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集会案7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申请上诉许可 终院押后裁决

818集会案7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申请上诉许可 终院押后裁决 民阵于2019年8月18日举行流水式集会,黎智英及李柱铭等7人,就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两罪成立,判缓刑或即时入狱。7人早前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上诉得直,定罪撤销,至于「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维持定罪原判,被告和律政司均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终审法院驳回律政司的上诉许可申请。至于涉及「参与非法集结罪」,法庭需否在执法层面上作出相称性分析的法律问题,7人获批上诉许可证明书,终院听取各方就许可申请的论点后,决定押后裁决。资深大律师余若薇代表黎智英,申请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上诉许可,指流水式集会可以有双重目的,既绕过游行禁令,但同时为安全有序疏散人群。她解释大量人群需要离开,涉案的立法会议员带领人群,黎智英既非组织者,与民阵并无联系,即使主办方有游行路线也并不知情,当时只是跟从召集人指示离开,质疑原审定罪事实基础有误。代表吴霭仪的资深大律师何沛谦、代表李柱铭和何俊仁的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及代表梁国雄的资深大律师潘熙,均质疑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最高刑期监禁5年过于严苛,会造成寒蝉效应,刑期与制度不相称。终院常任法官李义回应说,最高刑期只供参考,判刑法官不一定要行使,案中便有3人判处缓刑,而每件案件判刑应视乎案情而定,认为本案判刑合乎比例。代表律政司的大律师指,最高刑期只用于最坏情况,法官判刑时有宽广酌情权量刑,而2019年和平示威活动形势也随时会急剧恶化,升温变成暴力活动。大律师又指各被告没有作供,没有证据基础证明现场有危险需要疏散人群。 2024-02-23 16:17:04 (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818集会案7人获撤销组织集结罪 终院驳回律政司上诉许可申请

818集会案7人获撤销组织集结罪 终院驳回律政司上诉许可申请 民阵于2019年8月18日举行流水式集会,黎智英及李柱铭等7名人士,就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两罪成立,判缓刑或即时入狱。7人早前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上诉得直,定罪撤销,至于「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维持定罪原判,被告和律政司均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早上开庭处理,驳回律政司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案件由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及林文瀚审理。代表律政司的大律师表示,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申请上诉许可,认为上诉庭诠释过于狭窄,要求终审庭厘清「组织」的定义,又表示毋须考虑何人为游行集会召集人,各被告自发控制游行队伍,在队头带领游行,可视为一种组织方式。林文瀚指出各被告或有角色带头起步,但这角色与《公安条例》中「组织」的意思有异,当中指明组织者有责任配合,事前须申请及通知警方。终审庭又认为,控制及领导不等于组织,最终驳回律政司申请上诉许可。7名被告为黎智英、李卓人、吴霭仪、梁国雄、何秀兰、何俊仁及李柱铭,原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被判囚8至18个月,以及缓刑不等。他们早前上诉得直,上诉庭撤销7人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定罪,但驳回7人就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定罪上诉,改判黎智英、李卓人、梁国雄、何秀兰4人监禁5至12个月。律政司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遭上诉庭拒绝批出许可,律政司再向终审法院申请上诉许可。至于7名被告涉及的「参与非法集结罪」,法庭需否在执法层面上作出相称性分析的法律问题,7人则获批上诉许可证明书。 2024-02-23 14:15:21 (1)

封面图片

参与民阵集会七人非法集结罪成 终院批准上诉判罪法律问题

参与民阵集会七人非法集结罪成 终院批准上诉判罪法律问题 民阵于2019年8月举行集会,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7名民主派人士,经审讯后被裁定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判处缓刑或监禁。终审法院批准7人上诉判罪的其中一个相关法律问题,排期6月24日审理。案件由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及林文瀚审理。上诉庭早前已为民主派一方批出上诉许可证明书,终审法院认同议题具有重大广泛的重要性,因此亦批出上诉许可。7名被告为黎智英、李卓人、吴霭仪、梁国雄、何秀兰、何俊仁及李柱铭,原本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被判缓刑两年或监禁8至18个月不等。其后上诉得直,获撤销组织未经批准集结定罪,4人改判监禁5至12个月。律政司早前申请上诉,要求回复被告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的定罪,但终审法院判词指,律政司的理据不充分,引用的案例只是基于特定案情,不能一概而论视作为「组织」的定义。被告案发时在预定游行队头拉横额及叫口号,证据不足以推论各人组织游行,驳回律政司申请。 2024-03-05 14:52:57

封面图片

#法庭 8.18流水式集会 7人组织集结定罪上诉得直 参与集结罪维持原判

#法庭 8.18流水式集会 7人组织集结定罪上诉得直 参与集结罪维持原判 除前立法会议员区诺轩和梁耀忠之外,,上诉庭今(14日)宣布判决,裁定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及刑罚。就「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则上诉失败,维持定罪及刑罚,但因为另一罪刑罚撤销,故其中4人监禁刑期亦相应下调。

封面图片

律政司就维园流水式集会案有关裁决向终院提出上诉许可申请

律政司就维园流水式集会案有关裁决向终院提出上诉许可申请 「818」维园流水式集会案,律政司回复查询时表示,已就早前有关裁决,向终审法院提出上诉许可申请。终审法院网页显示,有关案件已排期下月23日聆讯,由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及林文瀚处理。律政司与被告一方早前分别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及「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裁决,向上诉庭申请上诉至终院法院的证明书。上诉庭上月拒绝律政司申请,但批准被告一方就「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部分理据,上诉至终院。 2024-01-26 23:12:07 (1)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8.18流水集会民主派获撤「组织」罪 律政司申终极上诉许可遭拒 「参与」罪则押后决定

#法庭报导 1⃣8.18流水集会民主派获撤「组织」罪 律政司申终极上诉许可遭拒 「参与」罪则押后决定 9名民主派人士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7人提上诉,获裁定「组织集结」罪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及刑罚;「参与集结」罪则维持原判。7名被告及律政司均不服决定,分别就各自失败的部份,向终院申请上诉许可。律政司一方质疑上诉庭对于「组织」的解读过于狭窄,7人在雨天带领群众游行1小时30分钟,如果这样都不堕进法网,便会构成法律漏洞,对公众构成危险。惟律政司的申请被即场拒绝。至于7名泛民则指当天仅想和平地、有秩序地和安全地离开维园,惟原审法官指他们以「流水式」作为辩解只是一个绕过警方禁令的「诡计」,因而裁定没有合理辩解,造成「重大不公」,要求终院批准就此上诉。终院择日颁布决定。 2⃣19岁青年理大暴动囚4年2月 定罪上诉遭驳回 官斥逗留校园解释「实属无稽」 6名案发时15至20岁的男女被指在理大内参与暴动,其后突围而出逃入科学馆。6人受审后罪成,其中19岁青年被判囚4年2个月。他不服定罪,早前向高等法院申请上诉许可,遭上诉庭法官潘敏琦即时拒绝。潘官颁下判词,提到上诉人就逗留校园的解释「有违常理」,他非理大学生、明知理大被占领,却声称为「求知求真」而千里迢迢,从湾仔乘的士经东隧前往。他对于为何不能使用红隧漠不关心,明显掩饰进入理大之真正目的。另外,上诉人称在理大因拍摄示威者被夺去电话,但仍选择留下;他在兵荒马乱时更在饭堂享用晚餐,亦无依照警方呼吁离开,反而取用物资逗留至翌日,因此其说法「实属无稽」。 3⃣同志公屋及遗产平权案 房委会及政府不服并申请上诉终院 法庭下周一颁决定 房委会及政府不服决定,分别提出上诉,但遭高等法院上诉庭驳回,并维持原判。房委会及政府再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的许可。据司法机构网页显示,上诉庭将于下周一就上述3案颁下书面决定。就公屋及居屋的两案,由高院首席法官潘兆初、上诉庭法官鲍晏明和区庆祥审理。至于遗产条例案件,由上诉庭法官张泽祐、袁家宁及区庆祥审理。 4⃣警队冲锋车撞货车 受伤司机入禀向警员及警务处处长索偿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818流水式集会案,黎智英等七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上诉至终审法院,案件开庭审理。

#港闻 【Now新闻台】818流水式集会案,黎智英等七人就参与非法集结罪上诉至终审法院,案件开庭审理。 被告李柱铭及吴霭仪自行到终审法院应讯,黎智英、李卓人、梁国雄、何秀兰及何俊仁则由囚车押送。 民阵于2019年8月18日在维园举行流水式集会,七名被告早前就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罪上诉得直,获撤销定罪,之后再就参与非法集结罪提出终极上诉,争议一项与「执行性相关」、具有重大而广泛的重要性法律问题。 案件由终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常任法官李义、霍兆刚、林文瀚及非常任法官廖柏嘉审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