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咨询中哭泣吗?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咨询中哭泣吗? 楚涵的回答 我在咨询中哭过一次,确实是不自觉,没忍住。 具体的细节就不说了,说说哭的原因吧。 来访就在我斜对面,语气非常平静地分享着自己遭遇一连串的丧失, 在最绝望的时候依然强撑着自己去为生存努力。 看到ta脆弱又坚定,似乎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同时还在竭力维护体面的神态, 时而看我,时而深思的样子,没有情绪的大起大合, 但所有的描述都有画面感,而来访的状态都是淡淡的, 我心里生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哀伤,眼泪不自觉流出来了。 虽然我并未表现出一点声响, 但来访觉察了,笑笑安慰我说:没事的,都过去了呢。那一刻真的是靠意志力压抑了情绪,因为鼻子的酸楚是如此真实, 尽管调整了情绪,回归正题,且后续来访还持续跟我咨询了很多次。 然而其实,当年的我,为那次的咨询事故,很自责,故去找了督导。 我认为……我怎么能让来访反过来安抚我呢? 但是接下去那次督导给我的帮助,真的受益匪浅,拿出来分享。 第一,督导询问我,哭的时候内心什么情绪? 我回想到,就是那种很难受很难受,若想到无论是谁面对当时的场面可能都会垮, 而对方的做法(此处省去一万字)得是多么艰难的决定啊。 督导回应我,和你一样,有一种巨大的丧失感和强大生命力却只能进行的微弱挣扎,很揪心地疼痛。 在得到了一致性情绪的认可后,我心里舒服了很多。 第二,督导问我,如何看待反移情和用反移情工作? 很明显,咨询室中,我的反移情让我觉得,若我是ta身边的一个朋友,那个时候我想靠近ta, 渴望为ta做点什么。 那么这就是协调型反移情。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这是不是咨询师自己的部分,还是确实对来访的经历表示了感同身受。 我确认了是后者。 (插播一个前者的案例。在某次课上,有一位咨询师听到某来访单亲带娃辛苦疲惫,还讨好人格,想要改变。咨询师自己哭了,因为她本人也是单亲带娃,唤起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事故,因为这种哭,不是以来访的咨询目的为中心,且可能削弱来访改变的动力,故该禁止。) 说回来,回顾咨询了几次,每次访谈的内容,评估目前来访的需要: 抱持+补偿性情绪体验。 故真实地,与来访一致的情绪(比如,哭泣)是起到治愈作用的。 第三,要反思和关注咨询进度及目标达成。 比如心理学上有句话讲求“先退行后成长”。 在比如哭泣啊或者表达共情等等方式中,让来访体验到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能被允许, 自己获得充分镜映后,要觉察若总是重复性讲述这些悲伤, 此刻咨询师还哭泣,就值得关注了。 要么这是一种含有“目的”的“引诱”,也是一种成长性防御; 要么这是一份对咨询师的“不信任”,不认为咨询师是有力地,能陪同自己成长的。 这些哭,就一定是事故。 故,是否可以哭泣呢?那个原则永远不变以来访为中心。 以上。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楚涵)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