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员 从业5年,在这家公司工作快3年,没有涨薪,同事离职后就把工作分担到我身上,没有涨薪。今年又新增工作量,又没有涨薪(典

一个程序员 从业5年,在这家公司工作快3年,没有涨薪,同事离职后就把工作分担到我身上,没有涨薪。今年又新增工作量,又没有涨薪(典型加量不加价)。很想离职,但是没有勇气,毕业到现在从来没有裸辞过,裸辞好怕找不到工作。 结婚后更不敢裸辞,每天在公司被温水煮青蛙,煮着,越来越没有斗志,好丧。想跳出来,有没有兄弟姐妹指导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丰田给员工涨薪,还每周工作4 天。那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还能有竞争力吗?会不会变贵?

丰田给员工涨薪,还每周工作4 天。那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还能有竞争力吗?会不会变贵? 弗兰克扬的回答 首先,从目前放出来的新闻来看,给员工普遍涨薪的,应该是日本丰田和北美丰田,因为报道说的都是给日本员工涨了多少日元,给北美员工涨了多少美元,并没有明确说是否给中国区的丰田员工全面涨薪。 其次,一周四天工作制,也不是一个要全面实施的政策,而是正在探讨,并且是否实施,也是需要跟工会谈判的,之前的全面涨薪也是跟工会谈判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来看,丰田这政策,似乎跟国内的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没太大关系? 然后,丰田之所以全面涨薪,大背景也是丰田虽然在中国市场表现得不是很好,但是过去两年在全球市场表现一直都非常强劲,利润也是冠绝全球。 正是基于这么一个业绩好的背景,所以才会有了全面涨薪的政策。 这很正常,日子好过,挣的钱多,就顺势给员工涨薪了,否则全球都跟中国市场一样的表现,丰田就要开始考虑各种危机问题了。 然后这个一周四天工作制,也是出于丰田要加大创新力度,为了招揽更多创新人才的考虑才推出的,而且丰田也没把话说死,说的是考虑给部分员工实行四天工作制。 也就是说,四天工作制是给表现好的员工的一种福利,我给你了,你才有,而不是你是我的员工就自动获得。 这也很正常,超一流的人才,不仅要求薪资高,还要求工作环境好,各种节假日福利,而一周四天工作制,也算是福利的一种,拿出来作为招揽人才的福利,也就很正常了。 至于会不会影响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我觉得跟这些完全没关系,目前来看,日系三姐妹基本上都是要靠降价才能打销量,下面跟比亚迪竞争,上面跟也在玩命降价的BBA竞争,怎么看日子都不好过。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弗兰克扬)

封面图片

丰田给员工涨薪,未来或将每周工作 4 天,未来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还能有竞争力吗,会不会变贵?

丰田给员工涨薪,未来或将每周工作 4 天,未来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还能有竞争力吗,会不会变贵? 梦藏君的回答 业绩好触发涨薪挺正常的 丰田汽车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营业收入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4%,净利润23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1.7% 丰田在国内是被新能源卷的较惨,但在竞争较小的北美和欧洲都暴涨 所以业绩暴涨的丰田,给员工涨薪,属实正常吧 4小时工作制只是个设想 “目前还在酝酿阶段”,就算实施,也是针对“科长、一般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在内的约 38000 名员工”也就是说职能、管理、研发人员才有可能享受4天工作制,而工厂工人是不享受的 不知道这算不算赤裸裸的歧视呢 当然,以上涨薪和4小时工作制,主要针对北美和日本丰田,跟丰田中国没什么太大关系 至于丰田汽车的竞争力 在中国市场丰田汽车的竞争力近几年一直在下降,产品力下降才是主因,暴利时代过去了,该降价就得降价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梦藏君)

封面图片

永辉公布胖东来“爆改店”成果:全员涨薪 员工工作时长不超8小时

永辉公布胖东来“爆改店”成果:全员涨薪 员工工作时长不超8小时 根据永辉方面介绍,本次门店调改对卖场的商品结构、动线布局、设备设施、员工福利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其中,在商品结构方面,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更具品质、安全、健康的商品,永辉重新梳理商品结构,下架单品10841个,占原有商品的81.3%,并新增商品12581个,实现新增单品占比80%,梳理后的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同时,永辉超市也在该门店内引进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比如烘焙类的网红“大月饼”、熟食、DL果汁、DL精酿小麦啤酒、自由·爱白酒、DL燕麦片、DL洗衣液、DL毛巾等70多个商品,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据悉,除了借鉴胖东来在商品结构、顾客服务等运营层面举措外,永辉超市也将在机制和文化上学习和应用优秀经验,进一步落实在制度、流程中,增加了对一线员工的人文关怀,即该调改店自6月起已实现全员涨薪,其中基层员工涨薪超1000元,且对员工休假进行调整,即工作满一年可享受10天年休假,并通过缩短门店营业时间,确保门店员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开业当天,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在开业当天开启直播,他表示,对人好一点,下面的人干的好了自己也轻松一点,不舍得钱可能是穷怕了穷惯了,是管理方法的问题。真正的有匠心的企业家很少,嘴上说匠心,做的时候不用心,还爱做白日梦,没有科学,不去落实,我觉得有理想,知行合一,做的就会越来越好,国家现在要我们高质量发展,要让自己的企业从不成熟向长久的方向进步。于东来表示,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其产品完全是按照胖东来品类来进行的整改,除了超市环境和员工状态不一样,其他都和胖东来一样,永辉在一些方面比胖东来做的优秀,员工知识底子很好,每个人只要发挥出身上的好的能量,相信永辉会越来越好。谈及企业家和员工关系,于东来认为,企业要拿出一半来让员工分享,让员工体面的生活,体面的工作,让员工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愿意珍惜这份工作,那我们把企业做好,顾客也不再担心,来了也放心,感觉到我们很真诚,这样一种循环就会很美好。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工作三年,存款十万,工作抑郁,可以裸辞吗?

工作三年,存款十万,工作抑郁,可以裸辞吗? 弗兰克扬的回答 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有了多少存款,也不在于你在目前的工作中遇到了多大的困难。 你能不能裸辞,永远都取决于,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你的人生大的职业规划又是什么? 我接触的很多人,都会跟我说,在当下的工作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每天都心情极度压抑,消耗很大,但是还没有找好新的工作,问能不能裸辞。 但是,如果有机会可以长期跟踪这些人的职业轨迹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在某一份工作中遇到了巨大的特殊困难,导致了自己的压抑情绪,而是他们每一份工作都几乎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很多人甚至会在重复几次这样的离职过程中,自我调侃道,自己其实是不适合上班。 但是,人活着就要吃饭,你既没有足够的存款,家里也没有矿,甚至家里偶尔都还需要你的帮助,那就没办法逃避上班的责任。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裸辞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等到下一份工作入职后,又会很快进入到熟悉的轨迹当中,入职工作,度过了一开始的适应期,然后在处理工作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自己既不想面对,也不想解决,幻想能靠拖延大法把问题拖过去,期望问题能自动解决。 但是,工作上的很多问题,其实是你日常处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是你在这个职场生存的必备能力,如果你缺失了这一块,就没办法在职场上生存。 就好像你学生时代,有一个很重要的高频考点没学会,你一直拖着不想去攻克它,却幻想考试的时候能正好不考这个,但是这是一个几乎年年都必考的知识点,你是躲不过去的,置之不理的后果,就必然是考试的时候这个考点失分。 考试还可以用这个分我不要了,其他的凑够分数就行了,去解决。 而职场中的很多要点是你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如果每次遇到这种问题都习惯性地回避,用只要自己去处理,就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就会抑郁来当借口,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我建议,如果是职场中遇到的个案问题,就可以用辞职来解决,离开了这个公司,就大概率不会再遇到这种问题了。 如果遇到的是这一类公司几乎都有的通病,而你又无法摆脱这一类公司,比如很多小公司都会有很多毛病,没有的才是罕见个例,而你又没能力去行业内顶尖的那几家大厂,你就必须在你有能力摆脱这个环境之前,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环境,让自己生存下去。 否则,你遇到的就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极端问题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弗兰克扬)

封面图片

我忏悔,大学毕业活得像只狗一样,工作一年就躺半年,积蓄花光了才找工作,毕业快五年了啥也没有,去年下半年裸辞躺到现在还有两万多,这

我忏悔,大学毕业活得像只狗一样,工作一年就躺半年,积蓄花光了才找工作,毕业快五年了啥也没有,去年下半年裸辞躺到现在还有两万多,这个月开始找工作发现行情不太好不比前几年,活该我找不到工作。不想找女朋友不想结婚也不想回家,有时候希望睡一觉就不再醒来! #私密 #树洞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封面图片

马斯克要求特斯拉给他涨薪的背后:还想要更大控制力

马斯克要求特斯拉给他涨薪的背后:还想要更大控制力 他们也不知道曾经说过“只要我对特斯拉有用”,就会一直追逐公司愿景梦想的是真正马斯克,还是说公开威胁公司要把自己的想法带到别处去,除非能得到一笔巨额薪水、对特斯拉有更多控制权的人是真正马斯克。最近几周马斯克的行为很可能成为商学院的典型案例研究,让他们研究管理一位超级明星式人才的复杂性。这位人才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取得了成功,但对一些人来说,也可能已经走得太远。特别是当公司掩盖了令人不安的迹象,让所有人都对股票表现感到满意的时候,董事会也很难约束一位带着明星光环的首席执行官,就像管理者很难纠正一位表现出格的明星一样。根据特斯拉最近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马斯克目前直接持有约13%的特斯拉股份,如果算上未执行的期权,持股比例约为21%。这一比例低于2016年底马斯克直接持有的21%特斯拉股份。现在,马斯克公开要求获得25%的投票权股份,以便在公司事务中获得更多控制力。马斯克提出最新要求的时机,加剧了一些投资者对特斯拉公司治理以及马斯克能否兑现相应承诺的担忧。在特斯拉于今年1月24日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之前,个人投资者向特斯拉提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当马斯克担心特斯拉在自己没有更大控制权的情况下扩张人工智能时,他们是否应该感到担忧。本月早些时候,有报道称特斯拉、SpaceX的一些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担心,马斯克吸毒可能会给他的公司产生负面影响。马斯克回应说,自己曾按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要求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机药物测试,从未发现任何微量的毒品或酒精。他还吹嘘自己的业务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是特斯拉的投资者,势必会想念以前的马斯克。20年前,他带领特斯拉一路从一家杂乱无章的初创公司发展成为当今电动汽车行业的巨头,似乎纯粹是用他强大的意志力引领了电动汽车时代。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投资者对给马斯克新提出的薪酬方案表示欢迎,他们希望这个方案能让他重新专注于运营特斯拉。大约两年来,特斯拉的股东们一直看着马斯克收购社交媒体平台推特,并创办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可能会与特斯拉产生一些协同效应,但仍然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特斯拉的投资者们希望如今管理着六家公司的马斯克能够实现他的愿景和承诺,将特斯拉的估值提高到大几万亿美元。乍一看,去年对特斯拉的投资者来说似乎是不错的一年。与2022年底相比,公司股价上涨了一倍多,远远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同期涨幅。即便如此,特斯拉的股价仍处于低位,比2021年的历史高点下跌了近一半左右。当年晚些时候,马斯克开始抛售价值390亿美元的股票,目的是支付税款,并最终帮助收购推特。一些特斯拉投资者担心,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特斯拉已经浪费了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优势。上周马斯克的隐晦威胁可能让董事会成员有一种2014年的感觉。那年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开表示,自己将在几年内卸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毕竟,马斯克的终极愿景一直被认为是他创立的火箭公司SpaceX,因为他想要让人类登上火星。为了让马斯克能继续运营特斯拉,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开始制定一项新的10年期薪酬计划,其中有巨大的回报,也有巨大的风险。这一薪酬计划设定了许多宏大目标,包括让特斯拉市值增加6000亿美元,后来还引发了一场诉讼。计划规定,在马斯克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期间,公司向他分批发放总计约10%的公司股票期权。截至上周五,这些股票扣除行权成本后的价值约为600亿美元。特斯拉长期董事会成员艾拉·埃伦普里斯(Ira Ehrenpreis)在法庭作证时谈到他制定这一薪酬计划背后的动机:“我想确保马斯克在更长时间里继续担任特斯拉的领导者。”根据法庭证词,马斯克在以往的薪酬谈判中曾表示,他之所以愿意继续留在特斯拉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赚钱来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昂贵任务提供资金。“如果我把时间都给了特斯拉,或者说如果我把时间过多分配给特斯拉,而牺牲了人类成为一个太空文明的机会,那么我不确定什么才算服务于更大利益,”马斯克说。“但如果可用的经济资源更多,然后可以致力于使生命多行星化,那么也许这才是服务于更大利益。”2022年,马斯克完成了薪酬计划规定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事实上,这对他和投资者都有好处。之前关于马斯克薪酬计划的诉讼声称他过度参与制定计划。马斯克表示,诉讼还没有裁决结果,这推迟了他获得新计划的时间。他上周在社交媒体X上坦言,“应该说,特斯拉董事会很棒。”考虑到马斯克和董事会本有足够理由采取行动,他公开表达自己的要求就更不寻常了。马斯克如何意外离职势必会影响特斯拉股票的价值,这对他自己的个人财富和需要负责确保股东利益的公司董事会都是不利的。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丹霍尔姆(Robyn Denholm)没有回应置评请求。马斯克新近提出的涨薪理由有了新的转折:他担心特斯拉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入坏人之手,或者至少不受他本人的控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主要是为了确保我在特斯拉有足够的投票影响力。”“如果我拥有25%的股份,这意味着我很有影响力,但如果反对我的股东是支持我股东的两倍,我的决定就会被推翻。在15%或更低比例的情况下,无论是支持我还是反对我的比例都会超过我,这就会让可疑利益集团的收购变得太容易了。”换句话说,谁才是特斯拉真正的老板不言自明。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