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先兆流产请假单位不批还开除 】

【 女子先兆流产请假单位不批还开除 】 女子先兆流产请假被开除获赔7.2万多 闫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多年,并签订有劳动合同。闫女士怀孕后身体不适,经医院确诊为先兆流产,建议休假14天,于是她向公司提出请病假。没想到,公司的态度非常强硬,“批不了,你请假时间已经太长了,要不你过来上班,要不你过来办离职”。法院最后认定,用人单位与闫女士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解除,判决用人单位向闫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及请假期间差额工资72000多元。 #曝光 #新闻 #维权 #孕妇 #打工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男子上班期间频繁溜岗被辞退 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

男子上班期间频繁溜岗被辞退 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 公司最后向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法院审理后判定,李某存在消极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经约谈后仍未有积极改变,公司属于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李某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专家指出,作为领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对所在单位也应负有勤勉劳动的义务,与企业风雨同舟。如果总是不愿意担当不主动作为、得过且过,达不到岗位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对于不能胜任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员工来说,要摒弃“上班摸鱼”的心态,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履行“勤勉尽职”这一法定义务,这样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女子隐瞒婚姻状况被解约 中国法院裁定公司违法

女子隐瞒婚姻状况被解约 中国法院裁定公司违法 中国一名已婚女子在入职登记表填“未婚”,被任职的公司发现后将她解约。女子于是提出诉讼,当地法院裁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女子支付赔偿金。 中国北京海淀法院星期六(5月4日)在微信公众号公布一起案件,张某在攻读硕士期间领取了结婚证,后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运营专员工作。在填写入职信息时,张某留意到人事对其婚育情况的关注与盘问,担心填写已婚后不能被录用,故在入职简历及入职登记表中的“婚姻状况”一栏中填写“未婚”。 张某入职后科技公司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入职需提供真实简历,员工入职后如被发现存在虚假陈述,公司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补偿金。” 这家公司之后发现张某已婚,便以隐瞒伪造个人经历为由,解除了双方劳动合同。张某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北京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婚姻状况并非其工作的实质性要件,也非公司进行正常营运的合理需要,更非其应聘所需的基本职业资格,因此作为个人隐私的婚姻状况与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无直接相关性,公司以张某隐瞒伪造个人经历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解除,应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院认为,张某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不是出于欺诈的故意,而是担心受到歧视而丧失工作机会,其对此无关事项的隐瞒不会使公司作出错误判断而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公司以此为由辞退张某构成违法解除双方劳动合同。 澎湃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说,这一判决不是鼓励求职者在简历中做虚假陈述,而是警示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中,不得以婚姻状况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求职者,对女性求职者进行隐性歧视。文章强调,婚姻状况与学历、资历、能力不同。 文章称,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时,还是存在对女性的歧视行为。这类歧视行为往往十分隐蔽,女性求职者就是感觉因性别原因不被录用,也很难提供证据,因为用人单位可以随意编造一个拒绝录用的理由。 文章也说:“在此背景下,女性求职者在求职时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就属于反歧视的无奈之举。这不能责怪她们进行‘虚假陈述’‘不诚信’,而是要反思导致她们要做出‘虚假陈述’的原因。” 2024年5月5日 5:19 PM

封面图片

迪拜:老板可以随意减少员工的工资吗?

迪拜:老板可以随意减少员工的工资吗? 问:我们一群人在迪拜的一家公司工作,被要求签署新合同,底薪明显低于我们原来签的合同。这合法吗?如果我们拒绝签订合同而失去工作,是否可以被视为任意解雇? 答:阿联酋新劳动法在2022年2月2日生效,此前的1980年第8号联邦法被废除。为适应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在原劳动法制度下登记的无固定限期劳动合同必须转换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必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换。 但是,用人单位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转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不得改变现有的劳动合同条款,除非对雇员更有利。 此外,雇主不得强迫您和同事签署修订后的劳动合同,这是劳动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的。 如果您和同事拒绝签订变更条款之后的劳动合同,而雇主选择解雇你们。那么,大家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投诉。如果雇主不同意友好协商,您和同事可以向迪拜管理劳动案件的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您和同事可以维护自身所有的就业权利,包括向用人单位索取任意终止劳动关系的赔偿金。

封面图片

中国男子请假回老家结婚丢工作 二审获赔偿

中国男子请假回老家结婚丢工作 二审获赔偿 上海第一中级法院通报审结的一起案例,涉案男子请假回老家结婚未获批,被视为旷工,返回被解雇,法院二审裁定男子原本效力的公司需为解雇劳动合同作赔偿。 上海一中法院星期四(12月21日)在微信公众号发文,通报上述案例。 根据通报,一名男子小钟(化名)是一家心理咨询公司的市场部设计师,想利用国庆假期休婚假回老家办婚礼。小钟在8月先口头向领导说明请假事项,却未得到准许。 小钟再次向公司提交书面请假申请,此次公司回复说,公司主要从事儿童多动症研究和咨询服务,属于特殊行业,国庆期间恰值经营旺季,未同意小钟的婚假申请,并建议小钟换个时间请假。 小钟则表示之前已调整过一次婚期,这次不便再做调整,并问如果婚假不予批准,这几天请事假是否可行。公司对此未予回复,并在9月下旬制定发布了连续旷工三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五天立即辞退的《考勤管理办法》。 小钟如期回老家举办婚礼,结果公司认为小钟旷工五天,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10月7日便解除了与小钟的劳动合同。 小钟为此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因该请求未得到仲裁支持,小钟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小钟在一审中请求法院判决公司支付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2万余元人民币(下同,约1万5000新元)。 一审法院认为,考虑到心理咨询公司的经营范围以及工作性质,国庆假期工作安排具有合理性,此外双方均确认小钟仅是公司一名普通岗位工作人员,因此综合公司及小钟岗位情况,公司未同意小钟婚假申请,建议更换休假具有合理性。 小钟自行休假,经公司多次催告仍未按时到岗。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妥。一审法院因此对小钟提出的违法解除赔偿金支付请求未予支持。小钟不服,向上海一中院提出上诉。 小钟在二审中认为公司拒绝他请婚假不合理,自己所在岗位并不是主要岗位,请假并不会影响公司日常工作开展。小钟请求改判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2万余元人民币。 ... 2023年12月22日 8:05 PM

封面图片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表明用人单位“996”的要求以及放弃加班费的协议违法。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表明用人单位“996”的要求以及放弃加班费的协议违法。 案例1的分析指,某快递公司规章制度中“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的内容,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张某拒绝违法超时加班安排,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能据此认定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故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某快递公司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案例2的分析指,某科技公司利用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的主导地位,要求张某在其单方制定的格式条款上签字放弃加班费,既违反法律规定,也违背公平原则,侵害了张某工资报酬权益。故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某科技公司支付张某加班费。 除此之外,文中还包括了针对加班审批手续、包薪制、加班费争议、加班事实认定等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

封面图片

深圳官方通报网传涉违法开除员工高管已被解聘

深圳官方通报网传涉违法开除员工高管已被解聘 深圳市官方通报,网传涉违法开除员工的高管已被解聘。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星期四(1月11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有关深圳一公司高管违法开除员工的信息星期三(1月10日)在网络平台流传,引发网民关注。该局高度重视,已联合辖区人力资源部门实地核查。 经查,视频所示事件发生于2022年11月,有关争议涉事员工已申请劳动仲裁并执行完毕。涉事公司经综合考虑该管理人员处理纠纷时存在不当言论及其他因素,于2023年2月对他进行降职处理,并于2023年3月与他解除劳动合同。 深圳市人力资源部门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畅通维权渠道,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个人或组织发现用人单位存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可向属地人力资源部门投诉举报,人力资源部门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2024年1月12日 9:05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