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可能取消互联网公司的责任豁免保护,谷歌称裁决有可能颠覆互联网

美国最高法院可能取消互联网公司的责任豁免保护,谷歌称裁决有可能颠覆互联网 华盛顿谷歌周四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最高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质疑保护 YouTube 和 Facebook 等网站的责任豁免可能会“颠覆互联网”,导致广泛的审查制度和攻击性内容的激增。(编注:美国《通讯规范法案》第230条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无需为第三方使用者的言行负法律责任。) 在向高等法院提交的一份新简报中,谷歌表示,削弱责任保护可能会导致互联网巨头屏蔽更多可能令人反感的内容包括有争议的政治言论,同时也会导致较小的网站放弃内容筛选,以避免因积极措施而产生的责任。 谷歌在其简报中表示:“法院应拒绝采纳这种新颖而未经检验的理论,这些理论有可能将当今的互联网服务方变成过度审查的主流网站或充斥着令人反感的内容的边缘网站。” 谷歌公司拥有 YouTube 这是 2 月 21 日在最高法院进行口头辩论案件的焦点。 此案由在 2015 年巴黎伊斯兰国恐怖袭击中丧生的诺赫米·冈萨雷斯 (Nohemi Gonzalez) 的家人提起。 原告声称,YouTube通过向用户推荐恐怖组织的视频来帮助 ISIS。 冈萨雷斯家族辩论说,责任盾由国会颁布为 1996 年《通信规范法》第 230 条已经扩大到涵盖立法者从未设想过的行为和情况。 原告表示,平台的某些行为,例如推荐有害内容,不应受到保护。 谷歌辩称,第230条保护它免于对用户在其网站上发布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 它还说,没有办法在推荐算法和允许搜索引擎和许多其他重要排名系统在线工作的相关算法之间做出有意义的区分,并表示第230条应该保护它们。“230 条款从根本上说是互联网的经济支柱,”谷歌总法律顾问 Halimah DeLaine Prado 说。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最高法院:继续维持互联网平台对用户言论的免责条款

美国最高法院:继续维持互联网平台对用户言论的免责条款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份未签名意见书中表示,针对互联网平台对用户发布内容不必承担责任的法律盾牌,最高法院暂时不会做出改变。美国最高法院表示,“拒绝处理”《通信规范法》第 230 条的适用问题。这条法律保护平台免受用户言论的影响,并允许平台审核或删除用户发布的内容。 这一决定暂时保留了广泛的免责条款,使得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和 YouTube 等内容平台不必为用户在平台上发表的言论承担责任。此次裁决也让这些互联网平台松了一口气。不过,美国许多国会议员仍然呼吁,对这一免责条款进行改革。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谷歌案已提交最高法院审理,关系到是否废除“230条款”这一使科技公司免于为第三方内容负法律责任的保护条例

谷歌案已提交最高法院审理,关系到是否废除“230条款”这一使科技公司免于为第三方内容负法律责任的保护条例 华盛顿谷歌本周在美国最高法院出庭,为被广泛认为是在线经济支柱的东西辩护同时也被指责为有害内容扩散的罪魁祸首。 有争议的法律,称为“230条款”,赋予互联网平台对其网站上托管的几乎所有第三方内容的法律豁免权。 限制这种豁免权的决定可能会扰乱互联网大公司的商业模式尤其是 Instagram、TikTok 和谷歌的 YouTube 等严重依赖推荐算法的社交媒体平台。 “除非他们重申现状,否则他们将造成巨大的破坏,”明尼苏达大学法学教授 Alan Rozenshtein 上周在布鲁金斯学会关于此案的小组讨论中说,他将“230条款”描述为“ 互联网的大宪章。” 国会普遍支持全面修改“230条款”,但由于党派存在分歧,相关立法努力停滞不前。 这使最高法院有可能重写互联网的法律基石。 冈萨雷斯诉谷歌案由美国大学生诺赫米·冈萨雷斯 (Nohemi Gonzalez) 的家人提起,他是 2015 年巴黎恐怖袭击中 100 多名遇难者之一。 原告声称 YouTube 未能删除一些 ISIS 恐怖主义视频,甚至向用户推荐这些视频。 他们表示,根据《反恐怖主义法》,谷歌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尽管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涉案恐怖分子看过这些视频。 从本质上讲,原告及其支持者认为,第 230 条保护不应适用于平台对有害内容的算法推荐。 谷歌是 Alphabet Inc. 的一个子公司,它在下级法院胜诉,辩称它受到 1996 年《通信规范法》第230条的保护。 该法律通常被称为护盾,因为它可以防止平台因托管有害用户帖子而被起诉,这一措施被认为给互联网平台的经济繁荣铺平了道路。

封面图片

荷兰法院下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安娜的档案”和“LibGen”

荷兰法院下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安娜的档案”和“LibGen” 由于荷兰当地的反盗版组织“荷兰娱乐业权利保护组织 (BREIN)”的请求,荷兰鹿特丹法院下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影子图书馆“安娜的档案”和“LibGen”。荷兰鹿特丹法院发布了一项所谓的“动态”封锁令,这意味着如果网站将来切换到新的域名和 IP 地址,版权持有者可以更新目标域名和 IP 地址。这也适用于镜像网站并提高封锁的有效性,因为无需返回法庭。此前,互联网提供商荷兰皇家电信对这些“动态”命令提出了质疑,认为其范围过于宽泛。然而,法院驳回了这一论点,指出该过程迄今为止尚未导致任何重大问题。荷兰娱乐业权利保护组织称,谷歌因其要求,从荷兰的搜索结果中完全删除了所有对荷兰法院下令封锁网站的索引。

封面图片

版权诉讼可能终结互联网档案馆图书馆的免费访问

版权诉讼可能终结互联网档案馆图书馆的免费访问 2006年,互联网档案馆启动了一项将受版权保护和公共领域的书籍数字化的计划。它与包括其他图书馆在内的一系列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将资料扫描到其网站上(康奈尔大学提供了一份关于哪些作品属于版权和公有领域的便捷指南)。对于受版权保护的书籍,互联网档案馆拥有创建数字副本的实体书籍,并限制其流通,每次只允许一个人借阅一个标题。图书出版商,即Hachette图书集团、HarperCollins、John Wiley Sons和Penguin Random House,并不热衷于这种做法,他们一直在为127本共享版权的书籍(PDF)寻求经济赔偿。Vox估计,如果出版商获胜,互联网档案馆将不得不支付1900万美元,这大约是 "一年的营业收入"。 在最近的文件中,出版商指责互联网档案馆积累了 "300多万本未经授权的版权内电子书包括33000多本出版商的商业作品而没有获得许可这样做,也没有向权利人支付一分钱来利用他们的作品。世界上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通过IA的相互关联的archive.org和openlibrary.org网站即时访问这些被盗作品。" 由电子前沿基金会代理的互联网档案馆在辩护中说,"图书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实行CDL已经有十多年了",互联网档案馆是以 "拥有-借出 "为基础借出其数字化书籍的,并有强大的技术保护措施来执行借出限制。 slashdot

封面图片

《互联网人的英语私教课(完结)》

《互联网人的英语私教课(完结)》 简介:《互联网人的英语私教课(完结)》是一门针对互联网从业者的英语课程,且已完结。课程围绕互联网行业的英语需求展开,内容可能包括互联网专业词汇、英文技术文档阅读与写作、国际互联网会议交流英语等。通过实际案例和场景模拟,帮助互联网从业者提升在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撰写专业邮件、参与线上国际会议讨论等,适合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以及希望进入该行业的人员,助力他们在职场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标签: #互联网英语#职场英语#英语私教课#英语培训#互联网行业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Blog#互联网观察

#Blog#互联网观察 从《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看中日博客差异 :| 刚才看了《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这个文章,果不其然,原文现在已经被和谐掉了。 "中文互联网崩塌"这一理论并不是首次提出。我记得以前也有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显而易见,这与审查制度有很大关系,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博客文化的衰落。相比之下,邻国日本的互联网至今仍流行撰写博客。许多年轻人通过写博客年入千万,甚至将其作为职业。在日本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时,经常能看到各种博客的文章,虽然内容带有主观性,但也提供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而在中国,首先是博客需要备案。即使备案问题能够解决,恐怕在“短平快”逻辑盛行的环境下,能坚持写博客的人也不多。 ......中略 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博客有多么重要,博客能拯救什么中文互联网,当然也并不认为日本的博客对中国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只是有感而发,讲讲我所知道的主观东西,只是一面,但不尽然。 在最后的最后,中文互联网到底怎么了?我也不知道,但是在这篇名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被删除后,也许cnBeta下的网友评论更能证明中文互联网到底怎么了。 频道 @AppDoDo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