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张欣欣、陈赛娟与华山医院张文宏5月6日在柳叶刀发通讯文章介绍上海近月防疫。

瑞金医院张欣欣、陈赛娟与华山医院张文宏5月6日在柳叶刀发通讯文章介绍上海近月防疫。 本轮疫情流行毒株全属BA.2.2系;截至5月4日,收治的本土确诊中有503人死亡,其中仅有25名接种过疫苗。统计分析发现,BA.2.2上各种不同特征突变与患者病情轻重没有显著关联,说明影响病情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身的合并症。 文章指,香港60岁以上人群有19.30%未接种疫苗,第五波疫情中毛病死率达2.70%;新西兰60岁以上未接种率仅2%,因此毛病死率仅为0.07%。上海60岁以上接种率仅62%(80岁以上两针率仅15%)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小感染者规模、降低重症率,并为疫苗覆盖争取时间。 文章又说,针对奥密克戎株的mRNA、灭活和重组蛋白疫苗都在临床试验中;下一步中国需向公众加强沟通、克服脆弱人群的接种犹豫,生产有效药物、扩容重症医疗资源、培养基层防控能力;相信在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战胜疫情。 早前5月2日,美国家传染病所长福奇受访指,中国未能利用清零的时间窗口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老年人的接种率较低,坦率地说灭活疫苗也不如世界其他国家所用疫苗有效;封锁是暂时计策,病毒有朝一日终将进入社区,封锁的目的是为此做好准备;单纯想通过长期封锁等待病毒从世界上消失,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他形容,中国早期抗疫表现很好,但现在上海已成灾难,“很可能北京也会”;而台湾情况亦类似。 他又认为,美国在支援COVAX、为发展中地区提供疫苗方面已做得不错,现在的短板是许多国家无力组织接种,需帮助建设疫苗分发的基础能力,这需花费很长时间,并非通过加送疫苗就能一夜间解决。 (柳叶刀TheLancet,外交政策)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缺少免疫保护的人,奥密克戎可能比流感危险。

缺少免疫保护的人,奥密克戎可能比流感危险。 年初中国香港的奥密克戎疫情时,有很多人未完成疫苗接种,尤其是 70 岁以上老年人。结果并不乐观: 未接种疫苗者,最终感染病死率高达 2.27% 仅接种一针的人群,病死率 1.01% 接种满三针人群最终病死率为 0.07% 有没有接种疫苗,奥密克戎完全是两副脸孔。没有疫苗保护的病死率,远超之前所有的季节性流感。 老人原本就属于危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当前中国内地 80 岁以上老人中,依然有 34% 未接种或者仅接种一针新冠疫苗,如果是按照 2.27% 病死率计算,甚至按照 1% 来计算,都将会是很严重的后果。 权威杂志《柳叶刀》对奥密克戎的评价是:Milder but not mild(减弱了,但并不温和)。 对比三年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下降了,但传播性大大提升。对于没有免疫的人来说它仍然危险,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对手,不能盲目乐观。

封面图片

纽约时报找的专家,按中国感染率仅40%~65%,中国病死率与现在美国病死率0.15%,算出中国这波疫情病死110万人。中国感染率

纽约时报找的专家,按中国感染率仅40%~65%,中国病死率与现在美国病死率0.15%,算出中国这波疫情病死110万人。中国感染率怎么可能这么低?即使感染率这么低,病死率又怎么可能和美国一样低?即使专家认定中国疫苗和美国疫苗一样有效,中国老人疫苗接种率也低于美国老人,而且中国没有降低重症的有效药物,医疗条件不如美国,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医疗挤兑。什么脑子的专家才会认为中国病死率会和现在的美国一样?更奇怪的是,纽约时报找的别的专家用别的方法估算(包括按中国感染率90%估算)出中国这波病死人数也都在一百万人左右。这都是什么低能专家?不知按美国病死率估算就可否认其估算?

封面图片

6月28日,《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在线发表了对儿童及青少年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开展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

6月28日,《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在线发表了对儿童及青少年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开展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在中国开展,涉及500多名3至17岁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 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了两剂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志愿者中,中和抗体血清转化率超过96%。同时,在试验中观察到的绝大部分不良反应都只是轻度或中度,最常见的症状是注射部位疼痛。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不舒服却查不出病怎么办#】6月15日,刊登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许多患者长期忍受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但查不出

【#不舒服却查不出病怎么办#】6月15日,刊登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许多患者长期忍受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但查不出病因或症状未达到一定程度,多数医生便不治疗或归为心理疾病。文章认为,如果简单地把查不出来病因的患者都归为心理问题,会加重患者的被忽视感和沮丧感。 不舒服却查不出病怎么办?治疗思路超出很多医生的认知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上海本轮疫情新冠死万率十万分之一?

上海本轮疫情新冠死万率十万分之一? 上海此轮疫情首次通报死亡个案3人,直接的死因是基础疾病。目前该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逾30万例。 直接计算新冠病死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有专家指新增的3宗死亡个案提示,对于疫情尚不可麻痹大意,「这也是当前很多医学专家不同意国内效仿国外疫情防控策略的根本原因」。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冠状病毒资源中心汇总和分析的数据,按每百万人口计,中国是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死亡率仅高于非洲的布隆迪。 早前BBC取得官方纪录,显示单在一家医院,就有最少27名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病人死亡,官方将他们的死因归类为其他基础疾病。 原文链接 《新华网》《中国新闻网》《香港01》《BBC中文网》《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国家药监局12月29日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商品利卓瑞/LAGEVRIO)进口注册。该药是一种

国家药监局12月29日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商品利卓瑞/LAGEVRIO)进口注册。该药是一种类似核苷酸的小分子,通过增加RNA复制错误实现抗病毒效果。 港府今年3月与Paxlovid同时采购引进Molnupiravir,其时介绍该药物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孕妇和哺乳期禁忌,药效弱于Paxlovid、但相互作用禁忌远少于需抑制肝酵素的Paxlovid,两者可互补适用于不同人群。 《柳叶刀》22日发表研究指,对于已接种疫苗的英国人群,molnupiravir仅能改善症状、无法降低住院或死亡的风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9日发表同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的君实生物VV116的III期临床研究。实验是今年4月在上海封城期间开展,形式是同Paxlovid“头对头”,结果成功达到设计的非劣效终点;VV116同Paxlovid在上海的接种或未接种疫苗人群中的治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 (国家药监局、牛津大学,中国医院创新促进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