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建议吃这5种食物#】#尽量不要饿着肚子睡觉#睡前最好保持不撑也不饿的状态,如果实在饿了,推荐在晚9~10点间吃点宵夜

【#睡前饿了建议吃这5种食物#】#尽量不要饿着肚子睡觉#睡前最好保持不撑也不饿的状态,如果实在饿了,推荐在晚9~10点间吃点宵夜,可选择以下5类食物。 ①奶制品,比如热牛奶或者暖到室温的酸奶,有一定饱腹感,能提供多种营养。 ②粥类,比如加了小米、燕麦、百合等食材的杂粮粥,增加饱腹感,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③热汤面、碎疙瘩汤等,少放一点面条和面疙瘩,加上鸡蛋和蔬菜等,易消化,还能补充多种营养。 ④热豆浆,在低能量下具有非常好的饱腹感,能及时缓解饥饿,同时又不会造成能量过剩。 ⑤水果或水果干,比如香蕉、苹果、红枣、桂圆等,但要注意不能吃太多。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收好!#哪些零食健康不长胖#】没到饭点就感觉饿了?#嘴里很享受心里很想瘦#,这样的食物有吗?@健康中国 :可以适量吃点零食补充

【收好!#哪些零食健康不长胖#】没到饭点就感觉饿了?#嘴里很享受心里很想瘦#,这样的食物有吗?@健康中国 :可以适量吃点零食补充能量。 一小把原味坚果 适量中低糖的新鲜水果 黄瓜、圣女果等果蔬 一杯纯牛奶或低糖酸奶 一块蒸玉米或紫薯 选对食物,远离高盐、高糖和高油的“三高”零食,“嘴馋星人”也能吃出健康![憧憬]网页链接 via 人民日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睡前有这5个习惯的人易胖肚子#】#不想腹部长赘肉8种食物少吃#美国《吃这个,不吃那个》杂志刊登的文章中,诸多营养专家总结了可

【#睡前有这5个习惯的人易胖肚子#】#不想腹部长赘肉8种食物少吃#美国《吃这个,不吃那个》杂志刊登的文章中,诸多营养专家总结了可能增加腹部脂肪的不良睡前习惯: ①睡前喝奶:牛奶含有大量脂肪,睡觉后人体新陈代谢变慢,大量脂肪储藏起来,尤其是腹部。 ②躺着玩手机:手机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夜间睡眠,睡眠不足影响内分泌,减慢新陈代谢,让体脂增加。 ③饮咖啡和茶:美国哈佛大学一项报告称,睡眠不足与胃饥饿激素水平升高有关,间接增加体重。 ④晚餐吃太晚:理想情况下,最后一餐应在睡觉前3小时或更早时完成。如果食物热量没得到充分消耗,最终会变成脂肪堆积在腹部。 ⑤熬夜追剧:夜晚长时间观看电视与摄入更多的热量紧密相关,人们会吃更多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如薯片、辣条等。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水果别再榨汁喝了!接近喝糖水,营养可能全浪费

水果别再榨汁喝了!接近喝糖水,营养可能全浪费 很多人认为喝鲜榨果汁和吃水果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营养本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吃完整水果,水果榨成汁反而浪费了精华,很多营养物质都被破坏了。1、糖含量增加水果榨成汁后,其中的糖分被浓缩,导致糖含量变高。以苹果汁为例,一杯鲜榨苹果汁的糖分含量甚至可能超过一罐可乐。不信你看↓2、膳食纤维损失在榨汁过程中,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几乎全部被丢弃。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对于预防缓解便秘、促进消化、控制体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水果含糖,但世界卫生组织在《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对游离糖界定时,并不包括水果。主要就是因为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抵消”水果中糖的负面影响。但变成果汁后,膳食纤维缺乏,水果中糖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果汁(包括水果鲜榨的纯果汁),也被列为游离糖的一员。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3、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丢失水果中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在榨汁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流失。这是因为在榨汁的过程中,水果被切碎和搅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使得维生素C、多酚类的含量降低。以维生素C为例,根据实验数据,分别测定青瓜、芒果和橙子鲜榨果汁的维生素C,发现损失率分别为84.11%、58.92%和32.76%,不容小觑。果汁喝太多 对身体真的不健康!糖含量增加、VC和膳食纤维等关键成分的损失只是水果打成汁的营养变化,实际上,这些变化也会导致对健康的作用差异。1、糖更易被吸收,升血糖速度变快水果变成果汁后,糖本身的属性也发生了变化,从内源性糖变成了游离糖,变得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是因为榨汁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的膳食纤维,使得果汁中的糖分更容易释放出来。这样一来,人体对糖分的吸收速度会加快,血糖水平也会比吃水果升得更快。以橘子为例,榨汁后,从低GI(GI<55)的食物变成了中GI(GI在55~70之间)的食物,升血糖的能力变强,血糖波动变大。上面提到了,鲜榨果汁中的糖分以游离糖的形式存在,这种糖分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然而,一杯鲜榨果汁的糖分含量很可能就已经超过了这个建议摄入量。2、摄入更多能量,增加肥胖风险一杯橙汁,需要3~5个橙子才能做成。吃三个橙子可能需要你慢慢来,但是喝一杯橙汁,就算是个小孩子也轻而易举。但是,这种吃橙子的新方式却会悄悄地让我们吃进太多的糖分。而且,果汁的饱腹感很低、不占肚子,续杯毫无压力,还不耽误吃饭,无形之中增加了能量摄入。拿鲜榨果汁当日常饮料,长肉长胖顺理成章。3、增加痛风的风险水果中的果糖丰富,而果糖的摄入可以增加尿酸的产生,从而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偏高。要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著名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调查 50000 多名美国男性在每天饮用超过2杯的果汁后,痛风的患病风险增加81%。在《含果糖和痛风的重要食物来源: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有证据发现,果汁的摄入与痛风发病有不利的关系。图片来源:网站截图除了这些,导致脂肪肝、腹泻等问题,也是果汁被经常诟病的。可是,果汁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结论是少量果汁可能有益。《英国营养学杂志》2019 年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与不喝果汁的人相比,每天喝 5 盎司(约150mL)或更少果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 15%。所以,我们没理由完全拒绝果汁,但需要控制量和频率。果汁要少喝 每天应该这样喝!鉴于鲜榨果汁存在的种种问题,国际权威机构建议人们要尽量少喝果汁。2017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新的果汁政策声明,明确指出了关于果汁摄入的建议,并在6月,将详细内容发表在了著名杂志《儿科学》上。图片来源:网站截图该声明对2001年的果汁建议作出了修正,不适合喝果汁的年龄从6个月提升至1岁。同时,对于幼儿和大龄儿童,果汁的摄入量也应受到限制。具体建议如下:0~1岁的婴儿,不建议喝果汁,没有营养益处(除非有临床建议);1~3岁的幼儿,每天最多饮用120mL的果汁;4~6岁的儿童,每天果汁摄入量应控制在120~180mL之间;6~18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果汁摄入量不应超过240mL。图片来源:作者拍摄那成人每天有要求吗?当然!不过,不同国家对果汁的态度并不一致。《2020-2025 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允许每天水果摄入量的一半以内由100%纯果汁替代。相比之下,在荷兰等其他国家,果汁被归类为含糖饮料,不鼓励饮用。图片来源:《2020-2025 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如果想喝果汁,怎么喝相对健康呢?选择新鲜、无污染、无破损的水果作为榨汁原料这些都是基础,这里说几点喝果汁减少负面影响的关键。1、选择含糖量低、升血糖速度慢的水果榨汁。比如椰子水、番茄汁、西瓜汁。2、制作果汁别去渣。果泥比果汁更健康,果泥保留了膳食纤维,在营养上更胜一筹。3、控制饮用量,一天别超过150mL,多喝无异。另外,适当减少水果的量。4、不要用果汁来服药。比如葡萄柚汁会干扰它汀类药物的代谢,降低药效。一些可能还会因为代谢受到阻碍,血液药物浓度增加,增加安全隐患。5、喝完尽快漱口,以免增加龋齿风险。总之,鲜榨果汁虽然口感鲜美、方便快捷,但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饮品。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果汁的摄入量,将吃水果作为获取水果营养的主要途径。同时,在饮食中保持均衡和多样性,才能确保身体健康。参考资料[1]WHO.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2] AAP.Fruit Juice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urrent Recommendations.https://, 2017, 44(17):2.DOI:10.3969/j.issn.1007-1865.2017.17.039.[4] the University of  Search.https:// S, Liu Q, Khan TA, et al.Important food sources of fructose-containing sugars and incident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BMJ Open 2019;9:e024171. doi: 10.1136/bmjopen-2018-024171[6] Underwood M. Sugary drinks, fruit, and increased risk of gout. BMJ. 2008 Feb9;336(7639):2856. doi: 10.1136/bmj.39479.667731.80. PMID: 18258933; PMCID: PMC2234537.[7]《2020-2025 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8]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传言“李子树下埋死人” 吃李子真的对身体有害吗?

传言“李子树下埋死人” 吃李子真的对身体有害吗? 吃李子的好处李子的营养在水果中并不算突出,比如维生素 C 每 100g 只有 5mg(与苹果相当),β 胡萝卜素也只有 150 微克。不过,没有高含量的营养素,不代表李子不值得吃,因为:1、热量低,有助于“减肥”对于正在减肥的人来说,李子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每 100 克李子的热量仅为 38 千卡,这意味着你可以享受水果的美味,而不必担心摄入过多的热量。要知道,我们常见的水果,热量可比李子高得多。李子的热量,也就是柿子、雪梨、石榴的一半左右。数据来源:食物成分表(第 6 版/标准版)此外,李子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2、糖分低、升糖指数低“控血糖”水果因为含有糖分,对于一些血糖异常和减肥的朋友,是饮食上的“禁忌”。但实际上,水果只要选对了,在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不会有健康困扰。李子就是不错的选择。要知道,绝大多数水果,糖含量在 10%以上。而李子的糖分含量较低,100g 李子只有 8.7g 的糖分。而且,李子升血糖的速度慢,升糖指数(GI)仅为 24,比苹果(36)还要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李子有助于控制血糖。3、抗氧化成分丰富“抗炎”虽然李子的营养不突出,但植物活性成分相当不错。在《营养学杂志》(Nutrition Journal)收录的一篇文章里,对 3139 种食物进行了抗氧化成分含量的比较,其中,李子赫然在列。李子富含多种抗氧化和抗炎成分,如花青素、胡萝卜素以及黄酮类等。特别是那些色泽深邃的李子,如黑布林、红布林、芙蓉李、西梅,更是这些成分的宝库。尤其是黑布林的原花青素和杨梅黄酮、红布林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相当突出。据研究,定期食用李子对改善血脂指标、维护心血管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益处。4、山梨糖醇+膳食纤维“缓解便秘”李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山梨糖醇,100g 里就有 5.4g。这种物质进入到肠道内,可以提高渗透压,让便便没那么干燥。里面的膳食纤维是个助攻,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从而缓解便秘。这对于经常受便秘困扰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想想为啥很多便秘食品里都有西梅就知道了,西梅汁、西梅干、鲜西梅……原来,西梅是“李”不是“梅”1、李子是桃、杏的亲戚李子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植物,与桃、杏、梅等水果同属于一个大家族。这个看似普通的水果,其实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地域分布。数千年前,李子首先在中国生长。随后,李子传到了日本、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如今,世界各地有 2000 多个品种。在我国,从东北到西南,从沿海到内陆,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李子的身影。2、西梅竟然是李子李子的种类繁多,市面上的李子,主要有三大类:欧洲李、中国李和杂交李。被大家熟知的有黑布林(中国李和欧洲李的杂交)、三华李(中国李,广东翁源县中国地标产品)、青脆李(中国李)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不过,还有一种水果,大家并不知道它也是李子西梅。虽然名字里带个“梅”,但实际上西梅是李属的,属于欧洲李,是名副其实的李子。西梅不仅口感酸甜适中,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于促进消化和预防疾病有很好的帮助。关于李子的谣言民间流传“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李子被视为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致命。很多朋友想吃李子,但碍于传言,又吃得小心翼翼。其实,李子的问题主要就以下 2 个方面:1、鞣酸影响蛋白质消化李子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没成熟的李子中就更多了。所以如果吃了没成熟的李子或吃了很多,里面的鞣酸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导致腹痛或者腹胀。因此,不建议吃没熟透的李子,即使吃的是熟透了的也要适量。2、果核中有毒的氢氰酸另外,李子核中含有氰苷类物质,食用后会水解成有毒的氢氰酸,可能会导致中毒。但只要我们不吃核,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图片来源: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二版/上册)总的来说,“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夸大性。还有人说,李子味道酸,会导致胃酸变多而伤胃。其实,李子中的果酸确实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只要不过量,对于胃部健康的朋友来说,不用担心胃部不适的问题。但如果本身胃酸分泌过多的朋友,比如胃溃疡患者,则建议挑选偏甜少酸的李子,少量食用,以免加重病情。李子食用的注意事项想要李子为健康带来最大收益,你需要知道怎么科学吃李子。李子虽好,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为健康加分。1、选成熟的成熟的李子味道甜美,酸味较少,适口性好。在购买时,选择相对较硬,但轻轻挤压时会略有“弹性”。如果你买的李子成熟度比较高,又不着急吃,建议放冰箱冷藏。而未成熟的李子不仅更酸涩,还含有较多的鞣酸。上面提到,鞣酸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除此之外,它还会与钙、铁和锌等矿物质形成沉淀, 也可与维生素 B12 形成络合物而降低利用率,影响整体的营养。2、带皮吃无论是抗氧化活性还是多酚等抗氧化物的含量,李子果皮都比果肉要强。另外,李子皮的粗纤维含量也较高,对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也有好处。在吃李子时,把果皮洗干净,连皮吃更营养。不过,如果是不太熟的李子你非要吃,建议把皮去了(鞣酸多)。3、两餐之间吃有研究显示,两餐之间吃李子或李子干,会增加饱腹感,可以减少下一顿的热量摄入,对稳定血糖也有帮助。所以,如果你爱吃零食,不妨把不健康的零食换成李子或者李子干吧。4、每天不超过 350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水果建议吃 200~350g。不过,考虑到不同水果的风味、营养不相同,建议李子可以和其他类型的水果搭配着吃,小个的每天 5~7 颗,大个的 2、3 个即可。参考文献[1]肖星凝,李苇舟,石芳,et al.不同品种李子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 2017, 38(15):7.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5006.[2]Carlsen MH, Halvorsen BL, Holte K, B?hn SK, Dragland S, Sampson L, Willey C, Senoo H, Umezono Y, Sanada C, Barikmo I, Berhe N, Willett WC, Phillips KM, Jacobs DR Jr, Blomhoff R. The total antioxidant content of more than 3100 foods, beverages, spices, herbs and supplements used worldwide. Nutr J. 2010 Jan 22;9:3. doi: 10.1186/1475-2891-9-3. PMID: 20096093; PMCID: PMC2841576.[3]Howarth, L, Petrisko, Y, Furchner-Evanson, A, Nemoseck, T, Kern, M. 2010. Snack selection influences nutrient intake, triglycerides, and bowel habits of adult women: a pilot study. J Am Diet Assoc 110: 1322–1327.[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科学全书(201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5]孙松朋,龙俊红,倪红,等.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治疗慢性便秘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8):10.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12.[6]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2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研究证实甜味剂不会增加饥饿感 还有其他健康益处

研究证实甜味剂不会增加饥饿感 还有其他健康益处 一项新的研究证实,甜味剂可以有效地替代食品中的糖,降低食欲和血糖水平,而不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支持了甜味剂在膳食管理和公共卫生中的应用,在食品中用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代替糖不会让人更饿,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这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食用含有甜味剂的食物与食用含糖食物一样,能减少食欲感和与食欲相关的激素反应,并能带来一些益处,如降低血糖,这对有患 2 型糖尿病风险的人来说可能尤为重要。在食品中使用甜味剂代替糖可能会引起争议,因为有关甜味剂可能会增加食欲的报道相互矛盾。以前曾开展过一些研究,但并未提供有力的证据。不过,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达到了科学调查的黄金证明标准水平,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不会对食欲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糖的摄入量。该试验由利兹大学与罗纳-阿尔卑斯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这是由 29 个欧洲研究、消费者和行业合作伙伴组成的SWEET 联合体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该联合体致力于从公共健康和安全、肥胖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发和审查有关改用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的长期益处和潜在风险的证据。该项目由 Horizon Europe 资助。主要作者、利兹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凯瑟琳-吉本斯(Catherine Gibbons)说:"减少糖的摄入量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减轻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如 2 型糖尿病)日益增加的负担。仅仅限制食品中的糖分而不使用替代品,可能会对其口味产生负面影响或增加对甜食的渴望,从而导致难以坚持低糖饮食。在食品中用甜味剂和增甜剂替代糖是最广泛使用的膳食和食品生产策略之一,以减少糖的摄入量并改善商业食品和饮料的营养状况。"首席研究员、利兹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生物学教授格雷厄姆-芬莱森(Graham Finlayson)说:"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的使用已经引起了很多负面的关注,包括一些高调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将使用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与血糖反应受损、DNA毒性损伤以及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增加联系在一起。这些报道使公众,尤其是代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的安全性产生了困惑。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持日常使用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来控制体重和血糖"。这项研究是同类研究中的第一项,它调查了食用含糖或两种食品甜味剂(天然代糖甜菊糖或人造甜味剂纽甜)的饼干对 53 名超重或肥胖成年男女的影响。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对食欲和血糖影响的研究都是以饮料为载体进行的。很少有研究包括超重或肥胖的志愿者,也很少有研究包括男女志愿者。大多数研究只比较了单一甜味剂(大多是阿斯巴甜)和对照组,很少有研究考察了在正常饮食中每天重复摄入已知甜味剂或甜味增强剂的影响。这项新试验于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利兹大学和法国罗纳-阿尔卑斯人类营养研究中心(CRNH-RA)进行。参与者年龄均在18至60岁之间,患有超重或肥胖症。试验包括三个为期两周的食用期,参与者分别食用含糖水果馅、天然代糖甜菊糖或人造甜味剂纽甜的饼干,每个食用期间隔 14-21 天。食用期的第 1 天和第 14 天在实验室进行。参与者被要求在一夜禁食后到达实验室,采集血样以确定葡萄糖、胰岛素和食欲相关激素的基线水平。他们还被要求评价自己的食欲和食物偏好。吃完饼干后,他们被要求评定几个小时内的饱腹感。他们测量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样肽 1 和胰多肽这些都是与进食有关的激素。两种甜味剂的结果表明,与糖相比,两种甜味剂在食欲或内分泌反应方面没有差异,但进食后两小时内测得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都有所降低。SWEET 项目联合协调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安妮-拉本(Anne Raben)教授说:"研究结果表明,甜味剂是减少添加糖摄入量的有效工具,不会导致食欲或能量摄入量的补偿性增加,从而支持了甜味剂在食欲、能量和体重管理方面的实用性。"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