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多地高分考生为编制放弃 985 选择二本学校?

如何看待多地高分考生为编制放弃 985 选择二本学校? 汉大帮主高育良的回答 过去为什么家长们拼了命要把孩子送进985/211高校?因为这类高校在就业市场有更强的竞争力而已,难道单纯是因为名字好听吗?包括部分天坑专业,也是因为毕业季能够迅速找到工作,暂且不论这份工作的舒适程度和薪资待遇,这是缓解家长们就业焦虑症的良方。 现在为什么家长们开始让孩子进入警校、师范学院这类院校?因为当前经济下行期,985/211高校在就业市场也未必有优势了。而警校入编概率远高于其他任何种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连985/211高校的选调生都无法追平。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家长们自然会选择警校和师范学院。 更有意思的现象是,曾经被视为难以就业的文科,也成了考研热门专业,部分院校的马理论类和政治学类考研复试分数线直逼400分。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很多家庭条件尚可的学生选择了这类能够面向体制内就业的专业。有的考生甚至直接自报家门:我的父母在MFA驻欧美工作,我想在南大获得这个学历,以后可以进入MFA。现在还有考生家长直接联系我,详细询问报考难度和就业去向,我也如实相告“如果有就业焦虑,不要选择这类专业。”结果家长回复得更为直白:“我们家无所谓,孩子在家考三五年公务员我们也愿意接受。我们早就和孩子说了,研究生上岸奖励宝马3系,公务员上岸奖励宝马5系。”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汉大帮主高育良)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如何看待 2024 江苏警官学院投档情况「600 分以上考生扎堆报考,网传最高分飙至 663 分」?

如何看待 2024 江苏警官学院投档情况「600 分以上考生扎堆报考,网传最高分飙至 663 分」?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的回答 这种学校就业质量特别依赖户籍。比如你是苏州城区户籍,那大概率最差也不过是苏州城乡结合部乡镇,而苏州这种地方的城郊结合部那可是好地方,既有城市繁华又有乡村的风情,年薪还不会低于20万。这种情况,哪怕你拿南大分数报考都值得。 如果你是江苏徐州丰县沛县户籍的,那大概率去向也是本县乡镇派出所,这些地方的乡镇派出所,挺一般,待遇也很难超过10万。不过有南农南药南邮这种分数依然值得,东南大学的分数就见仁见智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封面图片

江西警察学院和中上985选哪个?

江西警察学院和中上985选哪个? 老衲不生气的回答 坐标某985院校,纵观身边的同学,想搞编制的很少有人拿不到。至少我所认识的,不是编制也有国企保底。还有相当于一部分对编制不感兴趣就去赚大钱了,知道有70w+年薪的。当然可能有更高的,但是也懒得去深入了解。 当初班上还有gfs(不是高富帅的意思),毕业后要回部队的那种。言语间表现出了对自由身硕士的羡慕之情,感觉他们还挺向往毕业能自由选择就业岗位的。但是他们没办法,出路基本焊死了,也不太愿意去折腾了。 综合来看,中上985挑个好专业,能保研就保研,保不了就降档去读个中下985乃至211,实在不行出国水个QS200内的硕士。回来就瞄准各地硕士人才引进。但凡你好好准备一下面试,只要目标城市别限太死,比如非得北京上海之类的,那还是很有机会能进的。当然,专业好+学历好+笔试能力不孬+岗位挑选合适些,通过省考进入公务员系统也不会很难。 而警察学院这种学校,出路基本就是以警察岗为主。如果这是你的人生目标,那没话说,也没啥好纠结的。但在就业去向不明晰的情况下,别选。 妹子,听我一句劝。在你不确定自己有哪些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倘若有的选,一定要按下那个容错率更高的选项。人生没有后悔药,千万不要让“农村”思维让自己的人生走向崩坏。 劝你爸,我估计你肯定是劝不动的。没有几个人能劝得动自己的长辈。实在不行可以让你父亲私信我交流一下,我愿意为你的这件事无偿提供咨询建议。至于我是什么人,以及是否可信,你可以看看我的个人简介。 我是某985计算机硕士毕业,还经历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作,包括私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等。应该是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的。 唉,现在抖音害人不浅。动不动就是“毕业后不愁工作的十个学校”、“进去后相当于一脚踏进体制内的十个学校”……网上发言门槛越低,获得有效信息的成本反而越大。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老衲不生气)

封面图片

杭州女生高考 602 分去职业技术大学,被该校 98% 的就业率给吸引了,如何看待这一选择?

杭州女生高考 602 分去职业技术大学,被该校 98% 的就业率给吸引了,如何看待这一选择? 终将谢幕的回答 其实单纯看就业率就选择放弃更好的大学,选择去技术大学的人还是少数。 因为大家也都懂,就业一直都是要看两个方面。 一个是好就业,另一个是就业好。 好就业就是指这一行的就业率非常高,只要你愿意,所有人都能找得到工作。 其实,目前的工作大环境下,很多人都符合这个要求,只要你愿意,肯定有工作给你干。 但问题就是,好就业,不等于就业好。 给你一个月薪三千,每天996,不包吃住,月休一天的工地工作,你肯定也不会去。 这一点在各种职业技术类院校里也是一样的,看看每年报道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各大工厂实习时遭遇的新闻,就知道各个工厂有多缺人了。 但是,这是选择上技术职业类院校的人想要的工作吗? 肯定不是! 所以,光是好就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就业好! 就业好就是指的,能找到的工作,整体待遇和工作环境都还是相对不错的。 比如计算机专业为什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能封神? 就是因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相关技术人才,不仅好就业,而且就业后的待遇也都还不错。 而新闻报道中的这个学校,是在机电领域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所以毕业生的就业都是对口去几个很不错的单位。 比如这位602分的陈雨萱被录取到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毕业基本上就是去铁路系统的那几个单位工作。 而这些单位,即使是很多211,985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想进去工作,也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有了这个就业上的大量真实案例和对比,有这么多人选择这个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已经是五百四十多了,最高分录取到602,也算是正常情况。 只能说,这种大环境下,能毕业就高概率去个国企大单位,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终将谢幕)

封面图片

如果没有兴趣,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内幕消息 如果没有兴趣,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这几天在高考,高考完了就是选专业,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应该都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决定。 都说选专业要结合兴趣,但很多孩子一问,也没什么兴趣爱好。我弟今年高考,我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给了他比较清晰的建议。我也把过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选择能够有一定的参考。 我说,选什么专业,得看看你的兴趣,你对什么方向有兴趣?回答“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 我一心想,确实,“有什么兴趣”这个问题,太大了,别说一个还没见过世界的高考生,就连工作几年的大多数人,都不一定能想明白自己的兴趣。 所以我就换了个问法,我说,那我问你两个问题: 1. 你以后想在大城市看看世界,还是想在家乡小城市安逸一些?回答想先去大城市看看,然后回到家乡。 2. 你以后想要做点自己的事情,还是安安稳稳上一个班打一份工?回答想安稳上班,不排除自己做个小生意。 于是,两个问题问完,选择什么类型的专业就很清晰了。 未来可能回到家乡,那就不能选择只有一线城市才有的职业,于是,一些计算机类专业、硬科技类专业就不是最高优先级,这些专业离开大城市基本等于失业。但又想在大城市经历几年,所以在大城市有岗位、在小城市能安逸、舒服、体面的方向,就成为比较好的方向,基本锁定涉及国计民生的医疗、教育、公务员。 想安稳上班,那快进快出的风口行业,基本上就等同于不断拥抱变化,互联网、AI这些方向就不太合适。同时又因为不排除做点小生意的可能,于是一个“进可大厂上班退可个体户”的专业,成为要考虑的范畴。像机电工程、铁路运输这类型专业就不太适合,这类专业脱离了平台,个人什么都干不了。 于是,一些小老百姓能干的、方向和趋势比较好的、同时符合以上人生追求的专业,就映入了眼帘: 1. 文科类专业,比如语言文学,目标直击公务员(文科类专业公务员岗位多,具体可结合当地公务员岗位招募表)。但我弟并不太擅长做题,这个方向未来上岸的风险比较大,同时公务员也越来越卷,等他毕业时是什么政策,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 教育类专业,未来当老师。但我弟自己都是个学渣,教书育人那就是误人子弟,所以排除。 3. 一些新兴的、相对安稳、同时“可上班可个体户”的专业,既保稳,又给以后打开天花板留个机会,比如“悦己经济”背景下的花艺、宠物医疗,医学类的牙医、眼科、康复、男护师等支撑类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有了一个范畴之后,就要结合我弟的成长经历和个人偏好了。 1. 他爱好体育运动,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体育专业训练; 2. 他不擅长理论研究,但擅长实践尝试; 3. ESFJ 人格,能够踏实可靠的服务好他人。 于是,最终圈定了医学类的康复和护师专业,又因为男护师虽然好就业但是职业天花板太低,选择了行业前景相对更好的康复专业。这个专业需要一定的运动知识,能保证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有持续的热忱,同时又不必风吹日晒,算是比较“体面”的职业。 我又进一步找朋友和从业者深度了解了这个专业: 1. 康复专业整体学习内容,学习中医西医的康复治疗技术、人体基本知识、中医推拿、科学活动等,以术后康复、运动康复为主,就业方向为医院康复科、术后康复机构、运动康复机构、体育队医等; 2. 康复医学专业,整体是在上升状态,老龄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以及越来越多的手术注重术后康复,运动后的康复训练也被更加重视,大政策上,也在推动各级医院建立康复科室,但专业人才不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3.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康复医师需求量大(北京、上海、杭州等),基本可以通过正常求职,进入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上班;家乡城市可能需要等待一些机会,但依然比其他专业相对容易一点;在积累了一定“回头客”之后,也有机会开张自己的诊室; 4. 男性康复医师在婚恋市场上也存在优势。 经过这么一通分析,我弟也比较喜欢这个专业,遂皆大欢喜。所以这就是一个在没想清楚兴趣爱好的情况下,依然通过分析追求、排除法、调查行业前景的方式,找到合适专业的例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参考。 祝愿大家都能够选到自己喜欢且前景光明的专业。

封面图片

为什么浙江、广东等沿海一些省份的考生不爱出省读大学?你们选会优先考虑所在城市吗?

为什么浙江、广东等沿海一些省份的考生不爱出省读大学?你们选大学会优先考虑所在城市吗? 终将谢幕的回答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很多人,有比较恋家的倾向,即使是上大学,也不想离家太远。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实的无奈是,家乡所在城市和省份,都不是什么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很多人面临的情况是,家乡省份既没有太多好的就业机会,也没有太多比较好的学校,所以无论是读大学,还是就业,基本上都要在外省。 所以,不是这些省份的学生不爱留在家乡,而是他们留在家乡的选择非常稀少,于是就只能在经济发达的那几个地区做选择了。 而他们的选择,基本上也是经济发达外加高校比较多的地区,这样才能方便就业。 所以,你会发现,从天津开始,天津的孩子都恋家,如果考不上北京的名校,很多就首选自己家门口的南开天大了,如果去外地上不了明显高一两个档次的名校,那家门口的其他几所高校就也会很有吸引力,最多也就是考虑一下北京的。 往南走,山东稍微有些例外。 到了浙江,基本上也就是浙大之后,看华五,华五还不行看江浙沪的211,然后就是本省的其他双非了。 江苏基本上也是这个情况。 然后就是福建和广东,虽然名校不算多,但对于恋家的孩子来说,基本上够用了,而且很多人规划的未来就业也都是在本省,那读本省的学校,在本地就业也会有些优势。 剩下的就是比较尴尬的没得选的地区的学生了,他们为了就业,不得不远离家乡,既然就业都远离家乡了,读大学也就无所谓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终将谢幕)

封面图片

#45位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去向如何#?博主@那些无名之辈 整理出了45位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包括2所985,1所211,2

#45位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去向如何#?博主@那些无名之辈 整理出了45位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包括2所985,1所211,2所一本,4所二本,毕业去向主要包括5类。#超一半汉语言文学毕业生考公考编# 第1类,体制内,占比29%,毕业时间长的985毕业生,已经做到了处级干部;毕业时间短的985毕业生,则主要考了选调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而普通毕业生,则主要考了普通地级市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 第2类,老师,占比29%,从小学到大学老师都有,好学校、高学历,一般是重点中学或者大学老师;普通毕业生,则一般是普通中小学或者培训机构。 第3类,转行,占比20%,好学校、高学历,主要转去了金融、互联网大厂,年收入25万以上;普通毕业生,则主要是互联网中小厂、动漫或游戏公司、房地产和制造业等,年收入10万左右。 第4类,编辑文案,占比9%,好学校、高学历,可以进电视台、报社或出版社做编辑;普通毕业生,则主要是进企业做文案。 第5类,行政文员,占比7%,没什么技术门槛,算是文科类专业的保底工作,月薪也普遍较低,基本都在几千块。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确算是个还不错的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虽然薪资比较低,但大都跟本专业相关,工作压力也普遍不大,比较适合追求稳定、向往平淡生活的同学。网页链接 via 捉谣记的微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