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院就密西西比州15周堕胎禁令颁下裁决,阿利托法官主笔的多数意见说Roe v. Wade (1973) 和 Planned

美最高法院就密西西比州15周堕胎禁令颁下裁决,阿利托法官主笔的多数意见说Roe v. Wade (1973) 和 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 (1992) 的裁决从来错误、须被推翻:“宪法没有提到堕胎,这种权利也没有受到任何宪法条款的默许保护”;监管堕胎的权力属于政府部门,而不是法院。另有四名保守派大法官附议该意见。 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未附议该多数意见,仅表示他支持15周后禁止堕胎的法律,但未作进一步延伸。 三名自由派大法官的少数意见说:“感到悲哀为本法院,但更多的是,为今天失去了宪法基本保护的数百万美国女性我们表示异议。” 目前已有主要位于南部和中西部的13个州制定法律,禁止在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情况下堕胎。另有6个州规定在怀孕6周后禁止堕胎。 拜登政府和其他堕胎权捍卫者警告称,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决定也会威胁到高等法院支持同性恋权利的其他裁决,甚至可能威胁到避孕。但阿利托写道,他的分析只涉及堕胎,而不是其他也源于隐私权的权利。堕胎是不同的,因为它提出了独特的道德问题。 根据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和其他机构进行的民意调查,仅有约十分之一的美国人希望堕胎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非法的,大多数人赞成堕胎在所有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合法的。民意调查还显示,许多人也支持限制堕胎,特别是在怀孕后期。 (美联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Politico取得美最高法院塞缪尔·阿利托大法官今年2月分发的意见草案,其中提及认为应推翻在联邦宪制层面保护堕胎权的 Roe

Politico取得美最高法院塞缪尔·阿利托大法官今年2月分发的意见草案,其中提及认为应推翻在联邦宪制层面保护堕胎权的 Roe v. Wade (1973) 和 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 (1992) 判例,将决定堕胎权政策的权力交还给各州人民自己的民选代表去立法。草案形容罗诉韦德案判决“从头开始就错得离谱,论证极其脆弱”。 最高法去年12月起审理关于密西西比州禁止15周以上堕胎的法案,预计于两个月内作出裁决。 知情人士介绍,截至本周,另有四名大法官(Clarence Thomas, Neil Gorsuch, Brett Kavanaugh, Amy Coney Barrett)都附议阿利托的意见;而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会如何取态目前则不明朗。罗伯茨此前曾寻求在不完全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框架的前提下支持密西西比州15周堕胎禁令的方案。 报道强调,在重大争议性案件中,多版不同草案和法官间的投票交易都将影响最终多数意见的形成,有时直到最终判决前数日都会产生意见变动;因此此次取得的草案不应被视为最终结论。 (Politico)

封面图片

拜登就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对妇女堕胎权保护一事讲话。他重申1973年确立美国堕胎权利的罗诉韦德案(Row v. Wade)是正确的决

拜登就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对妇女堕胎权保护一事讲话。他重申1973年确立美国堕胎权利的罗诉韦德案(Row v. Wade)是正确的决定:美国宪法支持个人自由、隐私的权力,而罗诉韦德案既能保护妇女在怀孕早期的选择权,又能跟各州之间的监管达成平衡。 在讲话里,拜登罕见地直接点出了特朗普的名字。拜登平时也甚少提及堕胎权的问题,这一方面跟他天主教徒的身份有关。 他直指,罗诉韦德案遭推翻是特朗普提名的三名大法官做的;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极端意识形态得以实现”,是“最高法院和这个国家可哀的时期”。 拜登说,最高法院的裁决搬出了19世纪将堕胎定性为犯罪的州法律作为依据,“这个法院字面意思上地让美国倒退150年”。 拜登还说,堕胎权保护遭推翻,会有真实、直接的后果,这一决定极端到,如果有妇女被强奸,那么她会被迫生下强奸犯的孩子。 在联邦层面上的堕胎权被推翻后,堕胎权立法回归到各州层面。一些州准备对妇女堕胎作出的限制,其中极端的法案的确严苛到甚至不准强奸、乱伦的受害者堕胎。 拜登认为,美国国会应该立法确立罗诉韦德案对堕胎权的保护,这是他作为总统从行政角度的权力所不能匹敌的。但拜登也承诺,他的行政机构会动用所有法律手段。 拜登还承诺确保居住在堕胎违法的州的妇女,可以到其他合法的州堕胎;妇女无论居住在何州,也有权力获取计生用品和其他经联邦食药局(FDA)批准的药物。他称有部分州准备限制妇女去外州堕胎、禁止妇女通过邮寄过来的流产药物堕胎的做法非常极端,他会尽力阻止。 拜登鼓励选民在今年的中期选举,用选票支持堕胎权。他说:“罗案在今年秋天的选票上,个人自由在选票上,隐私权、自由、平等在选票上”“国会必须行动起来,而你也要用你的选票行动起来”“这件事不会到此为止”。 讲话最后,拜登呼吁示威者保持克制,称暴力示威永远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拜登讲话整理,白宫,CNN,图:美联社)

封面图片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阿立托(推翻堕胎合法判决的作者)为自己乘坐案件当事人、亿万富翁的私人飞机去阿拉斯加钓鱼辩护:我不去,座位会空着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阿立托(推翻堕胎合法判决的作者)为自己乘坐案件当事人、亿万富翁的私人飞机去阿拉斯加钓鱼辩护:我不去,座位会空着。原来这么弱智也可以当大法官。以后我们看到飞机起飞前有空座位也可以要求免费乘坐,不热就让它空着了?

封面图片

美最高法院推翻1984年先例 限制联邦机构权力

美最高法院推翻1984年先例 限制联邦机构权力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1984年的一项法律先例。这一决定大大削弱联邦机构的权力,可能影响数百起诉讼,包括2021年1月6日和前总统的刑事案件。 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星期五(6月28日)以6比3的投票结果,推翻1984年“诉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案”中的一项法律先例,裁定撤销下级法院对多家渔业公司的判决。渔业公司对一项政府运营、部分由渔业公司资助的计划提出质疑,该计划旨在监控新英格兰海岸鲱鱼的过度捕捞问题。 最高法院推翻的法律先例源自一项涉及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的裁决,裁决要求法官遵从联邦机构对被认为含糊不清的美国法律的合理解释。这项裁决长期遭到保守派和商业利益的反对。 依照1984年“诉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案”中的法律先例,当法规措辞含糊时,法官应遵从联邦机构的法律解释,也被称为“雪佛龙遵从原则”(Chevron deference)。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判决书中写道:“雪佛龙原则被推翻了。法院不应盲目接受联邦机构的解释,应该独立判断联邦机构是否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事。且根据《行政程序法》,也不能仅仅因为法律含糊不清就遵从联邦机构对法律的解释。” 最高法院裁决的影响可能不仅止于特朗普的案件。美国检察官在350多起国会骚乱案件中援引了这项法律,迄今为止已有120多名被告根据该条款被定罪并判刑。 目前美国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占据多数,自由派大法官对当天裁决持反对意见。 自由派大法官卡根称28日的裁决再次提升了最高法院相对于立法和行政机构的权力。她说:“司法谦卑规则让位给了傲慢规则。近年来,最高法院经常把国会分配给各机构的决策权据为己有。” ... 2024年6月29日 7:22 AM

封面图片

美最高法院裁定得州可实施允许警察逮捕非法移民法律

美最高法院裁定得州可实施允许警察逮捕非法移民法律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允许得州实施针对非法移民的新法律。这项法律允许当地警方逮捕非法入境者并对他们进行处罚。在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6名保守派大法官支持得州实施这项法律,3名自由派大法官表示反对。持反对意见的大法官说,这项法律将带来混乱和危机,并打破长期存在的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平衡。多数派大法官就未发表意见书。得州州长阿博特去年12月签署这项法律,但2月底被法官否决,上诉法院之后推翻下级法院的裁决后,司法部在本月4日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紧急上诉。拜登政府认为,在移民问题上,只有联邦政府有权立法,各州无权立法,但拜登政府的上诉最终被最高法院驳回。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约有270万名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其中约220万人从南部边境进入。而美国传媒亦报道,去年12月有超过30万名非法移民从南部边境进入美国,创月度新高。 2024-03-20 06:18:38

封面图片

美最高法院首位女大法官奥康纳辞世 享年93岁

美最高法院首位女大法官奥康纳辞世 享年93岁 美国最高法院史上首位女性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星期五(12月1日)逝世,享年93岁。 路透社报道,最高法院的声明说,奥康纳因晚期失智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并发症在菲尼克斯(Phoenix)去世。 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回忆道,奥康纳“作为我们国家第一位女法官开辟了历史性道路……她以无所畏惧的决心、无可争议的能力和深得人心的坦诚迎接了这一挑战。” 奥康纳于2006年从美国最高法院退休,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丈夫,直到丈夫2009年过世。2009年,时任总统奥巴马将美国最高平民荣誉“总统自由奖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颁给奥康纳。她晚年确诊失智症,并于2018年10月宣布退出公共生活。 奥康纳在亚利桑那州一座牧场长大,在家乡和华盛顿,男性主导的政治领域和法律世界站稳脚步。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任命她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使得她成为最高法院1789年成立以来首位女性大法官。 奥康纳是个保守派,但她凭藉实用主义和建立共识的技巧,处理维护妇女堕胎权以及维护大学校园的平权行动等时代问题。 奥康纳曾形容自己担任大法官时有如走在未干的混凝土上,“因为你提供的每个意见,都会留下印记”。 2023年12月2日 5:4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