营养成分的差异告知消费者,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定。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研究发现富含蛋白质的早餐能增加饱腹感和提高注意力

新研究发现富含蛋白质的早餐能增加饱腹感和提高注意力 研究人员认为,在肥胖和与生活方式选择有关的疾病日益增多的今天,这种见解尤其有价值。这项研究对 30 名年龄在 18-30 岁之间的肥胖女性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跟踪调查,在此期间,这些女性分别食用了富含蛋白质的早餐、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或不吃早餐。研究人员在午餐时间测量了这些女性的饱腹感、激素水平和能量摄入量。同时还测量了她们每天摄入的总能量。在研究期间,参与者还必须完成一项认知注意力测试。结果发现,含skyr(一种酸牛奶制品)和燕麦的富含蛋白质的早餐能增加参与者的饱腹感和注意力,但与不吃早餐或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相比,它并没有减少总体能量摄入量,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公共卫生系副教授兼博士梅特-汉森(Mette Hansen)说,"我们发现,含skyr(一种酸牛奶制品)和燕麦的富含蛋白质的早餐能增加参与者的饱腹感和注意力,但与不吃早餐或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相比,它并没有减少总体能量摄入量。"消除肥胖的可能策略?无论是在丹麦还是在全球,超重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肥胖往往伴随着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如 2 型糖尿病。以往的研究表明,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的体重指数要低,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与热量相同的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食物相比,通常具有增加饱腹感的效果。因此,我们的想法是测试富含蛋白质的早餐是否是在一天中获得更大饱腹感从而减少每日卡路里摄入量的好策略。梅特-汉森(Mette Hansen)说:"然而,解决办法并不那么简单:结果证实,富含蛋白质的膳食能增加饱腹感,这对防止体重增加具有积极意义。不过,研究结果也表明,要使这种营养策略有效,仅仅吃一顿富含蛋白质的早餐是不够的。"从研究中测得的饱腹效果可以清楚地看出,用富含蛋白质的饮食替代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的潜力,但有几名受试者很难吃完由skyr和燕麦组成的富含蛋白质的早餐。"耐人寻味的是,卡路里含量相同的两种不同膳食的饱腹感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如果该项目中的女性可以自己选择饭菜的份量,那么她们在吃面包和果酱的当天很可能会摄入更多的食物,从而摄入更多的卡路里。"梅特-汉森解释说。研究人员认为,虽然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只有超重的年轻女性参与了这项研究。这项研究也是基于相对短期的观察,对于长期饮食变化如何影响健康和体重的问题还没有定论。这项研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了解不同类型的食物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健康。"我们已经从一项试验中获得了新的数据,在这项试验中,参与者要么吃高蛋白早餐,要么吃低蛋白早餐。这项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类型的早餐如何影响身体成分以及微生物群和胆固醇水平等其他参数,"梅特-汉森说。梅特-汉森认为,这些研究的结果可能会为将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养建议提供依据。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这种豆子当主食 降血脂、控血压,营养不输牛肉

这种豆子当主食 降血脂、控血压,营养不输牛肉 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含量 营养不输肉类1、蛋白质含量丰富干鹰嘴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21.2克/100 克,即便是煮熟的鹰嘴豆,蛋白质含量也能达到 8.86克/100 克。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 18.3克/100 克,虽然比熟鹰嘴豆高,但鹰嘴豆在补充蛋白方面还有其他优势鹰嘴豆属于豆类中的杂豆,和红豆、绿豆、芸豆等属于一类。按理说,这类杂豆中的蛋白质质量都不会太好,主打一个提供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 B 族维生素等。可鹰嘴豆偏偏就属于比较另类的一个,它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量能和黄豆及肉类媲美。这主要是由于鹰嘴豆蛋白质中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全部 8 种氨基酸,而且比例合理,利用率很高。2、膳食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除了蛋白质含量不低,比起红肉,鹰嘴豆还有膳食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质量高等优点。相比几乎不含膳食纤维的牛肉,干鹰嘴豆的膳食纤维高达 11.6 克/ 100 克(熟鹰嘴豆的膳食纤维含量为 7.6 克/ 100 克),可以说是碾压式胜利了。这对于想要补充膳食纤维来减肥、促进肠道蠕动的朋友来说,自然是更友好的选择。减脂期如果感觉“嘴巴寂寞了”,最好的零食就是鹰嘴豆。另外,熟鹰嘴豆的脂肪含量为 2.59 克/ 100 克,也比牛肉更低( 4.2 克/ 100 克)。而且,鹰嘴豆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这可比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牛肉强多了。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具有调节脂类代谢的作用,只要不摄入过量,对于血脂的控制利大于弊。代替普通主食 更健康鹰嘴豆的好处,远不止于前文所述的补充膳食纤维和蛋白质:1、升糖指数低相比普通主食,如大米饭(升糖指数 90 )、白面条(升糖指数 82 )、白馒头(升糖指数 88 )等,鹰嘴豆的血糖生成指数很低,仅 33~36,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小于 55 就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对于需要控制血糖或体重的朋友来说,鹰嘴豆是更优秀的选择。2、钾含量高鹰嘴豆比起普通主食,还是典型的高钾食物,干鹰嘴豆每 100 克中含钾 830 毫克,熟鹰嘴豆每 100 克中含钾 291 毫克,比大米饭的钾含量(30毫克/100克)、煮面条的钾含量(15毫克/100克)都要高出数倍。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如果能适当多吃点鹰嘴豆,就可以通过“减钠补钾”的方式,来辅助调节血压水平。3、矿物质和 B 族维生素含量高作为杂豆,鹰嘴豆和红豆、绿豆一样,矿物质和 B 族维生素含量也高于精米白面。对于常吃快餐、细粮的现代人来说,每天能通过鹰嘴豆或者其他杂粮来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对于改善现代人因为缺乏矿物质和 B 族维生素而引起的身心亚健康状态,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考虑到鹰嘴豆毕竟还是属于杂豆类,以提供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我们平时可以用鹰嘴豆替代部分主食(比如用 1 两鹰嘴豆替换大米饭),既能补充膳食纤维,还能提供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对提升健康、控制体重都有益处。鹰嘴豆 这样吃,更美味和其他杂豆不同,鹰嘴豆由于脂肪含量较高(比红豆、绿豆等其他杂豆高),使得其煮熟或者做成鹰嘴豆泥后,质地非常绵密丝滑,还带着浓郁的坚果香气,这一点很像核桃、花生、榛果等油脂类坚果~在中东一带的国家,如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等国家,鹰嘴豆泥是非常常见的佐餐“酱料”。他们会用皮塔饼抹上一层鹰嘴豆泥,再加入蔬菜和肉类大快朵颐。如今,人们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蘸料,来搭配新鲜蔬菜,如生胡萝卜、生芹菜条等。如果你也对鹰嘴豆心动了,可以立刻某宝下单,按照下面的做法实操起来:1、鹰嘴豆泥这大概是最简单的做法了。提前一夜将鹰嘴豆洗净用清水浸泡至少 6~7 小时以上,煮熟后直接放进料理机,想调味的可以加入芝麻酱、柠檬汁和一勺橄榄油。还可以依据自己口味加点盐或者胡椒、辣椒等调味,就能打出细滑的鹰嘴豆泥啦!做好后,可以用干净的密封罐储存起来放冰箱冷藏,拿来抹馒头、抹面包,都能够让你的早餐增色不少。记得最好在一星期之内吃完哦。2、鹰嘴豆豆浆除了打成泥,浸泡过后的鹰嘴豆多加点水也可以打成豆浆,还可以搭配黄豆、雪梨块、红枣、黑芝麻等一起打豆浆。那种丝滑浓郁鲜甜,相信我,可比普通豆浆要美味许多。3、鹰嘴豆杂粮粥将鹰嘴豆和红豆、绿豆一视同仁地扔进压力锅中煮杂粮粥,熬煮出的鹰嘴豆有着板栗一样绵密的口感,老人小孩也完全嚼得动,全家都适合。4、五香鹰嘴豆和煮五香花生米一样,将浸泡后的鹰嘴豆,依据口味加入盐、花椒、八角、辣椒、香叶等香料和调味料,一同小火煮至豆子尝起来粉粉糯糯的,就可以啦!煮好的鹰嘴豆,作为佐餐或充饥的小零食都可以。对了,把老爸下酒的猪头肉换成五香鹰嘴豆,也很棒!若说鹰嘴豆的其他美味吃法,建议大家去新疆时,除了吃烤肉、大盘鸡,也可以关注一下鹰嘴豆。鹰嘴豆烤馕、脆烤鹰嘴豆、鹰嘴豆羊杂等等,菜场上各种有鹰嘴豆的美食不一而足。这才是产地人民吃鹰嘴豆的花样呢!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饺子真的是“完美主食” 但很多人可能一直吃错了

饺子真的是“完美主食” 但很多人可能一直吃错了 饺子,一种“完美主食”从膳食结构的角度来看,饺子有面、有肉、有菜,可以满足食物多样化的营养需求,也符合科学的膳食宝塔形结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包裹在外面的饺子皮还有利于保留蔬菜中维生素 C 、矿物质钾和肉蛋中 B 族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素。饺子这种以水或者水汽为传热介质的食物,可以使食品中的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采用蒸或者煮的烹饪方法(煎饺除外)既不会像烘焙食物那样高温烹调,产生丙烯酰胺类物质,也不会像高温油炸类食物那么容易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有害物质。不过,在饺子制作过程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操作,正在让饺子的营养流失。营养流失操作一:蔬菜挤掉水分再做馅用白菜、萝卜等水分比较多的蔬菜做饺子时,为了防止饺子煮破,很多人会把蔬菜里的水分挤出去再调馅,但这样的操作会让蔬菜里的营养素流失。一个好方法是:把菜切成小块之后,先用食用油拌一下,再放进去盐等佐料,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锁住”菜的水分。营养流失操作二:饺子煮到“胀”很多人喜欢看饺子在锅里煮得“胖乎乎”的样子,在饺子破掉前一秒捞出来,这样端出来的饺子非常讨人喜欢。但“胖饺子”可能是熟了一段时间之后的饺子,蒸煮时间太长会使营养流失,所以根据食材的种类和大小,并保持较短的时间进行蒸煮,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营养流失操作三:多放油多放盐在北方,家里老一辈人总是喜欢给饺子馅里加入许多油,花生油、香油、猪油等等,觉得这样“吃起来更香”,但身体可不这么觉得。中等体力消耗的成年男士每日推荐摄入蛋白质为 80g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6g 。据实验,北方水饺中食盐含量很高,所有样品的食盐含量都在 10g/kg 以上,蛋白质的含量在 50~100g/kg 之间。食用 100g 饺子也最多只有不到 10g 的蛋白质,而有的水饺每 100g 中的食盐含量就已经接近推荐摄入量 6g。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物中脂肪供热比不宜超过 30% ,但 80% 的东北水饺其脂肪供热比超过了 30%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入过多的油,会让人体内的营养失去平衡,还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春节健康吃饺子建议1、别过分追求“皮薄馅大”如果一味追求“皮薄馅大”“边缘化”饺子皮的做法,容易造成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够的同时,摄入过多的肉类,不利于营养均衡。2、饺子皮里加一些粗粮粉给饺子皮和面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粗粮粉和豆粉,这样可以增加一些维生素 B 族和膳食纤维,还能增强口感。3、买回来的肉馅继续剁一剁买回来的肉馅在调馅之前继续剁一剁,没有被剁细的肉馅肌肉蛋白没有出来,就没有办法起到吸水的作用,“二次剁馅”能让肉馅更黏、鲜味更浓。4、馅料里适当增加蔬菜比例长辈们调馅的时候,总喜欢多放肉,恨不得吃一个“肉丸子”,但为了健康考虑,还是更建议大家多放一点蔬菜,不仅更营养,吃起来口感也没那么腻。人的肠胃是不会骗人的,我们从小到大之所以能对饺子有如此深的情感,不仅仅因为它美味,如今饺子已经成为家人之间联络情感的标志符号,哪怕从距离再远的地方回老家,只要吃上了家里的饺子,就会感觉自己的灵魂从那一刻归来了,被这热腾腾的饺子温暖到心底。你最喜欢的饺子是什么馅的?来评论区聊聊吧~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