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控机制1月7日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汇编上月以来的转段防疫政策。

联防联控机制1月7日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汇编上月以来的转段防疫政策。 疾控机构要对发现的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和其他特殊病例及时开展流调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报告;动态分析发现感染异常升高、感染者呈聚集性分布时要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健部门及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定期向下级疾控和医疗机构通报疫情分析信息;根据需要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各地可根据人群感染率和医疗资源紧张程度,适时依法在社会面采取停办大型活动、错峰或居家上班等临时性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4月12日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联防联控机制4月12日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新版指引中,公众在感染或出现疑似症状、所在社区或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以及进入医疗机构和养老院等重点机构时,应佩戴口罩。 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参加无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当处于室外场所、进行运动、学校师生在校以及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等其他情况时,可不佩戴口罩。 (国家疾控局)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1月5日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在2022年3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将原“普通型”更名为“中型”

国家卫健委1月5日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在2022年3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将原“普通型”更名为“中型”;小幅补充了儿童的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就重型危重型支持治疗,细化了儿童特殊情况处理,增补对急性喉炎喉气管炎、并发脑炎脑病、喘息肺部哮鸣音的处置指导。 因应防控政策调整,方案重写确诊标准,具有临床表现且抗原阳性即确诊,相应取消“第二次核酸结果未出”的疑似病例定义;重写出院标准为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且肺影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其余主体内容维持不变,如仍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感染者须在国家传染病直报网报告。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26日印发“乙类乙管”后《疫情监测方案》《检测方案》《重点人群机构场所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方案》。

联防联控机制26日印发“乙类乙管”后《疫情监测方案》《检测方案》《重点人群机构场所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方案》。 各地依托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每日统计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数、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人数、核酸检测数和阳性数、抗原检测数和阳性数,按照流感监测网络流程上报,并按中疾控的要求测序上传。 省会城市选择城区内若干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对在校学生每日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 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布点采检污水处理厂污水样本,并对阳性样本测序。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每周2次全员筛检,外来人员进入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并现场做抗原。场所内出现感染者即开展全员核酸。 疫情严重时,短期内可采取推迟大型活动、限制堂食等减少人群聚集的措施。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12月7日印发《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以地级市、县为单位网格化布局医联体,建立亚定点医院定点

联防联控机制12月7日印发《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以地级市、县为单位网格化布局医联体,建立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外部协作的三级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 基层医疗机构负责首诊,按照服务人口的15-20%配足中药和抗原检测盒,平时对中高风险人群建档专案管理; 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心脏病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由亚定点医院治疗; 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集中收治; 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地区牵头的三级综合医院治疗。 各地要在12月20日前完成协调对高风险人群健康监测提供经费保障,督促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全部开放、配齐物资。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10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10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5天内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的人员、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等人员在隔离观察期前5天每天一次自测;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试剂自测。 核酸检测仍然是是否感染的确定依据。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感染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说,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同时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检测和民众自测的基本要求及流程。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0月2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超22.6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0月2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超22.6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10.7亿人。 他还说,截至10月29日24时,近14天内,全国有14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当前疫情仍呈快速发展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说,总体看,本轮疫情点多面广线长。自10月25日以来,内蒙古额济纳旗连续4日未再发现溢出外地病例,疫情扩散外溢风险已有效管控。当地近日新增病例主要从集中隔离点中发现,疫情社区传播基本得到遏制。下一步,将继续强化风险区域管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尽快彻底控制疫情。 就黑龙江黑河的疫情,吴良有称,目前新增病例主要通过全员筛查和主动就诊发现,提示当地已发生社区传播,并存在扩散外溢风险。根据目前流调和病毒测序结果,黑河本次疫情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病毒引起的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工作组赶赴黑河进行指导。 ​​​ (新华社 1,2,央视新闻 1,2,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