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上诉至终院争议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应审视定罪是否相称

七人上诉至终院争议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应审视定罪是否相称 民阵在2019年8月18日举行流水式集会,黎智英等7人经审讯后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两项罪名成立,判处缓刑或监禁,其后上诉得直,获撤销组织罪定罪,4人获减刑。7人今日再上诉至终审法院,争议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定罪时应审视定罪是否相称,指当日游行和平,众被告行使和平集会的宪法权利,认为最终定罪并不相称。案件由首席法官张举能、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林文瀚及非常任法官廖柏嘉勋爵审理。上诉人依次为黎智英、李卓人、吴霭仪、梁国雄、何秀兰、何俊仁及李柱铭,由资深大律师余若薇、何沛谦、彭耀鸿及潘熙等代表,律政司则由资深大律师余若海等代表。李柱铭、吴霭仪以及还押中的李卓人、何俊仁到庭应讯。余若薇陈词指,要区分清楚系统层面挑战及执法层面挑战,早年挑战《公安条例》的梁国雄终审案并没有排除执法层面的相称性挑战,本案中警方曾决定禁止游行,因为担心激进分子骑劫游行,然而忧虑并未成真,因此本案众被告不应受警方忧虑影响,定罪时应考虑是否相称。在李义追问下,余若薇引用案例说明定罪本身属于一种限制,虽然不挑战《公安条例》相关条文或警方禁令,但法庭仍有责任确保定罪相称。案发当日有近30万人前往维园参与合法集会,以和平闻名的主办单位考虑到与会民众疏散事宜,安排纠察开路,带领群众离场,而本案众被告唯一被定罪的行为是未获警方批准下参与和平游行。余若薇指,从合理辩解角度而言,众被告只是行使和平集会的宪法权利,因此最终定罪并不相称。张举能问及,从本港法理学而言,有何控罪元素本身并没有达致相称,何沛谦回应指部份罪行例如暴力破坏等,无关宪法权利,不受宪法权利保障,反观本案控罪则关乎被告和平集会的宪法权利,由拘捕到定罪之间所有干预方式均应审视是否相称。张举能追问,如果主审法官裁定控方已能证明所有控罪元素,还要再审视定罪是否相称,事件有何止境,何沛谦回应指出无论原审、上诉还是司法覆核,法庭均可审视定罪是否相称,如今被告上诉正是一个机会。李义追问如果既不挑战条例,又不质疑决定,相称性测试到底能如何进行,何沛谦解释,应视乎每宗案件案情个别而论,观乎本案案发当日,涉案游行绝对和平,因此定罪并不相称。 2024-06-24 15:26:1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参与民阵集会七人非法集结罪成 终院批准上诉判罪法律问题

参与民阵集会七人非法集结罪成 终院批准上诉判罪法律问题 民阵于2019年8月举行集会,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7名民主派人士,经审讯后被裁定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判处缓刑或监禁。终审法院批准7人上诉判罪的其中一个相关法律问题,排期6月24日审理。案件由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及林文瀚审理。上诉庭早前已为民主派一方批出上诉许可证明书,终审法院认同议题具有重大广泛的重要性,因此亦批出上诉许可。7名被告为黎智英、李卓人、吴霭仪、梁国雄、何秀兰、何俊仁及李柱铭,原本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被判缓刑两年或监禁8至18个月不等。其后上诉得直,获撤销组织未经批准集结定罪,4人改判监禁5至12个月。律政司早前申请上诉,要求回复被告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的定罪,但终审法院判词指,律政司的理据不充分,引用的案例只是基于特定案情,不能一概而论视作为「组织」的定义。被告案发时在预定游行队头拉横额及叫口号,证据不足以推论各人组织游行,驳回律政司申请。 2024-03-05 14:52:57

封面图片

818集会案7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申请上诉许可 终院押后裁决

818集会案7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申请上诉许可 终院押后裁决 民阵于2019年8月18日举行流水式集会,黎智英及李柱铭等7人,就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两罪成立,判缓刑或即时入狱。7人早前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上诉得直,定罪撤销,至于「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维持定罪原判,被告和律政司均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终审法院驳回律政司的上诉许可申请。至于涉及「参与非法集结罪」,法庭需否在执法层面上作出相称性分析的法律问题,7人获批上诉许可证明书,终院听取各方就许可申请的论点后,决定押后裁决。资深大律师余若薇代表黎智英,申请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上诉许可,指流水式集会可以有双重目的,既绕过游行禁令,但同时为安全有序疏散人群。她解释大量人群需要离开,涉案的立法会议员带领人群,黎智英既非组织者,与民阵并无联系,即使主办方有游行路线也并不知情,当时只是跟从召集人指示离开,质疑原审定罪事实基础有误。代表吴霭仪的资深大律师何沛谦、代表李柱铭和何俊仁的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及代表梁国雄的资深大律师潘熙,均质疑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最高刑期监禁5年过于严苛,会造成寒蝉效应,刑期与制度不相称。终院常任法官李义回应说,最高刑期只供参考,判刑法官不一定要行使,案中便有3人判处缓刑,而每件案件判刑应视乎案情而定,认为本案判刑合乎比例。代表律政司的大律师指,最高刑期只用于最坏情况,法官判刑时有宽广酌情权量刑,而2019年和平示威活动形势也随时会急剧恶化,升温变成暴力活动。大律师又指各被告没有作供,没有证据基础证明现场有危险需要疏散人群。 2024-02-23 16:17:04 (2)

封面图片

818集会案7人获撤销组织集结罪 终院驳回律政司上诉许可申请

818集会案7人获撤销组织集结罪 终院驳回律政司上诉许可申请 民阵于2019年8月18日举行流水式集会,黎智英及李柱铭等7名人士,就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两罪成立,判缓刑或即时入狱。7人早前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上诉得直,定罪撤销,至于「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维持定罪原判,被告和律政司均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早上开庭处理,驳回律政司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案件由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及林文瀚审理。代表律政司的大律师表示,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申请上诉许可,认为上诉庭诠释过于狭窄,要求终审庭厘清「组织」的定义,又表示毋须考虑何人为游行集会召集人,各被告自发控制游行队伍,在队头带领游行,可视为一种组织方式。林文瀚指出各被告或有角色带头起步,但这角色与《公安条例》中「组织」的意思有异,当中指明组织者有责任配合,事前须申请及通知警方。终审庭又认为,控制及领导不等于组织,最终驳回律政司申请上诉许可。7名被告为黎智英、李卓人、吴霭仪、梁国雄、何秀兰、何俊仁及李柱铭,原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被判囚8至18个月,以及缓刑不等。他们早前上诉得直,上诉庭撤销7人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定罪,但驳回7人就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定罪上诉,改判黎智英、李卓人、梁国雄、何秀兰4人监禁5至12个月。律政司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遭上诉庭拒绝批出许可,律政司再向终审法院申请上诉许可。至于7名被告涉及的「参与非法集结罪」,法庭需否在执法层面上作出相称性分析的法律问题,7人则获批上诉许可证明书。 2024-02-23 14:15:21 (1)

封面图片

邹幸彤煽惑六四集会案  终院裁定律政司上诉得直恢复定罪

邹幸彤煽惑六四集会案  终院裁定律政司上诉得直恢复定罪 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煽惑他人参与六四集会案,律政司终极上诉得直,恢复原审对邹幸彤的定罪,并发还刑期上诉予原讼法庭法官进行裁定。有关上诉由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林文瀚,以及非常任法官纪立信主理。判词指出。张举能认为,答辩人不能以挑战禁令作为辩护理由,相关法例已明确规定公众集会及游行上诉委员会的裁定为「最终」决定,集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欲对集会禁令提出质疑,可藉司法覆核提出,若被告人在刑事法律程序中能挑战集会禁令的有效性,必然会削弱禁令的权威,亦对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及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造成损害。虽然李义裁定邹幸彤可对禁令提出质疑,但认为有关挑战不成立,裁定上诉得直。李义指出,警务处处长享有广泛酌情权,当时亦认为集会的组织者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安排,确保疫情下的安全,发出集会禁令是合理做法,在限制和平集会权利与社会利益之间,已作出公正平衡。邹幸彤2021年在社交媒体及报章就六四发表文章,提及「坚守阵地」等字眼,被控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早前在西九龙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邹幸彤上诉至高等法院得直,律政司不服,上诉至终院。 2024-01-25 10:45:04 (3)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818流水式集会案,黎智英等七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上诉至终审法院,案件开庭审理。

#港闻 【Now新闻台】818流水式集会案,黎智英等七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上诉至终审法院,案件开庭审理。 被告李柱铭及吴霭仪自行到终审法院应讯,黎智英、李卓人、梁国雄、何秀兰及何俊仁则由囚车押送。 民阵于2019年8月18日在维园举行流水式集会,七名被告早前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上诉得直,获撤销定罪,之后再就参与非法集结罪提出终极上诉,争议一项与「执行性相关」、具有重大而广泛的重要性法律问题。 案件由终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林文瀚及非常任法官廖柏嘉审理。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8.18流水式集会案 黎智英等7人获准就部分议题上诉至终院 6.24审理

#法庭报导 1⃣8.18流水式集会案 黎智英等7人获准就部分议题上诉至终院 6.24审理 7人提上诉,获裁定「组织集结」罪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及刑罚;「参与集结」罪则维持原判。7名被告及律政司均不服决定,向终院申请上诉许可,律政司申请被即日驳回。终院颁下判词,只就执行相称性的议题,即法庭定罪前应否评估当局执法有否不合比例地干预和平集会权利,向被告一方批出上诉许可;至于被告争议仅协助安全疏散、及控罪最高监禁5年会带来「寒蝉效应」等,终院则拒绝批出上诉许可,指原审已裁定被告有意图参与集结,而法庭有酌情空间判处缓刑等刑罚,无基础最高判监5年会令控罪违宪。7人的终极上诉将于6月24日开庭审理。 2⃣【元朗7.21】林卓廷称被告知「乡头吹大鸡」及「有剧本」:穿黑衫挑衅就「藤条fit两吓」 3⃣【元朗7.21】林卓廷称往元朗站「畀压力」及监察警方行动 警长曾告知「一直有便衣睇住」 4⃣【苹果案】杨清奇:国安法后专栏作者担心红线「唔知点样划」,部份认为替苹果撰文风险特别高 5⃣【苹果案】杨清奇指日本专栏作家文句不通、立场矛盾 叹「高层指定我用,我都不得不用」 6⃣海都楼土审首日审讯 法团主席申押后被拒 7⃣支联会拒交资料案 邹幸彤等3人提上诉 高院3.14裁决 8⃣争议须证煽暴意图 快必煽动案上诉周四颁判决 料将影响立场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