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外评报告总结章节上载至当局网页 内容包括校情及改善建议

首批外评报告总结章节上载至当局网页 内容包括校情及改善建议 教育局上载第一批校外评核报告总结章节至局方网页,涉及合共10间中小学。外评报告总结章节内容包括校情、学校特色、重点工作的主要优点,以及外评队伍对学校作出的改善建议。在改善建议方面,有个别学校须加紧步伐推展STEAM教育、国民教育及国安教育。另外,学校应因应学生能力不俗,增强学习的挑战性,并善用引发思考的提问和具体回馈,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亦有学校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教师订立明确的预期学习成果。有学校的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提问技巧,优化学习活动,以切合学生良好的能力和表现。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自2003/04学年开始推行,让学校通过自我评估,并加强问责,提升透明度。2023/24学年起上载外评报告总结章节到教育局网页,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透明度和体现问责精神。教育局则以外评作为质素保证机制,核实学校的自评表现。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社交专页表示,外评队伍按校情给予学校改善建议,与学校携手提升教育质素,相信随后会有更多学校公开整份外评报告,让公众了解学校的表现。 2024-05-17 20:00:0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局上月起公开 20 间中小学外评报告的总结,近日各学校陆续上载报告全文,除了外界关注的唱国歌不够大声外,这些公开的外评报告显

局上月起公开 20 间中小学外评报告的总结,近日各学校陆续上载报告全文,除了外界关注的唱国歌不够大声外,这些学校公开的外评报告显示,有中度智障和严重智障学童的特殊学校,被教育局评价国安教育「进展缓慢」。 其中服务 6 岁至 18 岁中度智障及自闭症学童的特殊学校明爱乐群学校,教育局在外评报告中指,该校常识科未能充分涵盖《宪法》及《基本法》教育学习内容,另外现时只有个别科目尝试将学习内容连系国安教育,属于「进展缓慢」,认为学校领导层要带领科目检视学习内容与国安教育的连系,以「全面落实国安教育」。 而服务严重智障学童的保良局罗氏信托学校,报告则同样指,现时只有小部分科目能连结国安教育学习元素,认为学校需「尽快全面落实国安教育」。 另一间中度智障儿童特殊学校,东华三院群芳启智学校的外评报告则指,该校有致力培育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例如在午休时段让学生观看「中国英雄」短片,促进文化自豪,亦积极安排学生到内地交流,培养家国情怀;报告又提到该学有升旗队,在升旗仪式期间负责升旗的学生「精神抖擞」表现自信,个别能力较高的学生在讲台领唱国歌,部分学生也同步齐唱「有效发挥同侪感染力」。 但即使如此,报告亦称学校部分教师对于国安教育未有「整全理解」,学校尚须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要「厘清相关概念」才能有效落实国安教育。 报导:@reNews #焚书坑儒 #洗脑教育 #抹杀历史 #自我审查 #盲目忠诚 #无脑效忠

封面图片

教育局︰外评报告称学生唱国歌声线不足 目的是协助学校自评循环

教育局︰外评报告称学生唱国歌声线不足 目的是协助学校自评循环 教育局刊登文章,提到有意见认为外评报告对个别特殊学校有关国民教育推行情况的建议属矫枉过正,指要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并不合理,局方指对有关言论深表遗憾。教育局在《政策正面睇》表示,特殊教育的目标是确保每一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得到公平对待,在「同一课程架构」原则下,学生均享有相同的学习经历和机会,包括《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又指特殊学校会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发展校本的调适课程,并以适切的学与教策略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达到能力可及的学习水平。至于有意见关注外评报告中有关个别学校的学生于奏唱国歌时声线不足的评论,局方表示评论目的是协助学校按「策划─推行─评估」的自评循环,完善相关工作,让学生在参与升国旗仪式时,更能展现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教育局表示,局方监察学校的表现责无旁贷,以外评作为外间质素保证机制,须本著「是其是,非其非」的专业态度,以学生的利益为大前提,为学校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议,又指学校领导层会秉持专业态度,回应外评报告所提出的建议,带领学校人员跟进,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及自我完善。 2024-06-26 20:27:33

封面图片

港教评会会长:少子化给学校招生带来压力

港教评会会长:少子化给学校招生带来压力 香港出生率持续下降,教育评议会会长何汉权说,少子化给香港学校的招生带来了压力。 据《星岛日报》报道,何汉权星期天(9月10日)接受电台访问时说,少子化已成世界趋势,香港需及早应对。他说,每年香港教育局都会到学校统计学生人数,给学校带来压力,学校为了维持每年开设多于两个班级,已尽全力进行招生。 何汉权说,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地区都有非香港居民考虑到港接受教育,但目前香港教育局还没有批出学生签证,他认为应检讨政策,让外地学生对冲本地学生减少的人数。 对于教育局积极在各个科目加入增加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元素,也要求公社科规定学生到中国大陆考察的安排,何汉权认为,规划不能过急,有不少考察团由大湾区拓展至大陆其他较远省市,教育局投放大量资源,要关注长远能否持续。 何汉权说,香港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可以进行国民教育,建议除了到大陆考察外,也鼓励学生放假期间前往学习。

封面图片

何汉权称国民教育根本在中史 建议下一步要规定必修但毋须考试

何汉权称国民教育根本在中史 建议下一步要规定必修但毋须考试 香港国史教育中心校长、教育评议会会长何汉权认为,教育局公开中小学在国民教育方面的外评报告有鼓励性。他说,国民教育的根本在于中国历史,从而达到载之于心、宣之于口及化为行动的效果。何汉权又建议,下一步考虑将文凭试中史独立成科,规定必修,但毋须考试。 2024-05-19 12:17:07 (1)

封面图片

教育局中小学国民教育外评报告 何汉权指国民教育助了解文化国情

教育局中小学国民教育外评报告 何汉权指国民教育助了解文化国情 教育局日前公开部分中小学在国民教育方面的外评报告,当中点名批评个别官立小学的学生唱国歌时声线细弱,亦有官小安排学生做「国情KOL」推广中国历史文化。被问到会令学校感到压力抑或鼓励,香港国史教育中心校长、教育评议会会长何汉权表示,有关通告有鼓励性,又指国民教育的根本在于中国历史教育,有助了解文化及国情,从而达到三个效果,包括载之于心、宣之于口及化为行动。另外,教育局计划于2025/26学年中学文凭试落实中国历史科优化方案,考生可选择只应考占总分七成的考卷一,最佳成绩是第5级。何汉权出席一个电台节目后说,文凭试第5级成绩已相当不错,最重要是考生愿意选修中史,这个作为第一步,下一步应考虑将中史独立成科,规定必修,但毋须考试;最后就是全面检讨整个文凭试课程架构,是否仍要有4科核心必修必考科目。 2024-05-19 11:03:24

封面图片

上任两周年|蔡若莲:唱国歌声线反映情感 携子女北上可了解国情

上任两周年|蔡若莲:唱国歌声线反映情感 携子女北上可了解国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希望配合国庆组织具规模活动,包括联校庆祝活动及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比赛。蔡若莲认为,教授中华文化及举办相关活动,可以连系国民教育。蔡若莲接受本台《上任两周年》系列专访时谈及,身为中国人认识中华文化很重要,部分中国人的价值观是西方没有。她举例,读《燕诗》可以明白「孝道」,而「孝」字难以翻译成西方语言,因为西方人没有这个价值观。早前教育局网页上载首批学校外评报告总结章节,提及有学生唱国歌时声线较细弱,蔡若莲指出,唱歌的声线反映情感及投入度,上音乐课时老师亦会要求同学唱歌大声一点,是很正常的建议。她认为当局提醒学生在仪式上要投入,相信学校亦不会感到压力。疫情后市民「北上」成为热潮,蔡若莲说,期望市民留港消费的同时,亦鼓励家长多带子女到内地体验,真实立体了解国家发展,不单靠看报纸认识国家而产生误解。香港往来北京及上海的动卧列车近日开通,蔡若莲说,乘高铁到这两个地方是非常难得的体验,相信教育局会积极探索乘坐动卧列车到内地考察方案。她又分享自己大学时代,亦曾经乘坐30多小时火车到北京,说与同学外游是难忘经历,由南到北的火车旅程亦体会到国家之大,沿途风景及气候温差可以相差很多,这并非乘搭飞机可以体会到。 2024-06-17 11:05:2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